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843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docx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PT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分第一阶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

第二阶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第三阶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3个月实际住院日:

第一阶段(1-2周)

评估

治疗方案

1.Brunnstrom评定

上肢□I期□II期□III期□IV期□V期□VI期

手□I期□II期□III期□IV期□V期□VI期

下肢□I期□II期□III期□IV期□V期□VI期

2.感觉功能评定

肩部前臂手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轻触觉□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

□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

痛觉□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

□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

本体感觉□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

□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

3.肌张力评定

上肢伸肌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下肢屈肌

□张力低□张力低□张力低□张力低

□张力正常□张力正常□张力正常□张力正常

□张力高□张力高□张力高□张力高

4.肌力评定

三角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肱二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肱三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伸腕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屈腕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伸指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屈指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腹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腰背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侧屈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躯干旋转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髂腰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股四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股二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胫前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腓骨长短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腘绳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腓肠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伸趾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屈趾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5.平衡功能评定

坐位平衡□I级□II级□III级

四点跪位□I级□II级□III级

双膝跪位□I级□II级□III级

单膝跪位□I级□II级□III级

站立平衡□I级□II级□III级

6.转移能力评定

床上翻身□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床上平移□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床上坐起□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坐位与站位间的转移□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床椅间的转移□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7.姿势评定

卧位头部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卧位躯干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坐位头部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坐位躯干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站位头部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站位躯干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站位骨盆位置□侧屈□倾斜□正常

8.步态功能评定

异常步态:

□足下垂步态□画圈步态□剪刀步态

9.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耐力□降低□正常

10.并发症

□肩关节半脱位□轻度□中度□重度

□肩痛□轻度□中度□重度

□肩手综和症□轻度□中度□重度

11.总结:

11.近期康复目标:

12中期康复目标

13.远期康复目标

1.患侧肢体被动活动□10min□15min□每天1次□每天2次

2.感觉再训练□10min□15min□每天1次□每天2次

肩部前臂手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

□刷擦□刷擦□刷擦□刷擦□刷擦□刷擦

□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

□振动□振动□振动□振动□振动□振动

3.肌张力调整:

□5min□10min□15min□一天1次□一天2次

上肢伸肌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下肢屈肌

□肌肉按摩放松□肌肉按摩放松□肌肉按摩放松□肌肉按摩放松

□肌肉持续牵拉□肌肉持续牵拉□肌肉持续牵拉□肌肉持续牵拉

□强力按压肌腱□强力按压肌腱□强力按压肌腱□强力按压肌腱

□叩击拍打肌腹□叩击拍打肌腹□叩击拍打肌腹□叩击拍打肌腹

□冰刺激肌腹□冰刺激肌腹□冰刺激肌腹□冰刺激肌腹

4.肌力训练:

□10min□15min□一天两次□每天一次

三角肌□减重□助力□抗阻

肱二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肱三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伸腕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屈腕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伸指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屈指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腹肌□减重□助力□抗阻

腰背肌□减重□助力□抗阻

侧屈肌□减重□助力□抗阻

躯干旋转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髂腰肌□减重□助力□抗阻

股四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股二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胫前肌□减重□助力□抗阻

腓骨长短肌□减重□助力□抗阻

腘绳肌□减重□助力□抗阻

腓肠肌□减重□助力□抗阻

伸趾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屈趾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5.平衡训练□10min□15min□一天两次□每天一次

坐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四点跪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双膝跪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单膝跪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站立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6.转移训练:

翻身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床上移动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坐起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站起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床到轮椅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轮椅驱动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7.步行训练

□平行杠□使用助行架□手杖□减重系统

□前方□侧方□后方

8.呼吸功能训练□5min□10min□1天2次□1天1次

□呼吸肌练习□膈肌呼吸□局部呼吸□吹笛式呼吸□咳嗽练习

9.并发症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中频电刺激□患侧支撑负重□佩戴肩托

□肩痛□心理辅导□抑制痉挛□增加被动活动度

□肩手综合症□冰疗□向心缠绕□被动活动□良肢位摆放

10.物理因子治疗

□电动斜立床:

角度(度):

□30□45□60;时间:

30min

□低频电刺激:

部位:

□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伸腕肌□腰背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腘绳肌

强度:

可忍受下最大强度

时间:

20min

□头颅超声波:

部位:

□大脑基底节□大脑中动脉区□大脑前动脉区……

输出方式:

□脉冲□连续

强度:

□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

□经颅磁刺激治疗

部位:

□颞顶区□额顶区

强度:

时间:

□正负压治疗

部位:

□上肢□下肢

压强:

中等强度

时间:

20min

11.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配合红外线□穴位贴

12.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患侧肢体的保护

□床上体位的摆放

□床椅间的转移

□十指交叉握的自我辅助活动

日期:

治疗师签名: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分第一阶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

第二阶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第三阶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3个月实际住院日:

第二阶段(2-4周)

评估

治疗方案

1.Brunnstrom评定

上肢□I期□II期□III期□IV期□V期□VI期

手□I期□II期□III期□IV期□V期□VI期

下肢□I期□II期□III期□IV期□V期□VI期

2.感觉功能评定

肩部前臂手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轻触觉□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

□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

痛觉□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

□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

本体感觉□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过敏

□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减退

3.肌张力评定

上肢伸肌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下肢屈肌

□张力低□张力低□张力低□张力低

□张力正常□张力正常□张力正常□张力正常

□张力高□张力高□张力高□张力高

4.肌力评定

三角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肱二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肱三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伸腕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屈腕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伸指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屈指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腹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腰背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侧屈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躯干旋转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髂腰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股四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股二头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胫前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腓骨长短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腘绳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腓肠肌□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伸趾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屈趾肌群□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5.平衡功能评定

坐位平衡□I级□II级□III级

四点跪位□I级□II级□III级

双膝跪位□I级□II级□III级

单膝跪位□I级□II级□III级

站立平衡□I级□II级□III级

6.转移能力评定

床上翻身□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床上平移□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床上坐起□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坐位与站位间的转移□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床椅间的转移□完全依赖帮助□部分帮助□独立完成

7.姿势评定

卧位头部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卧位躯干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坐位头部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坐位躯干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站位头部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站位躯干位置□侧屈□旋转□正常

站位骨盆位置□侧屈□倾斜□正常

8.步态功能评定

异常步态:

□足下垂步态□画圈步态□剪刀步态

9.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耐力□降低□正常

10.并发症

□肩关节半脱位□轻度□中度□重度

□肩痛□轻度□中度□重度

□肩手综和症□轻度□中度□重度

11.近期康复目标:

12中期康复目标

13.远期康复目标

1.患侧肢体被动活动□10min□15min□每天1次□每天2次

2.感觉再训练□10min□15min□每天1次□每天2次

肩部前臂手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冰刺激

□刷擦□刷擦□刷擦□刷擦□刷擦□刷擦

□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关节挤压

□振动□振动□振动□振动□振动□振动

3.肌张力调整:

□5min□10min□15min□一天1次□一天2次

上肢伸肌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下肢屈肌

□肌肉按摩放松□肌肉按摩放松□肌肉按摩放松□肌肉按摩放松

□肌肉持续牵拉□肌肉持续牵拉□肌肉持续牵拉□肌肉持续牵拉

□强力按压肌腱□强力按压肌腱□强力按压肌腱□强力按压肌腱

□叩击拍打肌腹□叩击拍打肌腹□叩击拍打肌腹□叩击拍打肌腹

□冰刺激肌腹□冰刺激肌腹□冰刺激肌腹□冰刺激肌腹

4.肌力训练:

□10min□15min□一天两次□每天一次

三角肌□减重□助力□抗阻

肱二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肱三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伸腕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屈腕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伸指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屈指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腹肌□减重□助力□抗阻

腰背肌□减重□助力□抗阻

侧屈肌□减重□助力□抗阻

躯干旋转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髂腰肌□减重□助力□抗阻

股四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股二头肌□减重□助力□抗阻

胫前肌□减重□助力□抗阻

腓骨长短肌□减重□助力□抗阻

腘绳肌□减重□助力□抗阻

腓肠肌□减重□助力□抗阻

伸趾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屈趾肌群□减重□助力□抗阻

5.平衡训练□10min□15min□一天两次□每天一次

坐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四点跪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双膝跪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单膝跪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站立位□静态□自动态□他动态

6.转移训练:

翻身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床上移动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坐起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站起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床到轮椅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轮椅驱动训练□被动□辅助主动□主动

7.步行训练

□平行杠□使用助行架□手杖□减重系统

□前方□侧方□后方

8.呼吸功能训练□5min□10min□1天2次□1天1次

□呼吸肌练习□膈肌呼吸□局部呼吸□吹笛式呼吸□咳嗽练习

9.并发症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中频电刺激□患侧支撑负重□佩戴肩托

□肩痛□心理辅导□抑制痉挛□增加被动活动度

□肩手综合症□冰疗□向心缠绕□被动活动□良肢位摆放

10.物理因子治疗

□电动斜立床:

角度(度):

□30□45□60;时间:

30min

□低频电刺激:

部位:

□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伸腕肌□腰背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腘绳肌

强度:

可忍受下最大强度

时间:

20min

□头颅超声波:

部位:

□大脑基底节□大脑中动脉区□大脑前动脉区……

输出方式:

□脉冲□连续

强度:

□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

□经颅磁刺激治疗

部位:

□颞顶区□额顶区

强度:

时间:

□正负压治疗

部位:

□上肢□下肢

压强:

中等强度

时间:

20min

11.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配合红外线□穴位贴

12.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患侧肢体的保护

□床上体位的摆放

□床椅间的转移

□十指交叉握的自我辅助活动

日期:

治疗师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