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6727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docx

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

(一)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加点词“这里”指的是。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

(2)

(3)

6.第③段中“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

为什么?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二)把“绿色”穿在身上

  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为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的千疮百孔的地球上,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

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

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

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

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

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

设计师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如瑞典籍年轻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的戴尔斯泊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用聚酯饮料瓶制成绒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绒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

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

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

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料;纺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

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1.阅读第②③段,写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

3.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答:

(一)

(二)

(三)

4.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

5.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其中两种。

、。

6.简要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的主要意思。

答:

7.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

答:

(三)FE复合酶:

划时代的高科技成果

①酶能够溶解细菌,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发现。

而将酶应用于抗菌消毒领域,并证明它比抗生素能更好地担负起对付细菌感染的重任,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果。

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生素未被发现之前,细菌感染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当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等相继问世后,人类平均寿命提高了几十年。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严峻问题:

耐药菌出现了。

这使得抗生素的剂量越来越大,效果却越来越差。

据美国媒体报道,因耐药菌感染,仅延长住院时间和必须使用昂贵的新型抗生素两项,每年就要增加300亿美元的开支。

不仅如此,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令人吃惊和遗憾。

据《健康报》报道,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有192万人,住院的有250万人。

有人担忧,这样下去我们的后代会不会遭遇一个瘟疫横行却无药可治的悲惨世界。

③奇迹就在此时出现;人在葡萄球菌之中发现了溶菌酶。

试验证明,它能有效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世界医学界极为棘手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显著。

随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展开了对它的研究。

1987年,我国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基因克隆方法从安全菌中获得了溶葡萄球菌酶(也称FE,意即复旦酶)。

之后,复旦酶及FE复合酶制剂被认定为划时代的高科技成果。

在原国家教委支持下,由全国174所名牌大学组成的、以开发高科技产品为宗旨的中国高科集团实施了其生产权和销售权的独家转让,并组建了全资子公司——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专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④几年的开发应用实践证明,FE及其复合酶制剂确是非常优良的抗菌剂。

它的杀菌机理非常独特,不是简单地在细菌细胞壁上形成一层屏障,而是通过直接裂解菌体细胞壁,彻底杀死细菌,因而不易产生耐药性。

作为本质为蛋白质、能随人体新陈代谢而排泄的纯生物制剂,它还具有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

它使得抗生素带来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两大难题迎刃而解。

以其为原料,上海高科生物工程公司相继开发出用于防止烧伤、外科等手术后期耐药菌感染的FE复合酶消毒剂,可广泛用于手术、器械、餐具、水果等消毒的FE复合酶消毒剂(Ⅱ),用于治疗咽喉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的口腔喷雾剂,其中FE复合酶消毒剂成为目前惟一获得卫生部批准的生物型消毒剂。

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

2.第②段说明的内容是;说明方法是。

3.第③段中加点字“其”指代的内容是。

4.第④段最后一句中加点词“惟一”能不能删去?

为什么?

5.根据文中内容,说明用FE复合酶杀菌为什么不易产生耐药性?

6.FE复合酶的研制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龙卷风

①盛夏季节,当你收听台风天气预报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台风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这样的话,似乎“12级”就是风力之“最”了。

自然界中有比这更大的风吗?

有,那就是龙卷风。

②龙卷风俗称“龙吸水”,这也许是它漏斗状云柱的外形很像神话中的“龙”从天而降,把水吸到空中而得名的吧。

实际上,它是从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

③龙卷风的风力极大。

在龙卷风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极端情况,可达300米。

12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30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

如此罕见的巨大的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

当它触及地面时,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高楼大厦削掉一角。

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三四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

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2000多人伤亡。

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

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

台风中心和它外围空气平均每100公里差20毫巴(压强单位),而龙卷风中心与外围空气只要相差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

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上好多倍了。

④龙卷风涉及的范围很________。

192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次龙卷风,在它经过的15平方米的范围内,大树连根拔起,________靠近这股龙卷风的地方则安然无恙。

⑤龙卷风可以事先预测出来,气象雷达就是监视龙卷风的一种很好的工具。

[阅读提示]

用这一文段,考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包括把握说明的对象、说明的特征,认识说明的结构顺序,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等。

[思考练习]

1.第②段中加点的“这”、“它”、“它”所指代的内容依次是()。

A.龙卷风龙卷风龙卷风

B.龙卷风龙吸水龙卷风

C.龙卷风俗称“龙吸水”龙卷风龙卷风

D.龙吸水龙卷风龙卷风俗称“龙吸水”

2.第③段的说明结构是()。

A.因果B.因果C.总分D.分总

3.指出第③段的说明方法并各举一例句说明。

答:

4.龙卷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请选择一组合适的词语填入第④段的空缺处。

()

A.……小……而……B.……大……而且……

C.……小……因此……D.……大……但是……

(五)生物和环境

(1)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

②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

③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生物圈。

(2)①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

②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③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而且从来没有间断过。

⑤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

⑥这些过程都叫做天然自净作用。

⑦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3)①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②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

③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

④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4)①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叫做次生环境问题。

②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____、废____、废____(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③水俣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

④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阅读提示]

天然自净循环在遭破坏,环境污染正危及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

本文从环境科学的角度,通过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天然自净循环被破坏的原因,指出其造成的危害,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诫人们要增强自我约束机制,保护环境。

[思考练习]

1.什么叫“生物圈”?

(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超出20个字)

答:

2.第二段中"这样的循环"指代的是(请填写句子序号)

3.“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氢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

”这个例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回到第段的第句与第句之间。

4.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语意。

原生:

次生:

5.给第四段的空格处依次填上一个合适的字:

废、废、废

6.本文分析了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两大类原因,请你用简明的文字说说怎样才能保持天然自净循环。

答:

(六)概说圆明园

①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

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与皇四子允祯(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

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

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

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

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

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

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②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③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

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臣,也不得擅自入户游逛。

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

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幕僚数人游览圆明园废址。

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④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像昔日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

”当英军吹集合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

1861年1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了。

”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

英国人温华尔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

“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罩着行宫处所,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光淹没,看起来仿佛像一长期的日蚀。

”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阅读提示]

能把握文章或文段的说明中心及说明方法是初中会考考查说明文阅读能力的目标之一。

阅读这篇文章,着重理解文章的内容,能够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并且体会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思考练习]

1.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要说明的是()

A.英法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B.圆明园今昔。

C.圆明园被掠夺与焚烧的经过。

D.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2.①段中加线的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3.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④段)大量引用英方的材料目的是什么?

答:

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段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圆明园的始建、修建、扩建、面积、得名等情况。

B.②段介绍圆明园的建筑特点。

C.本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

D.文章没有具体介绍圆明园内部结构轮廓,是因为扣住题目“概说”二字,从本文的写作意图出发,这样介绍已经足够了。

5.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圆明园是皇家禁苑,不得擅入的例子并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不超过20字)

答:

6.下面是本文段落的划分,哪一种较合理?

()

A.分四段①~②~③~④B.分三段①~②~③④

C.分两段①②~③④D.分三段①~②③~④

7.归纳本文的中心:

【试题答案】

(一)人类水资源现状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讲述了人类面临的水资源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可利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醒人们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从试题设置来看,第1题着眼于字词句的理解。

“这里”是一个代词,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在这个代词的前面,所以应该往前找。

第2题考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能力。

第3、4题考查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其中第3题着眼于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第4题着眼于说明方法。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6题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第7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之间相互照应的理解。

第8题为开放性试题,体现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思想,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很有新意的一道题。

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

(1)地区分布不均(或: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2)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

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3)人口越来越多(或:

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

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

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二)把“绿色”穿在身上

分析:

这篇文章反映了当代的热门话题——环境保护。

文章讲述了环保服装,也讲述了制作服装面料时对环境的保护。

试题的设置既考查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注重了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和感知:

其中,第1题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比较容易回答,第一阶段没有明确标示,但从上文的“最初”二字可以断定就是第一阶段。

第2题着眼于语句间的联系,画线部分是举例子,为了说明前面的“设计师则根据环保法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第3题着眼于对作者思路的理解。

第4题在第⑦段的第1句中可以找到答案。

第5题着眼于说明方法。

第6题注意两个地方:

“明天”不是“第二天”,根据文意指“不久的将来”;“绿色”也不是其本义,而是指“环保服装”。

第7题着眼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1.第一阶段:

艺术家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第二阶段:

服装设计师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第三阶段:

服装设计师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2.设计师则根据环保法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3.

(一)避免污染环境;

(二)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三)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

4.环保休闲健康

5.举例子列数字

6.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穿上“环保服装”。

7.强调了塑料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比例很小。

(三)FE复合酶:

划时代的高科技成果

分析: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划时代的高科技成果FE复合酶。

从试题设置看,第1题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从题目中就能看出。

说明顺序可从本文的内容来分析,文章介绍一种高科技成果的研制背景、过程和作用,应属逻辑顺序。

第2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说明方法。

第3题考查代词“其”的指代内容。

第4题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第5题、第6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案:

1.FE复合酶逻辑顺序

2.FE复合酶研制的背景(或:

为什么要研制FE复合酶。

FE复合酶研制的原因)举例子、列数字

3.复旦酶及FE复合酶制剂

4.不能。

因为“惟一”说明获得卫生部批准的生物型消毒剂只有FE复合酶消毒剂,没有其他,这体现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它不是简单地在细菌细胞壁上形成一层屏障,而是通过直接裂解菌体细胞壁,彻底杀死细菌,因而不易产生耐药性。

6.它使得抗生素带来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两大难题迎刃而解。

(四)龙卷风

1.C2.B

3.①列数字。

风速每秒可达一百米以上。

②作比较。

12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30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

③举例子。

1956年,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

④作诠释。

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

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

4.风力极大,风涉及的范围很小。

5.A

(二)生物和环境

1.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2.第①②③句。

3.第三段第②句和第③句之间。

4.原生:

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次生:

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

5.水气渣

6.对于因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破坏,重点在预防,降低破坏程度;另外要严格约束和控制人类自身的活动,力求不造成破坏。

(三)概说圆明园

1.C

2.列数字、作比较

3.引用英方的材料,更能有效地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C

5.宠臣李鸿章私带幕僚游圆明园受处分

6.A

7.概说圆明园从修建到被焚的经过,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及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