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70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docx

最新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2014-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2014-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工程实体检查

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模板工程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

钢筋工程

填充墙砌体工程

当前,中建八局各级各单位检查实测实量方法存在很大差别,有的还很不规范。

为了使工程实体的实测实量检查更加规范,现就检查中工程实体允许偏差检查的选点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进行统一要求,以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的误差。

1

一、相关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GB1499.1(圆钢)、GB1499.2(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用钢国家标准

二、实测点选点及测量操作

(一)实测点选点

1.随机原则:

以单位工程为检查单元,在事前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检查点,检查点位置应分散,结合工程施工进度,预先在不同楼层,抽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包含楼梯间、卫生间、普通房间、走道、不同构件(墙板、楼板、楼梯板、柱、梁等)。

2.可追溯原则:

对实测实量的各工程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

3.即时原则:

实测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当前施工过程质量现状,以对后续施工进行及时纠偏,因此要求针对在施工程进行全面实测。

(二)实测实量检查记录方法

1.现场实测实量时,每个单位工程填写《实测实量检查记录表》,一个测量点位有几个实测结果值时,选取偏差较大的值作为该点的实测结果进行记录。

2.每个单位工程填写《实测实量结果统计表》。

3.检查人对项目部的实测实量工作进行检查,并填写《对项目部实测实量工作检查记录表》。

1

三、实测实量内容及方法

(一)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工程

现场测量已安装好的模板,内立面模板选取一个墙面为一个检查点,平面模板选取一个纵横轴线为一个检查点,外墙模板可选择5m长度范围作为一个检查点。

现场选取墙、板、柱等有代表性的检查点各不少于3处,模板检查点应包括有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部位。

1.垂直度:

每个检查点测墙面两端或柱子相邻两面,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2.表面平整度:

每检查点测量板中间及两边各一点,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3.截面尺寸:

选择安装好的模板,测量构件中间和靠近两端处的尺寸偏差,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4.底模上表面标高:

测量板中心点及四角附近的标高,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5.梁底模起拱高度:

跨度大于4m的梁,检查底模中间点相对于两端的起拱高度。

6.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检查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2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二)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

当可测量楼层超过10层时,随机抽取10层进行实测,各个子项每层抽查1个检查点;当可测量楼层不足10层时全数检测,各个子项抽查10个检测点。

1.截面尺寸偏差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厚度、柱尺寸、板厚度的偏差。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点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点区。

每个实测点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精确至毫米,记录实测值中的较大偏差值。

截面尺寸偏差应检查墙、柱、板等构件。

楼梯板厚度和其它楼板厚度,可测量预留孔洞处、后浇带或其它临时间断处、或进行钻孔测量。

3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2.表面平整度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暗柱:

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点区。

在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任取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记录这3个实测值中的较大偏差值。

2)所选实测区墙面有门窗及过道洞口的,在洞口45度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点。

平整度测量示意

(注:

第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4

3.垂直度

1)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

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层高范围内的垂直度偏差值。

当使用靠尺测量时,上尺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下尺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

读数值应换算成层高偏差值。

记录这3个实测值中的较大偏差值。

(2)砼柱:

选砼柱四面中的相邻的两个面,分别测量层高范围内的垂直度偏差值。

当使用靠尺测量时,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各测1次垂直度,读数值应换算成层高偏差值。

记录这2个实测值中的较大偏差值。

墙垂直度测量示意

柱垂直度测量示意

4.轴线位移

从抽查楼层施工放线的基准引线点向外连续测量,记录抽查轴线的偏差,误差累计计算。

房间开间及进深:

测量该房间轴线的净尺寸偏差。

5

5.标高

以水准仪在每层测定1m标高基准线,在合适部位测量基准线到梁底或板底高度,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测量点标高偏差值。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三)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测量钢筋的直径:

每批次同一牌号、同一尺寸随机抽取5根,每根钢筋随机选取2个部位使用游标卡尺进行直径测量,共计10个测量值。

6

钢筋直径标准(GB1499.1-2008、GB1499.2-2008)

2.钢筋加工

每个子项抽取10件,测量并记录其偏差值。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7

3.钢筋安装

每个子项各抽查10个检查点,测量并记录其偏差值。

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要检查要检测混凝土不同的临时间断处外露钢筋(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

绑扎钢筋网:

主要指板墙等绑扎的网状钢筋(双向钢筋受力),长宽指构件内钢筋通长尺寸,网眼尺寸指纵横向钢筋形成的每个网眼尺寸。

绑扎钢筋骨架:

钢筋混凝土柱、梁等构件的钢筋骨架,骨架长指梁柱内受力筋总长度,骨架宽高指混凝土构件尺寸减去两边钢筋保护层。

受力钢筋间距:

同一构件内相邻受力钢筋的距离。

受力钢筋排距:

梁、柱等构件内有多排受力钢筋时,相邻排与排之间的距离。

受力钢筋保护层:

受力钢筋外边沿到混凝土构件外表面的距离。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梁、柱等构件内相邻箍筋及单向板中的相邻非受力钢筋间的距离。

钢筋弯起点位置:

弯起钢筋弯折点到构件端点的距离。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8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允许偏差值1.5倍以上超差点。

4.钢筋连接:

每个子项现场随机抽取10个检查点,检查抽查点区域内以下内容:

构件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数量、钢筋搭接长度、接头处钢筋间距、受力钢筋接头区段箍筋间距、直螺纹接头扭矩,记录检查结果。

钢筋连接检查表

9

规范要求:

(GB50204-2002)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方法:

观察和钢尺检查。

2)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10

4)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附录B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B.0.1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B.0.1的规定。

表B.0.1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B.0.2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本附录表B.0.1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本附录表B.0.1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11

B.0.3当符合下列条件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本附录B.0.1条至

B.0.2条确定后,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

1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2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

3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4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

5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

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采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B.0.4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本附录B.0.1条至B.0.3条的规定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直螺纹接头安装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四)砌筑工程

当可测量楼层超过10层时,随机抽取10层进行实测,各个子项

每层抽查1个检查点;当可测量楼层不足10层时全数检测,各个子项抽查10个检测点。

1.填充墙砌体

对填充墙砌体表面的测量,应在墙体的正面进行。

1)轴线位移、垂直度、平整度测量的选点、测量及取值方法与现

12

浇混凝土结构相应子项相同。

2)门窗洞口尺寸:

分别测量门、窗洞口两边的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记录较大偏差值。

门窗洞口测量示意(高、宽)

3)灰缝平直度、灰缝厚度

沿灰缝一边拉10m长细线(墙长不足10m时测量灰缝全长),用直尺测量偏差较大处的偏差值,一个抽测点随机测量两次,记录较大偏差值。

填充墙砌体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和检验方法

13

4)构造柱留茬(马牙槎)

(1)构造柱留茬截面尺寸测量:

分别从留茬下部和上部测量马牙槎两边(进茬)的尺寸,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2)构造柱垂直度测量:

测量留茬两边进茬边沿的垂直度,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构造柱留茬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砌体配筋

每个抽查点测量同一墙体上下两点,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填充墙拉结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4

四、对项目部实测实量工作的检查

对项目部实测实量工作的检查,检查项目部实测实量工作的组织(人员、选点、执尺、记录、相互配合)、项目部实测实量记录、项目部实测实量工具配备等,统一检查内容和打分标准,见《对项目部实测实量工作检查记录表》。

对项目部实测实量工作检查记录表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