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774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基础知识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斗牛之间(dǒu)修葺(qí)双栖(xī)外甥(shēng)

 B.水波不兴(xīn)先妣(bǐ)如晤(wù)笃厚(dù)

 C.酾酒临江(shī)垣墙(huán)泠然(lín)领衔(xián)

 D.外强中干(gān)眷属(juàn)艳羡(xiàn)镌刻(j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赏心悦目  标新立意  休戚相关  醉翁之意不在酒

 B.旁征博引  功亏一篑  坐收渔利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C.掂轻怕重  察言观色  潜移默化  言必信,行必果

 D.激浊扬清  勾心斗角 苍山如海 毕其功于一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

”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

②随着奥运会对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奥运会中的______必将更加广泛,成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

③在北京一呆就是六年,______教过我的老师不下二三位,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

 A.透露  运用  期间    B.披露 应用  期间

 C.披露  运用  其间    D.透露 应用  其间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那边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往行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B.整整十年,中国足协制造“国奥队”这一系统工程已被事实证明是“豆腐渣工程”。

对于我们纳税人来说,四年耗费几百万的国奥队失败,则完全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C.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

如果只顾细节,忽视战略,盲目执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汪国新画马更具特色,骐骥骅骝,或振鬣奋蹄,或悲嘶怒鸣,多姿多彩,无一雷同,且与战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5.与下文衔接顺畅的一项是

科学的根本是实。

我已是古稀之人,但仍以此告诫自己。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

(1)科学之道

(2)诫之以松(3)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4)诫之以空

A.(3)

(1)

(2)(4)

B.(3)

(1)(4)

(2)

C.

(1)(4)

(2)(3)

D.

(1)(4)(3)

(2)

6.下面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讲求字句整齐和声调和谐;《阿房宫赋》具有“汉赋”铺陈夸张的特点,将铺写、抒情、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B.“归”古代指女子出嫁,“归宁”即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三五之夜”即每月农历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

C.杜牧是唐代晚期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他的咏史诗以鲜明的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蕴藉的诗味之中,如《过华清宫绝句》。

D.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就歌词篇幅而言。

二、实用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50年代,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可逆蛋白质磷酸化作用”,它提示了外界生物信号在细胞内传递的基本方式的规律。

70年代,又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G蛋白在细胞跨膜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他们率先注意到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代谢并开展研究。

尽管他们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才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但生命活动研究毕竟登上了新大陆。

自80年代,研究有了跃升,从偏重于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入到对生物信号在细胞内传递的物质基础、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信息代谢研究成为主要路径。

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一氧化碳(NO)也是信号分子(此前所知的信号分子均是有机化合物),证明NO是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新的重要信号分子。

它能引起靶细胞环鸟苷酸升高,介导兴奋性神经传导。

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在进一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

导致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增殖、变异是由生物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号在细胞内传递过程中通过一种“放大”机制即多级瀑布效应实现的。

胞外信号分子与膜受体结合,经鸟核苷酸结合G蛋白的转换、酶的激活和离子通道的打开,使细胞内产生能传递胞外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能激活或抑制各种蛋白酶,改变其活性,使信号放大,引起多级瀑布效应将胞外信息放大8-10个数量级。

这些发现对揭开生命之迷,对控制生命活动,对防止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7.对“生命活动研究毕竟登上了新大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成果得到权威认定。

B.美国科学家率先发现信息代谢研究理论。

C.生命活动研究进入信息代谢的研究领域。

D.承认信息代谢在生命活动研究中的地位。

8.对“自80年代,研究有了跃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代谢研究替代了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研究内容,推进了生命活动研究的进程。

B.研究证明,信号分子不全是有机化合物,有的信号分子是无机物(如一氧化碳)。

C.不再偏重于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研究,信息代谢研究成为生命活动研究的主要路径。

D.生命活动研究更加深入,对生物信号在细胞内的活动状况与作用的研究卓有成效。

9.下列有关“多级瀑布效应”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第二信号引起的多级瀑布效应可以将胞外信息扩大8-10个数量级。

B.能“放大”信号分子导致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增殖、变异的特殊机制。

C.细胞内部能传递胞外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引发多级瀑布效应的因素。

D.生物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号在细胞内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放大”机制。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1题。

(第题3分,共6分)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负栋之柱(支撑)

B.族秦者,秦也(使……灭族)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秦人不暇自哀(空闲)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

(1)句中两个“之”相同,

(2)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B.

(1)句中两个“之”相同,

(2)句的两个“而”不同

C.

(1)句中两个“之”不相同,

(2)句的两个“而”也不相同

D.

(1)句中两个“之”不相同,

(2)句的两个“而”相同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2-13题。

(每题3分,共6分)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

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

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

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子敬答孤书云:

‘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

’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

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

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

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三国志》卷五十四 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

(追击)

B.乘汉相之资。

(凭借)

C.逆而击之。

(不顺从)

D.图取关羽。

(谋取)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1)皆以美于徐公。

(2)可以次于公谨。

B.

(1)王好战,请以战喻。

(2)常以比方邓禹。

C.

(1)庸讵知所谓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

(2)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D.

(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14.将第三题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15.将第四题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

译文:

(2)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1小题2分,第2小题4分,共6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写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

只用“地白”二字点出清美的意境。

B.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丝丝寒意,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此句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C.诗的前两句写景,却不提一个“月”字,第三句也只是写他人望月,诗人并没有由月宫的凄凉而引出自己入骨的相思。

D.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2)你认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妙在哪里?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8分)

(1)六王毕,四海一。

,。

(2)盘盘焉,菌菌焉,,。

(3),。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4)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共18分)

虹影

杨文丰

山野间童年的我,却常常被美丽而神幻的虹所迷惑。

我时常戴一顶大斗笠,仰着童稚的脸,长久地看、认真地读那静卧在山野上空被村人喊做天弓的虹。

故乡的虹,大都悬生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飞扬,天地间总是微雨细细,雨光氤氲,若有似无,我一低头,汪汪积水中,竟也见有虹影流转。

童年的我,以为虹都是从土地里拱起而飘然升空的。

大人说地上的蜈蚣,背不总是那么驼吗?

在我童年的天空里,虹,仿佛和地上某种东西总有莫名的感应,神性充盈。

我甚至想,那虹,是地里蜈蚣升天的么?

及至青年,丰满的物事无止无息,人,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读虹。

重负的中年即便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月的况味。

老年时至,夕阳在天。

人生舟楫,早早告别了土腴木秀的春夏,急急就滑入了水瘦山寒的秋冬,人与虹,早疏离焉。

虹的色彩,使人漫生想像啊。

诗人北岛就有一首诗叫《姑娘》,短得只有两句:

“颤动的虹/采集飞鸟的花翎”。

姑娘与虹,大抵是皆有照人光彩,诗人才能当上月下老人,将她们红线联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

与雨滴“合作”的、射在雨幕上的阳光,是齐刷平行的、集团无边的箭簇。

每一根阳光之箭,进入雨滴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同,因而,每一根阳光之箭的折射以及反射角度相应也不同。

你能否看见虹,取决于经雨滴反射过来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色是否够强,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否如前所述,正好射入你的眼帘。

陆龟蒙在《和袭美咏臬桥》中咏虹:

“横截春流架虹桥。

”毛润芝诗曰:

“青山着意化为桥”。

这些诗词,当然皆是先观虹桥而后作。

虹何以常被喻作桥呢?

抑或说,虹何以总是弧形的呢?

这是因为,惟有此一弧段之上雨滴反射过来的各色色光,能量才最集中,光色才最强,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斑斓色光,才能被人看到。

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

有了光,有了雨幕,有了光在雨幕中的折射,方生虹。

虹的光明前途,只能是短暂的。

虹的生命多斑斓在夏日雨水的天空。

这是因为夏季才多有雷雨或阵雨天气,这类雨范围不大,容易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的景象,利于虹生。

大雾中,水汽空蒙氤氲,阳光遥遥地、斜斜地射来,霎时彩虹如练,也自在情理之中。

空气干燥的冬季,雨少,阵雨更少,是不太可能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

雪花纷飞时节,谁能见到虹?

阳光,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天火么?

雨滴不是从天上来么?

看看虹吧,你还能说“水火不相容”吗?

虹,不仅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更是水火相容的预言。

“东虹日头,西虹雨。

”这句谚语,简直就是气象预言。

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地球的中纬度。

我们天天都可看到电视天气预报。

那气象小姐所指点的江山,那中纬度地区所出现的系统性的降水天气,多数都自西而东移动。

虹的方位又正好与太阳相对,所以,西虹在天,则表明茫茫雨区,正滂滂沱沱、飘飘荡荡朝我们所在地移来,不久天将雨。

倘若虹影在东,则说明雨区早已告别了我们东去,我们的天地,可谓风景晴好,艳阳高照,天明地静。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3.6

18.联系文章的第一、二段,请分别概括说明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虹的态度。

(4分)

答:

童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19.文中句子“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的含义是什么?

(4分)

答:

20.虹“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21.文中引用北岛、陆龟蒙和毛润芝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6分)

答:

五、语言表达题(7分)

22.下面这段文字的划线处,有的词语或需要调换,或位置不当,或成分多余。

请加以修改,把结果写出来(不用抄原句)。

(3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讲质量

(1),为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2),我们除继续加强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培训外,决定从明年1月1日开始,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广播、电视播音员(3)、节目主持人的读错字、电视荧频字幕出现的错字进行检查、提出批评。

答:

(1)

(2)

(3)

23.《萌芽》杂志有一个“校园作家”栏目,设置该栏目的主要目的是:

展示学生佳作,培养未来作家。

请根据栏目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推介词。

(4分)

答: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叫机会?

”有的说“机会就是你碰到了,别人碰不到的那种运气”;有的说“机会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关照”;有的说“机会就是你平时经营的种种关系”;还有的说“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你的面前。

请你以“机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深圳高级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卷

学籍号____高一()姓名_________学号___成绩_

第I卷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15.

(1)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

译文:

(2)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译文:

16.

(1)

(2)

17.

(1)

(2)

(3)

(4)

18.

童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19.

20.

21.

22.

(1)

(2)

(3)

23.

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一级深圳高级中学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修葺qìB笃厚dǔC垣墙yuán)

2.B(A项中“标新立意”应为“标新立异”C项中“掂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D项“勾心斗角”应为“钩心斗角”)

3.D(透露:

故意泄漏或使其显露。

披露:

发表、公布。

应用:

使用。

运用:

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其间:

指某一段时间。

期间:

某个时期里面)

4.A(“光天化日”是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豆腐渣工程”形容施工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与句意相符。

“浑然一体”指完整地不可分割地成为一个整体,在句中用来形容汪国新的画马形态各异,极具神采,更与战将相合,形神兼备,形成一个统一体。

5.C(前后对应,分总关系。

6.D(“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7.C(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是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8.A(第2自然段讲“信息代谢研究成为主要途经”。

9.B(能“放大”信号分子的是“第二信使”)

10.C(假使)

11.C(

(1)中“之”前者可解作“财物”,代词;后者可解作“的”,助词。

(2)中“而”前者可解作“却”,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后者可解作“又”,表递补进关系的连词。

12.A(投降)

13.D(A中两个“于”都是介词,表示比较,意思皆为“比”。

B中两个“以”都是介词,意思为“用”。

C中两个焉都是形容词词尾,无意义。

14.

(1)戍边的士卒呐喊1分起来了,函谷关被攻破1分,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1分。

(2)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却1分不引以为鉴1分,也会使后代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1分。

15.

(1)古代周公用人不求全责备1分,所以1分我勿视他的缺失而看中他的长处1分。

(2)吕蒙虽然起初轻率武断,随便杀人1分,但后来能克制1分自己,有国士的气量,哪里只是一介武夫呢1分?

16.

(1)C

(2)该诗句表现手法委婉含蓄,蕴藉深沉。

高妙之处在于明明是自己怀人,却不说自己的怀念,偏说人们尽望;明明是自己伤怀,也不直说,偏说“秋思落谁家”。

诗人推已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意境高远。

17.

(1)蜀山兀,阿房出。

(2)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其几千万落。

(3)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4)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18.童年:

被美丽而神幻的虹所迷惑。

青年:

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读虹。

中年:

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月的况味。

老年:

人与虹,早疏离焉。

19.虹的生命是短暂的。

虹的产生与季节有关,虹的生命多斑斓在夏日雨水的天空,而干燥少雨过天和严寒多雪的季节就不能产生虹,要有阳光和雨幕两个条件才能产生虹。

20.通感。

“水”指空中的雨滴,“火”指阳光。

阳光照射雨滴,折射以及反射出各色色光,从而形成了“水”“火”交合的“虹”。

“交响”本是音乐术语,借用交响乐的表达复杂乐曲音响的特点来表达虹的七彩斑斓。

21.北岛的《姑娘》一诗,用彩虹比喻美丽的姑娘,作者巧妙引用此诗,把“姑娘”和“虹”合二为一,表现了虹的美丽可爱。

陆龟蒙和毛润芝的诗句是喻“虹”为“桥”,引出对“虹”像“桥”的这一自然现象的说明,使文章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

22.

(1)改“播讲”为“播音”。

(2)将“纯洁”提到“为了”之后,去掉“的”字。

(3)删去“广播、电视”。

23.学生佳作荟萃的园地,未来作家的摇篮。

24.附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孙权和陆逊谈论周瑜、鲁肃及吕蒙时说:

“周公瑾有雄心大志,胆略过人,因此能打败曹操,攻取荆州,真是难于找到接替他的人。

如今你继承了他。

公瑾过去邀请鲁子敬到东吴,推荐给我,我和他饮酒交谈,便谈及建立帝王大业的谋略,这是第一大痛快事。

后来,曹操收纳了刘琮的势力,声言亲率水、陆军几十万同时来江东,我询问所有将领,请教对策,谁都不愿回答,问到张子布、秦文表时,都说应修书派使者,前去迎接曹操。

鲁子敬当即反驳说不可,劝我迅速召回周公瑾,命令他率大军迎头痛击曹操,这是第二大痛快事。

而且他决定的计谋、策略,远远超过了张仪、苏秦,后来,他虽然劝我把土地借给刘备,这是他的一个短处,但却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周公对人不求全责备,所以我忘掉他的短处而敬重他的长处,常常将他比作邓禹。

吕子明年轻时,我认为他只是不怕艰难,果敢有胆量而已;在他年长以后,学问增长,韬略常常出奇制胜,可以说仅次于周公瑾,只是言谈议论略,才气英发不如周瑜而已。

谋划消灭关羽这一点,却超过鲁子敬。

鲁子敬给我的信中说:

‘成就帝王的兴起,都有人为他驱除祸患,对关羽不必有所顾忌。

’这是鲁子敬内心办不到,表面上空说大话罢了,我仍宽恕了他,没有轻易责备。

可是他行军作战,安营驻守,能做到令行禁止,他的辖区内,文武官员没有荒于职守的官员,都尽心尽职,治安良好,路不拾遗,他的治军法度是很完善的。

评:

曹操利用汉朝丞相的地位,挟持天子而扫除群雄,刚荡平荆州,又依仗威势胁迫江东,那是的议论者末不因疑惧而生二心,但唯有周瑜、鲁肃提出了独特高明的见解,高出于众人之上,实在是奇才啊!

吕蒙勇猛而又有谋略,善决断,明于军事大计,智取郝普,活捉关羽,这是他计策中用得最妙的。

早年虽有轻举妄杀的事情,后来终于能克制自己,有国士的气度,不仅仅只是一名武将而已!

孙权的评论,对他们的优劣说得很公正恰当,所以载录于传中。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5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文字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文字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文句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文句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10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巧妙

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