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873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docx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一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结构体系]

知识要点]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海陆分布:

陆地占29%,海洋占71%。

  2.七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地球上共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七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3.四大洋:

地球上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四大洋。

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大洋的边缘是海,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4.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⑴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⑵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广阔;⑶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⑷丘陵:

海拔较低,地表起伏不大,坡度和缓;⑸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5.海底地形: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区(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二.世界的居民

1.世界的人口:

  ⑴人口增长:

18世纪前缓慢,之后加快,这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增长快,这是由于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

  ⑵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其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

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则很稀少。

  ⑶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就会产生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类的需要;而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所以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⑷人口迁移:

从整个世界来看,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使世界上人口拥挤的城市越来越多。

城市人口比重太大,将使城市环境不断恶化。

2.世界的人种: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可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⑴白色人种:

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⑵黄色人种:

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⑶黑色人种: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世界的语言:

世界上的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地。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亚洲的印度等国。

4.世界的宗教: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

三.世界的区域划分

  1.世界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

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国居第三位。

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2.国界和领土:

国界是指本国与领国之间的界线,它是用来划分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

国界线和领海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各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之分。

目前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只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还有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

  4.世界上的区域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人们将世界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十三个地区。

[复习指导]

复习本单元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海和海峡的概念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

海的种类,按其所处的位置特征一般分成为以下三种:

1、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和岛屿与大洋分开的海。

如黄海、东海、南海等;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

如渤海、波罗的海等;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陆之间。

如地中海等。

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

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世界重要的海峡

  1.马六甲海峡:

连接南海与印度洋,是亚洲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通道。

  2.霍尔木兹海峡:

连接波斯湾阿拉伯海,是波斯湾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称为海上生命线。

  3.土尔其海峡:

连接黑海与地中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

  4.直布罗陀海峡:

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是地中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唯一通道。

  5.英吉利海峡:

连接北海与大西洋,是西欧与北欧各国重要的海上通道。

  6.麦哲伦海峡:

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国际航线。

  7.莫桑比克海峡:

连接南北印度洋,是世界最大的海峡。

  8.白令海峡:

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9.朝鲜海峡:

连接日本海与东海,是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三.人口问题

  所谓人口问题是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如就业问题、人口老化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等。

四.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是反映某一国家、地区或城市内,居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即人口分布疏密的量的指标。

五.种族

  即人种,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

这些具有遗传性的体质特点,包括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头型、鼻型、面型、血型等。

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其身体外表上的重大差别就已形成。

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类各集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相当隔离地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缘故。

六.民族

  世界上各种族的人,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又形成了许多民族,它既不是种族特征的延续和发展,也不是血缘关系的继续与综合,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人们共同体。

第二单元 亚洲和非洲

[结构体系]

[知识要点]

一.东亚

1、概况

位置

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有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五个国家

地形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和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往东流入太平洋。

东部沿海的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气候

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因为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在东亚季风区内,根据气温、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两种气候区

居民

东亚五国共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居民中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就民族而论,中国是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蒙古居民主要是蒙古族,朝鲜和韩国居民主要是朝鲜族,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经济

东部沿海一带气候湿润,平原较广,耕地多,人口稠密,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工农业、交通、科技和对外贸易发达。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因草原广布而使畜产品加工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之中

 

2、日本

(1)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领土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地形

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神户和横滨是我国著名的海港;境内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气候

属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较为明显,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

植被

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为65%

河流

河流短小,但流经山地水力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经济特点

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属"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

工业分布及原因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工业区。

因本国自然资源缺乏,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便利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优良港口地区

农业生产

耕地少,人均耕地更少。

农业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现稻米产量已能自给。

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文化特点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以兼有东西文化的特点

 

二、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位置

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位置

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自古就是东西方各国人民相互往来的要道,尤其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欧洲、亚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业、东亚各港航线多经过这里

 

(2)自然环境

地区

地形

气候

中南半岛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这些河流在下游冲积成肥沃的平原。

这些平原成为东南亚发达的农区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菲律宾群岛北部也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

群岛上山岭很多,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少。

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马来半岛南部也属热带雨林气候

 

2、居民和经济

(1)居民

人口

分布

人种

信仰

华侨

4亿多

主要居住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个大岛的沿海平原上

黄色人种

中南半岛居民大多信奉佛教,马来群岛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在1600万人以上

(2)主要农产和矿产

物产

主要分布地区

物产

主要要分布地区

稻米

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河流三角洲及沿岸地带

胡椒

印尼

金鸡纳

印尼

橡胶

马来西亚、印尼、泰国

贵重木材

缅甸、泰国等地

油棕

马来西亚

自缅甸南部沿缅泰边境、马来半岛到印尼西部

椰子

菲律宾

蕉麻

菲律宾

石油

印尼、缅甸

3、新加坡

位置

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

人口和居民

人口约260万,居民中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等

经济特点

面积小,资源缺乏,但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积极发展金融、贸易和海、空航运,使新加坡港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贸易港,并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同时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三、南亚

1、三大地形区

地形区

特点

北部山地

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屏立,南坡的地势逐级下降,成为崎岖而狭长的山地

中部平原

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平原,西起阿拉伯海岸,向东延伸到孟加拉湾。

平原面积广大

南部高原

大部分被德干原所占据,其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2、两大河流

河流

特                  点

印度河

源出我国西藏,向西南流经南亚西部的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

自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向东南,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3、热带季风气候和农业

气候类型

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西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一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大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的年份西南和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中,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造成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4、印度

(1)印度的居民和宗教

人口

人口8亿多,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的人口,给农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人种

大部分属白色人种

宗教

是佛教的发源地,现在大多数人居民信仰印度教

 

(2)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分布

作物

分布地区

自然条件

水稻

东北和半岛东西侧沿海地区

降水充足

小麦

恒河平原

水源充足,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气温、降水适宜,土壤为火山岩风化而成的黑土区

黄麻

恒河三角洲

气候温湿,水源充足

茶叶

布拉马普特河两岸

气候温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3)资源条件与工业生产

地区

资源条件

工业中心

德干高原东北部

煤、铁、锰等矿和黄麻

加尔各答是印度钢铁、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西部沿海

棉花、石油等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四、中亚

1、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

位置

处于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

地形

以丘陵、平原为主。

东南部的帕米尔高原海拔5000米左右;东部天山山脉山体高大;北部为丘陵;西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主要平原有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南的卡拉库姆沙漠是世界著名的大沙漠之一

河湖

境内河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内流湖。

西部濒临世界最大湖泊,也是世界最大内流湖的里海;中部有咸海。

主要内流河有锡尔河、阿姆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经济

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工业都比较发达。

矿产资源丰富。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2、哈萨克斯坦

位置

面积

居民和民族

资源和经济

首都

西临里海,北与俄罗斯、东与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相邻,深居内陆的位置

27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1700万人,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占多数

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铁等的产量很多。

目前,形成以能源采矿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卡拉干达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阿克莫拉

 

五、西亚和北非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

三洲

五海

海峡、运河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的位置

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

沟通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石油通道;苏伊士运河是联系大西洋和印并洋的重要运河

 

(2)高原为主的地形

地形特征

主要高原

主要平原

陆地最低处

大部分是高原

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

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其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

 

(3)炎热干燥的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特点

成因

撒哈拉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

北非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等地

全年炎热干燥

终年在热带高压带控制下

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北起地中海沿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上最大的沙漠

 

2、居民和经济

(1)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分布

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向西北延伸到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向东南经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阿曼,其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北非撒哈拉地下的石油资源丰富

产油国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北非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

油田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石油输出路线

一部分通过油管输送到地中海和红海沿岸港口,再用油轮运出;大部分由波斯湾的港口装上油轮,经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或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运往西欧和北美,往东运往日本

 

(2)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

在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发展畜牧业,牧民多以游牧方式。

畜产品有安卡拉羊毛和紫羔皮等

灌溉农业

在河谷平原和沙漠的绿洲发展农业。

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地中海沿岸是油橄榄、柑橘、葡萄等水果产区

 

(3)居民 

人口

人种

民族

信仰

2.5亿

白色人种

阿拉伯人

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有些居民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3、沙特阿拉伯

位置

位于红海、波斯湾之间,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

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为面积狭小的平原

气候

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西部部分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石油资源

石油资源丰富,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农业生产

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造沙漠地区,使粮食产量大大的提高,小麦还可出口

 

4、埃及

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

尼罗河

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为沙漠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创造了埃及的古代文明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使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

经济

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所产长绒棉闻名世界。

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其他工业部门进一步发展

人口和工业分布

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

主要城市

首都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亚历山大是重要海港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环境

地形

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在东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两岸悬崖壁立,谷底湖泊连串。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在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

气候

为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范围狭窄;南部沿海地区以属地中海气候

河湖

除尼罗河外,还有流经刚果盆地的刚果河,水量很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仅次于贝加尔湖)

资源

①矿产资源:

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们。

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多。

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②动植物资源:

热带雨林中的檀木、花梨木等是珍贵的树种,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是非洲特有的珍奇的动物

 

2、居民和经济

人口和人口问题

本区有5亿人口。

人口增长迅速,自然增长高达30%,是世界各地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粮食的增长较代,许多国家现在粮食还不能自给

人种

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政治地图的变化

本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只有埃塞俄比亚、利亚里两个独立国家,其他都是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现在,都已独立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本区各国独立后,发挥各自的优势,生产一二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

现在,这此国家也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复习指导]

复习本单元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日本工业分布特点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其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

第一,日本国内发展工业所需的重要的原料、燃料严重缺乏,如煤、石油等都需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的销售又主要依赖国际市场,需大量出口。

第二,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的港湾,建港条件优越,海上交通便利,能充分满足进出口的需要。

二、"十字路口"的东南亚东南亚位于澳大利亚和亚洲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从古到今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尤其是马六甲海峡,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的"咽喉"。

三、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该区地理位置重要性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即红海和地中海);第二,土耳其海峡(由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组成)是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第三,处在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地带,连接了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黑海。

四、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非洲大陆北宽南狭,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特别广阔,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干热的热带大陆气团影响;东北部紧邻西亚,来自亚洲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又加剧了非洲北部气候的干热程度。

南非高原的广大地区被回归高气压所控制,虽然在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的影响,在高原的东南边缘降水较多,但在高原内部的雨阴处降水却较少,形成了卡拉哈里沙漠。

在同纬度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又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而多雾。

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海湾,受海洋的影响较少,这也是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

五、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河水给两岸和三角洲淤积了肥沃的土壤。

尼罗河上源有两条;一是青尼罗河,一是白尼罗河,它们流经了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造成在,丰沛的降水,给尼罗河带来充足的水源,水量丰富。

定期泛滥主要是由于天文造成的,两次泛滥大约间隔365天,因此古埃及把一年定为365天,每次潮头到来之日就是一年的开始。

自从阿期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定期泛滥现象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尼罗河携带下游和入海的泥沙也大大减少。

六、单一商品经济长期以来,非洲作为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许多国家和地区只开采一种或几种矿产,种植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形成了畸形发展的单一性商品经济。

七、刚果河的水力资源刚果河也叫扎伊尔河,是非洲第二长河。

它的长度虽不及尼罗河,但流量却比尼罗河大16倍,水量极其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范围内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刚果河上游流经高原区,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多急流瀑布;下游段河道切入结晶岩高地,多峡谷、瀑布。

丰富的水量,湍急的水流。

众多的峡谷瀑布,使得刚果河成为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第三单元 欧洲和美洲

[知识要点]

一.欧洲西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