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961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届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安溪一中、德化一中2014届高三摸底联考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体无咎言。

(《诗经∙氓》)

(2)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4)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6)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

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

入为度支郎中。

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

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

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

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

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

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

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

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

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

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

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

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

由是道路以目,不敢议载之短。

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辩罪问端,伏罪。

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

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

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

兄弟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

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加御史中丞寻:

不久

B.诣辅国恳辞京尹诣:

拜访

C.不与载协协:

合作

D.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悛:

高兴

3.下列各句都是使元载“败身而亡”直接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②承意探微,言必玄合

③恣为不法,侈僭无度④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⑤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⑥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

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

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

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

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

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获罪之后无人同情。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3分)

译文:

(2)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

(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

(6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3分)

答:

(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

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

(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欧也妮知道查理需要钱后,拿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给查理,并安慰他:

“堂弟,您会发财的,这些金子会给您带来好运的……”欧也妮就像“一枝卓然独立于金钱之上的泥潭里的玫瑰花”(《欧也妮·葛朗台》)

B.婉儿在鸣凤死了之后被迫嫁给冯乐山做了姨太太,在这吃人的社会里,她的心已死,因而她关照倩儿给鸣凤烧纸钱的时候也给她烧些。

(《家》)

C.宝钗、黛玉一先一后夜访怡红院,黛玉叩门,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

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见了宝玉也不理睬。

(《红楼梦》)

D.吴荪甫从李玉亭那儿得到了新消息:

据说美国的金融资本家打算投资中国工业,尚仲礼和赵伯韬将去充当买办,代理他们在华的事务。

这必将大大地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将损害吴荪甫的利益。

(《子夜》)

E.在狱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想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

玛丝洛娃挣扎后饶恕他的过去。

(《复活》)

8.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按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

“我且饶你性命!

快换马来厮杀!

“你”是谁?

请简述“我且饶你性命”这一英雄惺惺相惜情节的来龙去脉。

(2)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按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这样一个美女,娇艳,纯真,妩媚,却又如此纤弱,竟这样诚心诚意地跑来援救一个惨遭横祸、奇丑无比、心肠歹毒的家伙,这也许是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了,尤其发生在耻辱柱上,这真是无与伦比的了。

所有的民众无不为之感动,一齐鼓掌并高呼:

“妙极了!

妙极了!

这个美女是谁?

请简述“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的故事情节。

选择第()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6分)

①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①哉?

(《论语·为政》)

②孟子曰: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③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离娄上》)

注:

①廋:

隐藏。

②瞭:

明亮。

③眊:

暗昧不明。

孔子和孟子在识人方面有何异同?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

王蒙

②什么是文化瑰宝?

要看为我们的受众提供了什么样的路径、启迪、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

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对接;例如出现有可能彪炳史册的有真正的价值的著作与艺术成果;例如,从理论、科技、体制创新上解放整个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

③什么是文化泡沫?

愈是缺少对于文化的想象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财务化、基建化、利益化。

到处修建文化生态园、文化纪念园、文化名人园、文化基地、文化广场……其中有做得不错了的,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也确有以文化的名义占地盖楼贷款。

我主张,各地应该对于已有的文化设施作一次检查清理,对于以文化之名行非文化之实的园馆基地广场公司,采取措施。

④再如,一方面对于已有的文化遗产不加爱惜,时有破坏,一方面任意捏造制造虚假古迹。

这里有一种说法,将文化标识为一些符号,对于商标设计、旅游广告与简明普及某种在世界上不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可能管用,如弄点长城、天坛、熊猫、旗袍……就代表中国了,也不是坏事。

但这毕竟是浅薄的认知,有时会成为对于中华文化的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的糊弄。

⑤更大的泡沫是走文化的过场,求活动的规模,却忽视了文化的灵魂。

晚会举行了,歌舞演出了,著名艺人来了,“卖点”多了;然而没有思考,没有热情,没有爱憎,没有深度,没有教益,没有精神的营养,也没有感情的充盈与升华。

这样的文化是空心文化,是无灵魂的苍白的文化,是文化的悲哀。

⑥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政府管理与文化政策,凡没有触犯法律的文化活动都是可以允许的,我们呼唤着的期待着的是文化瑰宝而不是文化泡沫,但我们绝对不能跟着泡沫闹轰。

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

文化是智慧,是历程,是生活,也是精神的梁柱。

文化不是花言巧语与抒情朗诵。

越是把常识范围内的道理说得无人能懂的,我们都不要相信。

(2012年4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瑰宝是指那些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的精神产品。

B.那些代表中国的文化标识毕竟是浅薄的认知,有时会成为对于中华文化的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的糊弄。

C.忽视了文化的灵魂的歌舞晚会,因为它空心苍白无灵魂,也是种文化泡沫。

D.我们可以不相信超越常识范围的文化,因为这种文化不是真文化。

11.作者为什么说“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

(3分)

答:

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3分)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母亲

莫言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

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

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

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

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中国剪报》2012年10月31日第五版)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①段中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

B.在作者眼中母亲勤劳、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是中国女性的代表。

C.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对母亲的具体生动的回忆,折射出时代的苦难。

D.文章写尽了母亲苦难,也写作者少年的苦难,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生活的源泉。

E.文章后两段写到贝鲁特战火中的老太太,这是对母亲形象的补充与拓展,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1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分)

答:

 

15.“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的脑海中翻腾?

阅读全文,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原因。

(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人生有四种人不曾学会仰望:

不辩好坏的愚昧无知者,傲慢自私的骄  ①  (jīn)妒忌者,一无所谓的麻木不仁者,泯灭人性的丧尽天良者。

人生需要学会仰望,学会仰望参天古树的沉稳,学会仰望巍峨高山的洒脱,              ②             。

仰望是种恣态,仰望是种气度,仰望是种信仰,仰望是种境界。

人生因学会仰望而怀有梦想而不失方向。

(1)请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上正确汉字。

(1分)

(2)请在②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内容照应,并构成排比。

(1分)

(3)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7分)

近日抗日剧雷人剧情引起网上热议:

英雄徒手撕鬼子,掷手榴弹炸落日机,匪夷所思的武功秒杀数百敌军,浙江横店影视基地不断上演抗日科幻剧,“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打死的鬼子都够围地球三圈了”。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五、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70分)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

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

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

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

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德化一中、安溪一中2013年秋季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9.略

【参考译文】

元载是凤翔岐山人,家境本来寒微。

元载自幼嗜好学习,喜欢写文章,性情敏捷聪慧,博览子部、史部书籍。

肃宗即位后,急于处置军务,命诸道采访使量才提拔属官。

元载升任洪州刺史。

两京收复,入朝任度支郎中。

元载智慧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

肃宗嘉许他,把有关国计民生的事务委任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

元载与幸臣李辅国亲善。

于是李辅国让元载兼京兆尹。

元载意在宰相,面见李辅国恳切要辞去京兆尹。

李辅国看出他的意愿,同意了。

第二天,拜元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天后,肃宗病故,代宗即位。

李辅国权势更重,在皇上面前称赞元载。

元载能够探察皇上意图,因此很受恩宠,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李辅国死,元载又交结内侍董秀,多给他金帛,让暗自传达赛旨。

因此皇上有所关注,元载必先知道。

顺承意愿、探究微义,言谈中必定暗合,代宗因此更信任他。

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自负恩宠,不与元载合作。

元载常常怕他。

大历四年冬,元载趁机密奏鱼朝恩专权,行为不轨,请将他除掉。

五年三月,鱼朝恩伏法。

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褒贬前贤,认为文才武略没有比得上他的。

在城中建成南北二所豪华宅第,室宇恢宏壮丽,为当时第一。

城南的肥沃土地与别墅、疆界相互连接,共数十处,穿绔罗的婢女奴仆有一百余人。

恣意放纵,犯法妄为;奢侈僭越,没有限度。

代宗详尽地察觉到他们的行迹,但因为元载被任用多年,想(不杀他)使君臣的名分得以保全,于是在元载单独晋见时,代宗劝诫他,但他并不悔改。

上封人李少良秘密将元载的丑恶行迹奏上朝廷,元载知道

后,面奏代宗,将李少良等数人全都在朝廷打死。

于是道路行人以目示意,无人敢议论元载的劣迹。

代宗明察元载的所作所为,已经数年,但元载恶行长远不加悔改,致使众人的愤怒日有所闻。

辨明罪行追问事端,元载伏罪。

元载处在宰相职位多年,权倾四海。

域外珍宝异物,都汇集在他的门内,资财不可胜数,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得以任意妄为。

奔向他门下的轻浮士人,唯恐奔走不及。

名妓美女奇异音乐,宫中没有的他有。

兄弟各自在家中蓄养妓妾;倡优表演的猥亵游戏,父子兄弟一同观看,一点不觉羞愧可耻。

到元载获罪,路人没有嗟叹惋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