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9367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卷

生物试卷

1.以下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B.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C.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2.如图为两种植物甲和乙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植物乙相比,植物甲更适应较强光照

B.光照强度为M时,植物甲的光合速率高于植物乙的

C.当光照强度大于2000μmo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加,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不变

D.当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时,植物乙树冠的表层叶片和深层叶片光合速率相同

3.PPR蛋白是由细胞核基因Emp8编码的蛋白,该蛋白通过参与玉米线粒体基因Nad4的RNA加工过程调控线粒体的功能,基因Emp8突变造成玉米籽粒胚乳发育停滞,玉米籽粒种皮严重白化,皱缩。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Emp8位于染色体DNA上

B.基因Emp8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C.基因Nad4转录的RNA通过核孔转运到细胞质

D.转入正常的Emp8基因,可以恢复突变玉米种子的表现型

4.ATP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有氧呼吸分解1g脂肪比分解1g糖原产生的ATP多,原因是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低于糖原

B.细胞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C.ATP的放能过程不需要水的参与

D.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并不是来自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5.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6.某家庭中母亲表现正常,父亲只患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二者生了一个不患红绿色盲但患血友病(伴X染色体遗传,致病基因用h表示)的儿子和一个不患血友病但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控制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XbHY、XBHXbb

C.若母亲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则可产生4种不同的卵细胞

D.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儿不患红绿色盲和患红绿色盲的概率相同

7.人体运动时的三大供能系统是:

磷酸原系统(ATP和CP组成的供能系统)、乳酸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其最大供能速率或输出功率为29.3J·kg-1·s-1,供能持续时间为33s左右)、有氧氧化系统(有氧呼吸供能系统)。

如图是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供能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中a点之前,人体骨骼肌主要靠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供能

B.在3000米赛跑过程中,有氧呼吸是人体骨骼肌主要供能方式

C.在马拉松赛跑过程中,人体骨骼肌不需要进行无氧呼吸供能

D.骨骼肌细胞中ATP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可为人体运动提供能量

8.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阻断疫情,科学防治,国人众志成城。

据观察,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表现生命特性

B.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C.与机体正常时相比,发热过程中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

D.肺衰竭症状的出现说明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9.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如图所示。

除了抗原刺激之外,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B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

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B.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

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

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10.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TATA框的DNA局部片段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容易解旋

B.TATA框属于基因的一部分,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C.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

D.某基因的TATA框经诱变缺失后,并不影响转录的正常进行

11.已知IAA甲酯(MeIAA)是IAA甲基化的产物,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IAA和MeIAA分别处理拟南芥的种子,种子萌发盏后形成的下胚轴长度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AA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需要极性运输的激素,在外太空缺少重力的条件下,极性运输将不能完成

B.为了获得MeIAA抗性突变体,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诱变培养,待种子萌发后,应挑选下胚轴长度低于平均值的小苗进行单独培养

C.除了IAA,植物体内还有多种植物激素,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D.IAA和MeIAA对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在2

浓度下,二者抑制能力差异最显著

12.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

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病机理如图所示。

“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突触中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据图乙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体内X激素、Y激素的分泌量分别减少、增加

C.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

D.由图乙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高,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13.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

如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男女患病机率相等

B.5号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C.2号的基因带谱与1号、3号相同

D.因为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所以只能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

14.(多选)有些动物病毒具有囊膜结构,囊膜和细胞膜识别后融合,蛋白质衣壳和核酸一起进入细胞内,病毒组装完成后排出细胞时,可将携带部分细胞膜形成新的囊膜。

某具囊膜的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囊膜的病毒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组成该病毒核酸的碱基为C、A、G、T

C.阻止该病毒在动物细胞中增殖的最有效途径是阻止过程②

D.该病毒衣壳蛋白和囊膜蛋白的加工场所不同

15.(多选)体细胞融合(杂交)和转基因技术为生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番茄马铃薯”、晒太阳就可以生长的“绿色奶牛”都成为了人们想象的对象。

但技术的发展是逐渐成熟的,基于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体细胞融合后可以在体外培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B.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都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C.转基因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培育作物新品种

D.动物体细胞可以直接与植物体细胞相融合

16.(多选)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基因没有。

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

实验一:

野生型×品系甲→F1为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

品系甲×品系乙→F1为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据实验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

D.实验二的F2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中,有些植株的自交后代均不能产生豌豆素,这样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3

17.油菜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

维生素E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尿黑酸植基转移酶(HPT)是拟南芥中天然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为获得高产维生素E的油菜种子,科研工作者将编码HPT的基因HPT1转入油菜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油菜,流程如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获得目的基因,科研工作者用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基因HPT1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_________________进行PCR扩增。

用PCR技术进行DNA复制与在细胞中进行DNA复制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通过过程①构建的重组质粒,必须具备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等结构,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培养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时,培养基中需加入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卡那霉素,加入卡那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获得转基因油菜,是因为Ti质粒上的______________。

③中培养基中除加入无机盐、有机营养物质、琼脂等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来调节生长过程,以诱导不同器官的形成。

(4)过程④获得的油菜还需要采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______________。

高产维生素E的转基因油菜是否成功获得还需要在个体水平进行鉴定,如______________。

18.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

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

各种羽色表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______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____________。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

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19.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个体矮小。

小鼠细胞中A1基因控制IGF-2蛋白的合成,若突变为A2基因则表达失效。

有研究发现,DNA存在如图所示的甲基化现象,已知甲基化不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小鼠卵细胞形成时若A1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阻断该基因的转录,精子形成时无此现象。

(1)据题可知,A1基因和A2基因是一对______________。

A2是A1发生碱基对______________等变化所致。

(2)A1基因的甲基化是否属于基因突变?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A1基因制成基因探针,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上述卵细胞中检测到A1基因的mRNA。

基因型为A1A2的小鼠可能表现为个体矮小,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城市小区绿化植物容易受到建筑物遮荫的困扰。

风箱果是珍贵的灌木绿化树种,为研究光照对其生活的影响,研究人员以1年生风箱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60株,设置3种遮荫处理:

CK(全光)、轻度遮荫L1(60%全光)和重度遮荫L2(20%全光)进行实验。

下表为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响应参数的影响,其中AQY反映了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其值越大表明植物利用弱光能力越强。

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合一光响应参数的影响

参数

光照处理

CK

L1

L2

表观量子效率AQY(μumol·m−2·s−1)

0.066

0.046

0.037

最大净光合速率Pm(μmol·m−2·s−1

22.6

13.2

11.0.

呼吸速率R(μmol·m−2·s−1)

1.3

0.8

0.3

光补偿点LCP(μmol·m−2·s−1)

25.9

19.0

8.6

光饱和点LSP(μmol·m−2·s−1)

1066.8

676.8

640.4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每实验组的苗木应为_____________株。

(2)表中数据显示风箱果幼苗对遮荫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请推测遮荫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降低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荫显著降低了风箱果的AQY,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K组与L2组相比,风箱果幼苗最大光合速率的差值为____________μmol·m−2·s−1。

在光照强度大于1066.8μmol·m−2·s−1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实验结果,对生产实践中风箱果幼苗的栽植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成熟的生殖细胞,A错误;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染色单体0、92、0条,B错误;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而不是5对,因为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正确。

2.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较强光照下,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更高,A正确;由于不知道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不能判断光照强度为M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大小,B错误;当光照强度大于2000μmo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现有信息不能确定植物乙净光合速率是否改变,C错误;植物乙树冠的表层叶片接触光线强,光合速率大,深层叶片由于遮挡,接触光线弱,光合速率小,D错误。

3.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基因Emp8是由细胞核编码的基因,故基因Emp8在细胞核中,位于染色体DNA上,A正确;由于基因Emp8是由细胞核编码的基因,故基因Emp8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B正确;由题干可知,基因Nad4为线粒体基因,故基因Nad4转录的场所不在细胞核,而在细胞质,C错误;玉米籽粒胚乳发育停滞,玉米籽粒种皮严重白化,皱缩是由于基因Emp8突变造成的,故转入正常的Emp8基因,可以恢复突变玉米种子的表现型,D正确。

4.答案:

D

解析:

细胞有氧呼吸分解1g脂肪比分解1g糖原产生的ATP多,原因是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高于糖原,A错误;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还有GTP、CTP等,B错误;ATP的放能过程是ATP的水解过程,需要水的参与,C错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并不是来自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正确。

5.答案:

C

解析:

一个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B、D正确;二倍体植物的配子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雌雄同体的高等植物如水稻、豌豆等没有性染色体,C错误。

6.答案:

D

解析:

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家庭中不患红绿色盲但患血友病的儿子的基因型为XBhY,因父亲只患红绿色盲,故其基因型为XbHY,结合母亲表现正常,可知不患血友病但患红绿色盲的女儿的基因型为XbHXbH,母亲的基因型为XBhXbH,B错误;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管是否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都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C错误;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子代女儿的基因型为XBhXbH(表现正常)、XbHXbH(患红绿色盲),两者出现的概率相同,D正确。

7.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a点之前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是人体骨骼肌的主要供能方式,A正确;3000米赛跑需要的时间长,人体骨骼肌主要靠有氧呼吸方式供能,B正确;在马拉松赛跑过程中,某些时段,如最后的冲刺阶段,是需要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提供部分能量的,C错误;当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时,会释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D正确。

8.答案:

B

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表现生命特性;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肺部细胞,肺部细胞被感染后引起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攻击导致肺炎;与机体正常时相比,发热过程中,机体产热较多,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9.答案:

D

解析: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其上的基因也会缺失,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A正确;淋巴细胞可以迁移到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等处定居,所以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B正确;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而杂交瘤细胞可以,C正确;据图分析,图中的B细胞是抗原刺激产生的,不是EBV这种物质刺激产生的,所以杂交瘤细胞不具有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D错误。

10.答案:

A

解析:

含TATA框的DNA局部片段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容易解旋,A正确;TATA框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TATA框位于真核基因的非编码区,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没有起始密码,起始密码位于对应基因的编码区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C错误;TATA框是基因的非编码区的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虽然不参与转录,但决定基因转录的开始,为RNA聚合酶的结合处之一,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因此某基因的TATA框经诱变缺失后,会影响转录的正常进行,D错误。

11.答案:

D

解析:

极性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是主动运输,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A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MeIAA抗性突变体,由于MeIAA抑制下胚轴伸长,经化学诱变后,选择下胚轴长度长于平均值的小苗,进行单独培养,B错误;植物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都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C错误;据图可知吗,与没有IAA、MAA处理的空白对照相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IAA、MeIAA浓度的增大,下胚轴长度逐渐缩短,说明IAA、MeIAA都抑制下胚轴伸长,IAA相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eIAA条件下培养的下胚轴更短,说明MeIAA的抑制作用更强,在2

浓度下,二者的抑制能力差异最显著,D正确。

12.答案:

C

解析:

由图甲可以看出,左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但受体未被胞吞,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图甲该突触中可以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据图乙分析可知,X激素为甲状腺激素,Y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体内X激素、Y激素的分泌量分别增加、减少,B错误;由题意可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C正确;Graves氏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13.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可以看出,1号和2号都正常,生的孩子4号是患者,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4号的带谱图可知,基因带谱中短条带代表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的父亲1号有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患病机率相等,A正确;结合A项分析和基因带谱可知,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5号是显性纯合子,B正确;因为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他们的基因带谱相同,C正确;除基因检测外,根据“患者由于缺乏子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

该遗传病还可以通过检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判断,又因为患者肝脾肿大,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D错误。

14.答案:

AD

解析:

由题目信息可知,囊膜和细胞膜识别后融合,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图中①为逆转录过程,故该病毒的核酸为RNA,组成碱基为C、A、G、U,B错误;由于动物细胞内无逆转录过程,故阻止该病毒在动物细胞中增殖的最有效途径是阻止过程①,C错误;该病毒衣壳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中加工,而囊膜蛋白属于膜蛋白,在内质网中加工,故其加工场所不同,D正确。

15.答案:

BC

解析:

植物体细胞融合后可以在体外培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动物细胞一般不能也不需要培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A错误;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的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都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B正确;转基因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转入所需基因,从而培育作物新品种,C正确;动物体细胞可以与去掉细胞壁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相融合,不能直接与植物体细胞相融合,D错误。

16.答案:

ABC

解析:

依题意可知,若将表型用基因型填空的形式表示,则无豌豆素的植株有A_B_、aabb、aaB_,有豌豆素的植株为A_bb。

在实验二中,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在实验一中,野生型(AAbb)与品系甲杂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说明F1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即F1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知:

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它们的数量比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