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9634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docx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部分新老标准对比

一、基础管理

第一项:

监测

采煤工作面实行顶板动态和支护质量监测,进、回风巷实行顶板离层观测;有相关监测、观测记录,资料齐全。

(与原文不同:

监测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制度,分析、处理和记录闭合、资料齐全)。

第二项:

规程措施

1、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

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与原文不同:

作业规程应符合《煤矿和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

2、矿总工程师组织人员定期对作业规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复审,且有复审意见;(原文:

每2个月至少组织1次复审)

3、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多了强制放顶、过煤柱、托伪顶开采,少了过断层、过煤沟、软煤区、破顶底板、淋水区)

4、作业规程中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强度的计算有依据;(原文无此项)

5、作业规程中各种附图完整规范;(原文无此项)

6、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防灭火、防水等灾害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

(原文无此项)

第三项:

管理制度

1、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原文无此项)

2.有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有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有变化管理制度;(原文:

监测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制度,分析、处理和记录闭合、资料齐全)。

3.有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原文无要求有该项制度)

4.有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文明生产管理制度、有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制度等。

(原文无要求有该项制度)

第四项:

支护材料

支护材料有管理台账,单体液压支柱完好,使用期限超过8个月后,应进行检修和压力试验,记录齐全;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原文:

支护材料有管理台账,不应超期使用,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第五项:

采煤机械化

采煤工作面采用机械化开采。

(原文: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不低于75%)

二、岗位规范

第一项:

专业技能

管理和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相关内容和安全技术措施。

(原文无要求掌握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措施)

第二项:

作业规范

1.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本岗位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原文无要求)

2.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与原文基本一样)

3.零星工程施工有针对性措施、有管理人员跟班(原文:

安全负责人)

三、质量与安全

第一项、顶板管理

1、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有现场检测手段;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与旧版本基本相同,但评分方法改为沿工作面均匀选10个点现场测定,分值由3分变为4分)

2、工作面支架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单体支柱间距误差不超过100mm);支架(支柱)不超高使用,支架(支柱)高度与采高相匹配,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支架的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企业特殊定制支架、支柱以其技术指标为准)(与旧版本不同:

工作面支架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200mm(柱距±50mm);支架不超高使用。

评分方法改为沿工作面均匀选10个点现场测定,分值由3分变为4分)

3、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无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采高大于3.0m或片帮严重时,应有防片帮措施;支架前梁(伸缩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mm。

高档普采(炮采)工作面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200mm,超过200mm时采取有效措施(与旧版本不同:

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不应有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

分值由3分变为2分)

4、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角不大于5°;支柱垂直顶底板,仰俯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分值2,评分方法为:

查现场和资料。

不符合要求1处扣0.5分(旧版本无此项)

5、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顶梁)端面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工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

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及以下时,最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煤层不超过250mm(与旧版本第4项相同,仅偏差不超过±50mm变为不超过50mm)

6、工作面内液压支架(支柱)编号管理,牌号清晰(与旧版本第5项相同)

7、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的,悬顶面积小于10m2时应采取措施,悬顶面积大于10m2时应进行强制放顶。

特殊情况下不能强制放顶时,应有加强支护的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监测手段(与旧版本第6项相同,分值由3变为2)

8、不随意留顶煤、底煤开采,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制定专项措施(与旧版本第7项相同,分值由3变为2。

旧版本第8项有关放顶煤、采空区填充内容废除)

9、工作面因顶板破碎或分层开采,需要铺设假顶时,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与旧版本相同)

10、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100mm/m;底板松软时,支柱应穿柱鞋,钻底小于100mm;工作面顶板不应出现台阶式下沉(与旧版本第11项相同)

11、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落实情况的班评估工作,记录齐全,并放置在井下指定地点(与旧版本第10项基本相同,分值由1变为2。

旧版本第12条有关回风、运输巷与工作面放顶线内容废除)

第二项、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1、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综采(放)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其他工作面不低于1.6m。

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大于0.5m,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与旧版本基本相同,仅架设抬棚的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规定,宜使用端头支架或其他有效支护形式变为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条件适宜时,使用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两巷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旧版本无此条,分值为1分)

3、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柱距、排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支护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进、回风巷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沿空留巷除外),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挡矸有效(旧版无此条,分值为4分)

4、架棚巷道超前替棚距离、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退锚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类似于旧版本第3条:

架棚巷道超前替棚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第三部分:

安全设施

1、各转载点有喷雾灭尘装置,带式输送机机头、乳化液泵站、配电点等场所消防设施齐全(与旧版本相同)

2、设备转动外露部位、溜煤眼及煤仓上口等人员通过的地点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与旧版本相同)

3、单体液压支柱有防倒措施;工作面倾角大于15º时,液压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其他设备有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º时,有防止煤(矸)窜出伤人的措施(与旧版本相同)

4、行人通过的输送机机尾设盖板;输送机行人跨越处有过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信号闭锁符合要求(与旧版本基本相同,仅删除安全间距符合规定)

5、破碎机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旧版本无此条,分值为1分)

四、机电设备

第一项:

设备选型

共3项内容都在叙述上进行了更改

1、支护装备(泵站、支架及支柱)满足设计要求。

(与原文不同:

液压支架(支柱)与工作面条件相适应,支护强度选择有科学依据,支架工作阻力满足设计要求)

2、生产装备选型、配套合理,满足设计生产能力需要。

(与原文不同:

采煤机选型满足煤层采高、截割的难易程度、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和能力要求)

3、电气设备满足生产、支护装备安全运行的需要。

(与原文不同:

落煤、装煤、运煤、支护等工艺装备能力匹配,无制约因素)

第二项:

设备管理

共7项内容,其中1、2、3、4项不同,另外又增加了6、7项

1、泵站

(1)乳化液泵站完好,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压力不小于30MPa,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乳化液泵压力不小于18MPa,乳化液(浓缩液)浓度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与原文不同:

乳化液泵站完好,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为3%-5%,压力不小于30Mpa,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为2%-3%,压力不小于18Mpa)

(2)液压系统无漏、窜液,部件无缺损,管路无挤压;注液枪完好,控制阀有效;(与原文相同)

(3)采用电液阀控制时,净化水装置运行正常,水质、水量满足要求;(比原文另增加)

(4)各种液压设备及辅件合格、齐全、完好,控制阀有效,耐压等级符合要求,操纵阀手把有限位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2、采(刨)煤机

(1)采(刨)煤机完好;(比原文另增加)

(2)采煤机有停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闭锁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3)采(刨)煤机设置甲烷断电仪或者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且灵敏可靠;(比原文另增加)

(4)采(刨)煤机截齿、喷雾装置、冷却系统符合规定,内外喷雾有效;(比原文另增加)

(5)采(刨)煤机电气保护齐全可靠;(比原文另增加)

(6)刨煤机工作面至少每隔30m装设能随时停止刨头和刮板输送机的装置或向刨煤机司机发送信号的装置;有刨头位置指示器;(比原文另增加)

(7)大中型采煤机使用软启动控制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8)采煤机具备遥控控制功能;(比原文另增加)

3、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

(1)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完好;(与原文相同)

(2)使用刨煤机采煤、工作面倾角大于12°时,配套的刮板输送机装设防滑、锚固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3)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固定可靠;(比原文另增加)

(4)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的减速器与电动机软连接或采用软启动控制,液力偶合器不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使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比原文另增加)

(5)刮板输送机安设有能发出停止和启动信号的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6)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电气保护齐全可靠,电机采用水冷方式时,水量、水压符合要求。

(比原文另增加)

4、带式输送机

(1)带式输送机完好,机架、托辊齐全完好,胶带不跑偏;(比原文另增加)

(2)带式输送机电气保护齐全可靠;(比原文另增加)

(3)带式输送机的减速器与电动机采用软连接或软启动控制,液力偶合器不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并使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比原文另增加)

(4)使用阻燃、抗静电胶带,有防打滑、防堆煤、防跑偏、防撕裂保护装置,有温度、烟雾监测装置,有自动洒水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5)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固定牢固,机头有防护栏,有防灭火器材,机尾使用挡煤板、有防护罩。

在大于16°的斜巷中带式输送机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滚落等安全措施;(比原文另增加)

(6)连续运输系统有连锁、闭锁控制装置,全线安设有通信和信号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7)上运式带式输送机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式带式输送机装设软制动装置和防超速保护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8)带式输送机安设沿线急停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9)带式输送机系统宜采用无人值守集中综合智能控制方式;(比原文另增加)

5、辅助运输设备完好,制动可靠,安设符合要求、声光信号齐全,轨道铺设符合要求,钢丝绳及其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检验合格。

(与原文相同)

6、通信系统畅通可靠,工作面每隔15m及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各转载点有语音通信装置;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安设位置符合规定;(比原文另增加)

7、小型电器排列整齐,干净整洁,性能完好;机电设备表面干净,无浮煤积尘;移动变电站完好;接地线安设规范;开关上架,电气设备不被淋水;移动电缆有吊挂、拖曳装置;(比原文另增加)

五、文明生产

第一项:

面外环境

1、电缆、管线吊挂整齐,泵站、休息地点、油脂库、带式输送机机头和机尾等场所有照明;图牌板(工作面布置图、设备布置图、通风系统图、监测通信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工作面支护示意图、正规作业循环图表、避灾路线图;炮采工作面增设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等)齐全、清晰整洁;巷道每隔100m设置醒目的里程标志。

(原文无要求电缆、管线吊挂整齐;原文无要求带式输送机机头和机尾等场所有照明;原文无要求有工作面布置图、炮采工作面增设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

2、进、回风巷支护完整,无失修巷道;设备、物料与胶带、轨道等的安全距离符合规定,设备上方与顶板距离不小于0.3m。

(与原文不同:

作业范围内无失修巷道)

3、巷道及硐室底板平整,无浮碴及杂物、无淤泥、无积水;管路、设备无积尘;物料分类码放整齐,有标志牌,设备、物料放置地点与通风设施距离大于5m。

(与原文基本一样)

二、面内环境

工作面内管路敷设整齐,支架内无浮煤、积矸,照明符合规定。

(与原文基本一样)

删除了原文的“瓦斯浓度不超限、工作面温度超过26°应采取措施(风量符合设计规定或上降温装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