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0930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docx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

药物分析复习要点

绪论

1、药物分析的研究对象:

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的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2、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

3、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我国药典的全称,简称为《中国药典》,用英文缩写为Ch.P,目前使用的为2005年版。

美国药典简写为USP,英国药典简写为BP,日本药典简写为JP。

4、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包括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和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第一章药典概况

1、《中国药典》(05年版)为建国后第八版药典。

本版药典共分为一部,二部和三部。

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第二部分收载药用辅料;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2、中国药典的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凡例中重点的内容有:

(1)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区别。

(2)精确度:

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确定。

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测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之差进行计算。

附录的组成:

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3、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药品取样的基本原则:

均匀、合理。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1、药物鉴别试验的概念:

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药物的鉴别试验均是为了证明已知结构药物的真伪,而不是对未知药物进行定性分析。

2、一般鉴别试验:

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3、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

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4、药物鉴别常用的方法:

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生物学法。

5、影响药物鉴别反应的主要因素有:

被测药物的浓度,试剂用量,溶液温度,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和干扰物质等。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1、药物杂质的概念:

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均称为杂质。

2、药物的纯度:

指药物的纯净程度。

药物中的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主要因素。

3、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存过程中引入。

4、杂质的种类:

药品中的杂质按其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是指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这类杂质随着药物的不同而不同。

5、杂质的限量:

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表示。

6、杂质限量控制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为限量检查法,另一种为对杂质进行限量测定。

限量检查法通常不需要测定其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进行限量检查时,多数采用对照法,此外还有灵敏度法和比较法。

对照法的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

杂质的限量(%)=供试品的量×100%

其中杂质的限量用(L)表示,供试品的量用S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用C表示,标准溶液的体积用V表示。

比较法:

系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如吸光度等)与规定的限量比较,不得更大。

注意在用吸光度法进行计算时运用公式时浓度的变化。

A=ELC在这里C的单位为g/100ml。

进行杂质浓度计算时要除100。

变为g/ml.

注意书上的例题的计算P42页。

7、

(1)氯化物的检查原理:

药物中微量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比较,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限量的规定。

(2)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50~80ug的Cl为宜。

若供试品有颜色,可采用内消色法解决。

(3)氯离子对人体无害,但能反映药物的纯度及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氯化物常作为信号杂质检查。

8、重金属的检查:

(1)重金属概念: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以铅限量表示重金属的限度。

(2)中国药典05年版附录中规定了四种重金属检查方法:

硫代乙酰胺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硫化钠法和微孔滤膜法。

(3)硫代乙酰胺法的原理:

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判定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4)检查的条件:

溶液的最佳PH值为3.5。

适宜目视比色的浓度范围为25ml溶液中含10~20ug的Pb,相当与标准铅溶液1~2ml.

(5)注意事项:

供试品如有色,应在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在对照溶液管中滴加少许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供试品颜色一致。

溶液中如有微量高铁盐存在,可加入抗坏血酸0.5~1.0g,使高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再按上述步骤进行分析。

9、砷盐的检查:

中国药典采用古蔡氏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砷盐。

(1)古蔡氏法检砷的原理: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的规定。

试验中醋酸铅棉花作用:

用来吸收可能产生的硫化氢气体。

注意:

含锑药物改用白田道夫法检查砷。

(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检砷原理: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与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还原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产生红色胶态银,同时在相同条件下使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呈色,用目视比色法或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进行比较。

10、炽灼残渣概念:

指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炽灼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的硫酸盐。

11、易炭化物概念:

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

12、干燥失重测定方法有四种:

常压恒温干燥法、减压干燥法与恒温减压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热分析法。

主要检查药物中水分及其他挥发性的杂质。

13、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有:

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物理化学法。

(1)薄层色谱法:

常用的有杂质对照品法,供试品自身稀释对照法(高低浓度法),杂质对照品与供试品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和对照药物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1、氧瓶燃烧法的原理

采用氧瓶燃烧法测定含氟药物选用水作为吸收液,测定含氯药物采用氢氧化钠溶液。

2、滴定度:

指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被测药物的质量。

3、含量的计算

(1)直接滴定法滴定被测药物,被测药物百分含量的计算:

V×T

含量(%)=×100%W:

供试品称取量

WV:

滴定体积T:

滴定度

实际工作中,所配制的滴定液的摩尔浓度与《中国药典》规定摩尔浓度不一定恰好一致,而《中国药典》中给出的滴定度是指在规定浓度下的滴定度,因此:

V×T'V×T×F

含量(%)=×100%=×100%

WW

(2)间接滴定法中剩余量滴定法,常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VB°-VBS)×FB×TA

含量(%)=×100%

W

VB°为空白实验时消耗滴定液B的体积,VBS为样品测定时消耗滴定液B的体积,FB为滴定液B的浓度校正因数,TA为滴定液A的滴定度,W为供试品的称取量

4、重复性概念:

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5、中间精密度概念:

在同一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内部条件的改变,如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分析

一、基本结构:

一部分为母核环状丙二酰脲结构,另一部分为取代基部分。

二、鉴别试验:

1、丙二酰脲的鉴别反应:

①银盐反应:

②铜盐反应。

2、利用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

①利用不饱和取代基的鉴别试验,例如司可巴比妥钠的鉴别,用溴试液,可使溴试液褪色。

②利用芳环取代基的鉴别试验:

如硝化反应:

芳环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与硝酸钾及硫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黄色硝基化合物。

硫酸-亚硝酸钠反应:

苯巴比妥与硫酸-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并随即变为橙红色。

甲醛-硫酸反应:

苯巴比妥与甲醛-硫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产物,可供鉴别。

③硫元素的反应:

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吡啶生成紫堇色或紫色沉淀,而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呈现绿色。

三、含量测定:

1、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时,用自身指示剂法,样品消耗标准溶液的摩尔比为1:

1。

2、溴量法测定司可巴比妥钠原料药含量的有关计算。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

如苯甲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布洛芬,阿司匹林。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凡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后产生游离芳伯氨基)的药物,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沉淀。

可用于药物的鉴别。

三、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

主要检查水杨酸。

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检查间氨基酚。

四、含量测定:

1、直接滴定法。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在中性乙醇中,用氢氧化钠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

2、水解后剩余滴定: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定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使酯键水解,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用硫酸滴定液回滴的方法。

注意:

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摩尔比为1:

2。

(V0-V)×F×T

含量为:

(%)=×100%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P147

W

2、两步滴定法(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具体两步为:

中和、水解与测定

注意:

在水解步骤,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摩尔比为1:

1。

(V0-V)×F×T×W

标示量(%)=×100%

W×标示量

3、双相滴定法:

(举例苯甲酸钠含量测定)苯甲酸钠为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可用酸滴定液滴定,但在滴定过程中析出的游离苯甲酸微溶于水,使溶液混浊,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酸性,影响滴定灵敏度。

利用苯甲酸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不断萃取入有机溶剂中,使滴定终点明显、清晰易于判断。

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分析

一、典型药物:

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盐酸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与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都有芳伯氨基,因此都可以用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

三、含量测定

1、亚硝酸钠滴定法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香胺类药物含量的原理:

芳伯氨基或水解后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反应终点。

测定主要条件:

(1)加入适量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

(2)加过量盐酸加速反应(3)反应温度的影响(4)滴定速度的影响。

注意:

盐酸利多卡因由于空间位阻影响,不宜采用重氮化法进行测定含量。

2、溴量法(苯乙胺类药物测定含量的方法)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原料和重酒石酸间羟胺原料的含量测定,采用溴量法。

注意与溴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第八章杂环类药物分析

一、吡啶类药物(典型药物):

异烟肼、尼可刹米、硝苯地平

二、喹啉类药物:

硫酸奎宁、硫酸奎尼丁、盐酸环丙沙星

三、托烷类药物:

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

四、吩噻嗪类药物:

盐酸氯丙嗪、盐酸氟奋乃静

五、苯二氮卓类药物:

地西泮、奥沙西泮、氯氮卓(水解后有茚三酮反应)

含量测定:

1、非水溶液滴定法

①硫酸阿托品的测定:

用高氯酸直接滴定时,硫酸阿托品与高氯酸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1:

1。

②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

用碱先碱化,再用氯仿萃取,用高氯酸滴定,硫酸奎宁与高氯酸反应的摩尔比为1:

4。

硫酸奎宁用高氯酸直接滴定,硫酸奎宁与高氯酸的化学计量关系为1:

3。

2、氧化还原反应:

异烟肼的溴酸钾法是利用异烟肼有较强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可用溴酸钾滴定,异烟肼与溴酸钾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3:

2。

3、酸性染料比色法

基本原理:

在适当PH的水溶液中,碱性药物可与氢离子结合成阳离子,而一些酸性染料可解离成阴离子,两种离子定量结合,生成具有吸收光谱明显红移的有色离子对,可以定量被有机溶剂萃取,而在特定波长处测定有机相中有色离子对的吸光度,即可进行碱性药物含量测定。

4、分光光度法

①直接分光光度法:

举例奥沙西泮的含量测定、盐酸氯丙嗪片含量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含量测定(注意: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含有作抗氧剂的维生素C,在254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盐酸氯丙嗪含量时,维生素C有明显干扰,因此选择另一最大吸收波长306nm处测定,维生素C无吸收)

②萃取后分光光度法

③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第九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一、维生素A分析

1、结构:

共轭多烯醇侧链的环己烯,导致性质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

2、鉴别:

①三氯化锑反应,反应需在无水、无醇条件下进行;

②紫外分光光度法;③薄层色谱法

3、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了解三点校正法原理。

二、维生素B1的分析

1、结构:

由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连接而成的季铵类化合物,结构中有两个碱性基团,可与酸成盐。

2、鉴别试验:

①硫色素反应: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在正丁醇中,显蓝色荧光;②沉淀反应

3、含量测定:

①非水滴定法:

在非水溶液中(在醋酸汞存在下),均可与高氯酸反应,具有两个碱性中心,与高氯酸反应摩尔比为1:

2。

②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

A×D×W

标示量(%)=×100%P260

E1%1cm×100×W×标示量

三、维生素C的分析

1、结构:

具有烯二醇结构,具有内酯环,有2个手性碳原子。

2、性质:

①溶解性:

在水中易溶,水溶液呈酸性;

②酸性:

结构中具有烯二醇基,一般表现为一元酸;

③还原性:

烯二醇基具有极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成二酮基成为去氢抗坏血酸。

④紫外吸收特性:

具有共轭双键,其稀盐溶液在24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鉴别试验

①与硝酸银反应:

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基,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

②与2,6-二氯靛酚反应

③糖类反应

4、含量测定

①碘量法:

化学计量关系为VitC:

I2=1:

1

②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四、维生素D的分析(了解)

五、维生素E的分析

第十章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一、结构特点

1、肾上腺皮质激素:

①药物母核有21个碳原子,A环均有∆4-3-酮基,为共轭体系,具有紫外吸收;②C17位上有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

2、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

雄性激素母核有19个碳原子,蛋白同化激素在C10位上一般无甲基,母核只有18个碳原子。

本类药物A环上有∆4-3-酮基,为共轭体系,具有紫外吸收。

3、孕激素:

母核有21个碳原子,A环有∆4-3酮基,C17位上有甲酮基。

4、雌性激素:

母核有18个碳原子,A环为苯环,C3位上有酚羟基,C17位上有β-羟基,有些药物的C17-羟基形成了酯,有的药物C17位有乙炔基。

二、化学鉴别法

1、C17-α-醇酮基的呈色反应,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

2、酮基呈色反应:

本类药物中C3-酮基与C20-酮基可以与某些羰基试剂如2,4-二硝基苯肼、异烟肼等反应,形成腙而用于鉴别。

3、酚羟基的呈色反应:

雌激素C3位上有酚羟基,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

4、炔基沉淀反应:

炔基的甾体药物,遇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炔银沉淀。

5、卤素反应

6、酯的反应

三、含量测定

比色法:

1、四氮唑比色法:

用于皮质激素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反应原理:

皮质激素C17-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将四氮唑盐定量地还原为有色甲瓒。

2、异烟肼比色法

3、柯柏反应比色法:

雌激素与硫酸-乙醇反应呈色,在515nm附近有最大吸收。

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析

1、典型药物结构:

青霉素、头孢菌素

2、性质:

①酸性;②旋光性;③紫外吸收特征(青霉素无,头孢菌素具有紫外吸收);④β-内酰胺环不稳定。

3、鉴别试验:

①呈色反应:

羟圬酸铁反应

二、氨基糖苷类药物分析

1.典型药物:

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2.鉴别试验:

(1)采用茚三酮反应鉴别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小诺霉素。

它们分子结构中有α-羟基胺结构,可于茚三酮缩合成紫色缩合物。

(2)麦芽酚反应。

为链霉素的特征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