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76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docx

蛋白质教案基于问题的探究式

蛋白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能力培养: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科学品质: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科学方法:

观察方法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

肽键的形成;科学抽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叫什么名字吗?

对,叫多利。

(用投影片打出多利的照片)你们看多利长得多漂亮、健壮。

它是应用克隆技术的成果。

由中国“两院”院士在1998年评出的十大科技进展。

其中的第三位:

我国转基因羊研究获重大突破;第七位:

我国的人类基因组研究获重大进展;第九位:

我国研制成功基因重组人胰岛素。

在十大科技进展中与蛋白质、生物工程有关的占有三项,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是何等的活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知识。

思考蛋白质的重要性,学好它的意义。

紧扣科学品质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α-氨基酸是构建蛋白质的基石,首先来学习氨基酸。

你们都听说过氨基酸吗?

有哪些?

回答:

有赖氨酸饼干、“红牛”饮料中也含有赖氨酸。

 

【板书】§3-4蛋白质

一、氨基酸

1.氨基酸的概念

【板书】赖氨酸的结构简式:

—NH2叫氨基。

可以看成NH3失一个H后得到的,是个碱性基。

问题:

那么什么叫氨基酸?

根据赖氨酸的结构简式归纳得出。

定义: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讲解】蛋白质最终都水解得到α-氨基酸。

指出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α氢原子,次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β氢原子。

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

例如:

甘氨酸(α-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试写出下面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1)丙氨酸(α-氨基丙酸)

(2)苯丙氨酸(α-氨基-β-苯基丙酸)

回忆。

复习由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书写结构简式。

提高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

【设问】看以上氨基酸的结构式中都有哪些官能团?

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氨基酸结构中均含有-COOH和-NH2,应具有什么性质?

2.氨基酸的性质

(以下内容作为投影片)

观察答出:

-COOH和-NH2

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

通过结构式推导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与碱反应,如:

试写出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脱水缩合

如:

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板书】二、肽键和多肽

【讲解】两个氨基酸彼此之间脱一分子水得到的产物叫二肽。

许多氨基酸分子彼此脱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如:

1.书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出氨基乙酸与α-氨基丙酸脱水而成二肽的方程式。

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般多肽与蛋白质在分子量上有区别。

当分子量小于10000时是多肽;当分子量大于10000时是蛋白质。

【板书】三、蛋白质的存在与组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蛋白质在希腊文Proteios的意思是“第一”,即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

存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及毛、发、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种子里。

组成: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C、O、H、N、S等元素。

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

在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蛋白质知识的兴趣,创设悬念引入新知识领域的探索。

【板书】四、蛋白质的性质

【讲解】请同学们回忆胶体性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胶体的分类?

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很大。

一般10-9m<d<10-7m的为分子胶体。

如:

鸡蛋白溶液。

所以蛋白质溶液应具有胶体性质。

此外蛋白质还应具有:

【板书】1.蛋白质的两性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聚而成,但其分子中仍有多余的羧基与氨基,所以会使蛋白质具有酸、碱性。

2.蛋白质的盐析

【指导实验】

【设问】从本实验可得出何结论?

答出:

1.是胶粒的大小。

即10-9m<d<10-7m

分组实验:

1.取20mL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

2.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饱和Na2SO4,若现象不明显可滴入少量CH3COOH。

思考得出结论: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4)2SO4、Na2SO4等盐溶液时,会使蛋

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1)练习操作技能;

(2)提高观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蛋白质的变性

【指导实验】

【设问】从本实验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讲解】蛋白质的这种改变叫蛋白质的变性。

还有哪些因素可使蛋白质变性?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2页。

世界上在化学科学上有成就的不光是洋人。

最早曾被国际公认的蛋白质变性学说是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的。

【提问】医院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时会采取哪些措施?

消毒用哪些方法?

目前生命科学工作者积极展开如何防治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也就是防止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研究。

各种各样的化妆品,防衰老保健品应运而生,如大宝SOD蜜等。

4.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指导实验】

【讲解】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

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

实验:

分别取四只试管。

加入2mL鸡蛋白溶液,编好号。

1.向第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醋酸铅溶液;

2.向第二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3.向第三只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

4.将第四只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报告实验结果;蛋白质均凝结,然后向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清水。

现象是凝结的蛋白质不再溶解。

阅读总结得出:

通过实验得出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醛或加热均会使蛋白质凝结成沉淀。

此过程不可逆。

回答:

会让病人喝牛奶或吃鸡蛋;热消毒、酒精消毒。

能力。

学会从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整理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了解其它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质的方法之一,反应的实质就是硝酸作用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使它变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

【提问】日常生活中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

1.用试管取2mL鸡蛋白溶液;

2.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

回答: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毛织物。

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观察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板书】五、蛋白质的用途

【投影片展示】

各种生物酶均是蛋白质

观察思考:

蛋白质的用途。

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板书】六、核酸与酶

【指导阅读提纲】

了解核酸、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阅读有关核酸与酶的知识。

1.培养阅读、理解、归纳的能力。

2.提高学生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能力。

【小结】学生归纳总结后打出投影。

【投影】

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作业】课本第106页第4、5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投影】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的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3.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甲醛溶液           (B)CuSO4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浓硫酸

4.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解时,断裂的键是(   )。

二、填空题

5.蛋白质、淀粉、脂肪是三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中______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这三种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蛋白质→________淀粉→_________;脂肪→_________;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官能团。

6.若将氨基乙酸和丙氨酸混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得_______种二肽。

反馈出本节的基本知识大多数同学是否掌握。

 

 

 

 

 

 

 

因本题是高考题,有一定难度,可反馈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后思维发展水平。

通过填空题反馈大多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问题的能力。

 

附:

随堂检测答案

1.(C)2.(D)3.(C)4.(C)

5.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硬(软)脂酸和甘油 氨基和羧基

6.4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