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882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高密市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高密市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jí)阴晦(huǐ)徒跣(xiǎn)孜孜不倦(zī)

B.反诘(jié)滞碍(zhì)缟素(gǎo)一蹴而就(cù)

C.惘然(wǎng)拮据(jū)阔绰(chuò)舴艋舟(zhà)

D.发窘(jiǒng)窈窕(tiǎo)鸿鹄(hú)一抔黄土(bēi)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彩渎职谆谆教诲吹毛求疵

B.睿智追朔鸿鹄之志数见不鲜

C.羁旅奖掖刻骨铭心苦心孤诣

D.渲染诓骗夙兴夜寐风糜一时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言从“内部”________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________。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________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审视期待唤醒B.审查期盼警醒

C.审查期待唤醒D.审视期盼警醒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肜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夏日的昆嵛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C.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一批批重点项目的落户建设,使得城北工业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B.由高锻制造的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轿车”,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北胶新河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高密市成为“

全国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的原因。

二、(18分)

6.2013年9月22日是第七个“无车日”,恰逢中秋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主题旨在鼓励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低能耗的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和推崇,营造绿色出行理念,排行低碳生活方式。

(1)你所在的班级也开展了一系列“世界无车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班级想出一期有关无车日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2分)

(2)“无车日”得到了众多人的响应,下面是网友的发帖,请你跟帖发言,谈谈你的看法。

日产汽车-爱之行: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

今天,让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获得片刻清静吧!

将车钥匙留在家中,穿上舒适的鞋,走两步,又何妨?

我的跟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1)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两首》)

(3)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__。

(《观刈麦》)

(4)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

(6)刘方平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

“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

“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

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

‘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

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

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

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林冲劝道:

“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鲁智深喝道:

“你这两个撮鸟!

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

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

”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

“你这两个撮鸟!

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

”提了禅杖先走。

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

“林教头救俺两个。

”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一同跟出林子来。

(1)下列关于《水浒》相关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

B.《水浒》中有多位打虎英雄,其中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是武松。

C.《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D.《水浒》中粱山泊英雄排座次时封了马军五虎将,他们分别是:

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鼓上蚤时迁。

(2)选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了鲁智深的生动形缘,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征。

(2分)

第二部分阅读(42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9-10题。

(5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①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

①刘长卿,唐代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

本诗是作者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写。

9.本诗第二句“青枫霜叶稀”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分)

10.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

【甲】多多益善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

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公如何?

”曰:

“如臣,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②?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乙】项羽不肯竟学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上:

皇帝。

这里指刘邦。

②禽:

通“擒”,捉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

言:

(2)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去:

(3)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足:

(4)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

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毋妄言,族矣!

”一句中“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臣,多多益善耳B.陛下不能将兵

C.项籍少时,学书不成D.粱与籍俱观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

(1)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2分)

(2)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3分)

14.乙段中项羽少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楚汉之争,项羽被刘邦所败,最终自刎乌江,你觉得这样的结局与他少时有什么关系?

(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

青花瓷瓶

史雁飞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绵软柔滑的积雪,莲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

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

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

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

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小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男孩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由于帽顶落满了积雪,使得男孩的脸更加瘦小。

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吧?

”他问。

“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那你要做什么?

”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

“哦,孩子,进店说吧。

”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

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

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

“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哦,我妈病了。

”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

“你是来跟我借钱?

“噢,不,不,我不是”,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黑天时咳嗽得就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

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

”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男孩鞋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消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

“啊!

青花瓷瓶?

你是从哪弄来的?

”老板眼睛盯向男孩。

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

“在哪呢?

快让我看看。

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

”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

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

“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

”老板问。

男孩目光暗淡,说:

“我爸爸早就去世了。

“那,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

”老板娘一边仔细翻看着青花瓷瓶

,一边问。

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

“不,不是,我妈不知道。

”老板疑惑地叮着男孩:

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瓷瓶的?

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

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赶紧把花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青花瓷瓶,又翻来覆去仔细端详一会,没吭声,拿着花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

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

“你要做什么?

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

“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没问题。

把这花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说着,老板把花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拿着花瓷瓶半信半疑地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

“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

老板说:

“噢,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

”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太阳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

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男孩再也没来。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

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15.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简要分析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

(2分)

16.当铺老板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17.文中有多处对人物进行了非常具体的刻画,请你对文中画线句作具体的赏析。

(3分)

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

“你要做什么?

你看仔细了,那瓷瓶……”

18.青花瓷瓶到底是真是假,小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样的情节安排好吗?

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1分)

生命的三分之一

邓拓

①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

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

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②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

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③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④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

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

“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这就很清楚了。

原来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地、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

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作半天,就多了十五天。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⑤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者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

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

“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有的人一听说秦始皇就不喜欢他,其实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

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

⑥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

如: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秉烛乎?

”在这里,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⑦《北史》·《吕思礼传》记述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形是:

“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

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光是烛灰一夜就有几升之多,可见他夜读何等勤奋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⑧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

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之四《放飞思想的风筝》)

19.选文要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20.文章的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21.都是来自班固写的《汉书》中的材料,《汉书·食货志》与《汉书·刑法志》两则论据材料可以调换顺序么?

说说你的理由。

(3分)

22.结合文章内容,试为本文补写一则事实论据,并作简要说明。

(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七、作文(50分)

当你沉浸在童年的记忆时,就让那记忆像门前的小河般流过吧,人总要学着长大的;当你为失意而悲伤时,就让那失意像门前的小河般流过吧,人总要学会忍耐的;当你为成功而喝彩时,就让那喝彩像门前的小河般流过吧,更美的风景在前面等着你呢!

请以“让________像门前的小河般流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2)叙事具体,描写细致生动:

(3)写出真情实感;(4)字数在600以上;(5)书写认真,卷面整沽,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一、

1.B

2.C

3.D

4.C

5.A

二、

6.答案示例:

(1)无车日由来、无车日主题、无车日现状、无车日活动等。

(2)你一路疾驰,留下了四起的尘烟、肮脏的尾气、不尽的噪音。

它们污染着洁净的空间,伤害了大家的身体。

世界无车日,请放弃车子,给大家一片明净的蓝天!

7.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蒹葭苍苍在水一方。

(3)小麦覆陇黄。

(4)舍生而取义者也。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今夜偏知春风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

(1)D

(2)从一路相随护送,可以看出他侠肝义胆,从选择下手地点,可以看出他粗中有细。

第二部分阅读

三、

9.交代了时令(深秋),渲染了一种萧瑟

、凄清的气氛(1分),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1分)。

10.抒发了作者寄居异地的孤独、寂寞的情怀(2分),表达了强烈、悲苦的思乡之情(1分)。

四、

11.

(1)讨论、谈论

(2)放弃,丢下(3)值得(4)暗中

12.B

13.

(1)既然你带兵是越多越好,那为什么又被我擒住了呢?

(2)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学习兵法。

项籍非常高兴,但是他只是学个大概意思,就又不肯深入下去把内容学完了。

14.项羽少时脾气傲慢,

只知匹夫之勇,不肯细心学习,缺乏谋略。

后来的结局正是他这种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

15.开头的雪景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每点1分)

16.善良,有同情心,扶危济困(2分,意思对即可)。

从文中看,他留下男孩的青花瓷瓶,给男孩救命钱,并告诉男孩钱不够还可以再来拿,正是他这一性格的具体体现(1分)。

17.运用动作、语言描写(1分),形象地写出了老板娘的担忧和焦急(1分),从侧面表明青花瓷瓶有可能是赝品(或仿品、“假的”),也反衬出老板故作糊涂的善良(1分);

18.答案示例1:

这样安排好。

从老板娘对青花瓷瓶的强烈怀疑,到小说结尾小孩母亲下跪,都已经清楚地暗示了青花瓷瓶是假的,没有必要再给出明确答案.这样安排,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问,使小说的意蕴更为深远丰厚。

(提出观点1分,具体分析3分)

答案示例2:

这样安排不好。

小说如果明确指出青花瓷瓶是假的,就能更鲜明地表现出老板拿钱给男孩纯粹是出于帮助人的目的,不带有商业色彩,也能更好地突出主题,有利于突出老板扶危济困的德行。

(提出观点1分,具体分析3分)

六、

19.珍惜时间,特别是珍惜晚上的时间,是一个人是否严肃认真地对待生命的一个标准。

(或要珍惜生命的三分之一。

).

20.这一段讨论生命的意义问题,是为了引出有关生命时间的讨论。

21.不可以。

《汉书·食货志》叙述普通劳动人民珍惜时间的事例,《汉书·刑法志》叙述代表大政治家的秦始皇珍惜时间的事例,两者与第②段末一句“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一句的总起下文顺序相照应,同时与第⑥段的承上启下过渡相关联。

所以不可以调换。

22.材料略;补写论据需要扣住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进行说明时能够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

体现论证思路。

第三部分写作

七、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