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731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

题型训练(三) 实验探究题

类型1 光学实验探究题

|考点透析|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三个探究实验是光学的重点实验。

主要从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交流等方面进行考查。

|强化训练|

1.[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按图T3-1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线AO和其反射光线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保留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照图乙所示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透明塑料硬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

图T3-1

(2)如图T3-2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T3-2

2.[2017·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自制光具座上,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的位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T3-3甲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图T3-3

(2)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

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将蜡烛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看到了烛焰正立的像如图乙所示(A′为A点像的位置)。

请在图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小明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丙所示。

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使其能前后滑动。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

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使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________(选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

3.如图T3-4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T3-4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类型2 热学实验探究题

|考点透析|

热学实验主要围绕水沸腾时的特点,物质熔化、凝固时的特点,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等进行考查。

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实验注意事项、转换法的应用、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强化训练|

1.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T3-5甲所示的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

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图T3-5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由图乙可知:

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

(3)图乙中,物质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C点时的内能。

(4)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你认为图________(选填“乙”或“丙”)的CD段的数据有问题,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T3-6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图T3-6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由图C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水在t1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或“=”)在t2时具有的内能,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应如图________(选填“D”或“E”)所示,在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________(选填“空气”“水蒸气”或“小水珠”)。

丙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因为水的________不同。

(3)在标准大气压下,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T3-7所示。

图T3-7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上表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乙。

(3)上述实验过程相存在明显的不合理,跟我们实验的过程相比有较大差异,所以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也不利于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请你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做法。

 

4.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连接好如图T3-8所示的电路,A瓶中装的是水,B瓶中装的是煤油,两瓶中用的均为电阻是5Ω的电热丝。

图T3-8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水和煤油的________和初温必须相等。

闭合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________(选填“A”或“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

若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完全被水和煤油吸收,在这段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时,小明和小红发现电热丝热得很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小红猜想:

发热不同是因为通过电热丝和导线的电流不同。

小明猜想:

发热不同是因为电热丝和导线的电阻不同。

其他同学立刻判断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接着,兴趣小组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和电阻的关系”,现有如下器材:

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电热丝两根、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停表等。

要完成实验,他们应该在原来的装置上调整的器材及要求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

类型3 力学实验探究题

|考点透析|

密度的测量、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浮力的相关实验、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实验是力学的重点实验。

主要从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交流等方面进行考查,且近年来常出现课外实验探究题。

|强化训练|

1.[2017·滨州]2017年5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

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的用量达到了8.8%,为了测量该铝锂合金材料的密度,某中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相同材料的铝锂合金材料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图T3-9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T3-9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g。

(4)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则样品的体积是________cm3,此样品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样品的密度,如图戊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样品的重力为G;

B.将样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样品浸没在水中并保持静止(样品未接触到容器底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C.样品的密度表达式为ρ样品=________。

(用G、F、ρ水表示)

2.[2017·南充]如图T3-10甲、乙、丙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图T3-10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分析甲、丙,发现F1<F3,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和转换法。

(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

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木块,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

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在他拉动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

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

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如图T3-11甲所示)。

图T3-11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与速度的关系:

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运动的距离。

(2)为探究小球运动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

(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W2。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

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重庆A卷]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T3-12所示。

图T3-12

(1)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①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盘,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________g。

③他在量筒中装入40mL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________cm3,由密度公式ρ=

可算出它的密度。

(2)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丙所示。

②用体积不计的细绳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直至刚好浸没,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如图丁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g取10N/kg)

③他将石块沉入杯底,松开细绳,如图戊所示,便开始写探究报告。

④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缓慢提升。

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广东如图T3-13所示,图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的五个步骤。

图T3-13

(1)________两步骤可计算出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

________两步骤可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

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如图T3-14所示是圆柱体物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图T3-14

分析图像可得:

当物块没有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h=4cm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浸没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该圆柱体物块的高度是________cm。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T3-15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图T3-15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仍保持静止不动”)。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请你简述其原因:

 。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___N。

(5)下表为某实验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参照已给出的表头栏目信息和实验记录的数据将表格中的①②③④位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动力臂l1/m

阻力F2/N

1

2

0.3

3

0.2

2

4

0.4

8

3

5

6

0.25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6)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6·聊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T3-16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图T3-16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05

1.0

0.15

66.7%

2

4

0.05

1.7

0.15

78.4%

3

6

0.05

0.15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___,编号②处数据应为________。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类型4 电磁学实验探究题

|考点透析|

主要考查伏安法实验,即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测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

主要考查实物图的连接、电路故障的分析、图像的识别和应用、电表读数、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步骤的设计、表达式的书写、方案的评估等。

|强化训练|

1.[2017·德州]现有下列器材:

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图T3-17

 

(1)请根据图T3-17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要求:

导线不得交叉)

(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下列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

A.50Ω 1.0A   B.30Ω 1.0A

C.20Ω 1.0A

2.[2017·重庆A卷]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

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V的规格相同的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Ω 1A)、R2(20Ω 2A),开关及导线若干。

 

图T3-18

 

(1)请你根据图T3-18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图连接完整。

(要求: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得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

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为________Ω。

由表一中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_(选填“R1”或“R2”)。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2.8

电流I/A

0.16

0.22

0.25

0.28

0.29

电阻RL/Ω

3.1

6.8

8.9

9.7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

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实验次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