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383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5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docx

如何使用海竿钓鱼

操作海竿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海竿虽然长短不同,但使用方法大致相同,其基本程序如下:

  

(1)逐节拉开海竿,使各过线圈对齐,并在一条直线上,各节连接处应稍加力拉紧。

过线圈应对准绕线轮卡座。

  

(2)安绕线轮,将绕线轮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将其固定死,把绕线轮逆止开关拨向反转位置,拉动线头,钓线即可拉出,再逐个穿过线圈,直到穿过竿尖过线圈。

再用连线环挂上附子和炸弹饵,以备甩投。

  (3)把逆止开关拨回正转位置,调整好曳力装置,这很重要。

过紧,出线阻力过大,遇大鱼时易断线;过松,出线阻力过小,遇大鱼时出线过快,晚于线尽断线。

一般是用手拉钓线,要能拉动钓线即可。

  (4)旋转绕线轮,使饵团离竿尖30~40厘米。

再右手握竿于绕线轮处,以中指和无名指夹于线轮连接背,食指第一关节钩住钓线、翻转出线环,按你熟悉的甩投方式将饵钩投向钓点。

  (5)待附子落水后,立即拨回出线环再摇动绕线轮手柄收线,当收线收回部分,钓线仍处于松弛状态时,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与地面所成的)应大些,即应陡一些,仰角大小与竿尖反应灵敏度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仰角越大,灵敏度越高;反之,则越迟钝。

判别仰角是否合适的别一标准是钓竿与钓线间夹角,当夹角越接近于90°,反应越灵敏。

因此,这个夹角才是反应灵敏度的核心。

海竿支好后,随即在竿尖上夹一小铃。

  (6)若遇大风天气,大仰角会使钓竿易受风的影响而摆动。

为使海竿增强抗风能力,可将仰角减小,但不能过小,那样会使竿尖灵敏度降低;另外,还可以将海竿收回几节,使竿高降低,也可减少风力影响;或是将海竿侧卧于岸边,但要注意使钓竿与钓线间夹角,使之接近90°

  (7)海竿支好后,就可静观反应,或听铃响,或看竿尖。

当看到竿尖急剧摆动或铃声大作,却可扭亏为持竿向后大力扬竿,随即快速收线,收了几米线后,又要扬竿一次,如此重复几次,以使钓钩扎牢鱼唇。

  (8)饵料入水后,经过20~30分钟仍无反应,这时就应起竿,重新换饵。

因为饵食入水后不久即会散开,经过半小时,饵食就会被小鱼吃光,不换饵就会白费时间。

 

钓鱼中的几个土方法

下面介绍几个钓鱼中的土方法。

虽然土,必要时还很管用。

  一、当爆炸钩的饵料和得很稀而身边又未带适用的干饵料;或饵料配料不当黏性很差,此时很难把饵料捏成砣。

你不用急,只要在附近找一些黏性较好的干土,把它搓细放进去,干土约占饵料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不但能立即捏成砣,并且不会影响鱼儿吃钩。

  二、当钓到大鱼没有带抄网,或抄网小不适用时,方法很简单,脱下一件上衣,将鱼遛得精疲力尽后拉到岸低的浅水处,用衣将鱼裹住,鱼会服服贴贴地随你抱起,比用抄网还稳妥。

鱼被衣服裹住后一般不会蹦跳。

三、海竿上挂的报信铃,经常会出现夹不紧竿梢而松动,造成铃上的弹簧与钓线缠绕,影响收线。

你可剪2小条胶布,贴在铃夹的内侧,这样增加了铃夹与竿梢的摩擦力,报信铃不但夹得紧不松动,挥竿时不摘下也不会摔脱。

为此,当你买回报信铃后,做一点小加工,每个铃夹内侧都贴上胶布,再使用就方便了。

取一段结实的细绳,长度自己掌握,一端结在海杆支架上(支架一定要固定牢),另一端结在铃铛上,海杆抛出后,将铃铛轻夹在杆梢的瓷眼上,这样一来上鱼时不影响铃铛响,用力提杆后,铃铛受细绳的牵力从杆上脱落,不会被甩丢,而且也不会有收线时烦人的铃声了。

  四、用串钩时,你可带上一小瓶蜂蜜,鱼钩挂上蚯蚓或其他饵料后,在蜂蜜里蘸一下,可大大提高鱼的吃钩率。

它适用于钓任何淡水鱼,特别是鲤鱼、鲫鱼、鳊鱼更有效。

假如冬季蜂蜜太稠,可适当加点白酒稀释。

  五、爆炸钩亦可用蘸饵。

饵料装钩捏成砣后,用手指在外面涂一层羊油。

它很能招引鱼,特别是夏天钓草鱼效果尤好。

羊油可自己提炼,买半斤新鲜羊油,渗点水用小火熬,熬出的油稍冷却后装入小瓶内凝固。

夏季油也不会溶化,长期使用不坏。

  六、现在使用的多是抽拉式鱼竿。

如发生折断,可将折断一节的上半节,插入下半节,拉直后便能继续使用。

虽然竿长缩短了一些,但能应急,回家后再作修理,不影响钓鱼。

 

我对抛杆施钓的一点体会

(一)[原创]

  最近,很多钓友在讨论如何使用海杆,不由我也萌发了想谈谈多年使用海杆的一点体会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使用海杆钓钩鱼的优点很多,如使用饵料的品种广,方法多,抗风力强,鱼儿呑食时杆尖抖动目标明显,钓手比较轻松,不必高度集中的握杆看标,然而海杆钓鱼最大的优点还是表现在钓大鱼上,钓到大鱼后钓线收放自如,只要绕线轮调整的松紧适度一般很少跑鱼。

这是手杆所不及的。

  由于海杆的操作比较复杂,生手很难抛远、抛准,以及海杆怎样支放,最合理的支放角度,怎样提高灵敏度,正确的提杆方法和时机,饵料的配制等等,现就以上诸多问题談談我的体会。

  一、抛杆的方法:

  抛杆不外乎劈、抡、撩、弹,在后方和上空没有障碍时多援用劈抛法,当钓位上空有树枝和电线等低位障碍物,而下面又比较开阔时可採用抡投法,受环境的影响不能劈也不能抡那只能用撩和弹了,我个人比较喜爱採用劈投法。

  劈投法的优点是动作简单,容易投中目标不易产生偏离,下面我重点談一下劈投法的要领。

  抛投时先将鱼杆的杆尖朝后,双手高高将鱼杆上举于头顶中央,双脚平站于肩同宽(亦可站成前后步),身体正对目标,投杆时保持手、眼、身、杆同一个方向,用砍劈姿势将鱼竽轻松地抡起,从后面过头顶再向前方压下,在空中划出180度的圆形轨迹当鱼竽压至与水平面成45度时松开压线的手指,饵球便会在惯性的作用下飞向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使海杆投的更准呢?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投不准的原因:

  1、身体没有对正目标,投竽时靠挥动手臂和转动身体来寻找目标,在运动中是很难把握方向的,稍有偏差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投竽时发力过猛,动作僵硬,致使钓具失去控制,弄不好可能竿折线断;

  3、操之过急,钓线还在摆动中就匆忙投竿;

  4、线头留的过长,给操作带来不便;

  5、投竿时没有考虑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6、放线的迟早也是投不准的主要原因;

  7、不正确的握竿方法,也影响着准确性,抛投时应该将绕线轮向后,用姆指压线才不至于造成握竽不稳,导致出现偏差。

  钓手们只要克服了以上几点就不怕投不准了。

我对抛杆施钓的一点体会

(二)

  海杆的支放和支放的最佳角度  用海杆将饵球抛出后就涉及到支放的问题,一般人认为钓杆和线的角度在45-90度时反应最灵敏,但在强风的情况下就不便这样支放,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就必须尽可能的降低支放的高度,高度降低后必然会大大损失灵敏度,究竟如何支放既可以克服风力的干扰又可以提高灵敏度呢?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也要考虑,那就是怎么样支放更能提高中钩率?

  通过多年的体验,我觉得杆线与水底的夹角越小越容易中钩,特别是使用窜钩时更为明显,所以我平时喜欢将钓杆沿岸边横向平行于水平面支放,使杆和线在稍高于水平面以上形成90度左右的角度,有时我干脆把钓杆横着摆放在岸边,随意摘个小树枝将杆稍支起来,这样支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克服强风的干扰。

  2便于观察,不要总是仰着脖子看杆稍和线。

  3既不降低灵敏度又可以提高中钩率。

  另外杆与杆之间的距离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有位朋友把六根杆子全部打向一个窝点,而且杆子又都支在一起,杆与杆的距离还不到一米,我想万一上了鱼那还不乱成一团麻呀,果然上鱼后开始是一根杆子动,后来是所有的杆子都动了起来,鱼跑了还不算,而且钓线也搅在一起无法拆开,只好剪断,所以说多杆打向一点时杆子要距离五米以上,反之,如果要将杆子放在一起,就要向水中扇形打开,那才可以避免上述的壮况。

 

我对抛杆施钓的一点体会(三)

   海杆具体施钓中应注意的的问题

  我们每到钓点后,须选择地势较平坦而周围没有障碍的钓位,首先将海杆呈扇形或者梅花形抛开,但应注意要根据季节和钓场的实际情况施钓,不可不加分析的一概远投,要考虑到鱼儿的活动规律来有目的的投,一般说春秋要近要浅,冬天和夏天要深要远。

这有如战场上的火力侦察,那个钓点先上鱼就可以考虑改变部署,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几根海杆唯独一根或两根上鱼,其它的毫无动静,那么我们就应追鱼下杆,把其它钓点的海杆集中到这个点上来,实行定点抛投,这样有利于窝子的形成,在这个点上有可能鱼越钓越多。

  铒球投出后,应注意要将铒球轻轻的向后拉一下,这可以将沉入崴泥的铒球拉出来,线不可绷的太紧,铒球溶化后本来是掩盖在炸弹钩之上,绷的太紧,钓线会把钓钩从溶化后的饵中拉出来,那到底绷到什么程度好呢,我平时都是保持鱼线基本拉直而稍带弯曲,然后在绕线轮前第一节的线上挂上一个开口的金属圈或者铃铛,靠金属的重量把弯曲的钓线压直,当鱼线稍微有动作铃铛就有反应,中鱼扬杆后随手将它摘下,以便操作,这比夹在杆梢的灵敏度还要高。

  调整好线后,请不要忘记将绕线轮的卸力调节好,这可防止上鱼后由于没能及时扬杆和放线造成的意外,当大鱼要线时卸力可以起到保险作用,不致于折杆断线跑鱼。

卸力的松紧应调节到我们稍微用力就可将鱼轮拉转就可以了,太紧不能起到卸力的作用,太松拉力不够挂不牢鱼.。

我对抛杆施钓的一点体会(四)

扬杆的技巧和时机

  在垂钓的过程中,有时我们经常发现挂在线上的金属圈或铃铛有些不连续的小动作,过后又没有动静了,这可能是小鱼闹钩,也可能是大鱼游动时撞了线,这时千万不能轻举妄动,这只是假信号,非要等到有连续的大动作才真正是中了鱼,但也有例外,虽也出现过短时的信号,可是信号过后鱼线慢慢的松了下来,这也是中鱼的讯息,万万不可忽视。

而且往往是大鱼。

  关于中鱼后的扬杆力度的说法很多,有人主张双手握杆向后用力猛挥,有人主张象手杆一样的轻轻挥腕便可,有人则主张无须加力,我认为不能不一概而论,但我不主张用力猛挥,那样的后果很可能是拉破鱼唇后钩和坠飞到岸上伤着人。

如果考虑到因投的太远线长的因素,怕杆稍的力度不够刺牢鱼,要保险最多是挥腕也就行了,要知道鱼中钩后会拖动铅坠和鱼杆,铅坠和杆稍的弹力足够把锋利的钩尖刺入鱼嘴,更何况在牵鱼上岸的过程中又在不断的加力。

我在施钓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特别是浮钓鲢鳙时,鱼儿把浮标拉下去好久还没看到,过后发现了去收线,鱼儿都还在钩上,浮标的浮力远小于铅坠和杆稍的弹力,那样的状况都不跑鱼,更何况力度大于它情况呢,所以说中鱼后应该从容不迫的应对,万不可惶张,为了及时扬杆,在跑动中摔伤自己或踩坏钓具的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扬杆的过程中请注意不要不停的摇轮,完全靠鱼轮的力量将鱼拉拢来,这样特伤线,应该先将杆扶直,然后将杆向下压到45度左右,在压杆的过程中一面压一面摇轮,然后再次将杆扶正,扶的过程中停止摇轮,如此反复多次将鱼拉拢来。

 在取鱼的过程中最忌拉着鱼往后退,特别是在无人帮忙的情况下,上了大鱼肯定要有个搏斗过程,如果退到远离岸边的地方,也就缩小了可供自己遛鱼的范围,当鱼回线冲向岸边的草苁和障碍时,你根本就无法将它颔开,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另外在和大鱼搏斗时要注意将鱼轮朝上,这样可以增强杆子的强度。

 

怎样选购海竿和两用竿

  两用竿是既可以当手竿,又可以作海竿的钓竿。

它有手竿的长度,可安漂钩垂钓,又有海竿的绕线轮,钓大鱼时可自如放线。

但从结构上讲,它应当属于海竿之列,只是竿身较长而已,在选购时把它归于海竿一类。

  市售的海竿,绝大多数为玻璃钢制成。

从结构上来讲,有插接式和缩节式两种,前者为低档产品,已不多见;后者为渔具商店最多。

海竿的规格很多,从1.6米到5.4米,中间有十几个规格。

人们习惯把短者称海竿,长者称两用竿,其实这里面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海竿是垂钓时的主要渔具,亦是钓者的习爱之物。

一个钓者一般只有一两根手竿,但却有几根及至上十根海竿。

在选购海竿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购买设想:

在选购之初,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确定购买品种。

一般海竿是几十元一根,但正宗进口海竿要贵得多。

笔者认为,国产海竿的性能和质量已完全可满足需要,不必去追求所谓进口货。

目前也有碳素纤维海竿,价格更贵,由于海竿有绕线轮,更无心要去买此高档货。

  一般水域垂钓,应多备几根海竿,但并不一定要求长,2米左右即够,这种海竿,小巧灵便,价格较低,携带方便。

为使适应更强,也可准备一二根3~4米长的海竿,但不宜多。

  

(2)选购方法:

选购海竿,是一个细致的过程,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先看外观,质量好的海竿,其做功精细,油漆均匀,外表美观,各节均要光亮整洁,无疤痕,无凹凸不平之处。

  ②顺次抽出各节,各节滑出是否流畅,特别要注意各节连接处,是否严密,有无松动,用手捏住摇动摇动,看间隙是否过大。

  ③仔细检查每节接头处的护套安装是否严密、牢靠、到位,各护套外观是否美观,形状是否规矩,电镀是否均匀。

各过线圈安装是否牢固,过线圈是否光滑等。

  ④打开安绕线轮的位置,拧动螺母,看螺母是不时活动自如,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

  ⑤把各节全部抽出,拉紧,由一人拉住竿尖,别一人慢慢挺起钓竿,使钓竿呈弓形,察看整根钓竿,看竿身是否呈自然的弓形,不得有急弯出现。

渔轮解析关于轴承(转贴)

  今天我看到了一些钓友在购买渔轮时非常的注意轴承数这样一个渔轮的重要指标,但是许多的奸商就是利用了我们钓友的这一心理还忽悠我们广大的钓友.将许多的钓友引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轴承数越多越好,越多越贵.

  现在的渔轮一般使用的轴承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轴承,另一种是培林轴承,许多商家都说自己的渔轮中使用了培林装置,实际上就是使用了培林轴承.轴承在渔轮中的做用主要分力的作用,也就是说越多的轴承在收线是也会越轻松,但并不会引响到渔轮的转动比,转动比是由渔轮中的齿轮数决定的.就是说轴承越多不一定收线会越快,一般转动比在5.5:

1就很好用了.理论上,在相同规格下培林轴承的强度,耐用度,都要比普通轴承的高,不过,唯一的缺点是重量上可能会超过普通轴承的重量。

所以使用培林轴承的渔轮要重一些,一般普通轴承的技术都很过关,并且要轻些.在一些高档的产品中也经常使用.

  以上是个人之谈,还望对各位钓友有些帮助.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一些不实用的东西,购置渔具量力而行.

 

抛竿钓要诀(作者:

逸云)

抛竿投钓,可近可远,可收可放,无不体现出了休闲垂钓之潇洒。

“放长线钓大鱼”、一竿多鱼,谁与争锋?

欲掌握抛竿的钓法,

抛竿的姿势

以“劈式”为好。

双腿分开,双手举竿至后背,竿、钩与人成水平自头顶向前抛出,稍加用力,钩坠直达预定钓点。

“左肩”、“左肩”“砍”式抛竿,极易偏离预定钓点,抛竿时稍差分毫,到达钓点已是“相去甚远”了。

钩坠连接

使用串钩,坠应在钩下;用爆炸钩,坠应在钩上。

用爆炸钩时,坠不要直接穿在主线上,那样极易磨损主线,或者起抛时饵、坠不同步,“扭麻花”抛不远。

适当的做法是预先将铅坠两端各打两个死环,两环与铅坠之间留出2-3厘米活动线。

施钓时将主线再结一个死环,将铅坠环与主线环反套入内,越拉越紧。

一旦钓鱼结束,再从环中解出铅坠,主线毫发不损。

因为铅坠之间留有活动余地,鱼儿吞钩时有少许活动空间,易麻痹鱼的警觉,故上钩率较高。

插竿的角度

若用串钩施钓,插竿的角度以30度左右为宜。

角度太大,串钩中往往只有一钩或半钩坠底,不便鱼儿吞食。

角度稍小时,串钩的上中下钩较为合理布于水中,中钩机会多。

用炸弹钩施钓,插竿的角度以60度上下为宜。

无论哪种钩施钓,风线不易太紧,绷得太紧的风线,鱼稍触钩即有力回弹,极易惊走鱼儿。

而且水中游鱼碰到绷得太紧的风线,便会惊慌跃出水面,影响垂钓。

适易的做法是钩坠饵抛入钓点,轻轻摇紧风线,插入竿架,再自绕线轮上松回半圈风线,使绷得太紧的风线处于略松弛状态。

此时鱼儿吞钩、一尝、一拉,经过活坠反应到竿尖,即手竿垂钓时“扌屯”的感觉,随即竿尖下弯或下趴、中钩。

特别是使用串钩,风线一定要松出半圈或一圈(以绕线轮论)。

池塘钓抛竿

池塘钓抛竿多不宜“抛”,因之面积小,钓鱼人多,稍不注意,钩坠直飞对面钓鱼人头顶或“劈脸一坠”,非常危险。

若要抛时,可先挂好饵,将风线松开,扳过止线环,然后左手持竿,右手托饵用力由下至上,远抛出,再扳过止线环,紧线、待钩。

鱼一旦上钩,尽可能直线拉回、收线,避免搅了别人的手竿线、标。

抛竿打窝

先不挂钩,只挂铅坠投于预定钓点,然后轻轻摇轮收线,使铅坠在水底慢慢滑行。

若手竿平稳,说明水底平缓;若突然手感铅坠下沉、爬坡,说明遇到水底有坑;拉到坑边,风线突然变轻,那这坑边便是最佳钓点(或棱边)。

收回铅坠,挂饵上坠,估摸好原来试探的坑边或棱边距离,抛去,抖掉饵料,连抛三竿,即已形成窝区,再挂饵施钓。

警铃与警灯

抛竿可挂警铃,也可不挂警铃。

若警铃响,多是千克左右小鱼上钩。

大鱼上钩,多是抛竿突然下趴,铃不响,或者风线变松(鱼向岸边来),因此钓者既要听铃声,也要注意观察竿尖变化。

夜晚垂钓,却非警铃不可。

同时,夜光棒挂于竿尖,以利观察竿尖变化。

双钩钓鲫

抛竿双钩钓鲫或滑鱼,铅坠不宜太大,坠线之间有了3厘米左右活动空间,坠前双钩,挂荤、素饵施钓,反应敏捷,见点即提。

特别遇鱼吃饵不活跃时,小坠双钩抛竿可胜一筹。

串钩、爆炸钩同钓

主线结串钩,饵上素下荤,串钩下连铅坠,铅坠后连爆炸钩,爆炸钩上糟食,糟食中可加入少许小麦、大米、苞谷碴。

此“双钩钓法”优点之一是给串钩打了“窝”,提高串钩中鱼机会;优点之二,又可兼钓底层鱼(鲫、鲤)。

缺点之一:

易挂底;缺点二,抛竿不便。

对策:

串钩间距不要太大,三枚钩足可,同时要使用3米以上的抛竿。

抛竿的钓位

不要与别人“扎堆”,“扎堆”你抛我抛,咕哩咕咚,吓跑来鱼。

尽可能避开众人,取两端,不宜抛太远,抛到棱边即可。

若非“扎堆”不可,尽可能抛远。

同时,少搅水,提高上钩机率。

怎样投海竿

  凡持海竿钓者都想把钓饵投得更远些,夏秋之际尤其如此.但常见许多钓友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总是投不远.原因在哪?

竿投得远近关键在钓具的各个部件.如竿线,坠等.如竿,线坠相匹配,加上姿势得当就能投得远些;竿,线,坠匹配姿势不匹配也难如愿.三者互相制约,姿势再好也投不远,海竿投远已列入国际和国内的钓赛项目,也是广大钓者必须解决的日常难题.

  要想把竿投得远些,竿是主导,所以,选竿是头等重要大事,一般地说,竿长就投得远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长阻边大,竿短阻力小,所以,选竿时应根据个人的体力去选择.年高体弱者不能选用太长的竿.因为竿太长了阻力会加大,如果再遇逆风就更难远投了.

  竿的软硬与投远有密切关系.软竿反应灵敏,但很难投远;硬竿好投一些,但反应差.太,硬的竿也投不远,还容易脱钩跑鱼.只有弹性好,软硬适中才是好竿.

  其次是线,线越细阻力越小,越粗则阻力越大.但细线拉力小,难钓大鱼.粗线拉力大,但不好投竿,使用海竿淡水钓,建议用0.35或0.4线径的线为宜,这样100至5000克的鱼都钓上.

  坠:

坠子小了不好投,投食后也不抗风,大了则竿头负担过重,也不好投,0.35的线,拟配45至50克的坠子,使用0.4的线拟配55至60克的坠子为宜.按以上搭配,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一般可投70~75米.如配散钩饵,还可投得更远一些,用以上搭配,插竿与水面成65度时可抗风四级,即在四级风的情况下饵不移位.

  另外竿线坠搭配得当,投竿方式不对也很难如愿.所以要想远投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投竿姿势和方式,要面向投点正前方使用劈式投法,放线迟早是投得远近,掌握方向的关键之一.放线过早会成"高射炮",见高不见远;放线过迟会出门就"叩头".放线过早还常会右撇偏右,左撇偏.造成妨碍左邻右舍的不愉快局面.

  二是投竿时留饵线的长度,投竿时由竿尖到饵料的线长度应为65厘米(3.6米海竿).留短时惯性不足,饵坠飞行无弧度,不远就落水,留得过长,投出后弧度过大,见高不见远,且容易偏离目标.

怎样甩投海竿才能更远

  海竿的主要优点这一是能甩长线,钓大鱼。

因此将海竿投远是其关键。

决定海竿投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海竿的长度与硬度:

海竿要想投得远,竿是主导。

一般来说,竿长投得远些,竿短就投得近些。

但竿长,甩竿时阻力大,费力气,若是体弱者不能选用太长的竿。

竿的硬软与投远也有密切的关系。

软竿反应灵敏,但难投远;硬竿易投远,但反应不灵敏。

因此,应选择弹性好、软硬适中的竿。

  

(2)钓线的粗细与坠子轻重:

钓线越细,飞行时的阻力越小,越能投远;钓线过细,强度小,难钓大鱼,故海竿钓线不宜太细,一般钓线直径宜在0.35厘米以上。

  坠子不宜太轻,太轻难以投远,也难以稳定饵团,故宜稍重,一般坠子以40~60克为宜。

线细用轻坠,线粗用重坠。

  (3)投竿姿势:

投竿姿势正确与否是决定海竿能否投远的关键。

常常看到,同样一根海竿,姿势正确的可投得很远,而姿势不正确的,不但投不远,甚至还难以投出去。

甩投海竿的姿势主要有三种:

  ①正投式:

这是一种使用最多的姿势。

甩投时,将海竿高举过肩,坠子与饵团悬于身后,钓者面对钓点,从自己的背上方,向自己的正前方甩投,饵钩落在正前方。

这种姿势易于掌握,落点易控制,但投不甚远。

  ②侧投式:

甩投时,身体与钓点呈30°~40°角度,即侧对钓点。

竿尖下倾,海竿从自己右侧方向向正前方投去,落点在正前方。

由于海竿摆动幅度大,故甩投距离远。

要想投得远,宜采用这种姿势。

  ③前挑式:

甩投时,海竿在身体正前方,指向钓点方向,竿尖向下倾斜,指向水面,左手捏住坠子,并稍向后用力,使竿尖略为弯曲,在扬竿的同时松开坠子,竿尖的弹力即可将饵料投向钓点。

这种方法易于控制落点,投得较准,在钓点附近有障碍物,不便于抡竿甩投时适用。

  (4)手指松线时机:

海竿甩投,要想投得远,手指松线时机要恰到好处,过早,坠子向高处飞,投不远;过晚,坠子向下栽入水中,也投不远。

松线的恰当时机,应在海竿甩至最高点前时松线。

要掌握好松线时机并非易事,需经过长期反复的锻炼和体会,才能熟能生巧。

浅谈海竿投远投准

一、选竿:

海竿的长度要在3米以上。

竿长支点高,就投得远。

但长度也是有它的极限的,也不是无限的,这个极限就在于人的身高与臂长了。

就我们一般人来说,最好竿长在3.6~4.5米之间为宜。

选竿时双手抖竿,竿身要挺,不能有软绵绵之感,竿梢要硬调,有弹性为好。

二、选轮:

绕线轮不能太小,但也不能过大。

碳素壳的,拿着轻;带轴承(培林)的,回线快,经久耐用。

绕线轮的缠线头的直径在6~7厘米左右为好。

绕线轮小,缠线头也小,线缠得就少,满足不了出线量。

出线的范围在线头缠满(缠平线槽即可,过满容易乱线)后的1/3~1/4表皮线深度为宜,出线量超过1/2深度时,钓线与轮头的磨擦力加大,影响远投效果。

反之,绕线轮过大,线头过重,加上绕线轮自身的重量,大轮出线是快,但手感不佳。

三、选坠:

这一点很重要。

各不同品种的海竿要有和它相匹配的铅坠,往往市面卖的铅坠只有那么一二种,大小不尽人意,而且海钓铅坠用量大,买起来很不经济。

根据竿型可自制几种铅坠,分别为1、2、3、4号等以便选用。

一个相匹配的铅坠能使海竿的整体弹性充分发挥,铅坠太小太轻海竿弹不起来,抛得没有力量,投得就不会很远。

反之,铅坠过大过重,会使海竿竿梢失去弹性,不敢发力抛甩,而且容易损坏甩竿。

如何选用铅坠,这要根据你的海竿情况而定。

四、选线:

在投甩的过程中,铅坠带着钓线急速向前,这时钓线越粗,线径与空气的磨擦阻力就越大,加上钓线越粗重量越重,使铅坠的速度减缓。

反之,选线越细投得越远,选线时只要能满足你所钓对象鱼的拉力需要及铅坠在投甩过程中挣脱力的需要即可,不要一味地追求大鱼粗线,影响远投效果。

五、投技:

总结投势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劈式(也叫砍式),另一种是抢式。

投竿前,铅坠与甩竿顶尖的线环之间的钓线要留1米左右的长度为好。

钓线留得太长挥不起来,留得太短离心力小(可根据竿的长度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