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经验集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893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钓鱼经验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钓鱼经验集锦.docx

《钓鱼经验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经验集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钓鱼经验集锦.docx

钓鱼经验集锦

别再为切线抓狂

                                    

      常到各大钓鱼网站浏览,满眼都是“切线”的事,几乎无钓不切,你切我切大家切,断线跑鱼快成出镜率最高的词汇了。

看看这位网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倾诉吧——

    郁闷的日子啊:

先是暴雨挨顿浇。

雨停鱼开咬,黑漂,一提,只听线“嗡”地一声响,竿根本无法抬起,紧接着“嘣”地一声,鱼去竿轻。

赶紧再上副子线,刚抛入水,又一个黑漂,提竿——“嗡”一声、“嘣”……刚才一幕的重演呐。

反了它了还!

直接换大力马子线,挂饵抛竿,一个黑漂……这鱼疯了啊,我提、我提、我提提提……不会吧,又断啦?

仔细一看,哇靠!

子线没切,改切主线了,1.0的,连铅皮座都不知所踪啊。

换1.5的!

我还不信了!

旁边哥们看得眼热,趁我换线工夫将钩抛进了我的窝子,我一边调漂一边看他切线,一副、两副、三副,呵呵,三声线响,三副子线拜拜,我1.0大线都切了,他点6的还敢比划。

憋着一股劲,我重新杀上战位,1.5大线,1.0子线,钩也整成大的了。

黑漂,提竿,线响……竿空!

细看,主线还好,子线也在呀,钩咋回事?

断了?

我倒!

精神已快崩溃了。

我挑啊挑,精心挑出一副感觉结实的线组和钩。

鱼疯咬,更疯跑,连续9条啊。

还黑漂?

我提!

我豁出去啦!

……漂哪去了?

妈呀,这回干脆连漂都带走了,那可是2.0的大线啊!

我节衣缩食一支花90买的漂啊!

我已经彻底抓狂了,心在抖、手在颤,大脑一片混乱,拿着被切的2.0主线,我……我……我什么啊我,这已经是俺最大的线组啦,呜呜呜……两个已切光了所有的子线的兄弟灰头土脸地望着我:

“帅哥,收竿吧?

”我跟个落汤鸡似地耷拉了脑袋:

“没帅哥了,今儿光剩下‘衰哥’啦。

”回家路上,心渐平静的我们粗略总结了下:

我切线跑了10条鱼,曲哥切线3副、跑了大概有3、4条;莱哥跑鱼5条;猪头1条(高手,不服不行啊),总计20余条。

按平均每条4斤计,大约七八十斤,算完这个数,哥几个跳车的心都有了哇!

……

      这几个伙计还不算糗,再看看下面这主儿——

      终于杀奔碧流河水库了,谁曾想极度郁闷的过程拉开了序幕,打窝一小时后,就开始连口,我用的是6米3竿,1.5主线配0.8子线,一共钓获草鱼5条,最大的7斤,最小3斤,鲤鱼两条,3斤左右。

什么?

收获不小了?

你得看看俺的损失啊,从开钓到收竿,共切走主线两根(韩国夜光漂和钓鱼郎各带走一只,心疼流血啊),0.8子线损失20多副,唉,晦气之旅,点子背啊……

      1.5主、0.8子——这主儿拿“大鱼天堂”碧流河水库当鲫鱼坑钓了,那胆魄真得佩服,必须地!

0.8子线连切20副,咱拴上第21副接着干!

撞了南墙都不回头,这是什么精神?

“一条道跑到黑”的精神!

唉,叫人说点啥呢?

    看看上面些衰哥糗人,你切、我切、大家切,今儿切、明儿切、后儿还切!

你说你……我就不明白了,这帮哥们儿钓水库,一定要用什么1.5主、0.8子吗?

回来说什么“点子背”,还行不行啊!

亦有相当一部分人说:

1.5配0.8,是当今配比最好、最流行的线组了。

要我说,在小坑小池里钓鲫鱼倒是“它好,我也好”,可你这是野坑水库哇!

它倒好了,我能好么?

拜托大家,就不能用上粗点的线啊!

非要把野钓也玩成竞技吗?

像这路玩法,玩你不是目的,目的是玩死你!

……唉,愁死了,全是竞技钓文章看多了,对大师们“景仰如滔滔江水”,结果千千万万钓友在“滔滔江水”里迷失,都是“从众意识”惹的祸啊!

我也喜欢玩竟技钓,但脑袋绝不会大到拿碧流河水库当鲫鱼池来钓的地步!

“竟技钓”本身没有错,它对提升大陆钓鱼群体的整体钓技水平,居功至伟!

问题出在哪儿?

出在我们由“竟技钓”而形成了“思维定势”!

把“竟技钓”(具体说,是“竟技钓鲫”)的用线法则,“放大”到钓鲤、钓草、甚至无限延展到野钓、水库钓去了——这是否就是那些糗事连连的“衰哥”们的症结所在?

    有位切线切到喊“救命”的哥们儿,发帖请教各位大虾“有什么办法能改进拴线方法、让子线和主线上面没有死结啊?

”有人告诉了,说:

看徐银舟打主线上的结,非常注意,一定要后一个结压在前面的结上,多绕一道会有改善。

又有人告诉说,将钓线并一根棉线一起打结,会好很多,听说可以提高强度25%!

还有人说:

见过一个广告,是一种线结保护装置,相当于在竿梢和线结处加了一个衬垫。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说:

主线完全不打结?

根本不可能!

你切主线,是因为主线与子线号数间隔太小,2.0主,最好别用1.5的子,用1.2以下的,否则很容易断主线,断的位置一般在8字环处和猪蹄扣打结处,这很正常,不是拴线方法问题。

    钓线拉力值=结节强度,那么不打结,不就自然等于是将同一根钓线的强度提高了吗。

不打结?

刚不还说根本不可能吗!

可是我说:

凭啥不可能?

咋就不可能?

不单“可能”,而且完全可以做到!

这些年来,我的钓线上就从不打结,子线不打结,主线不打结,一根钓线从头至尾一个疙瘩都不系!

“那你的主线是怎么拴到竿梢上的,连猪蹄扣都不打吗?

”对了,我还就是不绑猪蹄扣!

具体方法是:

将竿梢蛇口绳(亦即缨子)窝过来,用细钓线缠在竿梢上,前面留出一个套,缠钓线处用502胶加固(建议新竿买回来后,一定把缨子如此加固一下,因为大鱼拔走缨子的事,实在屡见不鲜)。

主线拴上一个小挂钩,不是带转环的那种挂钩,而是单纯就一个挂钩,少量鱼具店有售,如买不到,可买带转环的那种,把转环摘下、只用挂钩就是。

将挂钩挂到竿梢蛇口绳的套上,大线就连到钓竿上了。

往钓线上拴挂钩的方法与拴8字环的方法相同,使用抽紧式拴结法。

这样一来,我拴挂钩是抽紧式,拴8字环是抽紧式,子线往8字环上拴还是抽紧式,整根钓线从头到尾就不打一个疙瘩了。

听明白了吧?

这就是我切线概率大大降低的一大诀窍噢。

    当然,我很少切线也并非只倚重于这一单门绝活,防切线是个“系统工程”,细节决定成败,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多个细节累加起来,防切概率才能上去。

那位说了,别卖关子啦,到底还有啥诀窍,赶紧抖落啊!

哈哈,这就说了,首先我们回头看看那位切线切到抓狂的钓友,他的主线是怎么切的:

“黑漂,一提,只听线嗡地一声响,竿子根本无法抬起,随后就……”也就是说——拔河啦。

经验证明,尽量保证不拔河,是不切主线的重要一环。

怎么才能不拔河?

本人再次公布一道绝招密笈:

如钓场可能遭遇大物,那么抛竿时尽量不要抛满线,抛个八成左右就可以了,钓线松驰有预留,这样提竿时,在中鱼的一刻竿子已经向上抬起了一定角度,有利于控鱼、不让它回头,只要绷竿保持住这个仰角,寻机再加大角度,“拔河”之臾一般便可成功化解。

这不是我的“专利”,有位钓友对此作过很专业的实战研究——

    ……等了半天中了一尾大家伙,遛了很长时间,最后鱼在水里发力,眼睁睁看着竿头往水里一扎,拔河,切线。

从那以后,我不断的翻看高手们的VCD,不断的看他们中鱼控竿角度,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

1.中鱼后,当竿与水面成夹角90度时(简单说就是竿子直指向天),此时竿子从手柄直到竿梢都受力。

2.当竿与水面成夹角70度时,竿的承力处是从倒数第二节开始往上走。

以此类推:

45度~30度~20度~10度~0度……夹角越小,由竿所承的力也相应减小。

当钓竿承力减小时,就只剩下钓线来承力了。

此时1.5、2.0的钓线很难顶住水下鱼的冲击力,切线往往就随之发生了。

实验中,我用90度拿上来一条鱼,手上的感觉很轻松,鱼在水底发力,我一直让竿子与我的人垂直,不用一两个回合,鱼就马上出水入抄;70度时,手上感觉水下的力满大;45度时,从竿子转来的感觉就是很硬的那种了,就像竿子没了腰力似的。

所以后来我抛竿,从不把线抛满,只要中鱼,抬竿便不会小于45度,然后尽量将竿子抬到70度以上,这样我就能满弓,让竿的弹力化解鱼的冲劲,减少钓线承力,切线概率大大减少……

      此外新近少量开始流传“倒竿”(也有叫“插水”的)防拔河方法,我朋友阿东是这样讲解的:

在实在无法控鱼、即将出现拔河时,果断地向左或向右将竿前端带着弧度压入水中,究竟是向左还是向右,取决于倒竿瞬间对鱼窜逃方向的判断,一定顺向倒竿,若“倒行逆施”,干脆不如直接拔河算了。

“倒竿插水”之所以能以极高概率消解拔河之危,是何原理?

本人忖度,一个是水的阻尼作用,再就是向上提竿生拉硬拽,使鱼出于对强制离水的恐惧而殊死一拚,而倒竿插水后,恐惧感猝减,鱼自然相应会立马消停下来。

不拔河,切线可能自就大大减小。

    接着再说竟技钓“用线法则”的思维定势。

竟技钓用线法则是什么?

是:

用线尽量往细里用。

因为竟技钓池,对象鱼是固定的,或鲫鱼、或混养。

鲫鱼再大能大到哪去?

混养池的鲤草一般通常也都不过三五斤。

且竟技池(尤其是竟技鲫鱼池,更尤其是反复钓放的“回锅鱼”、糗鱼、滑鱼池),你必须用细线,主线细了,浮标反应灵敏;子线细了,鱼吸饵时入口顺畅、不档嘴、无异感。

钓手们在总结参赛体会时反来复去地对此就是个强调!

众多大师铺天盖地的“授技”文章,更是耳提面命、“哼哼”教诲。

无形中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种集体无意识——用线要细,细了还再细!

我细、我细、我细细细……然后带着满耳“细”声、一脑袋“细”思维,走上了野坑和水库……随后嘛,我切、我断、我嗷嗷跑鱼……不切线,还剩下你了?

    

    诚然,有人会说,不是有人用1.5号甚至1号主线、0.6甚至0.5的子线,钓起过十几斤的巨物吗?

我也看过这样的文章,承认这类事情的确可能有,但这类蛮抓眼球的钓鱼经历毕竟只是“个例”,除去钓手可能钓技高超,其它肯定别有其因,你不用只看他钓起的鱼多大,就好比是人,同样是一百六十斤体重,猛小伙壮汉子,和孕妇、老弱病残一样吗?

鱼也如此,而且别说孕鱼老鱼,同样是成年壮鱼,狂猛节令和冰点水温下半冬眠的僵硬鱼身,还有天壤之别呢。

总拿“个别”当“一般”,自然是衰哥糗人们着了“道”的又一根源了。

    不是自我标榜,碰上苦叹“切线经”的哥们儿,我扔过去的就一句话:

甭跟我说倒霉,你活该!

我咋不切线呢?

(有点大言不惭了哈),要说一回没切过,那是吹了,但别人切三十回二十回我至多碰着一回半回,却是不争之实。

那位问了:

你咋地?

我告诉你吧(又要吹牛不上税了哈),我也玩竟技,但从不让“思维定势”框住我自己。

钓幼鲫练竿池用什么线组,钓大鲫池用什么线组,池钓鲤鱼、草鱼用什么线组,野坑水库用什么线组……鱼情一定把握准喽,据此决定用线之道。

就说野钓和水库,那是充满未知的地方,指不定碰上多大的货,而且野鱼和池鱼力道一样吗?

一斤的野鱼比三斤的池鱼劲道还猛。

况且野鱼吃食全跟饿狼似的,才不管你线粗线细、线软线硬哪!

看过上面那位朋友“切线”切到抓狂的经历,许多人还不相信:

太夸张了吧?

2号大线切了,鱼吃了大补药啊、还是线是豆渣掺屁做的?

(可见“思维定势”误人之深呐)。

我跟他们说:

哥们啊,夏天野钓大鱼,线还是要粗点,要是我,早就6号主线、一号大力马子线干上啦,或者干脆用矶竿野战,轮装3.5主线,1号大力马子线,大小通吃,几十斤重的鱼都没问题,龙王都会跟你结仇哇。

而那位连切20副0.8子线、仍然拴上第21副接着干的朋友,后来说了实情,原来是听说碧流河出大鲫鱼了,所以带去的是6米3顶级并继竿,谁知鲫鱼摇身一变成草鱼了,并继竿用线是受限的,子线、主线超过1.5和0.8,线倒是不切了,肯定是改拔竿子了,那主儿投鼠忌器,当属用竿不当造成只能听任钓线狂切。

因此我建议:

今后玩大水库之类钓场,别跟我说你想带高档竿,还是中档竿子玩得仗义!

线和钩号都要换大,野鱼吃口狠,全赛饿狼一般,线粗点、钩大点,丝毫无碍。

我去水库,先用1号以下子线试钓一会儿,看看挂不挂钩,不挂的话,换上大号线侍候!

正像我一个小兄弟说的:

不惯它毛病!

去水库就是为大鱼,少钓几条小的无所谓,小的在哪不能钓啊。

    当然,我虽与这位小兄弟的“用线取向”趋同,可话说回来,用号数大一点的线,就一定会“牺牲小鱼”吗?

钓线粗了,对钓小鱼有没有影响?

要说没影响,那是闭眼说瞎话。

粗线肯定没有细线灵敏,很多钓技类文章中都有下列表述:

“子线粗了硬了,鱼吸饵时弯不过来,档嘴,不易吸入,纵是吸进去,鱼也易产生异感、导致吐钩。

如果鱼是翘着尾巴斜着身子就饵,要把底饵吸起来,硬线就更困难了。

所以子线要细要软,阻碍小,一吸就进嘴。

      这个道理自是无可置疑。

只是我总觉得,许多人过分夸大了子线线径对鱼吸钩就饵的影响,也过分夸大了主线线径对浮漂动作灵敏度的影响(不是说没影响,我说的是“过分夸大”)。

我在碧流河水库,4号子线照样上鲫鱼,甚至白条子都刷刷上。

竟技钓赛,钓新放入池的生口鱼,钓手为求速度,不也曾用“倒拉牛”线组狂飞大鲫吗?

“倒拉牛”用法始自2002年的“光威钓王杯”,在钓大鲫赛中,由于用的多是超硬竿,且鱼大、上鱼快,子线疲劳,加上反复在挡针上卸鱼磨擦,所以造成子线狂断。

无奈之际,有人把0.6子线换成0.8、1.0、1.5……结果还是断,于是再加粗,直至子线超过主线才避免了断线。

如果不是因为飞大鲫,谁会用这“倒拉牛”?

30秒一尾、连续飞,不光是子线加粗了,胳膊也粗了一圈,第二天膀子都抬不起来了。

当然,“倒拉牛”钓法并不具普遍意义,因为子线倒是不断了,要切就是切主线、连漂带走了,小池子可以把漂捞回来,大水库呢?

岂不一去无回啦。

    有人撰文说:

“有钓友在屡屡切线跑鱼后,将子线加粗,这下大鱼倒是跑不了啦,但鲫鱼咬钩少了”——对此,事实很难给予佐证,一场一场的“倒拉牛”大战明摆在那里,尽管这种“非常规”配组是急就章,是被飞快鱼逼出来的无奈之举,但由此不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一个事实么:

2.0甚至2.5子线,影响鱼吸钩就饵了吗?

事实胜于雄辩,诸如“鲫鱼咬钩少了”之类的“想当然”不攻自破。

可见钓大鲫(甚至野生大鲫)动不动就用0.4、0.3甚至0.2子线,用到0.8以上就受人侧目、让人讥为不够专业等等,全是由竟技钓“思维定势”的误区导出来的,众多钓友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跑,过分夸大子线线径对鱼吸钩就饵的影响,不但是杞人忧天,而且误人不浅,直接导致大江南北日以万计的“切线跑鱼”糗事前扑后断地发生着。

而野塘和水库就更不须说了,水库除了寒水期鱼口稍轻稍弱,它是没有“糗鱼”、“回锅鱼”的,那里更多的是一群“饿狼”。

    话又说回来,使大力马子线,一定就会“倒拉牛”么?

近几年我就基本使用特种线(大力马、火线或蜘蛛线)做子线。

但我在大线与子线的配组中,绝对考虑保持二者的拉力值差,通常主线要能承受双子线都上鱼(或双子线在水底同时挂钩)时的拉力。

主线当然也全用特种线,用到0.6、0.8、至多1号,子线用0.4、0.6特种线,基本什么鱼都能对付。

    这里我就要结合自己的用线实践,说说许多钓友对使用特种钓线的顾虑了。

据美国钓具界专业人士和材料物理专家考证,特种钓线的PSI(每平方英寸所承受的磅力)比钢强逾12倍,迄今无任何素材能与之匹敌。

所谓特种钓线,主要是三种,其一:

大力马,由多股线编织而成,具有很高的强度,基本没有延展性,柔软。

其二:

蜘蛛线,也叫编织线,也是多股,但它是由多股高分子单丝线编织而成,与大力马用材不同,较大力马线稍硬些。

其三是火线,其实就是编织线经热熔复合,将多股加工成了单股,我仔细对比过所标数值,可能由于经过热熔处理,在同等线径情况下,火线拉力值逊于蜘蛛线,但因其可加工到超纤细,能明显降低鱼的警觉性,不影响浮漂校正,比重大于水,下沉速度快、切水性佳,零延展性(无伸缩),鱼讯传递敏锐,低记忆(即使缠结,只需轻扯就可以恢复原状),虽说强度略逊于蜘蛛线,但拉力值仍较高,较同等线经的尼龙单丝线强四倍以上(也就是说0.4线径的火线,拉力强度可抵2号尼龙单丝线)。

    不少钓友说:

“特种线结实是结实,但弹性差。

而且大力马做主线杀水慢、不切水,风线浮在水面,有风容易把线刮弯曲。

用它做子线呢,因为软,爱缠线一旦打结还特不好解。

”所以,几乎一致的看法是:

“特种钓线只适合船钓和路亚,不适合淡水钓。

”至少也是说:

“除水库外,尽量不要用它。

    我觉得,这里就存在一个有没有真正把特种钓线用到好处的问题了。

我在市场买到的最细大力马是0.4,细且超软,鱼吸饵时绝无“档口”之臾,强度大,可抵2号尼龙单丝线,一般五六斤的鱼切不了它。

剩下一个易打结的问题,这就看你提竿技术了,成手提竿,既有力道又柔和,不像生手,抡一下甩一下的、一弄就打结。

纵是万一打了结,剪掉、换一副,不就完了?

总比十副八副的切线(还跑了鱼)要好很多吧。

用大力马做主线呢,固然存在一个切水性差的问题,但现在市场上有种黑色大力马(据说是“涂铅”线),还有种大力马线是包了炭蕊的,切水性好多了,基本与尼龙单丝线不相上下。

而蜘蛛线和火线的切水性甚至还要好于尼龙线。

最后剩下的就是“弹性”指标了,也就是所说的“延展性”。

有人这样讲:

“因为怕切线跑鱼而用特种线,但它对防断线跑鱼并没有带来太多好处,特种线被鱼拉断,那鱼应该很大了吧?

可实际并不大,原因是线没弹性,提竿中鱼时,钓线没弹性就爱断。

换上拉力值稍逊的隐含弹性的尼龙线,可能还不断呢。

      说此话者好象有点“管状视野”,视线中只有“线”而无其他了。

难道中鱼时你提的只是“线”么?

不对吧,提的应该是“竿”吧。

既然是提竿,而且是“鱼竿”而非电线杆子,那么竿梢的弹性难道一点作用没有?

这位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自己也曾说:

“提竿瞬间,竿梢的缓冲作用至少可以减缓钓线1/5到1/4的受重。

”话从我嘴里说出来可能就更绝对了:

尼龙钓线的那点“延展性”根本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切不切线,跟它挨不上!

特种钓线只要是杀水(火线、蜘蛛线、涂铅大力马),它的优越性综合来看绝对远远大于尼龙单丝线。

而大力马软线做子线不是容易纠结么?

我现在很多时候连子线也改用火线、蜘蛛线了,它们的特点是“无记忆”,就是比尼龙线还不容易出现无法消除的弯曲,出了弯,用手一捋就直了,也不易打结。

线虽不是太软,但线径可以比尼龙线用得细几倍,这样它绝不比同等拉力值、线径粗几倍的尼龙线会更硬吧?

事实证明,我使用特种线做子线,效果钢钢地。

    会有钓友又提出顾虑了,特种线都不是透明的,容易被鱼发现啊,鱼看到线,就会警惕地不吃钩了。

这里我又要说“过分夸大”这个词了,鱼的智商有那么高吗?

它的小脑容积得有多大啊,要是连“那是钓线”都能判断出来,古代人的麻绳子还都不用钓鱼啦。

水里有那么多的草棍树棍,鱼们还不得成年都警惕得饿着了呐……得,咱也别弄得跟抬杠似的,还是以我的实验结果来说话吧,我曾将尼龙子线和大力马子线作过专门比较,看看不透明的子线对鱼吃饵的影响到底有多“严重”。

事实证明,同一鱼塘、相同钓饵、同一时间段、同一钓位,两种子线上鱼率基本可说完全无异。

而且有一次在一鱼塘垂钓,我用透明尼龙子线,而旁边一老兄的子线,用的就不只是不透明了,甚至连大力马都不是,我看了下,干脆就是缝运动鞋那种多股尼龙线了,很粗,却蛮软,可他跟我的上鱼率基本不差啥……还用再举例子吗?

不用了吧。

好吧,说到这份上,如果你还不放心,近期专门出产了一种用作子线的“水晶火线”,基本透明。

商家嘛,他很现实,既然消费者有顾虑,尽管这顾虑多余,他也不能不从市场考虑。

这种线比普通火线要贵。

    有个钓友说:

“我们这里钓大鲤鱼和大框镜都用大力马,10元一盘,20米。

就是用6号的大力马还有断的呢”……6号大力马断?

不会吧!

10元一盘的大力马,假线铁定无疑啦。

商家内部透露,市面上90%大力马都是仿造的,而分装的基本是垃圾。

这话说的可能有点绝对,但市售特种钓线,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倒是不争之实。

国内和台湾出品的特种钓线,实际上大多是分装的美国和日本线。

特种钓线我用过数十盘,美国原产的最好,日本的也不错,欲购特种钓线,建议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店和销售商购买,千万不要被市场上各种各样“标称”产品所迷惑。

贝克力最近新上市一种全新产品“火绒”线,相同线径的拉力值比火线要大十几倍,只是价格比较贵的说,但用上它,就更可放心大胆地“我细、我细、我细细细”啦!

从此减免切线之臾。

    最后还会有人说,钓线太结实了,竿子受不了啊。

众多钓友对钓竿承受力的担心可以理解,但你若用劣质垃圾竿,那么用1号钓线、上条1斤重的鱼,就可能把竿搞断。

而正规厂家出产的钓竿,如今质量都已相当不错。

再说若上了太大的鱼,就算竿子能承受得住,你的臂力也难举呀,咱不硬举还不行吗,不是还有失手绳吗,本人曾多次亲历失手绳之妙用:

闷竿,鱼劲极猛,正欲形成拔河之势,说时迟那时快,啪地松手撒竿,然后不慌不忙再把竿牵回手中,恢复弓竿遛鱼,那鱼就乖乖进了抄网。

巨物为何这么快就被制服了?

只因那大鱼正一身蛮劲用武时,怎料被一扔竿,犹如拔河绳突断,水中鱼体猝然失衡,当时它就蒙了,第一反应就是把身子横过来,以增加水阻,避免撞伤,在它身子重新找回平衡之前,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力的,等惊魂未定的它重新找回平衡,速度已接近于零,即或发力也大打折扣……我的几次扔竿,甚至都从未有过鱼带竿而走、须捋着失手绳拉回鱼竿的情形出现,把竿扔在脚前,竿就原地在那儿呆着啦,一弯腰拣起来,把竿立起、领鱼入抄就是,可见鱼在那一瞬间确确实实是完全彻底地蒙啦,失手绳的功效,无法不让人惊异惊喜!

    那位又说了,我没失手绳啊。

嗨,你咋恁磨人呢?

没有失手绳,碰上巨物你主动让它拔河总会吧?

放弃搏鱼、把竿放平,一拔河,只会切线、不会断竿——不就是保竿吗?

当然,除了怕碰上大鱼损竿,还有一个就是不能不考虑到水底挂钩。

一旦挂钩,在实在抖落不下来的情况下,为保证能把钓线拉断(最好是子线,实在无奈拉断主线也认了)而确保不损竿,确实要求钓线的拉力不能大于钓竿的承受力,因此防切线使用结实钓线时,把握好限度,也确实应在考量之中。

水库冬钓宜深宜远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冷空气频繁,鲫鱼都成群躲在深水区的障碍物下过冬,这就为冬钓鲫鱼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平日很难钓获的大鲫鱼,而在冬天,往往一次出钓,就能钓上多条。

  在水库冬天野钓鲫鱼,尤其是大中型水库,只有钓远钓深才有所获。

水深水温就高,更适合鲫鱼的栖息、觅食和越冬。

要选用7.2米以上的硬调碳素竿,越长越好,竿长、线长才能钓得远、钓得深。

用小钩、细线、轻坠和小号浮漂,搭配成悬坠钓法,因水深要调灵钓灵,对索饵迟缓,身体僵硬的冬鲫,有较强的浮漂信息。

  在水库冬钓,钓点要选在深水处,到底多深才好,笔者的经验是水深在5米以上10米以下为最佳水深。

水底地形复杂处、乱石枯枝处、水闸两边、有水草的地方、网箱边等等都是钓鲫鱼的好钓点。

大型水库以前有不少水泥船,现在多数沉在水底弃之不用,上面附着了大量的微生物、水生昆虫和小虾,此处就成了鲫鱼越冬和觅食的“天堂”。

如能找到沉船,其钓获量是非常可观的。

  诱饵用液体诱鱼香精泡熟大米粒、鱼饲料域炒香的碎豆饼。

钓饵用腐烂变质的红富士苹果喂养的大平2号红蚯蚓(此法养殖的蚯蚓颜色鲜红,带有苹果的香甜味)挂钩,穿到钩的2/3处为止,钩尖外的蚯蚓不宜留的过长,最多2毫米,长了就会出现漂动提竿而无鱼的现象,蚯蚓宜细不宜粗(蚯蚓淡淡的水果香甜味及腥味,以及诱饵的果香和大米粒及似蛆虫的诱惑力,是冬季诱钓鲫鱼的最佳配方)。

因水深,提竿要早,浮漂上升或下降半目就可提竿,有时浮漂只是微微一动,只要抓住时机,也能钓上鱼来。

垂钓时手不离竿,眼不离漂,抓住浮漂的微小动作迅速抖腕提竿。

鱼上钩后要一次提鱼离窝,鱼大提不动时,要迅速向一边倒竿,拉鱼离窝,以免惊跑窝中的其它鲫鱼。

鲫鱼上钩时提竿不要过猛,用手腕的力量抖竿即可,用力过猛往往会钩豁鱼嘴而跑鱼。

  在水库冬钓,尤其是大中型水库,多数钓友都是吃过早饭再去钓鱼,其不知,气温虽低而水底水温却高,我们冻的伸不出手,而鲫鱼却在水低积极的觅食,如果吃过早饭出钓,那就错过了上鱼的大好时机,一天的钓获量在8点前就占了一半,早晨上钩的鲫鱼要比其它时间钓上的鱼大。

  根据多年的冬钓经验,冬季钓鲫鱼(封冻前)昼夜温差越小越好,这样的天气水温几乎无变化,占“天时、地利、鱼和(冬天的鲫鱼聚群)”的鲫鱼怎不争相觅食呢?

咬钩的多是200克以上的大鲫鱼,全天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