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445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docx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309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一.概述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是Sharp于197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结缔组织病(CTD)。

描述了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类风湿关节炎(RA)等疾病的某些症状的混合表现,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斑点型抗核抗体(ANA)和抗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的一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其中包括雷诺现象、关节痛或关节炎、手肿胀、食道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降低、淋巴结病变以及炎性肌病和血管炎,其肾损害较轻,预后佳。

30年来,此概念不断更新,并发现该病脏器受累广泛,有逐渐演化为某一特定结缔组织病(CTD),尤其是SSc的趋势,因此,许多学者认为MCTD是CTD的中间状态或亚型,识别该病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价。

只有对MCTD的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个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答。

MCTD的患病率不详,但可能高于PM/DM而低于SLE。

发病年龄在4~80岁之间,平均年龄37岁,女性多见,占80%。

MCTD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与皮痹、肌痹、周痹、尪痹、脉痹、阴阳毒、历节病等有相似之处。

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害者属心痹、心悸;有肺功能异常、呼吸困难为肺痹、喘证;胸腔积液为悬饮;食道功能障碍临床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者为脾胃损伤,归为脾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者可属肾痹、水肿;有肝脏损害者属肝痹、黄疸、胁痛;有雷诺现象为脉痹等。

二.病因病机本病由于是一组综合征,因此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之邪,自毛皮乘虚而入,客于肌肤经络之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瘀血痰阻,血脉不通,皮肤受损,渐及皮肉筋骨,则病变由表入里,损及脏腑而发本病。

1、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之人,阴阳失调,偏于肾阴亏虚,则属阴虚内热。

外邪乘虚而入,邪入于阴则痹。

痹阻先在阴分,阴虚为本,血虚有火。

病久阴血暗耗,阴损及阳,气阴两虚,时有外感诱发,病深则阴阳两虚。

2、肾阳衰微素体肾阳衰微,阴寒内凝,复感外邪而发。

病程迁延日久者,痹阻络脉之邪可内舍于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元阳虚亏,真阴不足,气血虚衰,全身多部位和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六淫外感素体营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凝结于肤腠,阻滞于经络,致使营卫失和,气血瘀滞,痰瘀痹阻,失于濡养;或外邪郁而化热,化热则伤阴,湿热交阻或暑热由皮肤而入,酿成热毒;燥气伤津,津亏血燥。

总之,风、寒、暑、湿、燥、火,外能伤肤损络,内能损及营血脏腑。

4、瘀血痰阻由于病久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

痰瘀互结,复感外邪,内外互结,阻闭经络、肌肤、关节、血脉,甚至脏腑。

阻塞上焦,心肺损伤,气喘胸闷,胸痛心悸;阻于中焦,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胃纳不佳,生血不足,血虚有火,热迫血行,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则衄血、紫斑皮疹或见血尿;阻于下焦,肝肾受损,精华流失,则腰痠浮肿,腹水贫血;上入巅脑则偏瘫癔病。

痰瘀交阻或瘀热内生,凝聚皮表肌腠,气血痹着,失于濡养则手浮肿呈腊样肿胀、指尖皮肤变硬、甚或溃疡和坏死;血脉痹阻,阳气不达四末,故肢端皮肤或白或青紫;阻于经络肌腠关节则肌肉关节痠痛无力。

三、中医辨证论治早期轻症病例以风热犯肺为主,本病慢性活动期,病人以阴虚内热证为最常见,可贯穿在整个病变过程中,阴虚内热常与血热、瘀热相互交结较易为外邪所诱发而急性发作。

急性发作病例以气营热盛证为主,待高热退下后,证向阴虚内热转化。

中晚期病例多以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浊瘀阻为主。

1.风热犯肺证症状:

发热恶风,肢体肌肉关节痠痛,咽痛咳嗽,眼睑浮肿,面部及全身皮肤肿胀或多样红斑皮疹,手指浮肿,肢端发白或青紫,舌淡红,苔白,脉数。

本证多见MCTD早期轻症。

治法:

宣清肺卫,佐以通络。

方药:

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银花20g连翘15g生石膏30g生薏米20g黄芩15g知母10g荆芥10g杏仁l0g桑枝15g蝉衣15g大青叶30g地龙20g生甘草5g虎杖20g防风10g防己l5g秦艽15g川牛膝15g加减:

若肌肉关节痠痛较重,加片姜黄、威灵仙、苍术、忍冬藤、五灵脂、透骨草等。

若汗出恶风较重,酌加黄芪、桂枝、白芍、白术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扶正祛邪。

临床体会:

本证候为MCTD早期轻症,关节炎、关节和肌肉痠痛多见,在治疗上可参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应抓住时机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2.阴虚内热证症状:

长期低热,淋巴结肿大,手足心热,面色潮红,斑疹鲜红,齿衄咽痛,便秘,溲赤,四肢肌肉关节痠痛,眼睑呈紫蓝色,掌趾瘀点,指端青紫,五指难展,舌红苔薄,脉细数。

本证在MCTD慢性活动期最为常见。

治法:

养阴清热,佐以化瘀通络。

方药:

玉女煎、增液汤加减。

生地30g生石膏30g麦冬15g玄参15g黄芩15g生薏米30g知母10g忍冬藤30g虎杖30g川牛膝10g生甘草5g地龙30g桑枝30g鳖甲30g秦艽10g威灵仙30g生黄芪20g加减:

肌萎无力加白藓皮、鸡血藤、当归、苍术、防己、木瓜等。

低热重加青蒿、地骨皮、白芍等。

口干较重加芦根、石斛、玉竹等。

咽喉肿痛重加银花、连翘、板蓝根、牛蒡子等。

热伤血络则瘀点紫斑皮疹迭起,齿衄、溲赤较重者,加紫草、丹皮、茜草、旱莲草、白茅根等。

脱发加首乌、旱莲草、熟地等。

淋巴结肿大重用元参、加牡蛎、川贝、夏枯草、青皮等。

临床体会:

本证常见舌红少苔为阴虚内热之征,长期服用激素者,常见苔白厚腻,只要胃纳大便正常,不能以湿重辨证,可舍苔从证,不影响重用养阴清热治疗。

本病以阴虚内热证为最常见,故养阴清热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

3.气营热盛证症状:

高热不恶寒或稍恶寒,颜面红赤,红斑红疹,咽干口燥,渴喜冷饮,尿赤短少,关节痠痛,手浮肿腊样肿胀,肢端皮肤变化明显或白或青紫,掌趾瘀点,眼睑紫蓝,肌痠无力,舌红苔黄或舌红绛少苔,脉滑数或洪数。

本证为热毒炽盛,气营两伤,相当于MCTD感染诱发急性发作期治法:

清热泻火,化瘀解毒。

方药:

石膏知母汤、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30g知母15g生地30g元参15g黄芩15g丹皮15g赤芍lOg金银花30g连翘20g大青叶30g紫草10g虎杖30g桑枝30g地龙30g川牛膝lOg木瓜15g防己15g黄芪15g寒水石30g滑石30g竹叶10g炙甘草5g加减:

若稍有恶寒者可加桂枝调和营卫,温通经络。

衄血、尿血加藕节炭、白茅根、茜草清热凉血。

如有头痛、呕吐、寒战,舌苔黄厚,热毒较盛,加黄连、栀子、大黄、黄柏、贯众、板蓝根等清热解毒。

咽干、渴喜冷饮较重加芦根、石斛、沙参、麦冬、五味子等。

临床体会:

MCTD高热常由感染诱发,感染诱发为热毒内盛,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及时控制感染。

如MCTD发热、淋巴结肿大,热盛血热痰瘀互结,而非热毒,发热日久却无中毒症状,治疗重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泻火化痰,但也不可忽视解毒,往往临床不易分清有无感染。

4.瘀热痹阻证症状:

手足瘀点累累,斑疹斑块暗红,手浮肿呈腊样肿胀,双手白紫相继,双腿青斑如网,脱发,口舌糜烂,鼻衄肌衄,关节红肿热痛,肌肉酸痛无力,放射线可见骨糜烂和皮下硬结,眼睑紫蓝,小便短赤,有蛋白血尿却无水肿,低热或自觉烘热,淋巴结肿大,烦躁不安,舌红苔薄或舌光红或边有瘀斑,脉细弦数。

本证相当于MCTD慢性活动期中手足血管炎、雷诺氏征、关节痛关节炎、多发性肌炎为主,并出现肾炎蛋白尿、血尿者,为瘀热痹阻,脉络受损,迫血妄行所致和痰瘀互结复感外邪而发。

治法: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方药:

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

水牛角30g生地30g知母15g元参15g丹参30g丹皮15g赤芍15g红藤30g虎杖30g黄芩15g川芎lOg桑枝30g地龙30g川牛膝15g威灵仙20g防己15g木瓜15g生薏米30g白茅根20g猪苓15g茜草15g黄芪30g甘草5g红花lOg五灵脂20g。

加减:

若闭经加当归、益母草。

肌衄加首乌、生藕节、生地榆等。

雷诺氏征比较重,寒热错杂,可加桂枝,重用红花,寒热并用。

临床体会:

MCTD血管炎和雷诺氏征,是本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阴虚内热,瘀热痹阻,脉络受损所致。

治疗上控制血管炎症,应养阴清热为主,结合凉血化瘀。

关节炎、关节和肌肉痠痛是湿热阻络,痰瘀交阻所致,可参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临床上常用苍术、黄柏、薏米、秦艽、桑枝、忍冬藤、威灵仙、透骨草、川牛膝、桑寄生、虎杖、五加皮、五灵脂等以及蜈蚣、土鳖虫、地龙、全蝎、蛇蜕等虫类药物;白芥子、胆南星等化痰药物。

5.热郁积饮证症状:

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心悸怔忡,时有低热、咽干口渴、烦躁不安、红斑红疹,手浮肿呈腊样肿胀,肢端青紫,肌肉痠痛无力,眼睑紫蓝,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或濡数或偶有结代。

本证为热郁上焦,心肺受阻,相当于MCTD引起心肺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炎、肺动脉高压。

治法:

清热蠲饮,化瘀通痹。

方药:

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白散加减。

葶苈子30g桑白皮30g五加皮10g防己15g知母15g生地30g沙参15g黄芩15g生薏米30g猪苓15g茯苓15g郁金15g杏仁15g枳壳lOg甘草5g生黄芪30g虎杖30g桑枝15g秦艽10g忍冬藤30g地龙30g威灵仙30g川牛膝15g大枣5枚加减:

白痰多可加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涎。

咳嗽重加川贝母、炙百部、半夏、陈皮清肺化痰止咳。

心悸、脉结代重加玉竹、五味子、丹参、菖蒲、龙齿。

气短、胸闷加炙苏子、栝篓皮、川朴、旋覆花宽胸顺气。

胸痛彻背加薤白、丹参。

发热加生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力。

虫临床体会:

积饮本为阴邪,但因本证热郁上焦,心肺受阻,气血瘀滞,肃降失司,水为火郁,积饮内停。

治疗上重在清热蠲饮佐以化瘀通痹,而不能用宣痹通阳之法治积饮,切不能忘记养阴清热治病之本。

6.脾肾两虚证症状:

面色无华,但时有潮红,指甲亦无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但时而午后烘热,口干舌燥,斑疹暗红,面浮肿,眼睑紫蓝,手浮肿呈腊样肿胀,指尖皮肤变硬,甚至溃疡和坏死,肢端或白或青紫,两腿浮肿如泥,进而腰股俱肿,关节肌肉痠痛麻木无力,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小便短少,蛋白血尿,舌体胖,舌质偏红或偏淡,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细或细数或细弱。

本证可见于MCTD慢性期手指硬皮样改变明显,胃肠道蠕动缓慢,肾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

治法:

健脾益肾,化瘀利水。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g桑寄生15g秦艽10g生熟地各15g白芍15g当归20g川芎lOg党参20g黄芪20g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6g猪苓20g五加皮10g防己20g赤小豆20g骨碎补20g川牛膝15g泽泻15g龟板15g杜仲15g枳壳lOg杏仁15g红花15g加减:

若中度贫血,血红蛋白、白细胞下降明显,重用黄芪、当归,加首乌、女贞子、黄精、鸡血藤。

虚火上浮加知母、黄芩、丹皮、黄柏。

腰痛膝酸重用杜仲、桑寄生加川断。

畏寒肢冷、脉细弱舌淡苔薄,加桂枝、附子。

蛋白尿、血尿加芡实、白茅根、山萸肉、山药,并重用黄芪。

临床体会:

对手指硬皮样改变明显,指尖皮肤变硬,治疗要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为主。

以防溃疡和坏死。

对胃肠道功能异常,重用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等健脾益气之药。

MCTD肾脏改变通常较轻,表现为蛋白血尿,临床以养阴清热为主配合活血、止血、收涩、利尿之品治疗。

但偶尔肾脏受累成为主要临床问题,病人可死于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本证治疗一定注意扶正祛邪,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防止肾功能衰竭。

7.其他临床辨证治疗

(1)MCTD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病变,虽然仅占10%,但也要引起注意。

若出现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病,脑电图示轻度脑损害,健脑化瘀,祛风除痰方用生地30g、枸杞子15g、麦冬15g、首乌15g、知母10g、天麻10g、白蒺藜30g、蔓荆子15g、赤芍15g、川芎lOg、泽兰叶15g、茯苓15g、半夏15g、陈皮10g、菊花15g、钩藤10g。

若头痛严重加全蝎、蜈蚣。

三叉神经病,出现面瘫加制白附子、白僵蚕、水蛭、地龙等。

神志不清加安宫牛黄丸、醒脑丸。

癫痫抽搐加制南星、石菖蒲、竹沥。

(2)对肝脾肿大,重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川楝子、郁金、红花、刘寄奴、生山楂、三棱、莪术、栀子。

(3)干燥综合征明显时,重用养阴药物加石斛、玉竹、白芍、五味子、山药、天花粉、沙参、麦冬。

(4)对桥本甲状腺炎,重用元参、牡蛎、川贝、昆布、海藻、连翘、青皮等。

中成药列举下列中成药,临症选用1.化瘀消痹胶囊2.痹证1号浓煎剂3.秦息痛片4.痛舒胶囊(组成:

七叶莲、灯盏细辛、玉葡萄根、三七等八味),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

5.四妙丸(组成:

苍术、黄拍、苡米、川牛膝),有清热祛湿、活络止痛。

6.通迪胶囊(组成:

三七、紫金莲、大青木香、七叶莲、鸡屎藤、细辛等),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之功能。

7.盘龙七片(组成:

盘龙七、川鸟、草鸟、当归、杜仲、秦艽、铁棒锤、红花、五加皮、过山龙、丹参等),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8.风湿痹康胶囊(组成:

土茯苓、穿山龙、青风藤、蜈蚣、全蝎、穿山甲、马钱子粉等16味组成),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

9.加味天麻胶囊(组成:

天麻、杜仲、鹿骨(制)、地黄、玄参、牛膝、千年健、木瓜、羌活、独活等15味),有强筋骨、祛风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10.白芍总苷胶囊(商品名帕夫林),其功能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11.风湿定胶囊(组成:

八角枫、白芷、徐长柳、甘草等),有活血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

12.祖师麻片(祖师麻浸膏),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能。

13.红药片(组成:

三七、当归、红花、白芷、川芎、土鳖虫),有活血祛瘀,温经通络之功。

14.其他:

大黄蟅虫丸,复方丹参片,雷公藤多甙片、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脾丸等临症选用。

四、调摄与护理

(一)、调摄1.及时控制感染。

2.慎用某些诱发药物,以避免本病的发作。

3.疾病未得控制时,不宜妊娠。

妊娠期孕妇患者一般均有症状减轻,激素只需减至最低有效剂量,但需密切注意分娩后病情突然恶化。

4.避免日光暴晒及照射紫外线。

5.内热重病人宜食凉性食物,而牛肉、羊肉、狗肉、驴肉等温性食物易诱发和加重病情;水果也宜选用生梨、西瓜、生藕等。

菠菜能发疮和增加蛋白尿和管型,花菜能加重脱发的进程,均宜忌口。

不宜饮酒,也不宜用药酒、补酒治疗。

(二)、辨证施护1.阴虚内热证的病人畏热,但要注意保暖,用温水冲洗,否则会加重关节肌肉痠痛。

2.要观察面部红斑和皮疹消退情况,不要用合成化妆品,防止刺激皮肤。

3.肢端更要注意保暖。

4.热盛证者发汗退热时要及时擦干,中药每日二三剂分3~6次服用。

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医辩证施治银屑病关节炎即牛皮癣关节炎,是一种伴银屑病的慢性炎性关节病。

与强直性脊柱炎、端特综合征等同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但是它具有类风湿关节炎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两者的特点。

银屑病性关节炎是属于银屑病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故也称为关节病性银屑病。

在中医学中本病应属痹病范畴。

尤其是与尪痹、骨痹和大偻较相似。

其皮肤损害则相当于白疕、蛇虱、疕风等病种。

一病因病机(中医学)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多由机体阴阳失调,复感外邪所致。

或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湿邪,或因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复感阳邪,内外相合,闭阻经络,阴津营血不能达于肌表,由此造成皮肤关节等损害。

总之病因不外乎寒热两个方面,因于热者多见,因于寒者少见。

由于寒者脉络凝滞而生瘀血。

由于热者热伤阴液,阴虚血燥,血行不畅,亦易产生瘀血。

因此瘀血的产生往往贯穿于病机的全过程。

二辩证施治既要注意银屑病的治疗,又要注意关节炎的治疗。

1.风寒阻络型症状:

多见于儿童或初发病患者,皮损红斑不显,鳞屑色白而厚,皮损多散见于头皮或四肢,冬季易加重或复发,夏季多减轻或消退。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遇风冷则加重,得热则舒。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生黄芪20g桂枝12g秦艽10g羌活1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五灵脂15g全蝎15g防已20g防风10g地肤子12g白藓皮15g川牛膝15g甘草10g。

加减:

如皮损增厚瘙痒甚者可加莪术15g,蛇床子20g。

如关节疼痛较重,可加苏木15g、土鳖虫10g、白芥子10g,恶寒肢冷者可加川乌10g(附片20g)。

2.风热血燥证型症状:

皮损遍及驱干四肢,且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

皮损基底部皮色鲜红,鳞屑增厚、瘙痒,夏季加重。

常有低热,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固定不移,得热痛增。

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

治法:

散风清热,凉血润燥。

方药:

消风散合解毒养阴汤。

忍冬藤30g公英20g生地30g丹皮20g赤芍15g元参20g蝉衣10g生石膏30g石斛15g苦参20g知母15g地肤子20g白藓皮20g秦艽10g。

加减:

如皮损继续扩大或有新起者可加菝葜、蛇床子。

服药后胃中不适大便溏稀者,去苦参、生石膏,加炒白术、苡米,生地酌情减量或改用二冬。

如关节疼痛不减甚或加重者,酌加苏木、红花、五不留行、片姜黄、虎杖、稀莶草、透骨草、蜈蚣、全蝎、地龙等。

3.湿热蕴结证型症状:

皮损多发于掌、跖关节及关节屈侧和皮肤皱褶处。

皮损发红,表皮湿烂或起脓疱。

低热,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下肢浮肿或有关节腔积液,阴雨天症状加重。

神疲乏力、纳呆,下肢酸胀沉重。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

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加减。

苍术10g黄柏15g生薏米20g川牛膝20g秦艽15g羌活15g白藓皮20g苦参15g土茯苓30g桃仁10g红花10g五灵脂20g萆薢20g虎杖20g。

加减:

若持续发热,皮损无好转者应酌加双花、连翘、枝子、丹皮、生石膏等。

如关节肿胀积液较重者,可酌加车前草、防已、白芥子、水蛭、皂刺、地龙、王不留行等。

若乏力纳呆,下肢酸软沉重酌加生黄芪、木瓜、白术、桑寄生、狗脊、骨碎补、鸡血藤等。

4.热毒炽盛证症状:

全身皮肤鲜红或呈暗红色,或有表皮剥脱,或有密集小脓点。

皮肤发热,体温增高或有高热,口渴喜冷饮,便干,尿黄赤。

四肢大小关节疼痛剧烈,不敢屈伸。

舌质红绛,苔少,脉象洪大而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

解毒清营汤加减。

双花30g连翘20g蒲公英20g板兰根20g生地20g丹皮20g知母15g生石膏60g石斛15g赤芍20g元参20g土茯苓30g稀莶草30g川牛膝15g虎杖20g生甘草10g加减:

如高热持续不退者,上述清热解毒药可加量,或酌加蚤休、紫花地丁、水牛角粉。

如口干渴大便干秘者,可加大黄、元明粉以通腹泄热。

关节疼痛剧烈,不敢屈伸不减者可酌情加透骨草、伸筋草、全蝎、地龙。

5.肝肾亏虚证型症状:

病程长年迁延不愈,皮损红斑色淡,大多融合成片,鳞屑不厚。

关节疼痛,强直变形,腰酸肢软,头晕耳鸣。

舌质暗红,苔白,脉象沉缓,两尺脉弱。

男子多有遗精阳萎,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经期错后。

治法:

补益肝肾,祛风活血。

方药:

大补元煎合身痛逐瘀汤。

生地20g熟地20g当归15g杜仲15g枸杞子15g秦艽15g桃仁20g红花20g五灵脂10g羌活12g川芎12g女贞子15g川牛膝15g虎杖20g。

加减:

银屑病皮损加重或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则应去羌活、川芎之辛燥加丹皮、赤芍、水牛角粉以清热凉血。

如关节疼痛加重甚或关节红肿者,则应去熟地滋腻之品,酌加忍冬藤、连翘、黄柏、薏米、地龙、苏木、防已、稀莶草、片姜黄、鸡血藤以助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临床体会:

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由风寒湿邪所致者为数不多。

因此,不宜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