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929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docx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总结

组织行为学网考考试参考范围20091217

考试类型:

判断;单选:

;多选:

;矩阵配对:

10分;

案例选择:

20分;案例分析:

15分

网考:

40%;6次作业占60%,必须双及格。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调查法)。

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个性)。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本我)。

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佛洛依德)。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

(天才)。

9、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晕轮效应)。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1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

(ERG理论——成长理论)。

1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

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1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2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1、行为型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22、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2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24、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5、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

(可变间隔的强化)。

26、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7、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项目,但他却想成为一名长跑运动员,想而不得,他很苦恼,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8、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29、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正式群体)。

30、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1、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3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35、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强制)。

3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37、“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38、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39、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1000~45000人)。

[3~30人——小;30~1000人——中;45000人以上——巨型。

]

40、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社会功能)。

41、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分化-整合组织结构)。

42、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人际关系)。

43、“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

(有序性)。

44、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组织信念)。

45、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

(复杂性)。

46、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

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多层次性;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管理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多学科性)。

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

5、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行为测量量表有:

(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7、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置之不顾;随机化和不加控制;保持恒定;匹配)。

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测验法)。

9、X理论认为:

(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

10、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社交需要;安全需要;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

11、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12、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13、人的行为特征有:

(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性的;可改变的)。

14、个性的特点是:

(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倾向性)。

15、影响因素主要有:

(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16、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

(阿尔波特;艾森克;卡特尔)。

17、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18、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特殊人员选拔)。

19、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阈值原则)。

20、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21、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

(理性型;政治型和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22、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23、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

24、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25、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向(纵向变动;横向变动;核心变动)。

26、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里为重需要)。

27、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

28、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成就需要;生存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

29、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0、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作本身的特点;责任感;提升和发展;上司的赏识)。

31、激励理论可划分为哪几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改造型激励理论)。

32、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计时工资;月度奖;年终分红)。

33、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34、在我国,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奖励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领导者的管理素质较差;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合理)。

35、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思想政治工作动;奖励;工作内容丰富化;职工参加管理)。

36、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

37、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38、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完成复杂的工作;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39、群体典型的角色有(自我为中心者;任务角色;维护角色)。

40、自我为中心角色包括(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

41、任务角色包括(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支配者)。

42、维护角色包括(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

43、群体决策的方式有(缺少反应;独裁原则;少数原则;多数原则;完全一致原则;基本一致)。

44、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

45、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46、人际关系的功能有(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

47、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人;人际接触;人际的需要)。

48、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49、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少F.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50、人际交往的原则是(互利原则;平等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51、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52、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设置超级目标;采取行政手段;拖延和平共处)。

53、引起冲突的策略有(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重新编组;鼓励竞争)。

54、斯托迪尔指出可以按(生理特性;智力和个性;与任务相关的特性;社会特性)分成不同的类。

55、能力是(性格;知识;体力;智慧)的综合体现。

56、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施密特)提出的。

57、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58、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59、勒温认为存在着(专制方式;民主方式;放任自流方式)的领导工作方式。

60、菲德瑜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的关系)。

61、“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支持型;参与型;指导型;以成就为目标)。

62、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信息的原则;接受型原则;冲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目标合适的原则)。

63、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64、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分工;竞争;反应性)。

65、组织变革大致涉及(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66、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67、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再设计;目标管理;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四、判断改错(10分)

1、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

都不能绝对的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

答:

对。

2、期望理论认为,目标的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答:

错,目标的效价越高,激励力量不一定越大,它还取决于期望值的大小。

3、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

答:

错,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和权威。

4、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答:

错,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5、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

答:

错,应是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抑郁质。

6、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答:

对。

7、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

答:

错,群体的规模适当,工作绩效最高。

8、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答:

错,在紧急的情况下,独裁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9、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

答:

错,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结合起来去完成工作任务。

1.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把每个成员召集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

错,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8.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对。

9.组织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组织所处的内在与外在的客观条件。

对。

4、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对。

5、态度是天生的。

错,态度(不)是天生的

判断题:

(举例,不是范围)

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2.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

3.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4.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医院的门诊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组织。

5.领导活动古今中外都有相通的地方,但是领导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领导者的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6.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是现代组织变革的外部原因之一。

1.坚持收集资料的客观性是任何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原则和重要的特点之一。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

3.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

4.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

5.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

×

6.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

1.实现管理的目标,就要实行合乎人情味的管理,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2.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

3.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

4.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5.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

6.工作设计是指为一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1.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

(对)

2.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对)

3.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错)

4.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错)

5.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错)

1.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全面表示。

(错)

2.血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气质。

(错)

3.期望理论认为,目标的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错)

4.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

(错)

5.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

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对)

矩阵配对范围(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P7:

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个性P51:

是一种个体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气质P63:

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

4.性格P70:

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5.能力P66:

个体在某种机能方面的最大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受先天的身体组织的限制。

从理论上可以用这种机能在适当条件下所能开发的极限来加以限制。

6.态度P76:

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7.价值观P73:

是指一个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8.激励P94:

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9.社会知觉P46:

是知觉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影响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

10.群体P133:

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11.群体规范P141:

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12.群体结构P138:

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13.人际关系152:

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

14.内聚力P146:

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15.领导P194:

就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地艺术或过程。

16.组织P3:

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17.组织变革P298: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变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关注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18.组织发展P308:

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

19.工作生活质量P320:

它既是一种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措施。

它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

20.组织结构P267:

是指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确立的相关形态。

21.工作设计P275:

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22.压力P281:

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做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异常反应。

案例选择:

20分;案例分析:

15分从13个案例中选取

《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案例(案例选择和案例分析来源)

1、怎样看待奖金和荣誉期末复习指导P41

问题:

1.魏亮为何想不通?

他应怎样对街奖金与荣誉?

请用公平理论来分析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怎样才能做好魏亮的思想工作?

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分析。

P80

答: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魏亮老师的对先进教师认知观念,没有随学校‘对评先进教师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他也产生了不公平感觉。

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劳动投人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另一个人的劳动投人和所得报酬的比值相等,那他就会感到公平。

显然魏亮认为自己认真仔细地教学,劳动投人大,就应该评上先进教师,结果却未被评上;而孙强只是会写文章,并没有像他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劳动投人不大,却评上了先进教师。

他觉得二人的劳动投人与所得回报之间的比值是不等的,所以他感到不公平。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要想做好魏亮的思想工作,协调魏亮的认知,使之达到平衡状

态,同时使他感到公平。

根据菲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系主任需要帮助魏亮重新认识先进教师的评选标准;或是帮助魏亮在继续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多发表论文;或是下年度评选先进时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提高评选标准,如既要看其教学工作的好坏,也要看科研成果的水平与数量。

人事关系.使组织中权力和地位的关系重新进行配置,造成一部分人丧失或者削弱了原来的地位和权力.从而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2、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思考题:

   请分别用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答:

(一)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在小苗的成长这个案例中,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通过几次奖励给他住房,并且在授予先进称号、晋级、职称和工资待遇上也给予了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不但满足了小苗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使他获得了友爱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小苗获得了组织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重视和赏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信的情感。

在公司持续6年的支持下,他获得了研制的成功,并最终实现了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事业的欲望),小苗的人生价值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这个案例更为重要的是:

运用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公司的培养与努力,造就了小苗作为一个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功。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激励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麦克利兰认为一名高成就激励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切实可以达到的目标,以不断获取成就需要的满足;第二,他们愿意承担所做工作的个人责任;第三,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希望得到上级组织明确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据此,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公司为他创造了高成就的机会,小苗在为公司做出成就的同时,公司及时给予他必要的物质激励,就是说把内激励和外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考虑了小苗的成就激励需要,而且能够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物质鼓励,也促使小苗在工作上更加努力,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运用过程型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在小苗成长这个案例中:

(1)分梳技术的研制及其成功对小苗有很高的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他有这样一种抱负,一种追求,小苗的主观性效价是高的;

(2)同时,小苗对于付出努力行为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有充分的信心,其期望值也是高的。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给予小苗持续6年的项目支持,使小苗通过努力取得了绩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又通过绩效获得了组织的奖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奖励;最终通过奖励满足了个人需要。

所以,这个案例显示出,研制工作本身所提供的效价(即内酬效价)、完成任务的效价、以及外在奖酬的效价(外酬效价)都是高的;同时,完成任务内在的期望值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否导致获得外在奖酬的期望值,也都是不低的,所以,小苗的积极性得了充分的激发和调动,并最终获得成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

可以通过教育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