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936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docx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DOC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

绪论篇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1.第一语言:

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

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

3.双语/多语现象: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4.母语:

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

指外国的语言。

(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第一语言不一定等于母语,第二语言不一定等于外语)

5.本族语:

本民族的语言;非本族语:

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

6.目的语:

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7.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最多,最正式),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学,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内部因素:

A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B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C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与实践。

外部因素:

A基础学科,如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所起的支撑作用;B语言环境;C国家的方针政策。

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为:

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学科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教学实践三部分。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首先是语言教学——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根本目的。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3.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综合的学科、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1.学科定位上有——“小儿科”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实际上它应当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1.对外汉语教学从汉代开始,唐代鼎盛,但作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它经历了两个阶段:

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50-70年代末)和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

第二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1.设“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即汉办;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1993年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化考试。

第三节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1.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在使用汉语的环境里进行的,即对外汉语教学;在非汉语环境里进行的是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基础篇

第3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一)

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

2.语言的基本特征:

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有生成性(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语言形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课堂中尽量用汉语教学,不借助母语或媒介语);语言产生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3.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A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与18末19初,英.琼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发现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

B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初产生盛行于上半叶,瑞士.索绪尔。

C转换生成语法,20世纪中期,美国,标志是1957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

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提出“语言系的机制、普遍语法”假说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理论。

D功能主义语言学,60年代末、70年代初,标志着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英.韩礼德、法.马丁内,欧洲。

4.每种语言学思潮都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法翻译法;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听说法、视听法;转换生成语法——认知法;功能主义语言学——交际法。

第2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二)

1.长期以来对语言的研究实际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思潮。

近30年来,语言学发展的特点是从语言的形式结构转向语言的功能使用,即着重研究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运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它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能运用这一有限的规则体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主要与语言的形式结构有关);海姆斯在60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它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

3.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语言形式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4.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

话语,实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意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美.哈里斯1952年最早提出。

5.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50年代末,英.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60年代中,格赖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说话者言外之意的研究。

6.1898年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

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A语法方面,汉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

B语音方面,汉语只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一共有1300多个。

C词汇方面,汉语的词音节少,便于记忆,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

8.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A语法方面,汉语语法重“意”而不重“形”,体现了以意合为主、隐形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的特点。

B语音方面,在于声调。

C词汇方面,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量词和语气词、四字成语、古汉语的词语。

D汉字。

第3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1.对外汉语教育学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

教育的目的作用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

2.教学是教育的主体核心部分。

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教学论,它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的效果检查。

3.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影响学习的学生个体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志等)。

4.教学过程的模式:

最早由17C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始,发展为:

A传授式,以夸美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容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B活动式,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但具有片面性,美.杜威。

C发现式,在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自己去发现知识,美.布鲁纳。

D,发展式,苏联,赞科夫,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与培养。

5.不同教学模式给的启示是:

提倡教学模式多样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防止片面和绝对。

第二语言教学更强调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更多体现工具性、技能性特点。

6.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统一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原则。

7.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影响最大。

学科课程论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活动课程论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启发式”而非“注入式”,有以语言讲授、以观察、以训练、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二语言教学,最主要是以训练为主的方法结合讲授方法。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大脑左半球与语言能力有关;右半球与处理非语言因素有关,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差异,一定的功能为一侧大脑半球所控制,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

伦尼伯格于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指在青春期(12岁)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间。

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

2.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变长时需要该信息呈现一定的强度和重复。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按目的分无意识和有意识,按材料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环节。

3.遗忘分为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遗忘的原因有衰退说和干扰说(干扰信息保持的因素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徳.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识记后一小时遗忘率达56%,以后逐渐放慢,31天后遗忘率达79%,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4.心理学作为一独立学科,以1879年德冯特开设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理论影响大。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一)

1.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财富”。

按文化的内容常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精神内核,深层文化)。

2.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它具有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并建立在一定符号系统之上,是在发展变化的。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载体、二者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4.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其特点是:

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交际结果:

文化的相互影响。

5.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A蜜月阶段。

B挫折阶段,产生迷惑、焦虑、悲观、思乡的情绪,甚至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回到自己的国家。

这叫“文化震荡症”也叫“文化休克”,指在为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

C调整阶段。

D适应阶段。

一般来说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6.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尊重不同的文化;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其中有一种态度是既完全保留母文化,又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成为“双文化型”/“边缘人”也就是在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准则等方面同时具有两种文化体系;从跨文化交际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文化依附,是指人们言行所代表和体现的是哪一种文化。

7.知识文化:

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指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二)

1.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

2.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包括: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范围内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和专门性文化知识。

3.语言文化因素:

A语构文化:

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结构重意合而不重形式。

B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C语用文化:

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基本的语用文化有:

称呼、问候和道别、道谢和道歉、敬语与谦辞、褒奖与辞让、宴请与送礼、隐私与禁忌。

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要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5文化教学方法:

“文化揭示”,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习得篇

第5章语言习得理论

第1节语言学习与习得

1.西方学习理论主要有两大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分别来源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受环境支配、获得经验而被动形成的行为改变,完全排斥人的主观思想;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改变。

2.习得:

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学习:

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堆语言规则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习得第二语言。

第2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1.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有五个阶段:

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2.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A刺激——反应论,40—50年代盛行,斯金纳,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第一语言;B先天论,乔姆斯基,认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则体系;C认知论,皮亚杰,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成为“图式”,认知的发展受同化、顺应、平衡三个基本过程影响。

它认为语言习得是先天与后天的因素相互作用,先天具有而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语言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D语言功能论,韩礼德,是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成是语义体系掌握的过程。

第3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1.如题:

A对比分析假说,拉多,50年代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理论的产物。

第一语言的迁移问题,迁移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是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法的基础。

B中介语假说,美.塞林克,1969在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中介语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的特点:

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动态语言系统;偏误有反复性;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产生的原因:

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和交际策略。

可以说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

C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科德,1967,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和自身的规律和顺序。

D输入假说,美.克拉申在80年代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一系列假说,它由自称体系的5个假说组成。

习得与学习假说,成人有两种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潜意识的习得和优势的语言学习,而习得是首要的。

自然顺序假说,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

监控假说,通过学习所得的有意识的系统语言知识和规则,在言语行为中起监控作用,但这种作用十分有限。

输入假说,该假说用来回答人们如何习得语言,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用“i+1”表示,他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他认为不需要教学习者如何说话,教说话的最好办法是给他可理解的输入。

情感过滤假说,也称屏蔽效应假说,第二语言的学习总是输入大于吸收,人类头脑中这种对语言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称为“情感过滤”,而造成这种过滤或屏障有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和身体状况等。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的实现要有可理解的输入和降低屏蔽效应两个条件。

E普遍语法假说。

由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而来,乔氏认为婴儿的“最初语言状态”包括人类语言共有的语言规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

婴儿接触到具体的语言通过假设——验证给这些语言参数定值,逐渐形成规则系统,即“语言原则参数”理论。

实验证明,人们对所接触到的第二语言的语言参数可以再定值。

F文化适应假说。

舒曼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

文化适应,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起主导作用)和心理距离,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在情感方面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包括语言障碍带来的焦虑、文化震荡带来的恐惧紧张以及动机、自尊心等。

洋泾浜假说,在社会与心理距离太大的情况下,学习者的语言就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形成洋泾浜化,即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也不一定能习得目的语。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

A相同点:

两种语言习得都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和客观条件(语言环境);都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B不同点:

习得动因不同——本能VS受意志支配;习得环境和方式——天然、“沉浸法”;习得过程不同——儿童是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发展,成人学习者则是利用第一语言已经年高建立起来的概念、系统知识及经验来帮助学习第二语言;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主题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

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上一章第三节所讲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侧重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探讨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本章要探讨另外三个方面:

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先后出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等模式。

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生理、认知和感情因素。

3.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有课堂教学和社会大环境。

第1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1.对比分析:

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将干扰分为阻碍性干扰和介入性干扰)。

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难度等级模式”。

盛行于50—60年代。

2.偏误分析: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失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认知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是其基础。

科德提出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的区分,还根据中介语的发展,把偏误分为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后系统偏误。

偏误来源:

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回避、语言转换);学习环境的影响。

即迁移、过度泛化、简化。

(迁移:

学习者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运用目的语,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偏误;学习者将其所学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的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成过度概括/泛化;简化是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的语冗余部分,或者将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

对待偏误的态度:

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的、正常的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

教师对学生的偏误无需过分挑剔,而是要鼓励学习者积极进行语言交际;但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帮助学习者改正偏误,避免僵化现象。

纠正偏误,首先要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分析,以区分轻重缓急。

还要看偏误发生的场合,在语言形式进行训练时语言、词汇、语法都应从严纠正;但在交际性练习时,应该在事后再给学习者指出。

其局限在于对语用和文化方面的规则研究还不够,也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

3.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

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偏误部分、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及时中介语发展的轨迹。

话语分析与语境有关。

第2节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是该领域中最大的研究项目。

 

1.生理因素:

年龄。

成年人在语音和口语方面,困难要大一些,句法和词汇方面占有优势。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是学习时间的长短。

2.认知因素:

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

A智力是人的心理机能,是成功人士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注意不同纸上的学习者,特别要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习者。

B语言学能,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

(语音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归纳能力)

C学习和交际策略。

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机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可分为认知学习策略(求解、推理、实践、记忆、监控)和元认知学习策略(计划、监控、、评估、调节);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交际策略有,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使用其他语言、求助于对方。

D认知方式:

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却别开来,能集中于某一部分不受其他部分的干扰;场依存性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实物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审慎性与冲动型:

审慎型的人善于周密思考、读写能力较强;冲动型的人反应快捷,口语听说能力强。

歧义容忍度:

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接受与容忍的程度。

3.情感因素:

指动机、态度和性格。

A动机:

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20%,其他14%。

动机是吉利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某种目的而付出的努力和愿望。

可以分为:

内部动机(个体自身的兴趣)和外部因素(他人影响、奖惩);近景动机(直接联系、具体的)和远景动机(长远目标和社会意义);兰伯特提出的融合型动机(与目的语社团直接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更多接触)和工具型动机(工具目的,如查阅资料、进行研究)。

把汉语作为目的语的外国学者中,为了了解中国,即出于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兴趣而学习汉语的,占相当大比例。

学习第二语言的最根本动力应是交际的需要。

所以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适当的运用竞争机制,改进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

B态度:

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感情上的褒贬好恶,并反应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型。

影响学习态度的方面有:

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

并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