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53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docx

临床药物治疗学自考学习指导

 

临床药物治疗学

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自考专升本使用)

 

郑州大学药学院编

2010.07

 

《临床药物治疗学》学习指导

一、前言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药物的手段治疗疾病,达到消除或控制病因与致病因素,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痛苦,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缓解或治愈疾病,保护或恢复劳动力,保持病人生活质量以及预防疾病复发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将药物治疗与临床紧密相结合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将所学药学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并能够在药物治疗方面起到临床医师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进一步达到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以及促进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开拓和发展的目的。

教材选用姜远英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二、授课内容及分级要求

第一篇总论(第1~9章)

第一章绪论

1.掌握:

药物、药物治疗学、临床药学的基本概念及临床药物治疗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2.熟悉:

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学习药物治疗学的目的与意义;

3.了解:

药物治疗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1.掌握: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以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经济性、规范性的基本概念;

2.熟悉:

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药物治疗经济性的基本目标以及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3.了解:

药物治疗适度性的原则和产生药物治疗安全性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1.掌握:

确定给药方案的目标及实行个体化给药的过程中依据相关因素的改变对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处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

2.熟悉:

治疗药物的选择原则和制定给药方案的一般策略、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概念;

3.了解: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以及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

1.掌握:

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熟悉: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和特点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则;

3.了解: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监测方法及其特点。

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

1.掌握: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2.熟悉: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3.了解: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与临床对策。

第六章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1.掌握:

疾病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

2.熟悉:

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原则。

第七章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1.掌握:

妊娠期用药的临床评价;

2.熟悉:

妊娠期的药动学特点、小儿生理学特点以用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

3.了解:

常用药物作用于特殊人群的案例。

第八章遗传多态性与临床用药

1.掌握:

遗传多态性在药物反应个体差异中的作用;

2.熟悉:

主要药物代谢酶及其功能;

3.了解:

遗传多态性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九章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

1.掌握: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2.熟悉:

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和评价方法、循证医学在药物治疗中决策中的应用;

3.了解:

循证医学的局限性和展望。

第二篇各论

第十章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概念和治疗原则,帕金森病的概念、临床表现;

2.熟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的选用,出血性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常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及其代表药物,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与治疗药物作用机制;

3.了解: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出血性脑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癫痫的临床表现及各类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的选用,帕金森病的长期用药综合征,老年痴呆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章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精神病的基本概念,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2.熟悉:

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和躁狂症的药物治疗;

3.了解:

各类精神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治疗机制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及代表药物,血脂及其成分,高血脂症的简易分型;

2.熟悉:

血压的调节机制,高血压的并发症及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原则,调节血脂的药物分类及各类的代表药物;

3.了解:

高血压合并其他临床情况时的药物选择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冠心病的分型,心绞痛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的选用,心肌梗死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疗机制和药物选用,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和药物选用,心律失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及治疗用药的分类。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选用、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2.熟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3.了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一般治疗原则和肺结核的药物治疗常识。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选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熟悉: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相互作用;

3.了解:

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的选用和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的概念,治疗用药的种类及代表药物;

2.熟悉: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治疗用药间的相互作用及治疗用药和食物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

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的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第十六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措施和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糖尿病的药物作用机制;

2.熟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药物的选用,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的选用;

3.了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骨质疏松症和痛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与治疗机制。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道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治疗药物选用、不良反应和防治;

2.熟悉: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药物的作用;

3.了解: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道感染的一般治疗原则。

第十八章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病的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2.熟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策略;

3.了解:

系统性红斑儿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病的临床表现;

第十九章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1.掌握:

恶性肿瘤的概念、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

2.熟悉: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各类抗肿瘤药物代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3.了解: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异同点;

第二十章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1.掌握: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带状疱疹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药物的选用;

2.熟悉: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带状疱疹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一般治疗原则;

3.了解: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带状疱疹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十一章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

1.掌握:

中毒和毒物的概念,临床上急性中毒的分类;

2.熟悉:

常见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机制;

3.了解:

一般性中毒的解救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药物

2.药物治疗学

3.合理用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合理用药的含义包括()

A.选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能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B.明确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的关系,对药物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有应对措施;

C.设计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能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

D.治疗副作用小,即使有不良反应也容易控制或纠正;

E.消耗最低的药物成本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临床药物治疗学实施合理用药的生要基础包括()

A.药理学B.生理学C.病理学D.生物化学E.分子生物学

3.药物治疗产生的效应是药物、机体、疾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药物方面的影响包括()

A.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生产质量和药理特性B.给药的方法

C.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生理状态

E.心理状态

三、简答题

1.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

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2.主要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以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ABCDE2.ABCDE3.ABC

三、简答题

1.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依据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作用特点,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

2.内科学关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临床药物治疗学关注根据疾病的分类分型如何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药物过度治疗

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是()

A.有效性B.安全性C.经济性D.方便性

2.产生药物治疗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A.药物本身固有的生物学特性B.药品的质量问题

C.药物的不合理使用D.包括以上三点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药物选择原则包括()

A.有效性B.安全性C.经济性D.方便性E.单一性

2.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等因素,使药物对患者的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A.病史B.用药史C.个体差异D.药物的相互作用E.药物价格

3.联合用药的基本条件包括( )

A.两药或多药合用时,疗效应该协同或相加B.药物不良反应相互抵消或减弱

C.用药的风险与费用不增加D.使用方便,患者的依从性好

E.所联合用药的适应证完全相同

四、简答题

1.药物治疗经济性主要控制的目标。

2.药物治疗的临床地位。

3.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指超过疾病治疗需要,使用大量的药物,而且没有得到理想效果的治疗,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无病用药、轻症用药等。

2.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包括遵守医疗约定,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忠告等。

3.就是要以消耗最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ABCD2.ABCD3.ABCD

四、简答题

1.

(1)控制药物需求的不合理增长;

(2)控制有限药物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3)控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合理过度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基本的治疗手段。

对于全身系统性的疾病,药物治疗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局部性的疾病,也往往需要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或防治并发症。

3.

(1)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均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2)机体方面的因素:

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精神因素、病理状态、遗传因素、时间因素等对药物治疗效果均可产生重要影响;

(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包括遵守医疗约定,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忠告,如进行全面的体检,避免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等。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名词解释

1.治疗窗

2.处方

3.TDM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正确治疗的开始是()

A.正确诊断B.确定治疗目标C.制定给药方案D.书写处方

2.t.i.d的含义是是()

A.每日一次B.每日两次C.每日三次D.每日四次

3.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是()

A.淡红色B.淡黄色C.淡绿色D.白色

4.普通内服药品一般的处方量为()

A.2日量B.3日量C.7日量D.10日量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依从的常见原因有()

A.疾病因素B.患者因素

C.医药人员因素D.药物因素

E.给药方案因素

2.下列属于处方药的是()

A.新药B.抗肿瘤药

C.麻醉药品D.精神药品

E.医疗用毒性药品

3.依据给药方案治疗有效后,可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A.疾病治愈可停止治疗

B.疾病未愈,但无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

C.疾病未愈,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观察

D.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调整治疗方案

E.长期使用普萘洛尔,疾病治愈后马上停药

4.给药方案是指确定()

A.药物剂量B.给药途径

C.药物剂型D.给药时间

E.疗程

四、简答题

1.试述药物治疗的一般过程。

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产生最小治疗效应的血药浓度称为治疗阈,而出现机体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的血药浓度称为治疗上限,二者之间的范围称为药物的治疗窗。

2.是由取得了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经济上、技术上和法律上的意义。

3.即治疗药物监测,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D4.B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ABCDE2.ABCDE3.ABD4.ABCDE

四、简答题

1.明确诊断,确定治疗目标,确定治疗方案,开始治疗,评估和干预。

2.

(1)认真填写一般项目:

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是确认患者的重要信息,还有助于审方时发现可能的剂量错误,特别是对小儿和老年患者。

清楚地填写日期也很重要,因为某些药物处方超过一定的时限将不再有效。

(2)每个药物占一行,药名在左,剂量在药名的右边。

除法定或协定制剂外,应写明药物的浓度。

注意药名要用正规名称,避免使用缩写。

(3)药物用量单位应按照药典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用量数量必须写清楚,小数中有效零不能省略。

(4)药物总量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确定。

药品剂量不应超过药典规定的极量,如特殊情况需要达到或者超过极量时,医生应在药品名称下再签名。

(5)危重病情急需用药时,应在处方下注明“急”。

(6)处方时应认真慎重,用钢笔书写,不得涂改。

处方后,须仔细核查,确保无误后才签名交给患者。

(7)开写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应使用专用处方笺。

3.

(1)治疗指数窄,毒副反应大且不易辨别的药物;

(2)个体间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

(3)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4)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

(5)长期使用可能积蓄的药物;

(6)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药物;

(7)常规剂量下易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或诊断、处理药物中毒。

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不良反应

2.药物不良事件

3.非预期不良反应

4.药源性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少数病人的特异性遗传素质使机体产生的异常药物反应称为()

A.特异质反应B.变态反应

C.后遗反应D.三致反应

2.下列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则的是()

A.新药上市前严格审查B.任何情况下都不宜用药物拮抗

C.合理使用药物D.不良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用一切药物

3.下列属于A型不良反应特点的是()

A.与药物作用无关B.潜伏期长

C.不具重现性D.与药物剂量有关

4.下列属于B型不良反应特点的是()

A.较为常见   B.与药物剂量有关

C.病死率高    D.可通过减量或停药避免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要点()

A.药物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在时间上应有合理的先后关系

B.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C.有相关的文献报道

D.去激发反应E.再激发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监测方法有()

A.自发呈报系统B.医院集中监测

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

E.记录联结

3.下列属于B型不良反应的是( )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C.特异质反应D.变态反应

E.后遗效应

4.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 )

A.毒性反应 B.首剂效应

C.特异质反应D.撤药反应

E.后遗效应

四、简答题

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3.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是指药物治疗疾病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3.是指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与药品说明书上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者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

4.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药源性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B3.D4.C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ABCDE2.ABCDE3.CD4.ABDE

四、简答题

1.

(1)A型(量变型)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

(2)B型(质变型)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2.

(1)A型:

药物的吸收改变、药物的分布改变、药物的代谢改变、药物的排泄改变及药效学的原因;

(2)B型:

药物异常性,如赋形剂或化学合成中的杂质引起;患者的异常性,如变态反应或特异质反应等。

3.

(1)预防原则:

增强药物的防范意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实行个体化给药;联合用药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2)治疗原则:

A型药物不良反应减量或使用选择性更高的同类药物;B型药物不良反应通常必须更换药物;药源性疾病和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采用减少药物的吸收、加速药物的排泄、使用解救药物等方法来治疗。

对于出现药物变态反应的解救,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就地抢救。

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

一、名词解释

1.药物的相互作用

2.药剂学相互作用

3.药动学相互作用

4.药效学相互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配伍变化属于不可见性的是()

A.水解 B.沉淀

C.变色D.结晶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金属阳离子有利于四环素的吸收

【固体剂型,遇阳离子(二价或三价离子)时,则形成不溶性、难吸收的络合物。

B.与强吸附性药物合用时,药物的血药浓度一般较高

C.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下易于排泄

D.高脂肪的食物有利于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3.长期使用苯妥英钠的患者,使用其他药物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诱导肝药酶的: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卡马西平】

A.诱导肝药酶,使其他药物的代谢加快,血药浓度降低

B.竞争肾小管排泄,使其他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

C.竞争组织结合,导致血药深度升高

D.竞争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其他药物排泄加快,血药浓度降低

4.利尿药会加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原因是()

A.利尿药增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排泄

B.利尿药抑制肝药酶

C.利尿药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听力下降

D.利尿药竞争性抑制氨基糖苷类药物排泄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下列变化有可能引起沉淀的是()

A.注射液常溶媒组成改变B.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C.pH改变D.形成螯合物

E.水解反应

2.下列会减少四环素吸收的离子是()

A.钙离子B.镁离子

C.铝离子D.钠离子

E.氢离子

3.药效学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通常有()

A.协同作用B.相加作用

C.拮抗作用D.水解作用

E.盐析作用

4.药物之间可以通过影响()因素来影响药物的吸收。

A.胃肠道pH值  B.药物的结合与吸附

C.肠吸收功能  D.胃肠运动状态

E.肠道菌群的改变

四、简答题

1.影响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

2.目前临床针对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其中一个或几个药物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

2.在药物制剂进入可利用状态之前相互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使药物理化性质改变,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3.不同药物在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任一环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作用靶点的浓度,最终使其药效发生相应改变。

4.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不同受体,产生疗效的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C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

1.ABCD2.ABC3.ABC4.ABCDE

四、简答题

1.影响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占药动学相互作用的40%,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主要依赖于微粒体中的许多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简称CYP。

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包括CYP的抑制、诱导以及对肠道CYP和P-糖蛋白的影响。

CYP的底物与CYP诱导剂合用时,底物代谢加快,作用减弱;CYP的底物与CYP抑制剂合用时则相反。

2.

(1)将明确的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纳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同时利用现有的权威药品信息数据库,查阅药品相互作用的详细信息,对患者治疗方案做出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和评价,指导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