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5411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docx

学习内容分析方法

分析教学内容的方法

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分析教学内容是为了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教学内容各部分的联系,回答“学什么”的问题。

分析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有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使用卡片法等。

1.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点。

例如:

一个国家的省市名称可按地理区域的划分来归类,人体外表各部位的名称可由上向下,按头、颈、躯于、上肢、下肢分类等。

确定分类方法后,或用图示、或列提纲,把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请参看下面的实例。

是一则归类分析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

从形式上看,该示意图与后面将讨论的层级分析图相似,但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本质上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参看后面的层级分析)。

2.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教学内容的分析。

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

如历史教学中,可以用几条带箭头的线段及简洁的数字、符号来剖析一次著名战役的全过程,其起因、时间、地点、参战各方人数、结果等都被反映在图解之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分析者容易觉察内容的残缺或多余部分以及相互联系中的割裂现象。

3.层级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

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有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

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

依次类推……。

可见,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愈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愈低(愈容易),愈是在上层的难度愈大;而在归类分析中则无此差别。

下面是对“整数减法”教学内容进行层级分析的实例:

由图1.7可见,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11)的学习以(7)、(8)、(9)和(10)四项从属技能的学习为先决条件,该层级分析一直继续到最后一级的子目标(简单减法)为止。

层级分析的原则虽较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不容易。

它要求参加教学设计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熟悉学科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的原有能力基础,并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4.信息加工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种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教学内容。

例如求算术平均数的解题过程即反映了这种信息加工过程(见实例1)。

在许多教学内容中,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不是按“1→2→3→…→n”的线性程序进行的。

当某一步骤结束后,需根据出现的结果判断下一步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使用流程图表现该操作过程。

流程图除直观地表现出整个操作过程及各步骤以外,还表现出其中一系列决策点及可供选择的不同行动路线。

信息加工分析不仅能将内隐的心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也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

(见实例2)

刻纸拓印过程为

一.画稿--用单线画出稿样轮廓。

二.复印--将画稿分别印在图画纸上。

三.剪形--将所印的图样逐个剪下。

四.刻纹--用刻刀按印稿将结构刻出。

五.衬贴--将剪下的图样分别贴在底板纸上。

六.印刷--用滚筒等用具使底板吃足油墨,然后把印纸覆上,压印成画。

5.使用卡片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的工作细致复杂,常有必要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改,补充或删除一些内容。

因此,需掌握一种计划技巧,较有效的计划技巧是使用卡片。

具体方法是,将教学目标和各项内容要点分别写在各张卡片上,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安排,经讨论修改后,再转抄到纸上。

使用卡片的主要特点是灵活,便于修改及调整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另一特点是形象直观,便于讨论时交流思想。

下面是使用卡片时的一些具体技巧:

1.每张卡片写一个要点(如一个单元目标或一项从属技能),便于增删内容、调整位置。

2.使用彩色卡片,同一层次或同类的内容用相同色彩的卡片,这有助于分类。

例如,概念用白色、规则用黄色等。

3.制作一种专用的展示板,用于辅助分析并展示分析结果,使参加讨论者对教学内容分析的结果一目了然。

磁性白板就是一种有用的展示工具。

4.建立一套卡片编号系统,便于理顺各张卡片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分析结果定稿后的记录整理。

例如:

6.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StructralModellingMethod简称ISM分析法)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

当我们分析的各级教学目标不具有简单的分类学特征,或者其中的概念从属关系不太明确,也不属于某个操作过程或某个问题求解过程时,要想通过上面所述的几种方法直接求出各级教学目标之间的形成关系是很困难的,这时就要使用ISM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操作步骤:

第一,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子目标。

第二、确定各个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作出目标矩阵。

第三、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一:

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是有关沉浮的内容,主要研讨的是物体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前几节探讨了物体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的关系,这节课主要探讨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性质的关系。

通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

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

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联系本单元第1课,继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

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分四个部分,分别是“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和“阅读资料”。

第一部分:

马铃薯的沉浮

为调动起大家的好奇心,我先讲了“死海不死”的故事。

把学生引入对海水的思索、探究中。

然后进行了马铃薯的沉浮的试验:

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杯中,结果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放入另一杯液体中的马铃薯浮。

启发学生猜测、讨论,结果引向液体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变化,与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起来。

第二部分: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学生虽已知道液体不同,但肉眼观察差别不大,不知名的液体不能尝。

为了解开孩子心中的迷,安排了“液体加热”的观察试验。

加热后白粒的出现,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很自然的进入第三环节。

第三部分: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学生发现液体中含有溶解的物质后,肯定会想到,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我们就调制一杯盐水试试看。

这样学生就卷入到了推测和验证活动中了。

经过试验得出:

当食盐溶解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随后又调制了一杯糖水试试看。

试验成功后,学生会反思得出:

原来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液体发生了变化。

液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思索待下节探索。

这试验为下节做了铺垫。

第四部分:

阅读资料

开始引用“四海不死”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最后又让学生阅读能更好的为马铃薯的沉浮提高理论依据。

纵观全课,学生经历的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四、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五、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马铃薯、一个水槽、两个大烧杯、酒精灯或生日蜡烛、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1袋食盐、1袋白糖、一根筷子。

六、教学流程图

设疑导入探究新知拓展延伸总结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导入

1、讲:

“死海不死”的故事

2、出示一个马铃薯请学生谈谈平时观察到的马铃薯在水中的情况。

问:

如果把它放入水槽的液体中你们猜猜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呢?

(学生猜测)

3、分组进行实验并汇报结果。

4、马铃薯的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马铃薯沉与浮现象。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沉浮的情况)

2、猜测不同现象的原因。

提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水槽中的沉浮?

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3、继续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铁片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分组实验)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

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

体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什么液体?

4、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分组实验)

(1)提问:

是不是盐水真的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我们来试试好吗?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这里不希望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入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

(3)思考:

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5、用同样的方法调制一杯糖水进行试验,观察并记录。

(三)、拓展延伸:

观看有关死海的录像资料片。

学生谈感受

(四)、总结:

1、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液体的浓度如果改变了,也会改变放入它里面物体的沉浮状况,那有关沉浮的秘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八:

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主动参与意识强。

2、学生能在实验中共同合作,齐动手共探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探究、推测、分析得出结论。

4、能根据课内外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

九: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

在学生进行马铃薯沉浮的分组实验时,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深思。

有一个组拿的是水槽,盛的水多,准备的盐水放完了马铃薯也未能浮起来,这一组的同学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在其他组的帮助下实验才得以顺利进行;还有一组的同学准备的马铃薯太大,烧杯小,放不进去,急中生智与另一组准备进行了调换。

这些现象我们始料未及,最终在同学们的合作协调中都得到了解决。

看到同学们取得成功时的欢愉、得到帮助时的感激。

我心里升起了无限感慨:

只有在合作中才更快成长,只有参与才得出结论。

§1—4分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分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微粒,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非常抽象,现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抽象思维有限,这给教学活动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带来不便。

如果教师只是空洞地、机械地讲解,即使十分注意听讲的学生也不可能完全从简单的言语中掌握其中的精髓,而且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让学生透彻地领悟实验内容,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习《原子》的基础,只有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建立起来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有关原子的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几乎没有认识,学生不具备相关理性认识的知识,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所体会,对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又非常好奇,有探究其中奥秘的强烈欲望。

三、指导理论和依据:

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知识出发,努力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运用简单的实验启发学生领悟微观的粒子。

教师要多联系一些生活实际、多运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力求在学生脑海里建立分子观,运用分子的特征,辨析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分子的内涵和特征,对学习《原子》有一定的帮助,能较简单地建立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深入到物质内部,对物质的构成有较深入的理解。

四、知识归纳: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定义

⑵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⑶能独立操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学习观察和描述实验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习归纳和概括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⑵学习运用实验、类比、图片等方式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研究态度

⑵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的品德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⑶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的辩证主义认识观

六、教学重点:

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七、认知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八、教学方法:

实验学习法、课堂讨论法、情境会话式教学法、经验中学习

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氨分子扩散实验、加热固体碘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实验

十、教学用具:

仪器:

烧杯、药匙、试管、镊子、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量筒。

药品:

酚酞试液、浓氨水、碘球、水、酒精。

其它:

棉花、滤纸条、火柴、滤纸、多媒体设备。

十一、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通过教师的归纳、完善,引出学习内容

 

引出教学内容---分子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通过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使学生体验分子很小,但有体积有质量,体验分子的真实存在。

【设问】香水芬芳,臭豆腐臭味逼人,你们知道原因吗?

湿衣服晒在太阳底下干得快,白糖放在水里一会儿就没了,而水却有了甜味,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引入】这是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由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

可以闻到气味,是因为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因而使人嗅到气味;

湿衣服晾干,是由于构成水的微粒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空气中;

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蔗糖的微粒扩散到水的微粒中间去了,才使水有了甜味。

【讲述】所谓微粒就是微观粒子的简称。

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一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板书】§1—4分子

【讲述】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设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你们知道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吗?

【板书】一、分子的特征:

1.分子真实存在,体积小,质量轻。

思考、讨论、回答

 

领会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记笔记

观看大屏幕,体会某些物质由分子构成

 

通过数据感受分子真实存在

 

展示课题

展示图片

 

展示数据。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说明酚酞遇氨水显红色

通过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得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使学生从事实上体会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与讨论

利用小故事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

得出结论:

分子间有间隔

 

引导学生分析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本质

使学生明确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本质

【设疑】分子是不是固定不动的?

让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实验】教师先演示酚酞试液遇氨水酚酞变红的实验。

氨分子扩散实验

【设疑】此实验中,酚酞试液与氨水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也显红色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遇上了酚酞试液,就发生了变色反应。

【板书】2.分子在不断运动

【实验】加热固体碘。

【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预测】先让学生推断混合后的体积

【实验】50ml的无水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的体积与原酒精和水的体积有何关系。

【板书】V总<V1+V2

讲小和尚学艺的故事,分析原因。

【板书】3.分子之间有空隙。

【设疑】物质为何有三态之间的变化?

【讲解】物质有“三态”的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不同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讲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引起的。

观看、体会、分析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的本质

讨论、思考、回答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的本质

先预测混合后液体体积的变化情况

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记笔记

 

思考、讨论

 

倾听、思考、理解

 

展示板书

 

展示板书

讲小和尚学艺的故事

展示板书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使学生能够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

引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

通过演示课件,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使学生明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不同变化情况及不同本质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分子的定义

讨论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的关系

 

【板书】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设疑】那么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会发生改变?

【实验】观看电解水的课件---宏观的课件,微观的课件。

电解水的示意图:

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解】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这与物理变化有很大的差别。

【板书】二、分子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不同情况

1、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

【板书】三、分子

1、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讨论】从几方面理解分子的定义?

【设疑】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不同种物质又如何?

【板书】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观看课件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观看图示、思考

 

根据课件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倾听、理解分子的定义

思考、讨论、回答

根据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播放《电解水实验》

播放《电解水的原理》

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

(用几何画板打开)

 

展示板书

展示板书

 

展示分子定义的涵义的分析层次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回忆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从分子角度出发,分析纯净物与混合物

小结知识,明确重点和难点

【提问】我们刚才实验③将酒精与水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说出你的理由。

【设疑】从分子角度出发,你们知道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吗?

【板书】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纯净物,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混合物。

【小结】让学生小结这节课的内容该如何掌握,最后教师再小结。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思考、回答

记笔记

学生总结

 

展示板书

展示小结

十二、板书设计§1—4分子

一、分子的特征:

1.分子真实存在,体积小,质量轻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空隙V总<V1+V2(一般情况下)

二、分子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不同情况: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

 

三、分子:

1、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纯净物,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混合物

十三.附:

小和尚学艺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随师学艺三载,他自认为学艺圆满想下山,师父让他完成一项功课---想办法装满一个大钵。

他把装满石块的钵交给师父,师父随手抓起碎石放入钵中,老和尚问满了吗?

小和尚自信地认为装满了,老和尚又抓起一把沙土放入钵中,大家说这回钵满了吗?

十四、配套练习:

 

 

 

§1—4分子单元习题:

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B.氧原子C.氧分子D.氧气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液氧B.水C.氢气D.氧化镁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液态氧C.澄清的石灰水D.食盐水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灰水B.冰水共存物C.红磷D.镁

6.氧气变为液氧主要是因为()

A.分子本身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7.水结成冰说,其结果是()

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B.水分子的间隔增大了

C.水分子的间隔减小了D.水分子的组成改变了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冰水共存物;②氧化铜;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水银(汞);

⑥白酒(白酒内含水);⑦二氧化硫;⑧自来水;⑨矿泉水;⑩液氮;

十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本人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

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学生不会学。

如果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分组试验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利用演示文稿和实验动画将生动、有趣、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将他们带进了一个美好的情境。

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节约了教师和学生双方宝贵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