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92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docx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

1.(2008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 以至自鸣得意

[答案]A【解析】①中应选“年轻”。

“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

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

②中应选“以至”。

“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2.(2009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解析:

遏制:

表示禁止、禁绝,尽量控制事件发生,但结果有可能事件还是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减轻;遏止是尽量阻止事件发生。

秩序:

重点表示“有条理,不混乱”,一般指社会状况。

次序:

重点表示顺序,可以指人或物,也可以指自然现象或社会状况。

擅长、善于:

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3.(2009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

“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C【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能力。

我们可以从词的感情色彩、词性、词的使用对象、词的语气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使用场合等多种角度去加以区别。

如果能够多读多思,形成语感,那么辨析起来就容易多了。

4.(2009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B.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D.国事况且荣誉

[答案]C解析:

“国事”与“国是”是近义同音词,二者都是名词,都指国家的政务、政事。

但二者同中有异: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何况”和“况且”的区别是这样的:

“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

经常和“也”“还”“又”配合使用。

“何况”也有补充说明理由的意思,这一点和“况且”大体相似,略有不同。

还有一点,是表示进一层,带前后对比意味,有反问语气。

(1)用反问语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的句子,一定要用“何况”,不能用“况且”。

题目很显然是反问语气,所以应该用何况。

(2)前后带衬托、对比关系的,一定用“何况”;后文是对前文进一层说明理由的,用“况且”最佳。

荣誉与名誉的区别是这样的:

荣誉是一定社会或集团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褒奖,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

名誉是对特定的公民和法人的人格价值的一种社会评价。

具体地说,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两者都可以和“权”字搭配。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荣誉权与名誉权在一定程序上表现出关联性,但二者仍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1)二者的范围不同。

荣誉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取得,只有某些做出了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成果的人才会获得荣誉称号,因而具有专属性;而名誉是每个公民或法人都享有的,具有普遍性。

(2)取得的方式不同。

荣誉的取得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由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给予表彰的方式授予;名誉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与法人的,其取得不需要履行任何程序手续。

(3)客体内容不同。

名誉是社会对每一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而荣誉则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的一种褒扬和嘉奖。

(4)消灭的要求不同。

荣誉权的丧失通常是由授予单位基于法定事由给予剥夺,如因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因为触犯刑法等因素而被剥夺荣誉称号;名誉权则无法被剥夺或受到限制。

荣誉权的取得可以多种原因。

公民、法人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试题中的句子不是“肯定和褒奖”“积极的评价”,所以不应该选择“荣誉”。

5.(2009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

他动情地说:

“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D.感受依附不免

[答案]C【解析】A感受:

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感触:

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

依附:

附着,依赖依靠。

依托:

依靠。

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

未免:

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

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

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与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题型,可从词语语义、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使用对象和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本着“同中存异”的原则,本着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6.(2010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

这是一座 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答案]B【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陵墓:

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

陵寝:

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墓茔:

墓地,茔地。

墓室:

①犹墓庐;②犹墓穴。

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

点缀:

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镶嵌:

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装饰:

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

装点:

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

虽然:

即使如此;犹即使。

即使:

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

固然:

连词。

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尽管:

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

绝无仅有: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独树一帜:

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7.(2010重庆卷)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

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   ,因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

决定:

①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②决定的事项;③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④客观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

确定:

固定;明确肯定;坚定。

文中意为“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应用“决定”。

“即使”和“也”搭配。

提升:

提拔;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送。

提高:

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产业”应与“提升”搭配。

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应用“息息相关”。

8.(2010年全国卷Ⅰ)从下列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

选词不得重复。

缀满扩散显现赫然铺满陶醉

悄悄映衬汇聚稳稳散落沉醉

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昨天首次为公众做了一次变换造型的演示。

在大型屏幕由蓝色背景缓缓变成一片红色之后,气势恢弘的鸟巢图案就_①_映入眼帘。

正当人们在议论下一个图案是什么的时候,只见红色_②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颗晶莹剔透的水滴。

在水滴逐渐_③_的过程中,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膜,随后变成多个膜,不一会儿,这些膜就组成了水立方的图案。

随后水立方幻化成_④_点点繁星的夜空。

令人称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不断变大,最后_⑤_成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

伴着美妙的乐曲声,这个巨大的

圆形轮廓慢慢_⑥_为国家大剧院。

正当人们为此景此情而_⑦_的时候,突然一片灿烂的晴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晴空的_⑧_下,天坛祈年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答案】①赫然②悄悄③扩散④缀满⑤汇聚⑥显现⑦陶醉⑧映衬

9.(2010年辽宁卷)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是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

____1___________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这时_______2________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_______3______产生某种不良后果。

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______4______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是,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___5_______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

预知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答案】①因为②如果③而④却⑤但是

【解析】①后面解释原因,②假设关系,③表示结果,④转折关系,⑤转折关系。

10.(2012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

C.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

【答案】D【分析】第一组的两个词“溶化”与“融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它液体里。

例如:

“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

”“两块颜料搁进杯子,慢慢在水里溶化了。

”“一小勺味精放到汤里,搅拌几下就溶化了。

”“这种胶块儿放进酒精里溶化得比较快。

”“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

另外“融化”与横线前的“大草原上的冰雪”的语境相合,故选用“融化”;第二组词语,“沟通”和“勾通”,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很容易错用。

《现代汉语词典》对“沟通”和“勾通”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沟通”—使两方能够通连。

如:

①沟通了两国文化。

②沟通南北的长江大桥。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

小人的勾通,对君子肯定不利。

从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上看,“沟通”一般多用于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勾通”则用于坏人、帮派之间的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是带有贬义的词,两词在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上完全不同。

所以用“沟通”更合乎题意;第三组“喧哗”与“喧闹”。

《现代汉语词典》对“喧哗”和“喧闹”这两个词的解释如下:

“喧哗”①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

笑语喧哗;②动词,喧嚷:

请勿喧哗。

“喧闹”①形容词,喧哗热闹:

喧闹的集市;②动词,喧哗吵闹:

大声喧闹。

横线前陈述对象是“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很显然是“喧哗热闹”,所以用“喧闹”更合适。

另外,考生还可使用排除法,放在一起考虑,用“溶化”与“融化”的区别可以排除A、B两项,用“沟通”和“勾通”,可以排除C项。

11.(2012北京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B.必须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

【答案】D【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12.(2008年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

【答案】C【解析】第一空不容易选出,可以先看后两空。

“氛围”和“气氛”意义相近,但前者常跟“环境”搭配。

“一举两得”的意思是:

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

“两全其美”的意思是: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根据句子语境,重在“得”,应选“一举两得”。

再看第一空。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和“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薄为谁绿”都是杜甫的诗,前者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后者出自《哀江头》。

它们都是“以乐景写哀情”。

因此,这道题实质上还是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13.(2010年全国卷Ⅱ)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选词不得重复。

停止损害设立具有核实侵害

咨询维护存在叫停保护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

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_①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②与服务。

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③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④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⑤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⑦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⑧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答案】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

【解析】“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作用是咨询和服务,举报后的行动是核实,“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而不是企业,故④应选“停止”;⑤应选“存在”,“侵害”不能与“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⑦⑧明显选填“保护”和“避免”。

14.(2012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

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B.虽然或者除非只有

C.即使或者除非只有D.即使甚至因为如果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具体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

文段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复句,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能理解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

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三句话①②③构成三个层次,①②与③构成假设关系,①与②之间也是假设关系。

理清关系后,相对就容易了。

15.(2012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调剂地久天长B.涌动调节地久天长

C.萌动调节山长水远D.涌动调剂山长水远

【答案】D。

萌动:

最初指草木发芽,一般用于事情刚起头。

涌动:

一般用来形容心情,比喻人或事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

在形容心情方面,“萌动”重开始,程度轻;“涌动”重状态,程度重。

盛夏时节枫林的勃勃生机用“涌动”形容更形象恰当。

“调剂”指“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调整;或者指根据医生的处方配置药物”,“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因为题目中有“紧张”两个字,后面跟“忙和闲”意义,排除B选项。

“地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

强调的是时间上的长久。

指“友谊和情谊”,适用于人;“山长水远”,山水阻隔,道路遥远。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强调的是距离上的远。

文中“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个整块大陆”指的是距离上的远而非时间的长,据此也可以排除A、B选项。

16.(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17.(2012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

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

这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痛痛快快当是遛

B.滋味淋漓尽致便是踱

C.意味兴致勃勃自是逛

D.韵味尽情尽兴恰是晃

【答案】B【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可以排除A、C、D三项。

第四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18.(2012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

她喜欢这座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

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

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

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

【答案】C.解析:

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确信是确实地相信。

顶礼膜拜:

顶礼:

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

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为贬义。

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意为走三步就要叩一次头①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示尊重;②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此处宜用“三步一叩”。

19、(2011江西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2)“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3)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__的人。

A.投降分别深孚众望B.投诚分别深负众望

C.投降分头深负众望D.投诚分头深孚众望

【答案】A【解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投降是“停止对抗,向对

方屈服”;投诚是“(敌人、

叛军等)归附”;依据语境,应为“投降”。

分别是“一个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分头是“若干人分几个方面(进行工作)”;依据语境应为“分别”。

深孚众望是“深受众人的信任”,深负众望是“辜负了大家的希望”,肯定选“深孚众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