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56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隆昌周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调整完善方案文档格式.docx

附表3:

周兴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19

附表4:

周兴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21

第一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隆昌县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2014年周兴镇土地总面积2392.59公顷。

其中农用地198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15%;

建设用地376.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4%;

其他土地26.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

第一节农用地

在农用地中:

耕地面积1587.5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9.8%;

园地面积23.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2%;

林地面积33.4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68%;

其他农用地面积344.7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7.33%。

第二节建设用地

在建设用地中: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350.8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3.15%;

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5.3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74%;

其他建设用地面积0.4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11%。

第三节其他土地

在其他土地中:

水域用地24.99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4.59%;

自然保留地1.43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5.41%。

第二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按照隆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周兴镇2020年土地利用主要指标作如下调整:

第一节耕地保有量调整

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由1435.2公顷调整为1541.61公顷,增加106.41公顷。

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到2020年全镇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由1198公顷调整为1278公顷,增加80公顷。

第三节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

到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控制在386.85公顷以内,在2014年建设用地总规模376.67公顷的基础上新增10.18公顷。

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控制在355.04公顷以内,在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350.86公顷的基础上新增4.18公顷。

第五节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到2020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20.41公顷以内,在2014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6.23公顷基础上新增4.18公顷。

第六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全镇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8.2公顷。

第七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全镇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为10.43公顷。

第八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全镇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为14.88公顷。

第九节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全镇2015-2020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为0公顷。

第十节园地面积调整

规划调整后园地面积为23.8公顷。

第十一节林地面积调整

规划调整后林地面积为33.41公顷。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在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基础上,对全镇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予以合理调整。

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

(1)耕地:

切实强化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提高优质耕地面积与比重。

规划耕地面积从2014年的1587.53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1541.61公顷,净减少45.92公顷。

期内建设占用耕地10.39公顷。

(2)园地:

规划园地面积从2014年的23.8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23.8公顷,面积不变。

(3)林地:

规划林地面积从2014年的33.41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33.41公顷,面积不变。

(4)其他农用地:

加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力度,鼓励低效利用的其他农用地调整为林地和耕地,统筹其他农用地比重。

规划其他农用地面积从2014年的344.76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380.5公顷,净增加35.74公顷。

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重点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保障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

适度增加工业用地,尽量将工业用地纳入城镇用地规划指标;

将农村居民点复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376.67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386.85公顷。

(1)城乡建设用地:

充分发挥土地的载体功能,提升城镇用地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产业集群用地,注重存量挖潜,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统一规划、规范管理。

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350.86公顷调整为2020年的354.97公顷,净增加4.11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

规划交通水利用地规模从2014年的25.38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31.38公顷,增加6公顷。

(3)其他建设用地:

规模从2014年的0.43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0.43公顷。

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规划其他土地规模从2014年的26.42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26.42公顷。

(1)水域:

面积从2014年的24.99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24.99公顷,面积不变。

(2)自然保留地:

面积从2014年的1.43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1.43公顷。

周兴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体情况详见附表F1。

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第一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本轮规划至2020年,周兴镇耕地保有量为1435.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1198公顷。

此次调整后,太平镇耕地保有量为1541.6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78公顷。

主要分布在秦家庙村、佛洞寺村、黄花寺村、兰家田村等。

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

一、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

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一是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三是大力推进废弃工矿用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治理;

四是有序开展城镇低效用地改造,积极清理并处置闲置建设用地。

二、土地综合整治任务

规划期内,周兴镇未安排土地综合整治任务。

第五章建设用地规划

按照保障建设、集约挖潜的原则,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335.04公顷以内。

第一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控制

规划调整期间安排新增城镇用地4.18公顷,保障必要的重点区块建设。

到2020年城镇用地规模18.08公顷。

规划调整期间未安排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坚持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保障新农村建设,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到2020年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334.63公顷。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

加快镇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类项目用地。

一、交通用地规划

交通用地规划期内主要有:

隆盘路、内江旅游环线(快速通道)、周界公路、迎周路等。

二、水利用地规划

水利用地规划期内主要为堤防整治、农村水利项目等。

三、电力能源规划

规划调整期内建设110千伏输变电、蜀南气矿威206-H2#试采工程管网、蜀南气矿威206-H3#试采工程管网、蜀南气矿威234#、35千伏变电站、加油站等电力能源用地。

四、旅游项目用地规划

旅游项目用地包括农业旅游开发项目。

五、其他项目用地规划

其他项目用地有藤艺制作加工、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乡镇卫生院、养老机构、场镇是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农村建设等项目。

第三节土地用途分区

依据本镇土地资源特点,按照“土地利用方向相对一致,主导用途明确,相对连片集中”等原则,规划划定八类用途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和其他用地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本区是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全镇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1419.76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9.34%。

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

区内一般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严禁占用区内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它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活动。

二、一般农地区

本区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为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518.1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1.66%。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用地;

(2)严格控制区内的耕地转变用途,经批准的建设占用区内耕地,必须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3)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土地适度进行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4)加大对区内农用整理,提高耕地质量、新增耕地规模,鼓励对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治。

三、城镇建设用地区

本区主要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现状城镇居民点、城镇基础设施与附属于城镇的工矿等用地以及规划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18.1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76%。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建制镇、农村居民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2)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农户向建设用地区集中;

(3)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四、村镇建设用地区

本区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建设发展需要而划定。

包括现有农村居民点以及规划的中心村、农民新村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334.49公顷,在各村均有分布,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3.98%。

(1)村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居民住宅、村企业、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

(2)村镇建设应严格按照村建设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布局。

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途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村企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向中心村集中;

(3)控制村建设用地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4)严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增建设用地用于村庄建设。

保护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污染。

五、独立工矿用地区

本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的区域,面积为2.4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10%。

(1)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

(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六、林业用地区

本区为发展林业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而划定,包括现有连片的有林地、灌木林与其他林地,面积33.5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40%。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2)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3)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护、水源涵养林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用地,加强有林地的管理,严禁乱砍乱伐,毁林开荒;

(4)区内严格限定土地开发强度,在不影响林业生产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适度的营林设施建设;

区内依据有关规划对文物、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和重建的,可视同符合规划。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本用地区指河湖及其泄洪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地址灾害危险区等给予生态环境安全目的需要进行土地利用特殊控制的区域。

总面积19.8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83%。

(1)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

(2)区内土地的具体用途应符合经批准的生态保护规划;

(3)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八、其他用地区

本用地区主要为上述各区外的土地,包括河流、道路及其他未利用地。

总面积46.2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93%。

(1)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

(2)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加强水利建设,巩固和完善堤防工程,努力提高防洪、抗洪能力;

(4)严禁影响泄洪、灌溉、渔业生产等其他用地项目进入水域。

(5)注意水环境的综合利用,积极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第四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对镇域内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管制,所划定的空间地域。

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四种类型。

一、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包括镇域内城镇、农村居民点、工矿建设用地现状边界以及规划期内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

本区面积为355.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4%。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用地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可依法定程序进行规划建设用地布局调整与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区域,主要布局在周兴镇重点发展区域周边,面积76.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8%。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用地规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包括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

本区面积为1941.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16%。

本区的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指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为主导用途、严格禁止开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区域。

规划将古宇湖水源保护区划为禁止建设区,该区总面积19.8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83%。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第六章生态保护用地规划

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

周兴镇土地生态建设主要是通过镇域的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切实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和林地等用地,使土地在其生态稳定限度范围内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依托山水资源,优化绿地网络、完善生态功能、提升景观特色、改善环境质量,严格控制对天然林、水域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稳定增加生态用地的规模,提高生态用地对环境的维护作用。

第二节环境保护

规划调整期内,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全面协调,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城乡饮用水不安全因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一、水污染防治

染物排放量;

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严格监督企业达标排放情况,从源头削减水污染排放;

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善城市水体水质,形成覆盖全市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发展适合隆昌的农业循环模式,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河道、湖泊长效治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逐步开展达标尾水再利用、河湖水体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等相关研究或工程。

二、大气污染防治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控制排放总量;

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

加快环保技术创新;

实行公交优先和机动车环保认证制度,减少小汽车使用量,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减少尾气排放量;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控制和减少扬尘。

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工业废气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

三、噪声、辐射、固废污染防治

选择降噪功能强的树种,加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之间的绿化隔离;

现有噪声污染超标的服务业场所限期整改,新建敏感服务业项目须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规划工业布局,确定声源和声敏感目标的距离,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远离学校、居民区、公建设施区等声敏感区,并要达标排放;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保持道路畅通,扩大禁鸣区域,降低交通噪音;

加强施工噪声管理。

推广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氮肥、磷肥施用量,禁止使用高毒农药。

五、土壤环境治理措施

调整污染土壤的作物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

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有毒元素的排放及泄漏,禁止随意堆放废弃物,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生产废渣,防止重金属下渗至土壤;

由市区外迁至郊区或从外地引进的工业企业应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定,确定安全或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后方可开发建设。

附表

周兴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

公顷

地类

2014年

规划目标年

规划期间面积增减

面积

比重

土地总面积

2392.59

100.00%

农用地

耕地

1587.53

66.35%

1541.61

64.43%

-45.92

园地

23.8

0.99%

林地

33.41

1.40%

其他农用地

344.76

14.41%

380.5

15.90%

35.74

农用地合计

1989.5

83.15%

1979.32

82.73%

-10.18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13.9

0.58%

18.08

0.76%

4.18

农村居民点用地

334.63

13.99%

独立工矿用地

2.33

0.10%

小计

350.86

14.66%

355.04

14.84%

交通水利用地

25.38

1.06%

31.38

1.31%

6

其他建设用地

0.43

0.02%

建设用地合计

376.67

15.74%

386.85

16.17%

10.18

其他土地

水域

24.99

1.04%

自然保留地

1.43

0.06%

其他土地合计

26.42

1.10%

周兴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基期耕地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

规划期间净增(+)减(-)

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增加合计

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

其他

减少合计

建设占用

生态退耕

灾毁

规划期

45.92

10.43

35.49

1278

年均增减

9.18

2.09

7.1

-9.18

周兴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年限

项目用地

涉及村

备注

总规模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其中占耕地

水利项目

河堤整治、农村水利项目

新建

2017-2020

相关村

交通项目

内江旅游环线(快速通道)

2016-2020

内江市级重点

隆盘路

改扩建

周界公路

迎周路

电力、能源项目

110千伏输变电

2020

蜀南气矿威234#

蜀南气矿威206-H3#

蜀南气矿威206-H2#试采工程管网

蜀南气矿威206-H3#试采工程管网

35千伏变电站

加油站

旅游项目

农业旅游开发项目

其他项目

藤艺制作加工

2018

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及配套设施项目

乡镇卫生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