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5727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 反思.docx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实录反思

《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两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指导“繁”字书写,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自己尝试写一首小诗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星星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诗歌,释义诗题

1.出示单元导语,引出课题。

2.自由读诗,明确诗序。

3.简介作者,解释“繁星”,指导书写。

4.指名朗读,提示“啊”的音变。

初步感知“短诗”特点,简介作者,了解选文中序号的意思与来历;指导“繁”字的笔顺、结构书写,强调易错笔画,学生巩固练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环节一:

朗读《繁星》(一三一)

1.比较思考:

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

2.读出节奏:

感知“光”“香”“响”qng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

3.情境朗读:

师生合作,接读“哪一……?

”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环节二:

朗读《繁星》(一五九)1.发现韵脚:

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2.读出节奏:

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环节三:

朗读《繁星》(七一)

1.发现特点:

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

2.读出节奏:

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一”读出节奏,引发思考。

过渡:

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由学生相对熟悉的古诗入手,与现代诗形式与内容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发现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相对自由的特点。

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三、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环节一:

想象《繁星》(七一)

1.延长顿逗: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2.补白想象:

指导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

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3.理解词语:

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4.情景朗诵: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积累背诵。

环节二:

想象《繁星》(一五九)

1.想象“风雨”:

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

(预设:

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2.经历“风雨”:

想象“心中的风雨”又会是遇见什么事情呢?

(预设:

困难、挫折、痛苦……)

过渡:

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

通过探究和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理解“永不漫灭”“风雨”等词语的含义,领悟诗歌的内容。

为升华情感做“支点”。

 

《短诗三首》课堂实录

(ppt出示9.短诗三首)

师:

上课。

生:

老师您好!

师:

同学们好!

请坐。

一、课前谈话,生发表达——唤醒心中之美

师: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入第三单元,在第三单元的单元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文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师: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1:

我觉得诗歌是美丽的,可以通过诗歌欣赏美丽的风景。

师:

平常你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受。

还有谁?

生2:

诗歌是作者用文字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户去窥视美丽的世界。

师:

是啊,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灵和诗歌可以到达。

孩子们,从古到今,诗人都会带着我们用美丽的眼睛去看待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入第九课《短诗三首》,一起去字里行间去体会诗歌带给我们的美丽。

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

师:

齐读课题。

师:

孩子们,在《短诗三首》中,有这样的三首诗(ppt出示)。

课前我请你们查找资料,去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

那么每一首小诗的题目后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数字呢?

你们查到答案了吗?

可以来说说看。

生3:

我查到了这些数字指的是自然段。

师:

是自然段?

还是一首一首的小诗呢?

请你来。

生4:

《繁星》是一本诗集,有很多的诗歌组成。

因此我认为数字代表的是次序。

师:

好,我要告诉大家,《繁星》是一本诗集,这里面一共有一百六十四首诗,后面的数字七一、一三一、一五九是指它是按这样的顺序编排的。

我把“繁星”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注意“繁”是我们这节课要求写的一个生字,注意这里的“横折钩”就变成了“横折”。

来读读这个诗集的名字。

(板书:

繁星)

生齐读:

繁星。

师:

那关于作者冰心,你又有那些了解呢?

好,请你来。

生5:

冰心,原名是谢婉莹。

冰心是她的笔名。

师:

哦,你了解她名字的由来。

生5(继续回答):

冰心的小诗集有《繁星》《春水》,还编了一本书叫《寄小读者》。

师:

看!

他还把代表作给我们分享了呢,谢谢你。

有没有同学还有补充?

生6:

我曾经读过《寄小读者》中的一些内容。

我发现冰心写的文章大都和母爱和童真有关。

师:

哎呀,这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你看,他还了解冰心作品的特点呢。

我把冰心的资料给大家呈现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PPT出示)

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释义诗题——探寻短诗之妙

师:

这是我们借助课外资料所了解的相关信息。

其实,想真正了解一个诗人的特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入他的作品,走进他的文字。

下面就请大家翻到课本36页,轻轻地把课本拿起来,认真地把《短诗三首》读一读。

注意我有提示。

(出示ppt,给出自读提示)开始吧。

师:

好,把书放下。

我来检查一下,大家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ppt出示)区分读音

大海啊母亲啊

(ya)(na)

提示:

“啊”的发音要联系语境,就是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变成声母,与“a”相拼。

师:

这里边我要重点提出“a”的变调。

在具体的语境里,当“a”用在一个字后面,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就要变成声母,和“a”拼在一起。

师:

一起看。

大海——ya。

再读。

再来一遍。

师:

那“n”和“a”拼在一起这里就变成了母亲——na。

再来一遍。

把它们标注在我们的小诗上。

师:

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7:

大海啊(ya),母亲(na)

师:

多么深情地呼唤。

谁再来读一读。

好,你来试试。

生8:

大海啊(ya),母亲(na)

师:

也是一声声深情地呼唤。

把它们放在我们的小诗里边,大家还能读准吗?

(出示ppt)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

谁能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邀请一个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孩子,你来。

生9读。

师:

还有吗?

再来看,要想把一首小诗读好,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你来说。

生10:

我认为要注意诗歌押韵的韵脚。

师:

这里的韵脚是谁呢?

生10(继续回答):

我认为是“光、香、响”,它们都包含韵母“ang”。

师: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在一首诗里面,韵脚要读得比其他的字响亮一些。

你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

请你来读给大家听。

生11读。

师:

听到了吧?

把韵脚读得响亮,就会带给我们一种节奏感。

再来看这首小诗,除了关注韵脚,还有什么方法能把它读得更好呢?

生12:

注意停顿。

师:

比如说?

生12(继续回答):

哪一颗星/、哪一朵花/、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师:

我们试试看好不好?

跟老师配合一下,我们读出它的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我读前边,你们往后接。

师:

大海啊。

生齐读: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

你看,就是这样,我们关注了停顿,就读出了诗的节奏。

(板书:

节奏)

师: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能帮助我们读好诗的语气。

仔细看这首小诗,你还发现什么秘密了?

生13:

我认为还可以一句比一句感情更强烈。

师:

把你的这种体验融到诗歌里面读给大家听。

生13读。

师:

掌声送给他。

请坐。

师:

我们来试试看。

这两小组来读第一句,这边读第二句,这边读第三句……这样我们循环反复,前面的话音刚落,后面的紧紧跟读,好不好?

准备。

生按要求读。

师:

发现了吗?

就这样回环反复,一次比一次的语气更强烈,我们就读出了诗的节奏。

孩子们再来看一下,你发现在这首小诗里边,仿佛诗人站在大海边,对着大海深情地呼唤。

我把“大海”写下来。

(板书:

大海)

师:

知道作者为什么对大海情有独钟吗?

你来谈谈。

生14:

作者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大海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

师:

掌声送给他。

爱读书的孩子总能获取这么多的资料。

孩子们,在冰心的散文中,她曾经这样回忆。

读——

(出示ppt)资料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冰心的散文《往事》

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

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选自《冰心自传》

生齐读。

师:

对于冰心奶奶来说,大海就是见证她成长的摇篮,所以面朝大海,聆听这声声的海浪(背景音乐起),她不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海啊”读——

生齐读。

师:

面朝大海,感受海风吹拂脸庞,不禁唤起了诗人关于海的很多的记忆,所以她发出了一声声的呼唤,“大海啊”读——

生齐读。

师:

童年在沙滩上捡贝壳的记忆一定是人头脑中难忘的记忆。

所以无论长多大、走多远,童年的记忆一定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

所以她说——

生再次齐读。

师:

孩子们,是大海带给了诗人灵感。

同时也是大海唤起了她的记忆,是大海让她浮想联翩,用诗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哪个词?

生齐声回答:

思潮。

师: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万事万物的美都能唤起他无尽的思潮。

接下来我们走入另一首诗——繁星(七一),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PPT)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记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生15读。

师:

多么美的声音。

孩子们,这首诗是围绕哪个词写的呢?

生齐答:

回忆。

师:

回忆。

再读。

师:

那怎么才能读出回忆的感觉呢?

你来试试看。

生16:

我觉得语速不能太快。

师:

语速放慢,你试试,读给大家听。

生16读。

师:

注意到了吗?

把语速放慢,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回忆的绵长。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能读出回忆的感觉?

来。

生17:

我觉得回忆是很美好的,所以要面带微笑的读这首诗。

师:

哎呀,能不能给大家做个示范。

生17范读。

师:

太美了,你把大家带进了一份甜蜜的回忆之中。

孩子们,我们再来看这首诗,除了把语速放慢、带着微笑去读,我们还可以关注到这样一个标点符号,这是什么号“——”?

生:

破折号。

师:

表示?

生:

声音的延长。

师:

这个声音的延长还可以体现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把我们的右手伸出来,这次我们借助手势来把声音拉长。

把语速放慢,把脸上的表情变得甜美,试试看。

生齐读。

师:

太美了。

男生和女生比一比,小男生先来,把手势加上。

“这些事”起。

男生齐读。

师:

女生我们也来读一读。

“这些事”起。

女生齐读。

师:

这种朗读把我们带入了一种情境。

读着读着,我们的脑海中仿佛就看到了一幅一幅画面。

(板书:

画面)

师:

看到了什么的样画面?

请你来。

生18:

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洒向园中,作者坐在母亲的膝上,对母亲非常依恋。

师:

多么美好的想象。

还有谁愿意分享?

生19:

我仿佛看到小冰心轻轻地坐在妈妈的膝上,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师:

多么美好的意境啊。

我们空下了关键词之后,能不能把它完整地背下来。

试试看。

(出示PPT)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记忆;

()的园中,

()的叶下,

()的膝上。

生齐背。

师:

我把另外的关键字也空下来了,再试试。

(出示PPT)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记忆;

月明的(),

藤萝的(),

母亲的()。

三、勾连心声,以己入诗——拓写童年之情

师:

孩子们,回忆师绵长的,师甜蜜的,是美好的。

在我们的成长中,也会闪耀着这样美好的画面吗?

来,让我们一起展开想像,仿写一下这首小诗。

看看在你的笔下,有哪些画面也在闪光。

(出示PPT)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师提醒读写姿势。

生自由练笔。

师:

好,我发现有些同学已经完成了创作。

请你来分享。

生: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茫茫的雨中,

撑开的伞下,

父亲的肩上。

师:

在小诗人的笔下,一份深沉的父爱在流淌。

还有谁愿意分享?

请你来。

生: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清爽的傍晚,

爷爷的花园,

笑声的回旋。

师:

是不是带给我们很多爷爷的关于爱的画面?

继续来。

生: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漆黑的夜晚,

白色的雪地,

爸爸的棉袄。

师:

孩子们,听出来了吧?

她描述的画面,就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让我们响起了那个飘雪的夜晚。

请你。

生: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宽敞的大路上,

破旧的自行车上,

父亲的肩上。

师:

在孩子们的笔下,父爱就是这么的伟大和深沉。

来,请把你们的作品拿起来,请大声读出那些永不漫灭的回忆。

读——

师:

恭喜各位小诗人写出了这么美的文字。

那么,同样是母爱,在诗人冰心的另一篇诗里,又是怎样表达的呢?

(板书:

母爱)

师:

大家一起来读,“繁星(一五九)”

(出示PPT)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了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生齐读。

师:

你读出了什么?

请你来。

生;我读出来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之情和对母亲怀里温暖的眷恋。

师:

怀念母亲怀抱的温暖,孩子,带着这浓浓的情感,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

请坐。

孩子们,这首诗里有“天上的风雨”,有“心中的风雨”,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PPT)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了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生:

天上的风雨指的是自然现象,心中的风雨指的是心灵受伤的时候、要安慰的时候。

师:

哪里就是我们最好的港湾?

生:

母亲的怀里。

师:

孩子们你们有过这种体会吗?

委屈、难过、遇到困难就想躲在母亲的怀里,谁有这样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请你来。

生:

有一次我上补习班受欺负,回到家我非常伤心,扑到了妈妈怀里,妈妈耐心地安慰我。

师:

当妈妈安慰了你之后,你觉得?

生:

非常温暖。

师:

你也来分享。

生:

有一次我不小心跌倒了,妈妈把我抱在怀里,帮我清理伤口,那一刻我觉得真温暖啊。

师:

母亲的抚慰能帮助我们减轻疼痛。

你呢?

生:

有一次我的东西不小心找不到了,回家我冲到妈妈怀里,妈妈安慰我说,东西找不到了可以再买,我觉得妈妈的怀抱非常的温暖。

师:

一声安慰胜过千言万语,一个拥抱也胜过千言万语。

孩子们,诗人冰心她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样的风雨,让她如此眷恋母亲的怀抱呢?

让我们走进她的人生。

(播放背景音乐,师介绍)

师:

1900年,冰心出生在大海边。

但她从小生病,就需要母亲格外精心的呵护。

在《寄小读者》中,她记录了母亲为她讲幼时的故事。

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PPT)资料

“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

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膝行。

正是暑月,你父亲又不在家。

……忽然一阵大风雨,深忧的我,重病的你,和你疲乏的乳母,都沉沉的睡了一大觉。

这一番风雨,把你又从死神的怀抱里,接了回来。

——《寄小读者》中片段

师:

这朴实的语言带给我们多少母亲养育孩子时的艰辛,所以诗人才这样写道——

生齐读。

四、总结思路,教会方法——拓展诗歌欣赏

师:

1911年,11岁的冰心经历中国正在爆发的“辛亥革命”,11岁的冰心在战火连天的时代,她认为,母亲的怀抱就是最安全的所在。

所以,她在小诗里这样写——

生齐读。

师:

1921年,冰心出版了人生第一本诗集,名字就是《繁星》。

她把对母亲、对母爱的全部眷恋都融进了一字一词一行的诗句里,我们再来读——

生齐读。

师:

孩子们,这就是诗人带领我们认识到的、感受到的最美好的情感。

(板书:

情感)

师:

在《繁星》这部诗集里边,还有很多关于母爱的描写,我选择了两首,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ppt)繁星(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生读。

师:

听出来了吗?

写满了对母亲的——?

你来。

生:

写满了对母爱深深地赞美和对母亲的爱。

师:

请坐。

你听出来了。

再来看这一首小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来。

(出示ppt)繁星(一〇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生读。

师:

这样的小诗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你来。

生:

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

师:

对母亲的依恋和深深地感恩。

孩子们,记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种恩情,是我们能回报的吗?

(不是)所以作者就把这种深沉的情感写在了小诗里边,让我们一起来读——繁星(一〇二)

生齐读。

师: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跟随《短诗三首》走进了冰心美丽的小诗中。

小诗这么短,为什么不把生动的回忆写生动、写具体、写得更长呢?

请你来。

生:

诗人写这么短是想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师:

通过小诗看到美丽的画面。

我把刚才同学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板书出来。

(板书:

想像)

师:

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带给我们非常多想象的空间。

孩子们,小诗读完了,这一课结束了,但是我们读书的步伐远远没有停止。

关于冰心的诗集,著名的文学家巴金有这样的推荐,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ppt)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她的书,懂得了爱:

矮行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她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她就是冰心,一个用爱心写作的作家。

——巴金

师:

听了这样的推荐词,是不是更想走入这部诗集里边?

那向大家推荐去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去摘录喜爱的短诗,写在摘抄本上,课下和伙伴们一起交流。

好不好?

愿每一个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诗歌这个美丽的种子装进我们的心田。

用更美丽的眼睛去看世界的美好。

师:

好,下课!

生:

老师再见!

师:

同学们,再见!

 

9.短诗三首

繁星想节奏

大海像画面

母爱情感

教学反思

在教学《短诗三首》时,有收获,也有遗憾。

从总体上说,这节课基本目标已经达成了,对这三首短诗的解读任务已经完成。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生活,感悟诗歌情感,领略短诗的美;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学习,发现现代诗歌朗朗上口、富有节奏、韵脚分明的特点。

学生通过朗读加仿写,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所带来的纷繁意绪和感情波澜。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足以让我们感到惊讶,他们点燃的思想火花,其光焰也足以照耀我们的心灵。

整节课结构紧凑,环节简单,方法的渗透是自然而然的,许多地方的点拨也差不多是四两拨干斤的,我相信这节课学生应该是有很多收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