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5940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docx

管线保护施工方案

上海S6公路工程8标

 

线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S6公路8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11月30日

1、工程概况3

1.1工程简介3

1.2钻孔桩桩基概况4

1.3施工条件4

2、编制依据5

3、管线总体概况6

4、管线保护7

4.1管线搬迁8

4.2管线保护9

5、管线监测11

5.1监测内容11

5.2监测点布置11

6、管线保护管理13

6.1管线保护目标13

6.2管线保护责任制13

6.3管线保护管理网络13

6.4公用管线保护措施14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S6公路新建工程8标的工程范围是外环立交,主要包括主线S、N主线,WS、SW、WN、SN、NS匝道。

桥梁部分主线上行线S线起讫点桩号为K9+592.293~SK11+445.112,全长约为1853m,主线下行线起讫点桩号为K9+580.482~NK10+956.831,全长约为1376m;WS匝道长336.7m;SW匝道长949.8m;WN匝道长145m;SN匝道长917m,NS匝道长768.2m,

地面道路部分分别位于桥梁落地点至外环线顺接处,其中上行线S线起讫点桩号为SK11+445.112~SK11+765.521,全长为324.409m;主线下行线起讫点桩号为NK10+956.831~NK11+641.008,全长为684.177m。

SN线起讫点桩号为SNK0+000~SNK0+206.646,全长为206.646m,以及与外环线S20拼接段长310m;NS线起讫点桩号为NSK1+765.858~NSK1+967.919,全长为202.061m,以及与外环线S20拼接段长325m。

S6-8标平面位置图

 

1.2钻孔桩桩基概况

本工工程桩基主要为φ800的钻孔灌注桩和φ1000的钻孔灌注桩。

其中,φ800共计2388根,桩长在45至53m。

φ1000的桩基58根,桩长为65m。

砼为水下C30,共计61519m3,声测管366144m。

根据设计要求,桩端设压浆构造,采用后注浆工艺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1.3施工条件

1.3.1地形、地貌

本工程沿线场地周围主要为居民住宅、农田以及外环绿化和宝山园林绿化区,发育大量明浜和鱼塘,横向道路、住宅、厂家周边管线较密集。

地势除局部位于拟建道路而较高外,其余一般较平坦,地面标高约+3.20~+5.70m。

工程沿线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1.3.2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测得浅部土层潜水水位为1.20~2.30m,潜水水位受降雨、地表水的影响而变化。

按时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常年平均地下高水位为0.5m,低水位为1.5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在勘察深度范围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沿线自上而下的土层主要为:

①1素填土、①2层浜填土、②1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③1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③t灰色砂质粉土、④灰色淤泥质粘土、⑤1t灰色砂质粉土、⑤1灰色粘土、⑤3灰色粉质粘土、⑤4灰绿色粉质粘土、⑥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⑦1草黄色砂质粉土、⑧1-1灰色粘土、⑧1t灰色砂质粉土、⑧1-2灰色粉质粘土、⑧2-1灰色粉砂、⑧2-2灰色粉质粘土与砂质粉土互层、⑨灰色粉细砂。

1.3.3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地有局部明浜、鱼塘、暗浜分布,浜底淤泥含有机质,由于浜土结构松散,土质很差。

1.3.4地下管线分布

本工程靠靠近环外两侧的存在一些地下管线,主要地下管线为φ1400上水管、φ800煤气管和24孔信息等主要管线。

2、编制依据

1.《S6公路新建工程8标施工图》

2.《S6公路新建工程8标施工招标文件第二卷技术规范》

3.《S6公路新建工程8标施工招标文件》

4.《S6公路新建工程8标施工招标补充文件》

5.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8)《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6、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当地建筑主管部门及电力行业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文件及规定。

7、业主及总监办相关文件等

8、《S6公路管线综合规划图》

3、管线总体概况

根据综合管线图纸,本标段管线错综复杂,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主要存在的管线类型为电力、信息、上水、天然气等管线,详见表2-1~表2-3管线汇总表:

表2-1电力管线分布情况

序号

里程桩号

管线名称

管线走向

数量

长度(m)

1

K9+650

陈广路

380V架空

横穿

1路

214

电力通信架空光缆

横穿

4根

4*95

10KV架空

横穿

1路

95

2

K10+350

10KV架空

立交范围

1路

200

380V架空

立交范围

2路

530

3

K10+575

10KV架空

平行

3路

1210

380V架空

立交范围

1路

800

4

锦秋路北

10KV架空

平行

1路

350

10KV架空

横跨

1路

100

5

顾陈路

10KV架空+380架空

横跨

1路+1路

60

10KV电缆

横跨

1路

130

6

联杨路K11+350

10KV架空

横跨

1路

20

10KV电缆

横跨

1路

190

7

陈富路陈广路东200米K9+925~K10+150

10KV架空+380V合杆

横跨

1路

200

8

联杨路东A20中心线

电力电缆

平行

2根

400

9

联杨路西锦秋路北

电力电缆

平行

2孔

2800

10

联杨路西

电力电缆

横跨

1根

140

11

A20沿线两侧K10+900~K11+750

路灯电缆、路灯

平行

 

5400

12

K10+600~K10+800

380v架空

斜交

1路

 

13

沿陈富路南侧

220V架空

平行

1路

500

14

沿顾陈路南侧

220V架空

平行

1路

100

 

表2-2上管线分布情况汇总表

序号

里程桩号

管线名称

管线走向

数量

影响长度(m)

★1

K9+650陈广路

上水管道(300)

横跨

1根

95

2

锦秋路

上水管道(800)

横跨

1根

160

上水管道(1400)

平行

1根

800

★上水管道(300)

横跨

3根

150

★上水管道(300)

平行

1根

250

3

顾陈路

★上水管道(300)

横跨

1根

110

上水管道(1400)

平行

1根

800

4

联杨路

★上水管道(150)

横跨

1根

130

上水管道(1400)

平行

1根

770

★上水管道(300)

横跨

1根

80

★上水管道(100)

横跨

1根

160

★5

陈富路与主线斜交

上水管道(150)

斜交

1根

350

上水管道(300)

斜交

1根

350

★6

朱三房

上水管道(50)

立交范围

1根

300

上水管道(25)

立交范围

1根

60

★7

蔡家塘

上水管道(50)

立交范围

1根

150

上水管道(25)

立交范围

1根

60

上水管道(100)

立交范围

1根

150

4、管线保护

针对本表段内的管线密集,影响施工范围大。

首先根据现有管线图纸以及相关管线单位的管线交底情况,摸清管线具体位置及管线类型,并且现场放样标示。

对一些直接影响承台施工的管线采取搬迁及临时改接,对未直接影响承台施工的管线,将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进行密切监测,确保管线的安全。

4.1管线搬迁

对本工程范围内的地面、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研究,积极联络有关管线单位,并将本工程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地面、地下管线主要分为两类:

(1)架空电线电缆;

(2)地下雨污水管线、给水、煤气压力管线和通信电缆,分别制定相应的改迁方案,并协助制定具体细致、切实可行的地面、地下管线搬迁和保护方案,确保各类管线在本工程施工期间安全无恙。

4.1.1架空10KV及以下电线、电缆搬迁方案

①落地改迁

对于横跨道路规划红线的架空电线电缆采用落地改迁的方法。

分别在红线两侧外做一检查井,将电线电缆埋入地下,从地面下横穿施工红线,通过检查井和原地面架空电线电缆连接,拆除红线范围内的电线杆。

如下图3-1、3-2:

图3-1原地面架空电线电缆示意图图3-2改迁后地下电线电缆示意图

②向红线外迁移

对于沿规划红线方向的架空电线电缆(红线范围内),采用将原电线电缆线路向红线外迁移的方法,在红线范围外沿红线方向设置电线杆,将原有线路通过此电线杆架设改迁,并与红线范围外原有电线电缆线路接通,拆除红线范围内的电线杆。

如下图3-3,3-4

图3-3原地面架空电线电缆示意图图3-4改迁后电线电缆示意图

4.1.2地下管线改迁

对本工程范围内影响承台施工的地下雨污水管线、给水、煤气压力管线和通信电缆,可以将其移出承台施工范围,先在承台两侧设置检查井,绕开承台施工区域,通过检查井将新管线和原有管线连接。

4.2管线保护

对于信息、上水、煤气、电缆,主要保护措施为监测为主,根据施工进度,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在便道跨越市,采取钢筋砼盖板保护,在施工承台时,加强承台基坑的围护,采用钢板桩围护,保证管道周边土体的稳定。

4.2.1施工便道横穿燃气管道和上水管道的保护方法

示意图:

说明:

当施工便道横穿燃气管道和上水管道时按上图所示进行燃气管道保护,钢筋砼盖板的厚度根据车的荷载进行确定,墙身采用浆砌片石或砼墙身。

为了确保燃气管道的稳定性,钢筋砼盖板以下0.5米的土方全部掏空。

4.2.2燃气管道和上水管道位于墩台基础两侧的保护方案

示意图:

说明:

当燃气管道和上水管道位于墩台基础两侧时按上图所示进行燃气管道保护。

钢板桩的打入位置根据基坑放坡开挖后,基坑外侧不小于1米处打入,钢板桩的长度根据施工现场基坑的深度进行选择。

4.2.3燃气管道位于墩台基础中间的保护方案

示意图:

说明:

当燃气管道和上水管道位于墩台基础中间时按上图所示进行燃气管道保护,钢筋桩的打入度根据现场基坑的高程确定。

 

5、管线监测

5.1监测内容

为了及时反映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管线及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以便在一定的条件下及时反馈信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通过设置变形监测点,组成一个周边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及时地提供可靠的监测结果和分析意见及对策。

经实地踏勘,结合该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及实际经验,拟定以下监测内容:

考虑工程对周边环境保护重要性,对周边管线及河道防护提坝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进行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跟踪动态监测,从而计算出管线及建筑物的差异沉降及变形曲率。

5.2监测点布置

5.2.1监测点布置

一般市区工程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等影响范围为:

以钻孔灌注桩深度为准,自基坑边线起算1.5倍距离内区域。

管线监测点点间距15米,在实际布设时尽可能直接布设在管道和窨井盖上,条件困难时可布设间接点。

监测点编号为:

天然气管线:

M1~M87,共87个监测点,距每个承台最近处的监测点为直接监测点(非开挖施工的高压天然气管线范围除外);所以直接监测点为M10(对应SN32处承台)、M12(SN31处承台)、M14(SN30处承台)、M16(SN29处承台)、M18(SN28处承台)、M20(SN27处承台)、M36(SN21处承台)、M38(SN20处承台)、M40(SN19处承台)、M41(SN18处承台)、M43(SN17处承台)、M45(SN16处承台)、M47(SN15处承台)、M49(SN14处承台)、M51(SN13处承台)、M53(SN12处承台)、M55(SN11处承台)、M56(SN10处承台)、M58(SN9处承台)、M59(SN8处承台)、M61(SN7处承台)、M64(SN5、SN25处承台)、M67(SN26、SW0处承台)、M69(SW1处承台)、M71(SW2处承台)、M72(SW3处承台)、M74(SW4处承台)、M76(SW5处承台)、M77(SW6处承台)、M79(SW7处承台)、M82(S44处承台)、M84(S45处承台)、M87(S46处承台),共计33个直接监测点。

上水管线:

S1~D146,共146个监测点;

雨水管线:

Y1~D155,共155个监测点;

信息管线:

X1~X197,共197个监测点;

电力管线:

D1~D61,共61个监测点;

移动、军用和联通管线窨井盖:

G1~G45,共45个监测点;

河道防护提坝:

W1~W22,共22个监测点。

5.2.2监测点布设方式

天然气管线直接监测点布置:

施工前工程施工方案经管线单位同意后,由建设单位协调施工单位对管线进行开挖,开挖至管线的地面时,用扁铁沿管线外侧做成稍大于管线直径的圆环,圆环内侧垫衬橡皮,保护管道外防腐层,将测杆、扁铁圆环和管线连接成为整体,测杆延伸至略低于地面,并外套PVC硬管,地面处布置窨井,确保管线监测点安全。

另测杆顶部做明显标志。

(具体布设见下图)

图5-1抱箍式埋设

 

6、管线保护管理

6.1管线保护目标

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无公用管线责任事故。

为了做好公用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为本工程的公用管线保护责任人。

6.2管线保护责任制

为了做好公用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为本工程的公用管线保护责任人。

6.3管线保护管理网络

管线保护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徐智华——

常务副经理:

杨光强——

生产副经理:

陆斌——姚龙——

安全总监:

程璋琪——

安全主管(管线保护专员):

黄维淼——

6.4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详细阅读、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由各管线单位参加的施工配合会议,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

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开挖样洞时通知管线单位监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并填写《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双方签字认可,由建设单位见证;

⑴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护地下管线工作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上标明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

⑵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

⑶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安全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卡》,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⑷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委派管线保护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项经部、施工队和各班组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织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经公司总工程师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的要求落实到现场,并设置必要的管线安全标志牌,悬挂"地下管线无事故日数牌"和保护地下管线安全的《十个不准》;

⑸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包括外包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市、公司颁布的关于保护地下管线的《通知》、《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和《十个不准》等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

⑹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

⑺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现场管线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护方案;

⑻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公司总工程师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⑼如果某管线由于本工程原因要永久性地切断,必须事先定出方案,由有关各方讨论决定,办妥手续后,方可实施。

施工单位的竣工图上需明确表明,资料交业主存档。

⑽在煤气管区域施工之前,事先按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提出“动用明火报告”,办妥审批手续,并落实消防设备,否则不准施工;

⑾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⑿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订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⒀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在24小时内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特殊管线立即上报,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要求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工作;

⒁对人为原因造成损坏地下管线事故,要认真吸取教训,并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⒂一旦公用管线发生损坏事故,施工单位必须立即通知项目监理,并上报业主,应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组织力量抢修,公用管线的修复工作应使有关管线单位满意。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S6公路8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11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