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6042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14

第一次习作

习作要求:

写一写你游览的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楚,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文中要表达出自己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

教学目标:

明确习作要求,自主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物,要写清楚。

(2)抓景物的特点。

(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并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

对你有何帮助?

将自己的构想讲给同桌听,请他提提意见。

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指导修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重申习作要求。

二、指导学生修改病例。

姥爷家的小院

清晨,一阵鸟鸣唤醒了大地。

我睁开睡眼,穿上衣服,来到姥爷的农家小院。

我仰望天空,东方出现了鱼肚白,小院活跃起来。

瞧,公鸡走上了院墙,叫了起

来;小鸟站在树梢上唱着歌;烟囱上冒出了炊烟,是那样的温馨,我想肯定是姥

姥开始做饭了。

吃完早饭,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

小院里一下子明亮起来。

牡丹、月季、君

子兰……一个个竞相开放。

牡丹花开的正鲜艳。

月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君子兰

在墙角怒放着。

院子中间有一棵杏树,它显得那样挺拔,它用力向四周伸展着自己的纸条。

枝条上,一片片小叶子,翠绿欲滴。

拨开叶子,我还看见了一个个小杏。

更令我惊奇的是,院门口的一丛竹子,居然每片叶尖上都挂着一颗小水珠。

我问姥爷,为什么每片竹叶上都挂着一露珠。

姥爷告诉我,竹子在夜间吸收水分,

供给它生长的需要,直到传到叶尖上。

我恍然大悟。

时间到了中午,在泥土气息中,我闻到了一阵阵清香。

抬头一看,原来是院

子外面那可槐树上飘来的。

槐花开满枝头。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

花开”呀!

一只只蜜蜂嗡嗡的闹着,为小院更添一份生机。

这就是姥爷家的小院!

1、出示病例。

2、生默读病例,看看哪些地方不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

3、小组讨论本病例出现的问题,该如何修改。

4、集体讨论修改病例。

5、生读修改后的病例。

三、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3.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抄写正稿。

第三课时(鉴赏总结)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习作。

教学目标:

一、重温习作要求。

二、鉴赏优秀习作:

1、出示优秀习作。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松陵镇商业街永康桥西侧。

她非常美丽!

清晨,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之廊”,绿色的吊蓝,曲折的长廊,有趣的环保知识,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离开。

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那宽阔的操场,一下课小朋友们就跑到操场上来玩耍,而操场前方有一座“司令台”,那儿是专门升国旗的地方。

再往后走就是那高大的艺体馆,最上层便是室内体育馆,阴雨天气,我们就在这儿尽情活动。

下楼往西走,就是那“银河廊”,那里展示着我们的小制作,张贴着小朋友的书画,他们的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他们的画美丽无比。

最后我走到“金钥匙”那边,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雕刻着“金字塔”等十样不同的图案,那十样不同的图案就是十种不同的谜。

这些美丽的教学楼之间种着许多绿色植物。

我最喜欢看到是那棵龙怀树,它的枝头像龙爪那样,在夏天我们常常在它的绿荫下乘凉、跳皮筋……而那高大的银杏树,当秋天来临的时,叶子就渐渐变黄,纷纷飘落,犹如小扇子从天而降。

还有一种不知名的树,它全身绿色,一层一层的就像玲珑宝塔一样。

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树、气味幽雅的香樟树、颜色火红的枫树……绿的、红的、黄的,丰富多彩。

有这么美丽的树,远看就像给校园穿上了彩色的衣裳,而广阔的草地,就像给校园加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使校园显得更加美丽。

值得一提的是,操场进口刚刚伫立起百年校庆标志———两棵铜树相连成弧状,蕴意百年树人,下方还刻着“爱德求真”的校训。

望着它,我不禁浮想联翩。

我们在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环境优美的校园内学习,我想我们的心灵也会越来越美丽的!

2、学生自由读优秀习作。

3、根据习作要求,小组讨论习作好在哪里?

4、集体评议习作的优点。

三、小组交流自己写得好的句子或段落。

四、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写的好的句子或段落。

四、教师小结:

本次作文同学们的选材都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做到了语句通顺,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具体。

但有的同学观察不够仔细,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第二次习作:

 我的发现

习作要求:

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吧。

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看在交流中又有那些新的发现,然后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定。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牛顿因为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们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

同学们正值童年,对于周围的人、事、物一定也仔细观察过,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第二篇习作。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大屏幕出示习作要求。

①指名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思考:

本次习作有几点要求?

②交流:

本次习作有几点要求?

大屏幕出示:

A、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看在交流中又有那些新的发现。

B、把你最感兴趣的写下来。

C、题目自定。

三、指导试写。

1、下面我们先来完成习作的第一个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看看你们都有什么新的发现?

①小组交流

②集体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

同学们都有不少的发现,有的是关于事物的,有的是关于日常生活的,那么,怎样把你观察到的清楚地告诉别人呢?

2、接下来,我们再看习作的第二个要求。

①范文引路。

大屏幕出示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

 红豆、黄豆我来分

我飞快地跑回家,一进门就觉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一下子摔了一跤。

这时正在看电视的奶奶走了过来:

“这下可好,我刚买的红豆和黄豆被你混到一起了,看你怎么把它们分开!

我自认倒霉,把一大盆混合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用手捧了一些豆子,一颗一颗地挑起来。

就这样挑呀,挑呀,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往盆里看了看,妈呀,还有一大堆呢!

我着急了,猛一推茶几。

这一推不要紧,不少豆子都滚到了地上。

咦,真奇怪,掉在地上的大部分都是黄豆,而留在茶几上的大部分是红豆。

这下我来了精神。

怎么会这样呢?

我连试了几次,发现黄豆是圆的,而红豆是椭圆的,圆的滚得快,所以当茶几受到震动时,掉在地上的大部分就是黄豆了。

这个办法真好!

不到20分钟,一盆混合豆就被我巧妙地分开了。

②生默读例文,思考:

例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想想小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的经过的?

小作者是怎样把分豆的经过写具体的?

③集体交流。

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谁能说说怎样把发现的过程写具体?

3、我们再来看习作的第三个要求。

这次习作的题目可以用“我的发现”,也可以是“我发现了……”也可以像刚才的例文那样,起一个别致新颖能吸引人的题目。

4、那我们在试写这篇习作是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的观察日记我看过了,出现了几个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习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把自己的发现清楚的写下来,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日记,认真整理完成这次习作的初稿。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指导修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重温习作要求。

二、修改病例。

1、出示病例。

蜻蜓点水的奥秘

每年暑假,我都要到外婆家住上一段时间。

去年,我发现外婆家的池塘上有

几只蜻蜓在甩动尾巴,并且飞一段就点一下水面,点出了许多小圆晕,使得水面

非常好看。

开始我认为他们在玩耍呢,很快我就不这样认为了,我又看到蜻蜓是

分开点的,这到底为什么呢?

我想来想去还是向姐姐请教。

姐姐告诉我:

“其实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

是在产卵,蜻蜓的卵在水中孵化出的幼虫叫做水蛭,会在水中捕食小虫子。

“哦,原来如此。

”我恍然大悟。

心里由衷地佩服姐姐竟然知道的那么多!

自然界的事物真是有趣极了,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努力探究,一定会知道更多的

奥秘!

 1、生自由读病例,根据习作要求,看看那里不符合要求。

2、集体评议修改。

3、生再读修改过的文章。

4、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鉴赏总结)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欣赏佳作和优美的句段。

教学过程:

1、回顾习作要求。

2、欣赏优秀习作。

辣族三姐

一提起葱,大家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和蒜、辣椒这些辛辣的食物联系在一起。

妈妈常说:

“葱辣眼,蒜辣心,青椒辣嘴唇。

”我也经常看到妈妈被葱辣得流眼泪,可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搞个明白,我对这三种植物展开了研究。

首先,我到网上去查资料,可是查了又查,却怎么也查不到。

急得我直念“阿弥托佛”。

心想:

“资料呀,你快出来吧!

”正这样想着,忽然查到了“葱的成分”这样一个信息。

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快速浏览了一遍,顿时,我的兴奋一下子变成了失望:

资料上只讲了葱里有哪些营养成分,这对我的研究是无济于事呀!

后来,我又去请教代老师。

代老师猜测说:

“可能是葱的里面所含的辣元素挥发力强,而且葱里有种物质能刺激鼻粘膜和眼睛,从而使人流泪吧。

你再查一查,我也帮你查查。

”听了老师的话,我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于是决定再上网去查。

到了晚上,我坐在电脑旁边,换了好多词条,左查右查,还是没有查到。

我泄气了,就打算放弃。

可妈妈建议我可以再去问一问同学或其他老师。

第二天,来到班上,还没等向同学请教,老师就拿出一份她查出的资料,向我扬了扬,还跟我开玩笑说:

“这份资料可要用一百元买哟!

”我一边“飞奔”过去取资料,一边想:

“这份资料对我来说太宝贵了,如果没有这份资料,我就放弃了,这些天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别说用一百元去买,就是用更多的钱去买这些知识,我也愿意呀!

从资料中我了解到:

葱的鳞片里含有一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蒜素。

这种东西平时被葱的皮包住,在葱白里。

当剥去表皮后,就马上四周扩散,刺激人鼻子、眼睛,人自然就会流泪了!

那么大蒜呢?

原来大蒜中含有20%的挥发油,内含蒜氨酸。

蒜氨酸没有挥发性,也没有臭味,只有在切蒜的时候,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才分解有臭味的蒜素。

那青椒辣嘴唇又如何解释呢?

原来,辣椒的辣味主要是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不挥发,但对人体的表皮有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人的嘴唇上和口腔内的皮肤比较娇嫩,一接触到辣椒素,就会被它刺激得火辣辣的了。

如果你把辣椒汁溅到眼中、脸上,也同样难受。

啊!

我终于了解清楚葱、蒜、辣椒的有关知识了!

历经了研究的艰难过程,才享受到了研究出成果之后的快乐!

A、出示优秀习作。

B、学生自读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评议习作好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自己作文中精彩的片断或句子。

4、教师小结:

本次作文,同学们选材范围较广,但基本上符合要求,并且在习作中做到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但有的同学由于观察不够仔细,因而内容不够具体,希望在以后的作文中能够注意。

 

第三次习作

习作要求:

最近,你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

这次习作,就请你把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比如,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一件有趣的或后悔的事,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个奇特的想象……总之,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

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习作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

教学要求:

明确习作要求,试写初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二、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三、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

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

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

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

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

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

初步打算怎样写?

如何把它写具体?

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四、学生试写初稿,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评议修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把习作修改的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过程:

一、重申习作要求。

二、修改病例。

1、出示病例。

他经常帮助我

李辉和我是邻居,又是同学。

他个子不高,脸上一双大眼。

他对人很热情。

有一次,我生病缺了课,所以星期二的数学课啥也没听懂。

中午,李辉主动找我补课,

经过他的讲解,我终于听懂了。

李辉因为在学校里经常帮助我,在家里也不例外。

一天中午,我从学校赶回家,却怎么也拧不开。

我差点哭了。

因为爸爸妈妈中午不回

来,我要自己热饭,门打不开,我上学就要迟到了。

这时,李辉来找我上学,见我在门口发呆,就急忙地问。

不问倒好,一问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我……我有钥匙,可……们怎么也……打不开!

我说。

“别急,我们来想想办法!

”李辉一会儿试试钥匙,一会儿看看锁眼。

突然他一拍大

腿,朝家跑去。

不一会儿,他跑回来。

我很纳闷。

只见他打开纸包,把东西倒进锁眼,这下我才看清

里面是铅笔屑。

他把铅笔屑倒进锁眼,插上钥匙,锁一下打开了。

我笑了,李辉也笑了,我心中不由感叹道:

“多好的李辉啊!

2、生自渎病例,根据习作要求,看看哪里不符合要求。

3、集体修改。

4、生读修改后的作文。

三、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

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赏析优秀片段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三、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小组内互相修改习作。

四、誊写习作。

注意书写工整。

展示优秀习作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三课时(鉴赏总结)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欣赏习作。

教学过程:

一、重温习作要求。

二、鉴赏优秀习作

1、出示优秀习作。

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前天,我见到猫的胡须长得很长,就忍不住想,它的胡须长得那么长干吗?

是吃鱼,让鱼腥味留在上面,让别的猫羡慕?

还是表示年龄大了,让别的猫尊敬它?

我越来越想把猫的胡须剪下来,瞧瞧它有什么反应。

说干就干,我拿了剪刀,准备把胡须剪下来。

猫一见到我,马上逃之夭夭。

会不会是我的剪刀吓走了它?

我把剪刀放在背后,去找猫,它正在睡大觉。

好机会,我趁机把猫嘴边的胡须全剪了下来,然后把剪下的胡须用透明胶粘住,贴在自己的嘴巴上,一照镜子,还真有几分像老头子哩。

被剪下胡须的猫,怎么看都不像猫了,像狗,又长着猫脸。

猫啊猫,我把你的胡须剪掉之后,不知你的儿女认不认识你了。

我真对不起你!

如果你的儿女不认识你的话,我可要内疚到等你重新长出胡须来。

妈妈回来了,看见老猫,说:

“你干吗把它的胡须剪掉,你知道吗,老鼠就是怕猫的胡须啊!

”我傻了,心中突然想到电视里的一句话:

动物身上的每种东西都有它的用处。

我好后悔啊!

开心的是我家的老鼠,它们可以放肆地行动了。

2、指生读优秀习作。

3、根据习作要求评议习作好在哪里。

三、互相交流欣赏各自习作中优秀的片断或句子。

四、集体交流各自习作中优美的句子或段落。

四、教师小结:

本次习作同学们选材的范围比较广,有些事的,有写人的,有写梦的,有写幻想的等等,大多数同学能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但有的同学的作文中心不够明确,希望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

 

第四次作文

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

真情实感。

写完后,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有关材料。

习作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

教学目标:

明确习作要求,试写初稿。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  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那爱子情深的麻雀、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善解人意的小鸟,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

(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2、启发。

《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畅谈感受)

    (设计说明: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让学生看动画片《动物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活蹦乱跳的动物,学生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通过课前观察和课中再次观察,对后面的习作内容做好了铺垫,可以说一举多得。

    二、、创设情境拓展思路

    1、情境激发。

同学们,大家喜爱的这个《动物世界》栏目,想在我们班上招聘解说员,你们愿意来应聘吗?

那好,我们就借习作课这个机会满足大家的愿望,下面招聘开始,看谁能当一名出色的、有个性的讲解员,那么,你认为该怎样才能当好“解说员”呢?

    2、说一说,让学生各抒己见。

    3、评一评,看谁说的有条理,教师捕捉有个性化的语言,给予鼓励。

对说的好的奖一个他喜欢的动物头饰。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

    (设计说明:

习作时创设情境,是为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激发自我表现欲。

充分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体现习作个性化。

    三、、交流互动  引导体验

    1、自主选择。

①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

    ②选择交流伙伴,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自愿组合,合作交流。

    2、结合习作提示,合作交流。

小组内充分交流:

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

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

还有哪些生活习性?

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3.交流评议,评出“优秀解说员”。

派代表或自己上台竞争,亲身体验,自由表达,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他说得怎样?

好在哪里?

又有那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教师相机点拨。

对优秀解说员奖一个他们喜欢的动物头饰。

     四、、合作讨论  明确要求

    1、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师:

同学们光当上了解说员还不行呢?

要组织栏目,还得文武双全,要自己写解说词,你们有这个能力吗?

那么,该怎样把你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呢?

    2、引导审题,读懂习作提示:

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写完后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不清楚、写错的地方,如果有,认真改一改。

    3、讨论交流:

你准备怎样写?

    4、联系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自评、互评,评的重点是小动物怎么可爱,作者如何喜爱的。

五、敞开心扉自由习作

    1、闭上眼睛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喜爱的小动物。

    2、回忆本组课文作者描写动物的表达方法。

    3、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分块练习,用“我手”写“我心”。

    4、师巡视,相机指导,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对表达完整,抓住小动物特点写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第二课时(评议修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初稿。

教学过程:

一、重申习作要求。

 二、组织评价  修改病例。

1、出示病例。

我家的小花猫“花花”

我很早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一只小花猫作宠物。

去年生日的时候,妈妈就送我一只小花

猫。

我高兴极了,给小花猫取了一个名字“花花”。

“花花”长得胖乎乎的,一身黑白相间的皮毛。

长尾巴高高翘着,绿莹莹的眼睛,一

对小耳朵,鼻子又小又黑,嘴角边有几根银亮亮的胡子。

“花花”很贪吃。

有一次,我和妈妈买了一些鱼头,准备煮鱼汤。

一回到家,“花花”

就在我脚边蹭来蹭去。

我看它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挑了一些小的鱼头扔给它。

“花花”扑

向鱼头,吃得津津有味。

“花花”很贪玩。

有一次,奶奶来我家,她准备给我织毛衣,她把毛线球放在沙发上。

就去买菜了。

“花花”看见了,想去瞧瞧。

刚到毛线球前,线球从沙发上滚下来。

“花花”

吓得“喵喵”地叫。

过了好久,见没有危险了,就开始玩了。

它抱着毛线球跑来跑去,当

它回房间时,发现脚被缠住了,它有“喵喵”叫了起来。

有时候,花花“在屋里玩腻了,

就跑到院子里的花枝上荡秋千,或者在我的作业本上留下几个脚印。

虽然“花花“很贪玩,但它却很尽职。

到了晚上,”花花“就瞪大眼睛,注视着周围

的动静。

有时候,“花花”为了捉老鼠,一等就是几个钟头。

当老鼠出来后,“花花”冲

上去按住老鼠。

捕捉到老鼠后,它总会“喵喵”地叫着。

“花花”既淘气又贪吃,既活泼又可爱。

我爱我家的小花猫——“花花”。

2、生自渎病例,根据习作要求分析所出现的问题。

3、集体评议修改病例。

三、小组内自批自改,互批互改。

看哪个地方还要进一步修改?

引导学生力求从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学生再次修改,然后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在习作本上。

   

第三课时(鉴赏总结)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根据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