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14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4次习作

 习作一

习作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习作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

教学目标:

明确要求,试写初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出示一组有关偷猎者残害野生动物的图片和打击偷猎、盗猎的图片。

  2.学生看后说一说感受。

  3.出示一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画面。

  4.看后教师总结:

当前世界各国已经把保护动物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各国都相应的制定了保护动物的法律,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

(出示图片)

  二、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

  三、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求助的方法,求助时的表现,如鸭妈妈咬着巡警的裤管不放,把他拉到小鸭子掉下的下水道旁;鸭妈妈指挥另外的小鸭子把下水道围成一圈,不停地鸣叫,引起了巡警的注意)

  (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

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

(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

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

(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

)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四、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

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3)哪些要略写?

  五、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

  3.学生自由打草稿。

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

            第二课时(指导修改)

教学目标:

指导修改,定稿清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习作内容及习作要求

  总体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具体要求:

1.想象是否合理。

2.在体现鸭子之间、人与鸭子之间感情的部分是否写具体、生动了。

二、出示病例,指导修改。

鸭妈妈看见了,扑腾着翅膀,把脑袋往下水道里塞,可是无论怎样也够不着小鸭子,

鸭妈妈发现不远处有一名巡警。

鸭妈妈奔过去,“嘎嘎”的叫着。

巡警不知道它要干什么,

摸了摸它,继续工作。

鸭妈妈觉察到警察不懂它的意思,便用嘴巴咬着巡警的裤腿。

巡警蹲下来,他又扑闪着

翅膀,用头点向小鸭子落水的地方。

警察站了起来,来到了鸭群所在地。

鸭妈妈“嘎嘎”地

直叫。

巡警看了看下水道,发现里面有几只小鸭子。

巡警知道小鸭子又被水冲走的危险,动

手去捞,可是捞也捞不着。

巡警也不由得着急了。

  1.指生读病例。

2.再看看文章,说说你觉得什么地方不够好,提出修改建议,集体修改。

3、读读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比较一下,好在哪里?

  4.教师小结: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

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

刚才的病例,想象比较合理,但内容不够具体。

  三、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1.对照别人的习作,看看自己的习作那些地方写的比较好。

  2.检查一下自己的习作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按照以上要求,看看文章还有没有其它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四、自己修改后,小组内互相交换,再次进行修改,并给修改后的习作写出评价语

  

第三课时(鉴赏总结阶段)

教学目标:

鉴赏优秀习作。

教学过程:

一、重申习作要求:

总体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具体要求:

1.想象是否合理。

2.在体现鸭子之间、人与鸭子之间感情的部分是否写具体、生动了。

3、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描写细致。

二、鉴赏优秀习作。

鸭子过马路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鸭妈妈从自己的窝里探出脑袋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到了中午,天气变得很闷热,正好路对面有一个小水池,可以到那里去洗澡嘛。

它领着自己的6个孩子往前走,但是刚走过马路,一辆汽车就飞速驶过,差点把一只相对弱小的小鸭子撞翻在地。

鸭妈妈急忙带着孩子们退了回来。

望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人,鸭妈妈忧心忡忡,脑海里好像浮现出了自己的儿女被汽车碾过时的情景。

鸭妈妈转过头对孩子们说:

“过马路时一定别掉队,要快走,千万别因为紧张而摔倒了。

”然后它又对老大说:

“如果我死了,你不要管我,但是一定要领着弟弟妹妹们成功走到对面。

”终于,鸭妈妈该叮嘱的都叮嘱完了,要开始走了。

它抬头望望红绿灯,现在刚开始亮绿灯,有50多秒呢!

可它还是担心不够用。

它鼓起勇气,迈出了心惊胆战的第一步,然后开始召唤孩子们过马路。

它努力伸长脖子,使出全部的力量煽动者翅膀,身上的羽毛都像针一样竖起来,用自己最洪亮的声音“嘎嘎”地大声叫着。

可是刚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红灯就亮了,正要向前行驶的司机看到了这一群摇摇晃晃的鸭子,就把车慢慢地停了下来,心想:

真是稀奇,鸭子过马路。

前面的车突然停下来使后面的司机很不解,他们都探出头来察看,一看是前面有一群鸭子在过马路,就全明白了,然后相互传达,默默地坐在车里等候着这一群鸭子平安到达对面。

鸭妈妈一看这些车都停下来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然后转过头,欣喜若狂地对孩子们说:

“车全停下来了,我们可以放心走了,但是要快一些,免得耽误人家的时间。

鸭妈妈带着孩子们过了马路后,让小鸭子们列队站在路边,目送着好心司机们从身边飞驰而过。

鸭子们摇摇晃晃地去洗澡了,马路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1、出示优秀习作。

2、生自读习作,看看自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3、集体交流。

4、小结:

这篇习作,小作者从鸭子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幕。

三、小组内互相鉴赏习作中的优秀片段或句子。

小组推荐,集体交流。

四、集体交流小组推荐的优秀片段或句子。

五、谈谈本次习作的收获或体会。

六、总结全班作文情况。

这次习作,大多数同学做到了习作中提出的要求:

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但有的同学想象不够合理,对鸭子的动作等描写不够具体。

习作二

习作题目:

自拟

习作要求:

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

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

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习作重点:

1.语句通畅简洁,内容具体,意思明确。

2.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阶段

教学目标:

明确要求,试写初稿。

教学过程:

一.准备酝酿

1、了解习作要求。

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

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

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

教师相机引导: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3、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

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4、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5、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

如:

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二、学生试写初稿,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学生读懂习作要求。

2、引导学生命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

3、学生开始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评议修改

教学目标:

指导修改,定稿清抄。

教学过程:

一.重审作文要求。

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

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

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出示病例,集体修改。

学书法

暑假,我和爸爸到一期房那里找一位教书法的老师家。

老师家的客厅里挂满了字画,还

摆放着许多书,在一面墙上还有许多小学生的字画,他们的字写的非常好。

可是因为他

家离我家太远了,而且,我们家的楼下就有一位伯伯也喜欢练书法,所以,我就跟着楼

下的伯伯一起写毛笔字。

一开始,伯伯先教我写“一”,我想:

这还不简单,于是,我就写了一个“一”。

然后,

伯伯说:

“应该先写一道小横,再顿笔,然后写一道长横。

”没想到写个“一”字这么

复杂,还是先练练吧。

我练着,一开始,我的字写的一点儿也不好,写满了一本大仿本

伯伯说我后边的字比前面的好看多了。

第二天下午,我又来学毛笔字。

这一天,伯伯教我写“二”,伯伯说:

“写二和写一一

样,就是上面的横短一些,下面的短一些。

三也是一样,今天就来练一、二、三吧”。

后来,我的字写的越来越好。

后来,伯伯的女儿看到我的字比她的字要好,所以她也想

写毛笔字,我想终于有人帮我磨墨了,可是,她连怎样磨墨都不会,我和她爸爸一起来

教他磨墨。

写字学会以后,我们就一起比赛,看谁写的好。

互相关心,我不会的问她,她不会的问我,就这样,我们两个人的字写的都非常好,伯伯还经常夸我们呢。

1、出示病例,生自读。

2、集体交流:

这篇作文那些地方不符合要求?

四.自行修改。

1.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仔细修改。

2.找你信任的同学帮助修改。

3.小组互相修改。

教师巡视指导。

五.把修改好的作文抄写在正稿本上。

第三课时总结鉴赏阶段

教学目标:

评价鉴赏。

教学过程:

一.出示作文要求,重审作文重点。

二、鉴赏优秀习作。

学二胡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件事情,是一件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在学民间乐器——二胡了!

学二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来讲讲它的难处吧!

  下午一点钟,我们的学习就开始了。

先是学拿二胡,和拿琴弓。

二胡:

虎口张开,其余4个指头要弯曲。

琴弓:

中指和无名指卡在琴弓中,大指和二指捏住琴弓,小指不管。

这样,就是拿二胡。

二胡拿好了,唐老师就说:

“拉内弦,拉内弦!

”他以为我会拉二胡才学的,就说拉内弦,其实我啥都不懂,老师叫我拉内弦我又不会,就胡乱拉。

老师见我乱来,就教我,这样,我才学会。

我就来拉,一拉,老师又说:

“弯手腕,弯手腕!

”我一听,就在拉的时候来乱弯,老师又一看,急得跟猴子似的,说:

“错了,错了!

”我有没学,他也不教,我怎么会?

他就说:

“拉时,要往右边弯;推时,要往左边弯!

”我就来弯,我就是弯不过来,老师就给我示范了一次,又教了我一次,我才会。

我又来拉,一拉就有外弦的声音,老师一听,天哪,大声地说:

拉内弦!

”他说;"你中指和无名指没用力,要往外面崩。

”我就往外面崩,崩着,还是有外弦的,说:

“你没巴紧,要挨住!

”我又来拉,一拉,他又说:

“往哪边拉,往哪边拉!

往旁边拉!

"现在比以前的音好听了,但是他又说:

“手弯没弯!

啊,弯没弯!

气人!

”我就弯了。

一弯呢,我就不往旁边拉了,他说:

“手往哪边拉,你在往那边拉,我跟你说……你别学到这里就没信心了哈!

”我本来就被他骂得泪水包在眼里的他又来说这句话,我泪水又多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妈妈看到我眼里有泪水时,说:

“怎么要哭了?

”你还别说,妈妈这样一说,我还真的了,泪水直直往下流,要不是老师那样说我,我才不会哭呢!

”  

  虽然我今天哭了,但我还是挺高兴的,我今天学会了一种新本领。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我一定会练得很好!

1、出示优秀习作,生自读。

2、交流这篇习作好在什么地方?

三、集体交流学生习作中的优秀片段或句子。

四.总结全班作文情况。

优点:

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写出做这件事时的心理活动,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存在的问题:

1)题目太大,应选一个内容定。

2)开头没点题。

3)中间部分主次不分,应该详写的没有详写。

4)结尾应和开头呼应

五.品评自己的作文。

六.谈话:

通过本次作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本次鉴赏情况。

通过这次作文可以看出,有的同学的确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像刘为之、刘雨涵、马国程进步大,写出了对生活的启示。

希望咱们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习作三

习作题目:

难忘的“第一次”

习作要求: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习作重点:

1.语句通畅简洁,内容具体,意思明确。

2.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阶段

教学目标:

明确要求,试写初稿。

教学过程:

一.准备酝酿

2、了解习作要求。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准备试写初稿。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试写初稿

(一)指导审题。

1、引导学生读懂习作要求,说说自己的读书生活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有哪些获的感受.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2、引导学生命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

二.想一想准备写哪方面的内容,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学生口述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四.教师小结。

五.学生开始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评议修改

教学目标:

指导修改,定稿清抄。

教学过程:

一.重审作文要求。

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二.出示病例,集体修改。

第一次受到批评

有一天上午,一下第二节课,我就和同学们跑出教室,玩起了“悠悠球”。

“悠悠球”

的玩法可多了。

“悠悠球”在同学们的手中真是千变万化。

我们玩着,眼睛盯着“悠悠

球”,有的同学玩着自己的,还看着别人的;有的同学见自己的“悠悠球”比别人的“睡

眠”时间长,那颗心啊乐得都快要开花了。

我们玩得兴致勃勃。

“铃,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准备回教室上课。

我和同桌在后面还在

继续玩“悠悠球”。

这时,班主任孙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我们赶紧收起“悠悠球”,

走进教室,老师没有说什么,继续给我们上课。

我坐在座位上,心里胡思乱想,忐忑不

安地过了这一节课,老师讲什么知识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下课了,老师将我们所有带

“悠悠球”的同学都叫出了教室,对我们说:

“你们玩‘悠悠球’,老师不反对,但前提

条件必须是不耽误学习,你们做到了吗?

”我们都低下了头,老师接着说:

“学校是学

习的地方,你们把‘悠悠球’带学校来,是不是上课也想着玩,所以不安心听课?

要玩

拿回家玩,但也不能过分沉溺。

”我们点着头。

老师又说:

“虽然你们认错态度很好,但

我还是得给你们每人扣除十分,否则其他同学不服。

曲昱星,你是班干部,应该多扣十

分,你有意见吗?

”唉,我能说什么呢?

自做自受!

……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不已。

我不仅没学到那节课的知识,还给同学们造成不良的

影响,也影响了班级秩序,以后可别做这样的事了。

1、生自读病例。

2、讨论这篇病例哪些地方不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

3、集体交流

三.自行修改。

1.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仔细修改。

2.找你信任的同学帮助修改。

3.小组互相修改。

教师巡视指导。

四.把修改好的作文抄写在正稿本上。

第三课时总结鉴赏阶段

教学目标:

评价鉴赏。

教学过程:

一.出示作文要求,重审作文重点。

二、鉴赏优秀习作

难忘的第一次

在我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中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第一次踩单车。

    三年级的时候,我看着别人踩单车是那样潇洒自在,让我羡慕不已我是多么想自己也有一辆单车啊!

我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在新年里我把300元的压岁钱存起来和妈妈一起去买单车去了!

我心里高兴得不得了想:

过一会儿,我就可以骑上我的宝贝车子了。

单车买了回来放在小区的空地上。

我迫不及待地骑上了我的宝贝车子,准备出发!

我心里想:

这下我可以像空中的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但好景不长啊!

正在我准备踩单车的时候单车就不合我意,左歪右歪始终保持不住平衡“砰”的一声我的屁股就跟地面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摔得我泪水都涌了出来。

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我再次骑上单车,但它还是不听我的话又开始左歪右歪。

“砰”这次摔得更严重:

手在地板上磨搓了一下,掉了一块皮额头上也掉了一块皮,痛得我都哭了出来。

我生气地说:

“我再也不学踩单车了。

”妈妈看见了,走了过来摸摸我的额头说:

“遇到这点困难就退缩啊!

学什么东西都要经过考验和挫折才会变得坚强的不是吗?

不是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你要学会坚持不懈才对,你也要懂得在100次跌倒的情况学会在101次站起来。

这才是好孩子。

”我看着妈妈,心想:

是啊!

第一次踩避免不了挫折嘛。

我不应该气馁,我一定会成功的!

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再次骑上单车经过上两次的失败我得到了很多经验。

单车慢慢的动起来了,我跟着节奏踩踏板没过多久,我就成功了!

我高兴不已,妈妈说的没错:

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功。

    经过那次学踩单车后,我变得更坚强。

我永远忘记不了那次成功后的喜悦。

1、生自读习作

2、小组讨论本片习作好在哪里?

3、集体交流

三、鉴赏自己习作中的优秀段落或句子。

四.总结本次鉴赏情况。

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

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习作四

习作题目:

各具特色的小吃(或民居、饮食、服饰)

习作要求:

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习作重点:

1.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语句通畅清楚,内容具体,意思明确。

2.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试写阶段

教学目标:

明确要求,试写初稿。

教学过程:

一.准备酝酿

3、了解习作要求。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民风民俗。

 

(2)可一些节日习俗。

 (3)也可一些富有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准备试写初稿。

四、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五、试写初稿

六、学生开始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评议修改

教学目标:

指导修改,定稿清抄。

教学过程:

一.重审作文要求。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

修改病例。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

春节前夕,特别是除夕

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