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6545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docx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品德与社会复习题(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

一、填空。

1、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常会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各种(战争)、(冲突)时有发生。

3、(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和平稳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新式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被使用于战场,使战争变得空前残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5、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由此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石油战争)。

6、(制止战争)、(要求和平)是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7、美国“9.11”事件后,(反恐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8、1988年,联合国维护行动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9、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为在所有活动中维护(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7项红十字会基本原则。

10、奥运会上表彰杰出运动员的最高奖项是(欧文奖),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顾拜旦),(和平)、(友谊)、(进步)是他倡导的奥林匹克理想。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

12、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军队的(相互信任)与(了解),发展(友谊)和(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3、“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是(珍.古道尔)研究会面向全球青少年儿童(从学龄前儿童到大学生)关于环境与(人道主义)教育的项目。

1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解放军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兵种,成立于(1928)年8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中国军队中最年轻、最现代化的一支部队,已具备核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核反击作战能力)。

15、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二、选择题。

1、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周年。

A.60B.65C.70D.75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是(),协约国是()。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德国、日本、意大利

C.俄国、英国、美国D.俄国、法国、英国

3、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使用最普遍的方式是()。

A.战争B.谈判C.维护行动D.日内瓦公约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爆发于()。

A.1914年、1938年B.1914年、1939年

C.1915年、1938年D.1915年、1939年

5、中国最早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在()年。

A.1989B.1988C.1992D.2002

6、2004年,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和平女神像”在纪念()60周年之际,,以中国人民的名义赠送给法国人民的珍贵礼物。

A.二战胜利B.诺曼底登陆C.抗战胜利D.联合国成立

7、赞叹周恩来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的是()。

A.尼克松B.罗纳德C.毛泽东D.斯大林

8、直接促成国际红十字会成立的是()商人。

A.美国B.英国C.瑞士D.雅典

9、200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号决议,宣布每年的()为“国际和平日”。

A.9月21日B.8月21日C.6月20日D.10月1日

10、联全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是()。

A、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B、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C、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

D、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美国;

三、判断题。

1、钢铁长城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

2、中国政府承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3、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志愿者组织是中国红十字会。

()

4、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可以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

()

5、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重大物质损失,不会给人类带来心灵创伤。

()

四、连线题。

伊拉克入侵周恩来

特里莎修女人造卫星

硝烟场上的蓝盔

伟大的外交家科威特

世界和平使者足球赛

宇宙中的淘金者慈善工作

南北极地冰山融化广岛

美国投放原子弹温室效应

前苏联氢弹之父2008年

唐山大地震2004年

我国南方雪灾萨哈罗夫

印度泮海啸1976年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战争是残酷的?

答:

因为战争使用各种形式的武器对人类进行伤害,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战争还带给人的心灵创伤,所以说战争是残酷的。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战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战争有哪些?

答: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3、为什么说和平是人类最难得的无价之宝?

答:

和平是稳定,稳定了才能提高生活质量,使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所以说和平是人类最难得的无价之宝。

4、诺贝尔奖包括哪些奖项?

答:

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答:

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一填空题。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3、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科技)给完美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

4、(塑料)的发明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它无疑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塑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农业)(计算机)(通讯工程)和(食品加工)等各行各业中。

5、人类一直在探索太空的奥秘,(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6、我国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于(2002)年

(1)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

7、我国进行了(4)次载人航天,分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航天英雄有(杨利伟、费俊龙、刘洋、刘旺、景海鹏)等。

8、电被人们发现的时间是在(18)世纪晚期。

9、(废弃塑料及其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10、滥用农药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会使有害物质最终进入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的体内)。

11、由于(温室效应)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众所周知的(南极融化)现象。

温室效应还会导致(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12、(核能)是人类依靠科学的进步而发现的一种强大的能源,世界上第一个核能反应堆是于(1942)年在美国建成的,前苏联在195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

13、第二次大战时,日本被投放原子弹的城市是(广岛)和(长崎),它直接导致约(7万)多人在爆炸中丧生,还给当地带来了(尘埃放射引起癌症)等后遗症。

几十年内,(植物)无法生长,土壤和河水被(核污染)。

14、中国目前有核电站(7)所,他们是(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三门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福清核电站)。

15、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拟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6、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能有效地控制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

17、我国人均每年水资源占有量为(2730)立方米,加拿大为(12000)立方米,美国为(100000)立方米,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匮乏)

18、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9、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它们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共同生存的空间――(地球)。

二、简答题。

1、森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

(1)制造氧气;

(2)保护环境,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2、说一说生活中的物品哪些用了塑料?

塑料有哪些优点?

答:

塑料杯子、盒子等生活用品,家电外壳、家具、交通工具、电器电线等用上了塑料;塑料的优点有:

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生锈、耐冲击性好、有较好的耐磨性、绝缘性好、加工成本低,不容易变形等。

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哪些是使用交流电,哪些是使用电池?

答:

用交流电的有:

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电热水器、等。

用电池的有:

手电筒、电视遥控器、手机等。

4、观察我们生活中垃圾,哪些是白色污染,哪些是可回收利用的?

答:

白色污染有:

废旧塑料及其制品,可回收的物品有:

金属、玻璃、塑料、废纸等。

5、温室效应会带来哪些恶果?

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答:

两级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居民的生活;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

地球上病虫害增加,导致农作物减产;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危及人类生存环境。

6、为什么说科技是把双刃剑?

举例说明。

答:

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如电话、电视、冰箱、汽车等,极大地方便和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在人类享受这些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伤害,例如:

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温室效应,破坏自然环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因此科技是把双刃剑,应合理使用。

7、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水?

哪些方面存在浪费水资源?

答:

生活上每天都要喝水,洗衣、做饭、拖地板离不开水,作物的生长、工业生产离不开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有:

用完水不关水龙头,用用含磷的洗衣粉洗衣服,生活废水、工业用水不经净化就排放到江河湖海里,都会浪费水资源。

8、人类在哪些方面破坏了地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答:

人类大量砍树使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地球上的物种越来越少。

不加节制的开发各种矿产资源,工业废水污染水资源,工厂的废气污染大气、、、、、、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减少水污染,减少大气污染等。

第三单元直面灾害

一填空题。

1、灾害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大敌,与(各种灾害)不懈斗争已成为当今世界日趋紧迫和严峻的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

2、我国是一个(地貌类型)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家。

3、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内。

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

4、(巨大的自然灾害)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苦难中(升华)。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

6、1976年7月28日凌晨3:

42,(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

成为20世纪以来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震灾,在中国人民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

7、2006年内蒙古(蝗虫)灾害,2006年浙江省(超强台风)桑美,2008年南方(雪灾),都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8、灾害的成因虽多种多样,但很多灾害的背后,我们都能发现(天灾)和(人祸)两个因素。

如人类过度地开发大自然,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过度消耗能源,造成(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等。

9、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灾害)一次次严峻地考验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如果我们能掌握(灾害在孕育)、(发生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一些规律、特性,掌握(自救和他救)的方法,我们也就能保全(生命和财产)。

10、海滩上的小天使——(英国小姑娘蒂莉.史密斯)利用所学的(海啸知识)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1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台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号),按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12、一旦遇到灾害发生,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

科学的避险方法能帮助我们(急中生智、绝处逢生)。

13、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灵魂)。

灾难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14、汶川大地震中(林浩)、(陈浩)、(何翠青)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用行动证明:

他们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能够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一代新人。

15、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来到四川绵阳北川中学临时学校,在黑板左侧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16、大地震让我们再次(直面灾害)的考验,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代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接受考验)。

中国少年儿童在灾害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闪烁的(责任感)!

危难之际(勇于担当),(不离不弃)。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民族的希望)。

17、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当(笃定)、(冷静),学会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答: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台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按照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2、你还知道哪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答:

我知道的气象预警信号有:

暴雨,高温,大风,沙尘暴,寒潮,台风,干旱,冰雹,霜冻,大雾,霾(mai),道路结冰,雷电等气象预警信号。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途径获得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4、说说我国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几类?

并分别列举几种

答:

可分为四大类,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火山

气象灾害:

龙卷风、雷电、酸雨、干旱、暴雨

海洋灾害:

台风、海啸、海冰、赤潮、风暴潮、灾害海浪

生态环境灾害:

鼠害、病虫害、森林火灾

5、地震来临时,有哪些躲避的生存空间?

答:

在家里:

坚固的家具下面、卫生间等小开间处

在学校:

课桌下、墙角

在室外:

在空旷地、在路中央,不要在高楼、烟囱下

6、什么是生命三角?

答:

生命三角,指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

7、“多难兴邦”的含义是什么?

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要对灾区学生写下这几个字?

答:

“多难兴邦”的意思是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温家宝总理对灾区学生写下这几个字是因为:

地震使灾区的同胞们受到灾难,但总理相信灾难不会使这里的人民垮掉,勉励大家,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更加团结进取,建设美好家园。

第四单元飞向明天

一、填空题。

1、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翁),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我们必须具备必要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合作竞争的能力),为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

2、放眼未来,中国的前景一片光明。

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锻炼),(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

3、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追求个人的成功)和(价值的实现)成为许多人的努力方向。

4、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未来)属于我们,未来的我们将是各项事业的(建设者)。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事业需要我们的努力。

5、优秀的未来主人翁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对科技的感知能力)、(交往与交流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等。

6、未来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相处)的世界,同时也是(全世界各民族相互竞争)的世界。

7、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放眼未来世界,从现在做起。

9、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所有人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10、世界是一个(大家园),(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家)或(不同区域)的人们之间应(相互了解)、(相互宽容)、(相互合作),(认识和处理)全球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11、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2、作为跨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要(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13、今日的世界是一个(各国、各民族之间)频繁交流的世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14、电影《刮痧》曾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对同一行为的不同看法,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国文化传统)的差异。

15、为了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21世纪一代新人,国际理解教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化)的教育活动。

16、未来充满(希望和挑战),我们要学好本领,迎接(美好的未来)。

17、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全球化)的社会,(多样化)的社会,(竞争)的社会,(高质量)的社会。

18、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总体有两种鲜明的观点,即(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看法。

19、未来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把(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二、简答题。

1、优秀的未来主人翁应具备的素质?

答:

优秀的未来主人翁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对科技的感知能力、交往与交流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等。

2、夏令营中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的比较,以及对某地小学生的调查资料显示,说明了什么?

(有什么感想)

答:

这些比较和数字显示,让我们看到,中国孩子的生存意识及生存能力太差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别人,几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会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我们感到心情沉重,因此必须改变此种现状,青少年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

答:

国际理解教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化的教育运动。

其宗旨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和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础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并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5、、科学家对2020年的世界做出了哪些预测?

答:

医学:

基因疗法将成为高科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造生命”“人造细胞”可能诞生。

能源:

可再生能源将蓬勃发展,太阳能动力将无处不在。

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地球将变得更热。

北极冰帽继续缩小。

科学家们能研究出方法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方法来保护地球环境。

6、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增进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及道德规范的了解?

(1)、通过浏览互联网站;

(2)、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

(3)、通过当地人员的描述;

(4)、通过互相走访和往来;

(5)、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7、对未来社会你持何种态度?

答: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增进人类幸福的必要保证,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诸如资源、能源、食物等,这些还需要科学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以妥善处理这些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