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340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 浙科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章末过关检测B卷浙科版必修2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B卷

(时间:

60分钟 分数: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全部是纯合子

C.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答案 C

解析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A项正确。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DD×dd→Dd,B项正确。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正确,反之,说明假说错误,C项错误。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项正确。

2.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

A.毛桃B.毛桃的概率为1/4

C.光桃D.光桃的概率为1/4

答案 A

解析 构成果皮的细胞是母本的体细胞,果皮的性状是由母本基因型决定的,无论给毛桃授予毛桃花粉还是光桃花粉,毛桃植株上结的桃均为毛桃。

3.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

亲本(P)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表现型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2黑色羽毛来航鸡自由交配得F3。

F3中(  )。

A.杂合子占5/9B.黑色占8/9

C.白色个体均为杂合子D.黑色个体均为纯合子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F2黑色羽毛来航鸡的基因型及其出现概率为1/3aaBB和2/3aaBb,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概率均为2/3aB和1/3ab,故自由交配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概率为4/9aaBB、1/9aabb、4/9aaBb,其中杂合子占4/9,黑色占8/9,白色个体均为纯合子,黑色个体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4.水稻的高秆、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粳稻、糯稻是另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一高秆粳稻品种与一矮秆糯稻品种杂交,F1全是高秆粳稻,F1自交得F2试问: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F2中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比例分别是(  )。

A.高秆粳稻,3/8B.高秆粳稻,5/8

C.矮秆糯稻,3/8D.矮秆糯稻,5/8

答案 A

解析 高秆粳稻品种与矮秆糯稻品种杂交,F1表现出来的都是高秆粳稻,所以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粳稻对糯稻是显性。

这样双显性的高秆粳稻与双隐性的矮秆糯稻杂交所得的F1为高秆粳稻杂合子,F2中的重组类型是高秆糯稻与矮秆粳稻,即F1自交得到的F2中的重组类型便是“9∶3∶3∶1”中的“3、3”,占总数的比例为(3+3)/(9+3+3+1)=3/8。

5.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一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

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B.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C.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D.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统计粳稻与糯稻的比例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F1中控制高茎和粳稻两对性状的基因型均为杂合,故可用碘液处理F1的花粉粒,并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也可用测交方法,即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也可用自交方法,即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将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高度不育,故无法统计粳稻与糯稻的比例。

6.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原因提出的假设(  )。

A.决定遗传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等位基因一般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D.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彼此分离

答案 C

解析 染色体、等位基因等概念不是孟德尔提出的。

7.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下列针对F2个体间的杂交方式所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杂交范围

杂交方式

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

A

取F2中的

雌雄果蝇

自由交配

3∶1

B

取F2中的

雌雄果蝇

自交

5∶3

C

取F2中的

灰身果蝇

自由交配

9∶1

D

取F2中的

灰身果蝇

自交

5∶1

答案 C

解析 在F2群体中,a基因频率为1/2,则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1/2×1/2=1/4,故后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之比为3∶1,A正确。

F2中雌雄果蝇自交方式有三种,即①1/4(AA×AA),②1/2(Aa×Aa),③1/4(aa×aa),其中组合②③后代中黑身个体的概率为l/2×1/4+1/4×1=3/8,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3,B正确。

F2灰身果蝇中,a基因频率为1/3,其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1/3×1/3=1/9,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C错误。

F2的灰身果蝇自交方式有两种,即l/3(AA×AA),2/3(Aa×Aa),则后代中黑身个体(aa)的概率为2/3×1/4=1/6,故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1,D正确。

8.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是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的

B.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假说,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是在F1自交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对假说的验证采用的是测交,故A、C项错误;孟德尔运用的概念是“遗传因子”,并非“基因”,故B项错误。

9.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自花传粉。

三种方式所结的种子混合播种,所长出的植株表现情况将是(  )。

A.全部是高茎

B.高茎∶矮茎=3∶1

C.没有固定的理论比值

D.A、B两种情况均可能

答案 B

解析 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F1都是Dd。

因此同株异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自花传粉都相当于自交,后代中高茎∶矮茎=3∶1,故B正确。

1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l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答案 D

解析 Ⅰ、Ⅱ小桶中均是一对等位基因,甲同学每次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实际上就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过程,C错误;为了使实验接近实际,两小桶中两种球的比例应相同,这才能模拟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但是两桶小球数量可以不同,B错误;Ⅲ、Ⅳ小桶中放的是两种不同的小球,模拟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A错误;甲、乙重复实验中,Dd、AB的组合是随机出现的,其概率分别为1/2×1/2+1/2×1/2=1/2和1/2×1/2=1/4,D正确。

11.南瓜的果形有圆形、扁盘形和长形三种类型,已知果形性状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

现有两个南瓜品种甲和乙,利用它们所做的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圆×乙圆→F1扁盘

F2中扁盘∶圆∶长∶=9∶6∶1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为AaBb

C.F2中长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D.F2中扁盘形南瓜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南瓜占1/16

答案 D

解析 F2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中AABB占1/9、AABb占2/9、AaBB占2/9、AaBb占4/9,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aabb)南瓜占4/9×1/4=1/9。

12.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现在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

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1

答案 C

13.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的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A.ddRR,

B.ddRr,

C.ddRR,

和ddRr,

D.DDRr,

和DdRR,

答案 C

解析 两亲本分别为ddrr×DDRR,F1为DdRr,F2中的双抗类型基因型为ddR_,由于F2中每种纯合性状比例

,一纯合一杂合的比例为

;应选C。

14.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现从F2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种子,种植后长成植株甲,欲测定甲的基因型,可以用该植株与多株绿色皱粒豌豆植株(乙)杂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杂交实验中最好选用乙作为父本,甲作为母本

B.若杂交后代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

C.若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黄色圆粒豌豆,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

D.若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

答案 C

解析 甲只能产生少量的雌配子,但能产生大量的花粉,若多株乙接受甲的花粉,则可以产生大量的种子,从而可保证该实验可获得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因此,应该选用甲作为父本,乙作为母本,A项错误。

若杂交后代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B项错误。

若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黄色圆粒豌豆,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C项正确。

若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D项错误。

15.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灰兔有4种基因型(1/9AABB、2/9AABb、2/9AaBB、4/9AaBb),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4∶2∶2∶1);F2中黑兔(2/3Aabb、1/3AAbb)产生两种配子:

Ab∶ab=2∶1,白兔(1/4aaBB、2/4aaBb、1/4aabb)产生两种配子:

aB∶ab=1∶1,则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2/3×1/2=1/3。

16.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

A.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

C.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答案 B

解析 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他发现的问题有:

一是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F1中只有一种性状,而在F2中又出现两种性状,且表现型之比接近3∶1;二是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在F2中出现了亲代未有的性状。

通过解释第一个问题,他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通过解释第二个问题,他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7.小鼠A基因决定黄色皮毛,R决定黑色皮毛。

同时具有A、R基因时表现灰色皮毛,只有a、r基因时表现白色皮毛。

现有一只灰色雄鼠和一只黄色雌鼠交配,统计多次交配产下的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

黄色3/8,灰色3/8,黑色1/8,白色1/8。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Rr♂,Aarr♀B.AaRr♂,AaRr♀

C.Aarr♂,AaRr♀D.AaRR♂,Aarr♀

答案 A

解析 首先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灰色雄鼠为A_R_,黄色雌鼠为A_rr,后代出现白色小鼠,可知亲本中灰色雄鼠基因型为AaRr,雌鼠基因型为Aarr。

18.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

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与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

A.9∶4∶3B.9∶3∶4

C.9∶1∶6D.9∶6∶1

答案 B

解析 BbCc自交的后代中,B_C_基因型的为黑色,占9/16,bbC_基因型的为褐色,占3/16;所有cc基因型的(包括B_cc、bbcc)都为白色,占总数的1/4。

19.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

A.9/64、1/9B.9/64、1/64

C.3/64、1/3D.3/64、1/64

答案 A

解析 亲代为AABBcc与aabbCC,F1为AaBbCc,F2中A_∶aa=3∶1,B_∶bb=3∶1,C_∶cc=3∶1,所以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

3/4×1/4×3/4=9/64;在F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

20.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接近于

(  )。

A.9∶3∶3∶1B.3∶3∶1∶1

C.1∶2∶1D.3∶1

答案 D

解析 运用分离法:

Aa×Aa后代2种(3∶1),bb×bb后代1种,DD×DD后代1种,亲本自交后代性状表现类型比例为(3∶1)×1×1=3∶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1.(10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

(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为有角或无角,概率各占

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

,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

所以,只要母牛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在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公牛与有角母牛杂交(有角牛×无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解析 根据定义,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杂合子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那么先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

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再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

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性状,则要找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根据杂合子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特点,在无角公牛和有角母牛的后代中,选有角母牛与有角公牛杂交,若有无角出现则有角牛为杂合子,即有角为显性;反之若后代全为有角则无角为显性。

22.(10分)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做实验材料,请设计一个方案,以鉴别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你的实验设计原理是遵循遗传的________规律。

(2)请你根据需要在下表中完成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和结论要对应,否则不得分)。

选择的亲本

及交配方式

预测实验结果

结论(紫花基因型)

第一步:

出现性状分离

Dd

第二步:

全为紫花

DD

(3)假设该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黑色(A)对白色(a)是显性,满子叶(B)对瘪子叶(b)是显性,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所结种子的表现型有四种:

黑种皮满子叶、黑种皮瘪子叶、白种皮满子叶、白种皮瘪子叶,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

(提示:

种皮性状表现由母本基因型决定)

答案 

(1)(基因)分离 

(2)

选择的亲本

及交配方式

预测实验结果

结论(紫花基因型)

第一步:

紫花植株自交

全部为紫花

DD或dd

第二步:

紫花植株×红花植株

全部红花或出现红花

dd

(3)15∶9∶5∶3

解析 

(1)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因而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第一步出现性状分离,给出紫花基因型为Dd,由此可知第一步为紫花植株自交,在不知亲代基因型的情况下,后代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

②全部为紫花,说明亲代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③DD或dd,需进一步判断;第二步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若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基因型为DD;若后代出现红花或全为红花,说明紫花植株基因型为dd,红花植株基因型为Dd或DD。

(3)种皮由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成,种皮颜色由母本基因型决定,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子叶性状由母本和父本共同决定,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1代基因型有9种,对应4种性状,F1自交得到F2,F2的种皮颜色由F1基因型决定,因而黑色∶白色=3∶1,子叶性状由F2基因型决定,满子叶∶瘪子叶=5∶3,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所结种子中黑种皮满子叶∶黑种皮瘪子叶∶白种皮满子叶∶白种皮瘪子叶=15∶9∶5∶3。

23.(10分)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

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

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Bb

A_bb

A_BB或aa__

花的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是粉色的。

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

第二步:

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或________,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若通过实验证明符合①的情况,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能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精子,其自交后代中,花色为白色的植株有________种基因型。

答案 

(1)AABB×AAbb aaBB×AAbb

(2)①粉色∶红色∶白色=2∶1∶5

②粉色∶白色=1∶3 粉色∶红色∶白色=1∶1∶2

(3)4 5

解析 

(1)纯合白花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纯合红花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全是粉色,则亲本杂交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2)①若两对基因(A和a,B和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子代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5。

②若A和a,B和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的植株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与aaBb杂交后代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3;若AaBb的植株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子代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1∶1∶2。

(3)如果A和a,B和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其自交后代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和aabb5种。

24.(10分)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基因

组合

D、H同时

存在(D_H_型)

D存在、H

不存在

(D_hh型)

H存在、D

不存在

(ddH_型)

D和H都

不存在

(ddhh型)

花纹

颜色

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