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8049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docx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5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

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

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

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

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

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就是说写的都很好,但是真正实用的没有。

“其何以传信于来兹!

”怎么能传给后人,“瑭”指他自己,“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所得,”读了十年书,有了心得,“因有志采辑历代明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为《温病条辨》,这本书是这么写的,搜集了历代关于温病的论述,加上了他的心得体会,再加上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写了这本书,关于这个学术的渊源,他的继承性,他在《凡例》里边说“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功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

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透过此关”就是关于温病历代的人都没有看透。

“多所弥缝补就,皆未得其本真,心遂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就是说,都是在伤寒论里边搜来搜去,搜辑钩沉,在哪儿加以发挥?

谁也没有敢跳出这个圈子?

“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就是说历代这些个医家都在伤寒论里边发掘,以为推崇张仲景,实际上反而把张仲景的法给隐晦了,“至王安道”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因为王履在《医经溯洄集》里边,虽然提到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而且也提到了辛温,辛凉的问题,但是他毕竟讲的很少,也没有理发方药?

所以说“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吴又可《温疫论》是温病学的专著,但是他只讲了一个病,并而且讲得很乱,他认为也不可以“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对叶天士的评价是持论平和,没什么高谈阔论,但是立法很精细,“然叶氏吴人”叶天士是苏州人,所治多南方证,他讲的是当地,江苏苏南一带的病,“又立法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叶天士讲的很好,但是他的《外感温热篇》内容很少,不多,没有讲的太详细,那么他关于温病的治法也很多,都是散在医案里,人们不容易找,叶天士没有一本温病的专著,所以就留下了遗憾。

“瑭“就是讲他自己,“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他写的这本书讲了这句话,“历取诸贤精妙”,采集历代诸家有关温病有用的论述,同时,从内经加以考证,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是编之作”写出了《温病条辨》,他打了一个比方,说“诸贤如木工钻眼,以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说,历代的诸家,像木匠在木板上钻眼一样转来转去,转到九分,谁也没有钻头?

最后一分,他给透开了,圆满了。

由他这个说法,大家可以看出来,《温病条辨》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内经》和《伤寒论》,然后继承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是这么个渊源,从内经到伤寒论,到叶天士,这一套理论体系,再加上他自己的体会心得,临床经验,经过了几十年,写成了这么一本书,对于他这个学术思想,他的朋友征保,在《温病条辨-序》里边给咱了概括,这么说的,“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乎仲景,、、、其处方也”他的处方,“一遵《内经》,效法仲祖”,就是说,吴菊通温病条辨里的方剂都是有根有源的,写的很清楚,这是事实,比如说温病条辨的银翘散,银翘散这个方剂来自于温病条辨,大家都知道,但实际上是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里边的一个病例,他把这个病例的方剂加以整理,确定下来,在方论里面他说此方,这个立法组方很有规矩,就这个方剂“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这是内经的根源,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所以你看这个方剂,他讲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楚,他这个学术思想,是从内经到张仲景,到叶天士,他后边还有,这个方论最后一句话,“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这个方剂,他说是叶天士的,而且叶氏的立法,比以前的任何学家都高明,讲的很清楚。

所以吴鞠通他的治学态度是很严谨的,这本书成书于1798年,公元1798年写成了,所以有的书上就说《温病条辨》1798年刊刻了,不对,1798年写成了并没有出版,为什么呢?

他心里没底,他说我自己不敢自信,同时又怕这本书拿出去别人不信,自己没有自信,又怕别人不信,所以他就不敢出版,拿在手里反复修改,后来他的朋友汪瑟庵跟他说,现在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了解,也没有一本很好的书,你这本书既然很好,而且又经过实践检验,治疗了很多温病都有效,你为什么不拿给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就是说你不自信,又怕别人不信你拿出去以后,经过实践检验,大家一看不就信了,劝他,同时跟他一起校对,再给他加了评注,汪瑟庵有评注,最后的出版年代是1813年初版,这本书是问心堂刻本,所以名字叫《问心堂温病条辨》,吴鞠通的自序也叫《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就是说这本书是他在世的时候出版的。

那么吴鞠通在叶天士和薛生白之后,他写书为什么这么艰难,叶天士的理论已经出来了,为什么写这本书还这么困难?

因为当时的条件没有现代好,通讯没有现在发达,出版也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叶天士的论述出来以后,传播的慢,虽然传播开了,但是推行面不广,而且叶天士他那些治疗经验都在医案里面,大家也都不注意,所以,吴鞠通经过反复的搜集整理,写成了这么一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温病的集大成之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它之前没有人写的这么系统?

《温病条辨》一共有六卷,卷首不算,下边是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一共是六卷,加上卷首实际上是七卷,卷首是什么呢?

他的内容是引经19条,他引了内经有关温病的论述19条加以分析解释,加注解,他表示,他这本书导源于内经的理论,有所本。

卷一是上焦篇,卷二是中焦篇,卷三是下焦篇,这三焦片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真正这本书叫《温病条辨》,核心是在三焦片,凡是温病在上焦的证治,都列在上焦篇。

凡是中焦温病的证治都列在中焦篇,下焦温病的证治都列在下焦篇,那么上焦讲的是什么?

是哪个部位的病变呢?

讲的是肺、心,包括心;中焦是指脾、胃,下焦是指肝、肾,而且温病的传变顺序是按照上焦--中焦--下焦,逐步深入传变,这三焦篇一共有238法,198方。

这三焦篇里面,说的238法就是有238条文,涉及到198个方剂,是《温病条辨》的核心内容,专门讲三焦温病,《杂说》里面是什么?

是他自己写的小短文,小的论文。

关于外感病的,这不光限于温病,17篇关于外感病论述的论文,它收录了17篇放在这里边。

《解产难》是关于产科的,妇产科的,产科的论文也是17篇。

《解儿难》,是关于儿科的论文,儿科这部分内容是24篇,这三卷结合起来,就是卷四卷五卷六,论文一共是58篇。

两个17一个24。

文章都很短,有的几百字,基本上没有超过1000字的都不长,但是每一篇论文就说一个问题,讲得很透彻,很有见地,这里边就不都是说温病了,《杂说》《解产难》《解儿难》就不都属于温病了《温病条辨》它的主要内容就在三焦篇,在三焦篇里面,他讲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传变规律以及治疗原则。

在上焦篇的第一条,它就提出来“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后来是人就把它叫做九种温病。

首先,他提出了九种温病的名称,这个名称当然不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他最后把它系统化提出了温病有九种,实际上他不是九种。

他把暑温和伏暑这两个并合一个病,他说暑温和伏暑“证本一源”,所以他俩算一个病。

但是发病季节不一样,都是湿热性质的,在上焦篇暑温和伏暑,他是分开的,分两门。

到中焦篇下焦篇,暑温和伏暑就列一块去了,,他这“九种温病”里边没有伏暑,实际上《温病条辨》是讲的十种温病的证候,他列了十个病名,在这这儿是九种,没有这个。

然后第二条又提出来“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就是说温病是从上焦手太阴肺开始的,然后再逐步传变,这一条有毛病,他这一条实际上是根据叶天士这句话来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大家看看这两句话一样不一样,这是吴鞠通的说法,这是叶论,这两句话一样不一样,这两句话看似一样,实际上不一样,所以后世对他这句话非议很多,比如说王孟英,叶霖(叶子雨)很多对这句话都有评注,都否定它,为什么?

叶天士说“温邪上受”是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是新感的。

外来的温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吴鞠通这句话能不能体现出来?

“凡病温者”都给圈进去了,不管你是新感的还是伏气的,只要是温病,都从手太阴开始,对吗?

就不对了?

他这个范围太广了,叶天士这句话没毛病,人家提出来上受,是外来的邪气,不包括伏气,他这个说的太广了,所以他根据叶天士的意思来的,但是这句话没改造好,所以有毛病,遭到后世的非议,咱们理解他这个精神,他就是讲温病是外感病,外感的邪气都从上焦开始,从口鼻而入侵犯手太阴肺,跟叶天士的那句话精神一样,但是他没改造好,出了点纰漏,后面他就开始讲了上焦温病怎么治?

咱们就不引了。

吴鞠通最大的贡献,提倡三焦辨证,前面咱们讲了叶天士的时候,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是这么说的吧,为什么不说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

因为前人已经提过,刘河间提过三焦辨证的问题,喻嘉言“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都讲得很清楚,也是三焦辨证,是“三焦定位”之法,所以吴鞠通应该说,他是根据前人的理论基础加以发挥,提出来三焦来辨温病,这是一个创举,但是三焦辨证不是他创立的,这是跟叶天士的区别,叶天士一个用卫气营血辨证,一个用三焦辨证,他们有点区别,因为他有个学术渊源的问题。

他倡导的三焦辨证。

他怎么说的呢?

首先指出,“温病由口、鼻而入”,然后怎么传变?

他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他说,温病邪气是从口鼻入,不是皮毛,强调是口鼻,那么和内脏有什么联系?

“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也就是说,温病邪气从口鼻而入,它可以首先犯肺,也可以首先侵犯到胃,这是一个。

下边讲传变,“肺病逆传则为心包”,肺病如果逆传,就传到心包,还是上焦,肺和心包都在上交,这是一种传变途径,这叫逆传。

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是什么呢?

就是说上焦肺的病变?

除了逆传心包之外,还可以向下,这叫做顺传,可以顺传于中焦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传到下焦是肝肾,就这样一个过程。

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这么顺着往下传,或者是逆传心包。

这整个温病的发展规律,不外这么个大的范围,他最后归纳说“温病始上焦,终下焦”,从上焦手太阴肺开始,最后终于下焦。

传到最后,由浅入深,由上到下,由轻到重,就这么个过程。

简概括的很简练,很明确,而且关于三焦温病怎么治疗?

他提出来三焦的治则,这个不是具体的治法,是治则,大的原则,具体每一个类型的证候,当然他有每一类的治法,在这儿讲的总的原则,凡是病在上焦,不管是在肺还是在心,还是在心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什么叫如羽?

这是个形容词,形容用药要轻,药物的质地要轻,像羽毛一样,并不是说让你用羽毛,形容药物象羽毛一样的轻,因为上焦,用喻嘉言的说法不是“升而逐之”吗?

需要宣透,邪气从上来,它从上边把它“举”出去。

非轻不举,他指的是轻扬宣透,使邪气外达,给邪气找出路,从上边来,还从上边给透出去,既然要往上走,药物非轻不可,举邪外出,中焦病,因为在脾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所以脾胃的病变,是升降失常的病变,他就不平衡了,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升降不平衡,你就要调整脾胃的平衡,这个衡字指的什么呢?

指的是称杆,咱们那称,那个杆叫衡,秤砣叫权,下面它就讲权,要像秤杆一样保持平衡,就指的是调整脾胃的平衡,比如说胃有热不平衡了,就清胃,石膏,知母,白虎汤这一类的药,泄胃热就能调整胃的平衡。

脾湿特别重,苍术,半夏,黄连,黄芩,这一类的燥湿药,或者是清热燥湿药,燥湿降浊也可以调整脾的平衡,总而言之,是通过使用药物调整脾胃的升降平衡,使它恢复平衡。

“治下焦如权”,权指的是天平的砝码,咱们的称叫秤砣,他很沉重,下焦的用药要用沉降的药,为什么?

因为肝、肾在下焦,不用沉降的药,药物不往下焦去,所以下焦要用沉降的药,实际上就是重镇潜阳的药,潜镇阳气,因为下焦温病。

主要是肝肾阴虚,热邪传到下焦,就消耗肝血肾精,导致肝肾阴虚,阴虚就不能敛阳,阳气就要浮越,所以它实际上是在滋阴的基础上,配合潜阳重镇,潜镇阳气,比如说大定风珠里面龟板,鳖甲,龙骨,牡蛎,这一类的药重镇潜阳,治疗虚风内动,这是三焦的治疗法则。

讲得很清楚,它不仅提出了三焦辨证,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有哪些证候,怎么发生?

怎么发展?

应该怎么治疗?

而且大法也列出来了,所以给后世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是大的原则,同时在这个原则之下,他又有很多法,又确立了很多治疗法,如清营,清络。

育阴等等,有很多具体的法,而且法后面还有具体的方剂,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清营汤,清络饮,育阴的复脉辈,他这里的复脉汤不是伤寒论的复脉汤,是加减复脉汤,他也简称复脉辈,是把伤寒论的复脉汤加以加减组成了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一直到大定风珠,最具代表性的,解表的银翘散,桑菊饮,这都是他《温病条辨》里的方,再比如治湿热的,这都是治温热的,治湿热,三仁汤也出自《温病条辨》里面,都是很有名的方剂,对后世临床,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他这本书的特点呢?

它是仿照《伤寒论》的写法,伤寒论不是398条吗?

他也是以条文分证,也是一条一条的,以条文的形式论述各种温病的证和治,论述温病的辨治,所以他这个书名叫《温病条辨》,为什么叫条辨?

它是以条文来分,伤寒论相似,仿照这种做法,但是他考虑到条纹的优点,便于记忆,好背。

很简略好,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太简练了说不清楚,后人不太容易理解,不容易理解,就容易猜测,妄加臆测,也可能别人再给他注解,像伤寒论那样就给注错了,象《伤寒论》那样,那么简练,后世你也注,他也注,注来注去,是不是张仲景的原意就不知道了,所以他自己在条文后边,自己加他叫“分注”自己加注解,用小字注解,把这条文解释的清清楚楚,你后世不用再注了,我都说明了,这种便于记忆,这种避免后人妄加臆断,妄加评注,方剂和药物都服在条纹文后边,证底下就是方剂,这个证候给你列出来了,怎么治疗?

什么方,方后就是药,药后都有剂量,而且煎法,服法都有,把方药附在证后,他又避免别人对他这个药物组成不理解,为什么用这些药物不理解,后面有自加方论,他《温病条辨》有分注,有方论,把方剂又解释的清清楚楚,可以说,这部书理法方药系统完整,从上浇焦到下焦,写得非常清楚,238法198方纲目清楚,所以这部书为什么叫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呢?

他总结了诸家前辈的经验,加上他自己的心得体体会,再加上多年的临床实践,因为他遇到了多次疫病的流行,著成这么一部书,而且理法方药系统完整,在他以前,温病著作有,但是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全面,这么条理性强的,所以它是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书刊行以后,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一直到今天,大概考研究生,没有一个导师不考《温病条辨》的,所以他是必读之书,台湾的特考就考《温病条辨》,当然还考别的书,温病就考这本书,所以对后世对他非常的重视,这本书写得非常好,非常的系统非常的全面,体现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和他本人的学术思想。

但是他有个缺点。

他这本书啊,是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上焦篇,开篇,篇底下分门,他这么分上焦篇片第一门,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五种病一块儿讲,底下各种症候,就是说五种病共同的证候都列了出来,下边暑温伏暑,然后湿温秋燥,他是把这些病分门。

都搁在一块讲,不是单讲一种病,这叫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中焦篇也是这样,开头第一门,也是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然后是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他强调,病名,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病一个病的去讲,这是它的结构,书的结构,三焦为纲,病名为目。

然后呢,他不是强调三焦辨证吗?

但是他也不排除六经辩证,更不排除卫气营血辨证,大家看看这个体系庞大不庞大,上焦篇,然后是病名,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底下是条文就是“太阴之为病”,请问太阴上焦篇的太阴之为病,指的是哪一脏的病变?

哪一经哪一脏?

肺。

中焦篇,也有太阴病,是哪一脏?

脾。

下焦没有太阴病,上焦有厥阴,指的是哪儿,厥阴温病,上焦的厥阴温病,下焦的厥阴温病。

他这么分。

又把卫气营血辨证穿插在里边,“热在营中也”,你看三焦,病名,六经完了,又卫气营血,这么大个结构复杂不复杂,复杂的很,乱不乱的?

不乱。

吴鞠通一点都不乱,但是我们拿来看乱,就是初学者看《温病条辨》条文都能看得懂,就他这个结构看不懂,所以我准备专门拿出时间,来讲讲他这个结构,他这本书怎么看?

如果你去背他的条文没问题,其他的方也没问题,但是怎么去把它这个体系,这个辩证体系综合起来很难,因为它太庞杂了,这不能说不是个缺点,他安排的很有条理,他自己很明白,但是他没说没有交代,所以这本书拿起来很难读懂,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这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问题,《温病条辨》这本书的第一方是什么方?

第一个方是谁?

大家读过《温病条辨》吗?

桂枝汤。

第二个方剂才是银翘散,为什么要搁上桂枝汤,他在前面讲的头头是道,但是,是不是真的?

不是。

他在后面《杂说》里面又来了一篇论文,说什么呢?

“本论(方法)之始,实始于银翘散”什么意思呢?

我这本书虽然把桂枝汤搁在第一方,那是假的,我真正的第一方是银翘散,为什么呢?

因为桂枝汤是辛温解表剂,它是治伤寒的,他就表示我有继承性,我还继承了仲景学说,我又发扬了仲景的学说,所以把桂枝汤搁在第一方,推崇仲景。

实际上他并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用意,第一方是银翘散,在后面《杂说》里面专门有一篇论文,为什么本论之始适于银翘散。

这个做法,后世是对他也很有非议,像王孟英,叶霖评注《温病条辨》对他这个都很不满意,因为你写温病的书,第一个发还是桂枝汤,后世是非议是有道理的,总而言之,这本书有缺点,但他那本书又没缺点呢,所以,在温病学派形成之后,他这本书的问世,给后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直到今天,我们读温病学还离不开《温病条辨》,现在学的人很多,有的写书按病名写,比如说咱们这五版教材六版教材也好,咱们的教材都是按按照病名来讲,有的书强调三焦辨证,以三焦的顺序写,实际上也是把《温病条辨》加以改造,就说咱们温病学讲义里面大部分方剂都是引自温病条辨,但是不是100%,还有其他大部分都用的是温病条辨的方剂,所以说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吴鞠通他在这本书的《凡例》里面还特别把温病和伤寒加以强调,他在凡例里面说这本书温病条辨虽然为温病而设,我写的是温病的书,实际上,它不仅温病的书,而且羽翼伤寒,这实际上是发扬了伤寒,他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真懂的伤寒,你就绝对不至于怀疑麻黄汤桂枝汤不可用,为什么?

伤寒你就必然要用麻黄汤,桂枝汤,如果你真懂的温病,你也不可能拿辛温治伤寒法,(就是用麻黄桂枝去治温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温病和伤寒两个学派各有所长,伤寒学派是针对伤寒的辩证论治,温病学派是针对温病的辩证论治,这是两大类的外感病,各有各的治法,互相不能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所以他讲的这句话非常的中肯,不能说因为我温病学派兴起了,就把伤寒否定了,但是也不能拿伤寒来否定温病,所以真能懂得伤寒,真能懂得温病,那么整个外感病的辩证体系里,才能够真正的清楚。

这句话讲得很好,所以咱们可以看出来,吴鞠通是个温病学家,还是个伤寒学家应该说,叶天士也好,吴鞠通也好,包括后边咱们要讲的王孟英,这些学者,他要不把伤寒研究透,就不可能温病学派,所以应该他们说都是学贯寒温卓然大家,都是名家,都是大家,为什么他们对伤寒学派,温病学派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所以才能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形成温病派,他们并不排斥伤感,你看看叶天士的医案也好,吴鞠通的医案也好,好多都是治伤寒的,他们治伤寒也很漂亮,也很好,所以咱们学习不能把温病学完了以后,最后,认为伤寒学派,就没有用,不能这么看。

因为温病病学派,他毕竟是在伤寒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研究温病,必然要研究伤寒,关于吴鞠通,他对文学的贡献应该说在叶天之后是最大的,这本书也是我们现在研究温病学,学习温病学,特别搞温病临床的必备之书,必读之书。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