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816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docx

九寨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三稿修改

Study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ofJiuzhaigouecologicaltourism

Abstract

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ourism,theecologicalenvironmentofthepreciousnaturereserveandscenicarea,Inthedevelopmentoftourismtopromotelocaleconomy,increaseemployment,improvepeople'slivingstandardsandmakeapositivecontributiontothesametime,Tothescenicareasurroundingtheecologicalenvironment,thelocalculture,alsobringscertainpressureandeventhreat.Howtomakeuseoftheresourcesandensurethesustainableuseofresourceshasbecomeaprominentprobleminfrontofus,anditismoreandmoreimportanttopersistin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cor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stoseek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society,economyandenvironment.Allindustries,includingtourism,mustfollowtheprincipl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Jiuzhaigoutouristareaislocatedinthenorthwest,thescenicareahasuniquenaturalresources,whichisthemainbodyofthemountainlakegroup,thewaterfallgroupandthecalcifiedbeachstream,andhastherichbiologicalresources.Atthesametime,itisalsofacingpressureandproblemssuchasnatureconservation,environmentalcapacity,touriststructure,managementlevelandsoon.Therefore,howtotak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pathofJiuzhaigouhasbecomethekeyproblemof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tourismindustryinJiuzhaigou.

Keywords:

Jiuzhaigou;Eco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

绪论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巨大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生态旅游发展成为当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追求旅游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唯一选择,也是当前形势的客观要求,只有走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才能确保生态旅游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九寨沟被誉为“物种的生命基因库”、“大自然的博物馆”;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等三项国际桂冠于一身,正因如此,九寨沟被誉为世界旅游之极品。

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九寨沟的生态及其脆弱。

因此研究九寨沟生态旅游战略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对九寨沟生态旅游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使得生态旅游的发展与保护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成果。

研究九寨沟生态旅游可以促进九寨沟旅游业的合理发展,有助于改善九寨沟旅游业的产业结构、改变九寨沟景区利用生态环境开发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九寨沟景区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们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人们对九寨沟风景区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未来景区的发展有更加清楚的构想。

针对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文章深入研究了九寨沟风景区目前的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强调将资源环境作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认并体现资源环境对生态旅游经济增长固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进一步指出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以环境可持续为前提,以经济持续增长为手段,以九寨沟旅游地社会持续进步为目的,使九寨沟旅游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文章关于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文章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归纳统计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探索九寨沟旅游地发展现状上采用了实地考察法,笔者在文章写作期间,对九寨沟景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实地参观考察了九寨沟风景区,然后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归纳统计法相结合的方式寻找九寨沟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生态旅游相关理论概述

1.1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指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1.2生态旅游的基本特性

1.2.1开放性

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原生态型,往往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依附于自然资源,这就决定了生态旅游的场所应该是很少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环境。

生态旅游还具有开放的性质,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相互交流,旅游者能够与生态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享受到纯自然的旅游环境气息。

生态旅游还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1.2.2动态性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旅游地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即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能够与旅游环境产生互动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旅游环境能够不断地为旅游者提供资源,使旅游者乐在其中,旅游者又能能动地保护旅游环境。

1.2.3效益性

生态旅游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追求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组成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共同繁荣发展负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旅游创造的效益也不断增加,其创造效益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1.2.4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者以及旅游地管理者都能做到爱惜并保护旅游资源,使其免受浪费甚至破坏。

生态旅游重视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旅游环境的维护,要求旅游者及旅游工作人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可持续旅游。

1.3生态旅游的确定标准

1.3.1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的对象由西方定位的“自然景物”扩展到东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原始的、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都是生态旅游的对象。

1.3.2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

保护是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保护的对象,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次是保护者,即一切受益于生态旅游的人都有责任来保护,如游客、旅游开发者、旅游地社区居民等。

1.3.3社区的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既渲染了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又使社区居民直接从旅游产业中受益,这在贫困地区被称为“旅游扶贫”。

同时,社区参与在人员和管理方面可为旅游地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支撑。

生态旅游和传统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不主张一味满足游人旅游的需求,而是对其实行一定的限制,即环保的限制。

生态旅游的保护功能是生态旅游的特征功能,也使生态旅游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同时,社区的参与使生态旅游的扶贫功能得到充分体现;而生态旅游所具有环境教育功能扩大了教育对象,从仅是教育游客扩展到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管理者、社区居民等。

全民环保素养的提高将是人类解决生存环境危机的希望所在。

2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九寨沟概况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海拔在2000米以上,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完整,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和大片原始森林,不但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等绝佳的风景,还拥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资源。

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九寨沟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今天却以“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美誉蜚声中外。

2.1.2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九寨沟自1984年对外开放,当年旅游者人数仅27529人次,到2014旅游者人数增至4800000人次,增长174倍,年景区年经营收入从1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3亿元,九寨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地开发,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表2-1所示,2014年九寨沟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80万,同比增长4.95%,相较于2010年接待游客376万,同比增长8.25%的数据,同比增长率减少3.3%,2010-2014年虽然旅游收入逐年呈0.2%-1.4%比率增加,但是接待游客的增长率总体下降了3.3%,九寨沟景区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正在面临着游客流失,景区游客接待能力下降的问题。

表2-12010年-2014年九寨沟游客同比增长比例

年份

旅游总收入(金额:

亿)

接待人数

同比增长

2010

55

3760000

8.25%

2011

57

4200000

7.5%

2012

59.8

4600000

6.25%

2013

61.6

4760000

5.49%

2014

63

4800000

4.95%

为了缓解游客爆发式增长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2000年开始,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拆除了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环卫工作实行动态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拆除了景区内所有的旱厕,全部建成“生态旅游厕所”;实现了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观光车生态环境游;森林防火覆盖率达100%,控制率100%,连续27年无森林火灾。

目前,景区内水体、大气质量相较之前得到极大改善,众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正常栖息繁衍,整体生态环境良好。

2.2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接待人数超出景区负荷

随着出游人次的不断增加,旅游景区的超载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缺乏监管的食宿价格;交通运转缓慢;景区设施设备超负荷运作,容易遭到破坏;生活垃圾增多,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游客没有欣赏风景的空间,很难真正领略景区的美景和文化。

经由九寨沟旅游局统计,2014年九寨沟年接待游客多达480万人次,相比当年景区开放时的2.7万人,爆发式增长了174倍。

2013年10月2日,时逢“十一黄金周”,九寨沟单日游客数量达到4万人次,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上下山通道瘫痪,近千名游客滞留,游客反应“买瓶水都要排一个小时的队”,甚至出现游客“攻陷”售票处的传闻,到10月3日,此次事件造成的退票数达1.1万张。

进入景区都是困难,何谈游览景区与良好的游览体验。

2.2.2缺乏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九寨沟是嘉陵江上游白水河的一条支流,因沟内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五彩缤纷的海子、奔泻隆鸣的瀑布、幽静深邃的峡谷、苍翠郁葱的森林、独具特色的藏族风情以及众多珍稀动植物,共同组成了旷世绝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国内外。

但是,该沟地质构造复杂,各种地貌交错复合,以泥石流、滑坡、崩塌、岩崩等为主的山地灾害相当突出并不断发展,造成了九寨沟生态环境脆弱、可恢复性差的生态环境特点。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对九寨沟风景区的不断开发与开放,蜂拥而至的大量的游客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游客对九寨沟的破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游客进入森林后,对林区土地的践踏,对树木的触摸等,这些是对景区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破坏影响;其次,大量的游客到达九寨沟后,食、住、行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生活垃圾,以及当地居民为了接待游客而过度地消耗当地自然资源,这些是间接的破坏影响;除此以外还有噪音等其他因素,也会对九寨沟的动植物正常生长有所影响。

2.2.3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九寨沟旅游风景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九寨沟为了防止游客破坏林区也修建了人工栈道,但仍有一部分游客依旧越过栈道进入林区。

还有一部分游客把未喝完的饮料倒入河流中,导致水质被污染。

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九寨沟景区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九寨沟旅游景区发展迅速,但旅游者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

一方面由于九寨沟景区内的环保宣传标志过少,很多游客没有把保护景区形成意识,甚至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统一的宣传,导致游客的保护思想不成熟。

同时九寨沟的管理者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一方面由于来九寨沟的旅游者由于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导致许多不文明行为已经造成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

且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生态保护常识,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可持续发展难以进行。

无论是九寨沟景区管理者还是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都是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旅游发展难以进行的一大重要原因。

2.2.4生态旅游发展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九寨沟景区也需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赋予其以新的时代特色。

为此,必须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赋予旅游开发保护以现代科技发展的内涵,从而促进九寨沟景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数字九寨沟”工程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并运行,但是相较于国外较早实行数字化的景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作用发挥不明显,以“数字九寨沟”工程中的九寨沟网站为例,网站虽然提供了门票,酒店的预定服务,但是关于导游服务的相关信息却很少,组合产品与信息比如门票加住宿的组合就更少,虽然网站提供直接预定服务,但是所选用的付款方式依然是前台付款的传统付款方式。

仅仅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没有发挥出景区网站的实际作用。

3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控制景区接待人数

3.1.1设置游客分流设施

九寨沟旅游局应该在景区门口设置回形路障,增加游客走路的距离和走路的时间,有效缓解人流拥挤的问题。

还可以设置单向出入门,把进出口分开,同样可以减少景区的人流量。

这样可以提高容纳游客的最佳数量,游客多的时候能够保证安全有序。

3.1.2分时进入景区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峰时期客流量。

九寨沟景区可以通过实行门票预售或分时进入的措施,合理控制景区景点内游客数量。

一是以九寨沟的最佳接待量为主要依据,提前预售每日门票,有效控制游客数量;二是采用分时进入制度,一旦在某一时刻九寨沟内游客数达到最佳接待量,即选择停售门票的措施,直到有游客离开九寨沟,再允许新的游客进入,这样可以使九寨沟的游客量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分时进入措施有可能造成未进入景区游客的不满,需要事先做出公示说明,制定周密而详尽的计划。

3.1.3停留时间限制

停留时间限制就是在某个游憩区域内对游客个人或群体设定一定的停留时限。

通常,停留时间限制通常用于供小于求、具有线性特征区域,如小道或河边,使用者必须每晚移动宿营地,以保证游客流能够通过该区域。

但是,对于九寨沟景区来讲,某些过热景点,如翠海、叠瀑类等也可采取此办法,以缓解景点压力。

3.1.4实时发布九寨沟旅游信息

指导游客合理选择出游目的地。

一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向游客发布九寨沟的交通、住宿、气候和接待容量等信息,预测未来可能的游客接待量,从而为潜在的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提供参考。

比如,每个黄金周,九寨沟有关部门和旅游企业通过各种媒体向人们发布九寨沟旅游相关信息,为旅游者选择合适的出游地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分流客源,不必集中到九寨沟来旅游。

二是九寨沟景区可以利用景区门票价格等杠杆,调节和控制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

如实行景区门票淡旺季价格,旺季时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游客的出游支出,影响游客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起到分流客源的作用。

三是九寨沟应加强对游客的旅游知识宣传和培训,引导旅游需求合理化,让人们理性出游,避免盲目扎堆儿。

3.1.5加强政府指导和制度建设

严格限制旅游超载现象。

九寨沟景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无视旅游超载所造成弊端,如果仅仅寄希望于景区经营者自身的觉悟,难以限制旅游超载现象的产生。

九寨沟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研究制定旅游超载的管理和惩罚制度,进而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游客安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提高旅游产业素质。

3.2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

九寨沟既是以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以及钙化滩流为主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是以地质遗迹钙化湖泊、滩流、瀑布景观和岩溶水系统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地质公园。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上非常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过程中要开发与保护并重。

因此,九寨沟旅游区应继续紧紧围绕“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积极实施以“开发为保护、保护促开发”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九寨沟的开发与保护应以科学管理保驾护航,并从其保护性和专业性上体现出来。

新的开发规划中,所有旅游设施、项目、路线、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精湛的专业性,使游客在短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享受和满足,实现生态旅游的和谐理念。

另外,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是九寨沟旅游区的活化石,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做好保护工作。

对当地藏羌语言、民居、建筑、服饰、歌舞、工艺品等做好保护规划工作,避免因外界的侵蚀而失去原貌甚至消亡。

3.3加强生态旅游发展观念的宣传

3.3.1拍摄九寨沟生态旅游公益片

由九寨沟旅游局进行拍摄,通过拟人的手法,将九寨沟景区作为一个大的生命体,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作为一个小的生命体,拍摄一部公益宣传片。

主要是为了体现九寨沟的整体生态旅游资源正在遭受破坏,环境也是有生命的,希望人们可以用同样的心态去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

同样可以由一些小孩子拍摄希望以后继续来九寨沟游玩的画面,表达出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

3.3.2贯彻落实生态旅游发展理念

九寨沟的生态旅游环境遭到破坏更大一部分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不完善,可以为九寨沟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定期开办思想报告大会,传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将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贯彻给每一个九寨沟景区的工作人员,并落实在平日的景区管理工作中。

3.3.3发放生态旅游保护宣传产品

在景区入口处让景区员工穿着大树的玩偶衣服发放景区旅游保护宣传产品,每位来景区旅游的游客都可以得到一本印着九寨沟生态资源情况和破坏环境所带来的危害的手册,还可以发放植物形状的遮阳伞,或者给儿童发放植物或者小动物形状的玩偶,使游客将提高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

3.4全面建设“数字九寨沟”工程

建设“数字九寨沟”工程,以景区自然资源保护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三大部分内容为主,包括办公自动化、门禁票务、网上游、景区CRM、GIS地理信息、多媒体展示、GPS车辆调度、景区智能化监控、环境监测、规划管理、LED信息发布和九寨沟旅游电子商务等12个系统。

九寨沟旅游区应始终把生态、环境、自然保护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自然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快景区电子化、信息化建设。

围绕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加大科技创新,全面建设“数字九寨沟”工程。

运用科技创新,细化景区管理,如构建游客与景区的时空平衡系统,通过定时通报各景点的游人数量,引导游客选择适当的线路和时间,避免拥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系统。

如可以设计网上旅游线路,运用电子模拟,为游客提供虚拟空间,改变传统的“先购买,后体验”的消费模式,形成“先体验,再购买”的新模式。

最大程度地保护旅游区和游客的利益。

结论

我国是个生态旅游大国,正在向成为生态旅游强国的目标发展,但对我国而言,生态旅游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发展过程难免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困扰。

这就要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体制,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加强全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并健全法制,逐步解决问题和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旅游地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办到的,也不是某一个或某些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依靠全社会人民长期共同的努力。

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人类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续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寨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丰富宝贵的遗产,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九寨沟只是千万生态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是生态旅游的缩影,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际的旅游管理工作中去,是每个旅游管理者都应该去做的。

参考文献

[1]李孝英.九寨沟生态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2015,

(2):

23

[2]王丽娜,杨主泉.国内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5,

(2):

1

[3]王蓉,王晓忧.四川省生态旅游现状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5,(4):

15

[4]祥寒冰.四川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旅游纵览.2015,(7):

23

[5]崔鹏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2014,

(2):

23

[6]刘志军,张新华.浅议生态旅游的打造与提升[J].经济研究导刊.2014,(6):

5

[7]邓爱民.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城市地理.2014,(3):

15

[8]肖雨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探析[M].环境科学.2014,(8):

22

[9]HumanResourceasaCompetitiveWeapon.[M].Roger.H.Herman.2014,50~70

[10]Lepold,BernsteinandJohn.Wild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J].The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