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976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docx

届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课件

第二节 中国地理分区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221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北方地区

地形区

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从干湿状况看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从温度带来看,D属于暖温带,B属于中温带

河流

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资源

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

城市

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2.南方地区

(1)地形区:

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

(2)河流:

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

(3)铁路线:

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

(4)丰富的水能: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

(5)工业基地: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地形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河流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资源

水资源、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资源丰富

4.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工业

形成了长江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地带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人民

生活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生态

问题

洪涝、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

[知识补遗]

秦岭—淮河一线形成的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

以南

以北

1月平均气温

大于0℃

小于0℃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河流

无结冰期

有结冰期

耕地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粮食作物

水稻为主

小麦为主

水系

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

A.西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D.华北地区

2.有关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春季最干旱B.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1.D 2.A [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曲线,最冷月气温小于0℃,所以位于温带地区,降水集中在7、8两月,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有春旱的特征,符合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所以D正确。

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位于季风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不是常绿阔叶林;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春旱严重。

]

[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是表征农业生产所拥有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

东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且区内差异较大,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

(1)~

(2)题。

(1)减轻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的措施是(  )

A.扩大水稻播种面积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增加农田灌溉用水D.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2)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为(  )

A.土地肥力不高B.水资源总量不足

C.夏季雨水过多D.沙尘淹没农田

(1)D 

(2)B [第

(1)题,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该地区水土资源的不匹配程度。

选D。

(2)题,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表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数量匹配情况,华北地区平原广阔,但水资源总量不足。

选B。

]

⊙考向2 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下图为广东、广西两省的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7000℃等积温线的东西两端出现明显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季风B.河流

C.地形D.海陆位置

4.在我国“东糖西移”格局中,广西是广东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主要承接区,比较优势在于(  )

A.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B.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C.土地廉价,用工成本低D.热量丰富,技术先进

5.为推动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省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

C.水土保持D.劳务输出

3.C 4.C 5.C [第3题,图示为华南地区,7000℃等积温线主要沿河谷分布,其东西两段出现明显弯曲,为地形影响的结果;夏季风来自东南方,冬季风为西北风,所以季风的影响不会出现两端弯曲现象;河流不影响积温;图示地区南部临海,且东部临海近,受其影响,积温线应向一端偏,而不是两端弯曲,故选C。

第4题,广西相比广东,经济相对落后,技术水平没有优势;更多丘陵低山区,地形不平坦;土地更廉价,劳动力价格更低;市场并不广阔。

第5题,广西在珠江的上游,山地多,在生态安全方面,要注重水土保持;广东经济发达,可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帮助;航道建设、西电东送、劳务输出都不能保证当地生态安全建设。

]

⊙考向3 南方、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以候(连续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的。

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城市中,最早进入春季的是(  )

A.武汉B.上海

C.郑州D.青岛

7.北京秋季起始日期大约处于(  )

A.8月中旬B.9月上旬

C.9月下旬D.10月中旬

8.福州冬季天数远少于南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B.海拔较低

C.受海洋调节明显D.冬季风影响较小

6.A 7.B 8.D [第6题,从图中城市春季的平均天数可知,一般来讲,我国沿海城市春季平均天数多于内陆地区,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

四个城市中,青岛和郑州位置偏北,进入春季较晚,上海与武汉纬度相当,但当冬去春来时,武汉位于内陆地区,升温要快于沿海地区,因此其进入春季最早。

第7题,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把6、7、8三个月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归为秋季,我国北京也是依此划分季节的。

但根据候均温变化,图中北京夏季为102天,说明其夏季要比一般情况长10天左右,故北京入秋日期应大约在9月上旬。

第8题,福州与南昌相比,纬度较低,这是其冬季天数少于南昌的因素之一,但两地纬度差异不足以造成两地冬季天数相差如此之大;福州和南昌海拔都较低;两地都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海陆位置差异也不足以造成两地冬季天数差异如此之大;南昌位于鄱阳湖平原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而福州西北部有山脉和丘陵的阻挡,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导致其冬季天数少。

]

考点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22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西北地区

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2.青藏地区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形区:

图中的a祁连山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柴达木盆地。

(2)气候:

典型特征气温低(高寒)。

(3)河流:

图中的d金沙江,e怒江,f澜沧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4)城市:

g拉萨,h格尔木,i西宁。

(5)交通

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6)农业

①高寒牧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②河谷农业

3.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区

新疆“三山夹两盆”、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以贺兰山为界,东部为温带草原,西部为温带沙漠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农业

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①牧业:

贺兰山以东草原牧场,以西为山地牧场;

②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绿洲农业

①高寒牧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②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

工业

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西宁(毛纺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织)

环境

问题

荒漠化、沙尘暴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轻巧记忆]

框图记忆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青藏高原地势高,造成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寒”两个方面。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2018·湖南怀化四模)下图为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河段示意图,图中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

读图完成1~2两题。

【导学号:

21490182】

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  )

A.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C.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D.丰水期出现在冬季

2.甲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  )

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

【思维流程】

1.C 2.A [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流量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态可推断图示区域北高南低。

第2题,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河西走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二 高原夏菜是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河西走廊地区人们依据海拔,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实现蔬菜梯次上市,保证了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蔬菜,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

河西走廊的高原夏菜有80多个品种销往东部沿海地区。

材料三 下图为甘肃省等高线图。

(1)说明古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种类多、品质好的原因。

(3)分析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的主要消费市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图中显示河西走廊东北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干旱缺水,补给困难;河西走廊西南是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冰川广布,通行困难;而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且农业发达,商业繁荣,补给充足,所以古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

(2)题,种类多的原因要从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新品种的培育和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来回答;品质好的原因要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质好、农药的使用量小、环境污染小等方面回答。

第(3)题,从东部沿海地区市场需求及蔬菜生产成本、河西走廊产品质量、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1)河西走廊东北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气候干旱,行走困难,沿途缺水,补给困难;河西走廊西南是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商队通行困难,补给不足;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有充足的祁连山冰雪融水,自然条件较优越,农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商业较发达,补给充足。

(2)种类多的原因:

周围是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促进新品种的培育;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品质好的原因:

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祁连山冰雪融水为灌溉水源,水质好;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小;环境污染小。

(3)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蔬菜消费量大;农业用地紧缺,劳动力价格较高,蔬菜生产成本高;河西走廊高原夏菜品质优良,与东部沿海当地蔬菜错季上市;交通运输趋于高速化、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蔬菜快速、远距离运输。

⊙考向2 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2018·昌明模拟)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青稞(大麦)区域分布,X、Y、Z三类区域熟制不同。

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Y3弯曲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地形   D.降水

5.藏北大部分地区没有种植青稞的原因是(  )

A.青壮年劳动力缺乏

B.种植其他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C.水热条件不足

D.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展农业

4.C 5.C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Y3沿河谷向西弯曲,这主要与河谷地区地势低,热量条件好有关;因而地形是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

第5题,西藏地区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藏北地区的海拔很高,气温低,同时降水也很稀少,水热条件的不足,使得藏北大部分地区不能种植青稞。

]

6.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西藏某地区土地利用图。

该地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

谷地夜雨多于日雨,夜雨占降水总量的80%以上。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当地土地利用构成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该地河谷夜雨较日雨多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结合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该地区形成湖泊需具备的条件:

地形—内外力作用形成洼地;水分—有水可积;水分耗损—蒸发少,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多高大山脉,冰雪融水较多;地下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不平,地势低洼处容易积水。

(2)题,由图可以看出当地牧草地分布最多,且中北部有大量的未利用地,冰川、耕地和城市用地都很少。

由图可知,该地区海拔高,形成高寒气候,利于形成高寒草原草甸,作物生长期短,不宜耕作,不利于耕作业发展。

当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降水少,适宜牧草生长。

河流沿岸地区海拔较低,说明干支流深切地表,地势起伏大,图示河谷地带面积狭窄,说明适宜耕作的土地少,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数量少。

第(3)题,自然界降水的发生多与空气的上升运动有关。

从热力环流分析,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上升的空气在河谷上空冷却、下沉,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上冷空气不断沿坡下沉,抬升了河谷中的暖湿空气,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极易形成云雨。

[答案] 

(1)地表不平,低洼处易积水;高山冰雪融水较多;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2)特点:

牧草地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耕地和城市用地所占比重极小。

原因:

该地区海拔高,为高寒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故城市用地少,未利用土地多;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适宜牧草生长;干支流深切地表,地势起伏大,河谷狭窄,适宜耕作的土地少;且作物生长期短,不宜耕作。

(3)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上升的空气在河谷上空冷却、下沉,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上冷空气不断沿坡下沉,抬升了河谷中的暖湿空气,极易形成云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