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64455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共29页)19600字.docx

关于山东的一些导游词

  山东济南大明湖导游词全文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XXXX年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

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

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

寺东北两面则湖。

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

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

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

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XXXX年),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

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

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见,蛙不鸣;淫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胜古迹争辉。

沿湖垂柳环绕,曲径虹桥,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绿如茵,莲花怒放,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

画舫穿行,小舟荡波,快艇疾驰,游客云集,欢声笑语,俨若北国江南。

绿荫之间,曲廊秀亭、桥台楼阁时隐时现,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岛子上,年代久远,几多变迁。

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内嵌有杜甫绝句: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园中之园--铁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XXXX年),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

著名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

  道教庙宇--北极阁高耸于七米台基之上,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XXXX年),庙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并绘有真武大帝传奇故事和乐伎献寿图等壁画。

  济南第一标准庭院--遐园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XXXX年),其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四周曲廊相连。

园内假山突兀,山石奇异。

西北角长廊壁上嵌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

  还有稼轩词、南丰祠、汇波楼、秋柳园等二十多处名胜景点周匝公园各处,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乐无穷。

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观赏。

明湖胜景,古往今来,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咏赞篇章。

冬冷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扬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鸥鹭点乎清波,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

晚清大文学家刘鹗对佛山倒影的描写,更是引人入胜: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行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大明湖便随着这佳句文章广为流传,闻名遐迩。

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缮扩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丽,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约在二百万人次左右,位居济南众公园之首。

据有关资料统计,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万里、徐特立、郭沫若、江泽民、李鹏等先后泛舟湖上,对大明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开始,公园在湖西岸建成了总面积约XXXX年平方米的游乐场。

场内设有海盗船、健身车、电子游戏、五爪章鱼、摩天轮、碰碰车、直升飞机、电瓶车、天使转椅、蹦蹦床等各种游乐设施,惊险刺激,新颖有趣,既满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们开心。

  大明湖不仅是游览观光的极好场所,湖北岸还有数处茶社和明湖楼、荷香村两处饭店,供游客休息就餐。

明湖楼建于XXXX年,是一座外古内今的中国传统式仿古建筑,楼高二层,总面积约XXXX年平方米。

明湖楼的饭菜讲究色、香、味、型和营养,以鲁菜系中济南菜的历下风味为主,尤擅长鱼的烹制,制做的全鱼宴令人叫绝。

荷香村饭店位于铁公祠院内,为一古典式二层楼建筑。

该店除烹制鲁菜系中的历下风味菜肴外,还擅长锅贴制作。

其配料和加工技术均引进济南锅贴老店便宜坊,所制锅贴令游客一饱口福。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旅游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明湖公园的领导者们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多种活动,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并逐步形成传统。

  荷花展是公园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

自86年开始,已举办九届了,其中有两届是全国规模的。

荷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市的市花,举办荷花展览,旨在宣传市花,突出荷花的君子品质。

荷展一般在7、8月份举办,此时荷花长势最旺,花繁叶茂,最宜观赏,是赏荷纳凉的好去处。

  龙舟赛也是公园大型的活动。

大明湖水域辽阔,条件得天独厚,自93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参赛单位均来自我市各大企业,规模逐步增大,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对于促进全民健身和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族风情艺术节是最火爆、最热烈的活动。

大明湖是历史的湖、人民的湖,在此举办民族风情艺术节,可谓珠联壁合。

今年4、5月份,我们与北京海淀区文化局联合邀请了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40个少数民族200余名演员来公园表演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轰动了整个泉城,这样的活动要形成传统,一年一度地搞下去。

  迎春花展、兰花展及盆景展,在我园也是传统的活动。

公园有全省最大规模的兰花基地天香园,有一支技术比较过硬的花卉队,他们日日辛苦劳作,将美和温馨奉献给游客。

  为了增加文化气氛,提高档次,公园内还辟建了书画展览馆、碑刻展等文化层次较高的观赏点。

自今年6月份开始,公园又邀请了湖北隋州曾都古编钟展演团来公园作为期半年的表演,向游人展现中国古典音乐之精华。

古编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举办古编钟展演,既丰富了观赏内容,又使游人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大明湖公园将适应潮流,大胆创新,逐步形成集游览观赏、购物娱乐、文化欣赏、饮食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旅游区。

  山东曲阜

  女士们、先生们:

  (作自我介绍...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

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

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东汉应劭解释说:

&;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

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

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

XXXX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

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三孔&;还于XXXX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XXXX年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

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孔庙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诞生于曲阜尼山。

春秋末期,他在鲁都阙里聚徒讲学,传授&;六世&;(礼、乐、射、御、书、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

晚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

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

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XXXX年余株古树,XXXX年余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

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千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流连往返。

金声玉振坊孔庙第道门坊。

&;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的乐曲。

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结束。

这里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扬孔子对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

  棂星门孔庙第一道大门。

棂星即灵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

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同尊天。

  孔子创立的儒学及儒家思想统治和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所以后人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赞誉孔子,意为他给人的好处如同天地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因此,孔庙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腰门题为: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圣时门&;圣时&;二字出自<<孟子>>,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

璧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芳草如茵。

迎面三架拱桥,为明代所建,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

  弘道门孔庙第三道大门,&;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赞颂孔子发扬光大了古代的正统思想,成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

此门意思可以引申为如果人们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学习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一切优秀文化,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

&;大中&;是赞扬孔子&;中庸之道&;的。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能够独立存在的天下唯一之正道。

  同文门中国的宫殿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常有小的屏障,以示庄严。

同文门周无墙垣,子然独立在奎文阁之前,就担当着屏障的角色。

&;同文&;二字出自<<礼记>>&;书同文,行同伦&;。

意为统一语言、文化、思想,即整个人类思想统一到孔子的思想上来。

  奎文阁孔庙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

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XXXX年),原名藏书楼,金代重修时改名&;奎文阁&;。

&;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中记&;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

奎文阁高23.35米,东西阔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摇撼。

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然无恙,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

XXXX年国家拨款120万元,进行了落架大修,于XXXX年修茸一新,完全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奎文阁内原有藏书均移入孔府档案馆保存。

现展出的是孔子圣迹图陈列。

  奎文阁前两侧,是四座明代御碑。

这些驮碑的动物,人们习惯叫&;龟驮碑&;,实际上它的名子叫&;赑屭&;,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儿子。

&;龙生九子不成龙&;,赑屭的特征是龙首、龟背、鹰爪、蛇尾,善于负重且能长寿,所以统治者要用它来驮御碑。

  十三碑亭过奎文阁是十三碑亭院。

十三碑亭是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的。

亭内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55块。

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XXXX年)所立,碑重约35吨,加上驮碑赑屭共重约65吨。

这块巨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实在令人惊叹。

此院东南西南还各有一片丛林似的碑碣,真草隶篆,风格各异,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

另有几座石碑从侧面记载元末红巾军、明末刘六、刘七以及徐鸿儒等农民起义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农民革命史珍贵的历史资料。

  十三碑亭院北,五门并列将孔庙分成三路。

东为承圣门,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为启圣门,内为奉祀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三门并立,大成门居中,两边掖门为金声门和玉振门。

  先师手植桧大成门内东侧石栏围护的桧树,是&;先师手植桧&;,树东石碑是明万历年间杨光训手书。

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棵,后枯死两棵,唯有此桧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今,树高10余米,粗可合抱。

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它不仅与孔氏家庭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而且还同封建统治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此赞道:

&;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乱,如一昔。

&;

  杏坛杏坛相传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

孔子&;设教杏坛&;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

&;孔子游乎缁帷这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

&;宋天禧二年(XXXX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现在亭内保存。

亭内另一块石碑是清乾隆皇帝的手书&;杏坛赞&;,:

&;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降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

  大成殿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

&;大成&;二字出自<<孟子>>:

&;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

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XXXX年),后毁于火。

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石雕龙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径长0.8米,为明代弘治年间徽州工匠刻制。

大成殿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石柱均为云龙浅雕。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据说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礼孔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让皇帝看到,惟恐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大成殿的建筑艺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大成殿内金壁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

孔子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显得高贵、威严,一副君王形象,这是被历代帝王神化了的孔子。

实际上孔子的真实面目应该是&;布衣&;文人的形象。

孔子塑像两侧神龛内东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伋,西为&;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称为&;四配&;。

再两侧是&;十二哲&;塑像,除宋儒朱熹外,均为孔子弟子。

  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

现在每年9月26日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活动都在此举行。

  两庑大成殿两侧是东西庑,每庑长163米,原是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现为石刻陈列。

东庑陈列着汉、魏、隋、唐、宋、元碑刻44块,堪称孔庙一绝,是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文字演变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西庑现陈列100多块&;汉画像石刻&;,也是久负盛名的艺术珍品,是研究我国汉魏时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的地方。

殿内神龛木雕游龙飞凤,精美异常,龛内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

孔子夫人,春秋时期宋国人,复姓亓官,19岁嫁给孔子,先孔子7年去世。

关于她的情况古籍很少记载,直到宋代才被宋真宗赵恒追封为&;郓国夫人&;,元代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其后孔子改称&;至圣先师&;,她也被称为&;至圣先师夫人&;。

早期曾有塑像,清雍正年间寝殿遭火灾,重建时改为神主牌位。

  圣迹殿孔庙最后一座建筑。

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巡按御史何出光主持建造。

殿内共有120幅绘画刻石,反映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我国最早有完整人物故事的石刻连环画。

  孔庙东路为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原为孔子当年故居。

  诗礼堂是纪念孔子教子学诗礼的地方。

据<<论语.季氏>>记载:

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里见儿子孔鲤从身边走过,问:

&;你学诗了没有?

&;孔鲤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习<<诗经>>是无法同人交谈的。

于是孔鲤回去后认真地学习<<诗经>>。

隔了一段时间,孔子又问孔鲤,&;你学礼了没有?

&;孔鲤回答说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

孔鲤又认真地学习<<礼记>>。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

  诗礼堂院内有一株唐槐和两棵银杏树,虽历经千载,仍枝叶茂密,尤其偏西那株雌银杏,至今仍硕果累累,孔府宴上一道名菜&;诗礼银杏&;即来源于此。

  孔子故宅井位于诗礼堂后,因是孔子当年的吃水井,所以历来被称作&;圣水&;。

清乾隆皇帝祭祀孔时曾勺水拜师,在井西侧建&;饮水拜师&;的凉亭,内立&;故宅井赞&;碑1块,他8次来曲阜,此碑竟有他5次题字,可见其对&;圣水&;的崇拜了。

  鲁壁故宅井东侧一段子然独立的红色墙壁,是为纪念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书而建的。

孔鲋时期正赶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孔鲋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书籍藏于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居去了,到死也没回来。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鲁恭王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发现了这些经书,人们称之为&;孔壁古文&;,所以后人在此建鲁壁,以纪念孔鲋藏书。

  孔庙就参观到这里。

现在我们去参观孔府。

  孔府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

&;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

随着孔子谥号的追加,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个(XXXX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达到顶点。

这一封号自宋至民国初年延用长达880多年。

&;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

宋代相当于五品官,元代升为三品,明代上升为一品文官,清代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御道上行走。

当然历代统治者对&;衍圣公&;的抬举,主要的还是利用&;孔子&;这块招牌为自大的统治服务。

洪武十年(XXXX年),朱元璋下诏令&;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同时又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

清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建筑--孔府。

  大门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

门两旁明柱上的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对联为清代文人纪昀手书。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上联中的&;富&;少一点(富),下联中的&;章&;字成了破&;日&;之状(章)。

相传,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娶亲之日,有神仙前来指点,碰到写&;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了点,并告知孔家&;富&;字有点不吉。

此后,孔府凡书富字皆无点。

这叫&;宝贵无顶&;。

又传说乾隆时,纪昀为孔府书写门联,写到&;章&;字时数遍皆不中意,遂弃笔安歇,睡梦中见一老翁在他写的&;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醒后挥笔而书,果然气势不凡。

这叫&;文章通天&;。

  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重光门进入孔府二门,迎面有一座周围不接垣墙的门楼,门上匾额&;恩赐重光&;,为明皇帝朱厚熜所颁,因此叫&;重光门&;。

当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打开,所以又称&;仪门&;或&;塞门&;。

此门两侧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机构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

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各厅长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担任。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里面陈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仪仗等。

北面靠墙的那些红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权的象征,俗称&;十八块云牌銮架&;。

历代衍圣公持着这些牌子进京,可以畅行无阻。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

屋内七块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书的&;福寿&;碑,慈祥太后手书的&;寿&;字及松鹤图等。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

屋内正中高悬的&;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

  内宅门是官衙与内宅的分界线。

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

门两侧耳房内有几十人轮番值班,随时向外传递信息。

  贪壁孔府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

传说是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

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的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

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

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