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649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docx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同一首歌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歌唱祖国、歌颂友谊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连贯声音或热情激动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课时一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歌曲,在座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内涵呢?

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呢?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

  在歌曲旋律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

  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每个角落”,“同样感受给了我们同样渴望”中“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

  歌词主题思想是什么?

  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

(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

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

注意音准。

、曲工结构分析。

(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

(主歌)(副歌)

  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

  教师有表情范唱

  同时学生思考回答:

前后两段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么不同处理?

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口吻演唱,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口吻演唱。

  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艺术处理方式。

  教师点评、归纳。

  主歌:

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

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

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三、创作表现

  1、分组酝酿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情绪起伏及内涵。

(如:

用彩带挥出旋律线,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节奏或舞蹈,为B段配置简单二声部,伴着旋律朗诵歌词等等。

  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

  3教师点评。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时候,所以相互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

歌中告诉我们:

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人类自己呢?

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

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

“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永恒。

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歌词。

  课时二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教室、纸片、道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二、欣赏《我祖国》

  A、学习领唱、合唱。

  师:

刚才唱歌演唱形式属于:

独唱

  全班同学演唱形式是:

合唱

  B、引出歌曲《我祖国》

  师:

刚才听到同学们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非常火一个节目。

叫―――《同一首歌》。

  a)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我祖国》。

  A:

完整听赏全曲。

  师:

听时候请想一想:

歌曲词、曲作者是谁?

听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听《我祖国》。

  c)提问:

词、曲作者是谁?

师:

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词.曲作者,他们写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

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歌曲。

没学过歌曲大家怎么会唱?

  师:

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

听后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自由想象)

  B:

简介电影《上甘岭》

  a)故事《上甘岭》。

  师:

这是电影《上甘岭》中插曲。

故事发生在1952年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

敌人疯狂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

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战争。

狡猾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

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

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唱起这首歌。

我们来听听。

(放一段)

  师:

在这么艰苦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歌。

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精神?

  生:

炽热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

战士们唱《我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

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

这是正确。

  师:

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热爱之情

  4、二者有强烈对比,又有紧密联系。

  C:

分析歌曲:

  1、给歌曲分乐段。

  师:

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指名:

两个乐段。

  师:

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乐段――抒情性。

  第二乐段――开放性,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跨度大?

  师:

“是我生长地----方”处音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

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情况。

在哪里?

(小组讨论)

  师:

作曲家这样处理歌曲,效果怎么样。

(可以交流)

  D:

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

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有机结合。

  E:

表演情景。

师生同唱《我祖国》

  师:

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战士包扎。

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

共同体会歌曲情感。

  F:

新时代《我祖国》

  师:

刚才大家欣赏到是五十年代我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祖国是怎么样?

  生:

申奥成功、AP会议、加入WPO。

祖国更强大。

  现在我们祖国与原来祖国一样吗?

(讨论)

  师:

我们来听听正走红实力歌手彭丽媛MTV《我祖国》。

感受现在《我祖国》。

  师:

现在祖国与过去祖国一样吗?

  四、总结

  1、学生讨论

  师:

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师:

对,只有我们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

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生活。

  第二课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草原我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

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一首短调民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盛情。

通常,宴歌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草原我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草原我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女声演唱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

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一种民族舞蹈。

这种舞蹈多在喜庆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

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姿势边唱边跳舞。

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

通常,舞蹈节奏会由慢到快。

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多彩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节奏特点是这首歌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风格。

  3、用和谐、统一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名字,给四个提示:

  ——它是美洲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玛雅”文化就是他们印第安人发明,(墨西哥)。

  二、导入:

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音乐,让我们尽情舞蹈吧。

(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含义。

  ——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有感情朗读歌词。

  ——学习歌曲。

  ——纠错。

  ——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

  ——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再次分部分聆听。

  ——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角色,故事情节。

有说要扮演童话故事人物,有说要扮演语文书中故事,有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说自己创编角色。

说着说着有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

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

有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做头饰,有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

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表演憨态可鞠,有表演绘声绘色,有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教师用爵士乐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先用mu哼唱全曲

  ——朗读歌词

  ——把歌词带入乐谱

  ——纠错

  ——有感情演唱

  ——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心》

  ——初听

  ——讲解歌曲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四、老师进行评价、小结。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声音、细腻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感受。

   课时安排:

3节

   教学过程:

第  1  节

   一、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

(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认识、了解。

   4、进入新课: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演唱和我们平常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清新、秀丽、小巧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音乐,结束新课。

第  2  节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

第  3  节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茉莉花》,感受不同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茉莉花》,与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全班演唱《茉莉花》,老师钢琴伴奏

 

第五课      神奇童话         

      ]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弟子》、《黄鹤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口吻、平静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弟子》、《黄鹤故事》。

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音色及在音乐中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同名诗,铺成一首叙事歌。

已成为德国最著名一首艺术歌曲。

         《魔法师弟子》又译《小巫师》。

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叙事诗《魔法师弟子》为题材。

          《黄鹤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民间传说改写。

        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手风琴、电教媒体、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演唱《洛列莱》1、师简介歌曲背景。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听师讲故事。

             3、聆听歌曲范唱。

             4、1)随琴声有感情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演唱。

             5、师生小结。

歌曲是c大调,带变化再现两段体结构一首歌。

曲调带有很浓厚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三、下课。

师弹琴向生再见。

                        

             第二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魔法师弟子》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师生小结。

1、了解乐曲背景。

              2、生听故事。

              3、初听乐曲。

              4、生谈感受。

              5、再次聆听乐曲,并答问。

              6、师生小结。

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

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魔法师弟子更为起劲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

               三、下课。

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

 

 

 

第六课  劳动歌

歌曲《军民大生产》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作用。

3、感受不同演唱形式效果。

4、了解劳动号子。

教学重点:

速度和演唱形式不同,演唱效果不同。

教学难点:

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节奏,和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视唱法学习曲谱和歌词,歌曲中难点节奏,采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方法解决,在能熟练演唱歌曲基础上,利用不同演唱速度和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演唱,体验感受不同速度,不同演唱形式不同效果。

教学用具:

录音机大歌篇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曲谱

1聆听:

歌曲《军民大生产》

2学习曲谱

(1)      学生自己初步视唱曲谱

(2)      解决歌曲中节奏难点

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切分音

解决方法:

a自己划拍解决

         B由会唱同学教唱

(3)完整演唱曲谱

二、学习歌词

1视唱第一段歌词。

如有唱不准确乐句,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2提示?

(重音记号)

提问:

?

叫什么记号?

怎么演唱?

有什么作用呢?

3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歌词。

4齐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

这首歌是在做什么事情时候演唱?

5你都知道哪些演唱形式?

你觉得这首歌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6我们用不同演唱形式唱一唱,感受一下。

独唱 齐唱 对唱 领唱齐唱 

7那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

三、介绍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

劳动中产生;直接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一种汉族民歌体裁。

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