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542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7.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布线培训讲义(2.ppt

金达泰克电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讲座,金达泰克电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2014年,课程目的,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更全面的了解综合布线系统了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了解智能布线系统,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数据中心第三部分智能布线系统,课程内容总目录,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与传统布线相比,综合布线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

2、材料统一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

3、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4、便于扩充,节约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规范,内容如下: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标准内容介绍GB503112000与2007对比规范对于设计的作用,1.布线标准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EN50173X)北美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电信行业协会/电子行业协会TIA/EIA(TIA568,TIA569,TSB)EIA/TIA568B电子电信工业协会综合布线(设计)规范EIA/TIA569电子电信工业协会综合布线(安装)规范EIA/TIA-606电子电信工业协会综合布线(标识)规范EIA/TIA-607电子电信工业协会综合布线(接地)规范EIA/TIA942数据中心数据机房设计规范,国际布线标准对应关系,2.布线标准国内组织,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72:

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行业标准信息产业部(YD/T926-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国家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验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最新国家标准,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07-04-06发布2007-10-01实施,其它相关布线国家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07年7月1日,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等民用建筑及通用工业建筑等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08年8月1日,本规范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人防工程、燃气加压站、汽车加油站的电气设计。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1993年9月1日,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GB503112007内容浏览,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3.1总则3.2术语和符号3.3系统设计3.4系统配置设计3.5系统指标3.6安装工艺要求3.7电气防护及接地3.8防火附:

条文说明,总则,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设计之中。

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并应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应与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并按照各系统信息的传输要求优化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公用通信配套设施,在工程设计中应满足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业务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相关术语及符号,更多请参考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或解释TETerminalequipment终端设备TOtelecommunicationsoutlet信息插座模块。

TPtelecommunicationsphone语音信息点VTDtelecommunicationsdata数据信息点DAPAccesspoint接入点CPConsolidationpoint集合点FDFloordistributor楼层配线设备BDBuildingdistributor建筑物配线设备CDCampusDistributor建筑群配线设备LIU光接线单元SWHUB网络交换设备0FUTPS-FTPPiMF.RJ45RJ11.SFFSmallformfactorconnector小型连接器:

SCSTLC.dB:

NEXTFEXTACRILRL.(测试术语).,系统设计相关内容,系统构成(7个部分)系统分级与组成(AF系统分级,光缆)缆线长度划分(跳线,水平,主干)系统应用(配线,干线,建筑群,语音,数据)屏蔽布线系统(应用环境,高于3V/m)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开放性)工业级布线系统(恶劣环境),系统设计综合布线基本结构定义,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建议七个部分,综合布线系统基本结构,传统布线的系统结构划分,规范定义的子系统与传统定义的子系统的区别1,传统定义工作区:

模块,面板,跳线,CP点,规范定义工作区:

跳线,规范定义的子系统与传统定义的子系统的区别2,传统定义水平子系统:

线缆,规范定义配线子系统:

模块,线缆,配线设备,设备线缆及跳线,规范定义的子系统与传统定义的子系统的区别3,传统定义管理间子系统:

配线设备,设备线缆及跳线,机柜,规范定义管理间:

建筑物配线设备(机柜),规范定义的子系统与传统定义的子系统的区别4,传统定义主干子系统:

光缆,铜缆,规范定义主干子系统:

干线光缆和铜缆,及配线设备,规范定义的子系统与传统定义的子系统的区别5,传统定义设备间子系统:

配线设备,设备线缆及跳线,机柜,规范定义设备间系统:

机柜(同楼层管理间属于同一个系统),规范定义的子系统与传统定义的子系统的区别6,传统定义建筑群子系统:

光缆,铜缆,规范定义建筑群子系统:

干线光缆和铜缆,及配线设备,区别总结,系统的划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综合布线系统能在实际中尽快的运用新的规范和标准。

系统配置设计,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系统指标,3类、5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为衰减、近端串音(NEXT),时延。

5e类、6类、7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为插入损耗(IL)、近端串音、衰减串音比(ACR)、等电平远端串音(ELFEXT)、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衰减串音比功率和(PSACR)、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PSELEFXT)、回波损耗(RL)、时延、时延偏差等。

(信道与链路的不同标准)屏蔽的布线系统还应考虑非平衡衰减、传输阻抗、耦合衰减及屏蔽衰减。

光缆的衰减(OM1,0M2,OM3,OS1),安装工艺要求,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缆线布放,电气防护及接地,电力电缆距离电气设备距离接地电磁防护GB50311强制条款:

7.0.9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50311新旧规范变化,性能标准的提高2000年颁布的是超5类线标准。

新规范增加了6类、7类的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分级也从四级增加到了六级。

内容的细化旧规范将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六个子系统,而新规范增加了一个子系统进线间。

旧规范对于工作区提供了三种配置:

最低、基本、综合配置,旧规范对于工作区的面积的定义没有考虑到建筑物不同的功能特点,新规范对于具有特殊功能的其他建筑物作了定义。

范围的扩大新规范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项目中常见的民用建筑物上,还延伸到了工业布线领域上。

铜缆布线系统的分级与类别,注:

3类、55e类(超5类)、6类、7类布线系统应能支持向下兼容的应用,数据可参见GB50311-2007,带宽的单位是Hz(赫兹),指传输信道的宽度,与应用无关。

速率的单位是b/s,传输信道的速度,依赖于应用。

带宽可比作高速路上行车道的数量数据传输速率可比作交通流量或每小时车辆的通过数量。

信道容量问题,香农定理概括出带宽B和速率C之间的关系:

C=B*log2(1+SNR)SNR为信噪比改变信噪比SNR可得到不同的传输速率C;MHz与Mbps有着一对多的关系。

带宽与网络速率,线缆长度,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应由最长90m水平缆线、最长10m的跳线和设备缆线及最多4个连接器件组成,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缆线及3个连接器件组成。

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

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的长度不应大于5m。

布线系统信道、永久链路,CP链路构成,配线子系统线缆的类型,同-布线信道及链路的缆线和连接器件应保持系统等级与阻抗的一致性。

根据终端模块确定了线缆的介质类型CAT5E,CAT6,CAT7UTP,FTP配线子系统缆线应采用非屏蔽或屏蔽4对对绞电缆,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室内多模或单模光缆。

(GB50311建议)根据建筑的防火等级和系统需求确定线缆的防火等级,各种安装方式,通信缆线北美测试标准及分级表参考现行NEC2002版,通信线缆防火等级及测试标准,国内:

LSZHCM根据安装方式和建筑物防火等级,来确定线缆的外皮结构,设计中的应用,LSZH:

欧洲标准。

多数欧洲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考虑到环保要求将使用低烟、无卤素线缆作为电力与通信线缆的标准。

国内防火等级的主要应用:

低烟无卤,配线子系统线缆的选型,Cat3,4pr,Cat5,4pr,Cat5e,4pr,Cat6,4pr(Roundfiller),Cat6,4pr(Crossfiller),电缆外皮的防火级别:

CMCommunicationMultiPurposeCMRCommunicationRiserRatedCMPCommunicationPlenumLSZHLowSmokeZeroHalogen,I安装设计线缆转弯半径,当缆线采用电缆桥架布放时,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00mm,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射频应用设备等电器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380V电力电缆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

II安装设计电气防护,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电磁干扰,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

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屏蔽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进行防护。

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时,或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缆线的间距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

屏蔽产品分类,ISOIEC11801中推荐的方法统一命名,可分为FUTP(电缆金属箔屏蔽)、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织丝网加金属箔屏蔽)、SFTP(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属箔屏蔽),金属箔对高频、金属编织丝网对低频的电磁屏蔽效果为佳。

如果采用双重绝缘(SFUTP和sFTP)则屏蔽效果更为理想,光纤到桌面系统设计,连接到计算机网卡端口,MT-RJ/LC光纤跳线,多模或单模光缆,跳线连接到网络交换设备端口,配置:

光纤芯数至少应有2芯备份,按4芯水平光缆配置。

III安装设计缆线,管径与截面利用率,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或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管内穿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布放缆线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线管线槽截面积应用计算,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1,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时,每一个多用户插座包括适当的备用量在内,宜能支持12个工作区所需的8位模块通用插座。

CP集合点安装的连接器件应选用卡接式配线模块或8位模块通用插座或各类光纤连接器件和适配器。

(GB50311),信道与跳线的长度关系,工业级布线系统,工业级布线系统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视频、控制等信息的传递,并能应用于高温、潮湿、电磁干扰、撞击、振动、腐蚀气体、灰尘等恶劣环境中。

工业布线应用于工业环境中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办公区、控制室和生产区之间的交界场所、生产区的信息点,工业级连接器件也可应用于室外环境中。

在工业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应设置现场配线设备。

工业级布线系统宜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

工业级配线设备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IP的防护等级。

国际防护(IP)定级,产品的包装规格(长度介绍),305米1000英尺MFT1米1000/305英尺3.28英尺1英尺305/1000米0.305米5英尺1.5米7英尺2.0米10英尺3米16英尺5米30英尺10米,配线子系统线缆的统计,系统测试(系统指标),DTX系列,DSP系列,永久链路适配器,系统测试(系统指标),3类、5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为衰减、近端串音(NEXT),传输延时。

5e类、6类、7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为插入损耗(IL)、近端串音、衰减串音比(ACR)、等电平远端串音(ELFEXT)、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衰减串音比功率和(PSACR)、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PSELEFXT)、回波损耗(RL)、时延、时延偏差等。

屏蔽的布线系统还应考虑非平衡衰减、传输阻抗、耦合衰减及屏蔽衰减。

综合布线铜缆测试参数,连通性(接线图)端接线序(WireMap)近端串绕(NEXT)长度(Length)直流电阻(DCResistance)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衰减(Attenuation)功率总和近端串扰衰减(PS-NEXTloss)衰减串扰比(ACR)功率总和衰减串扰比(PS-ACR)等效电平远端串扰衰减(ELFEXTloss)功率总和等效远端串扰衰减(PS-ELFEXTloss)回波损耗(ReturnLoss)时延(Delay)时延偏差(DelaySkew),安普布线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建设目标AMP数据中心解决方案MRJ21高密度铜缆布线系统MPO高密度光缆布线系统AMPTRAC智能布线管理系统TIA-942数据中心布线建议AMP数据中心布线应用案例,数据中心建设目标,高性能满足目前的网络传输需求,支持至少1G或10G甚至更高速率传输。

高可靠性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预先经过工厂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高密度节省空间,方便设备散热。

可维护性美观大方,适应频繁的需求变化,方便MAC维护。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增长,支持未来扩容需求,数据中心标准TIA-942,数据中心(DataCenter)标准TIA-942已于2005年4月正式批准并发布命名为“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讨论了关于数据中心空间及布线方面的有关问题为数据中心提出了设计规范和一些建议性的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包括:

Enterprisedatacenter企业级数据中心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企业级的中心数据处理的设施。

Internetdata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为其他公司提供数据和互联网服务的设施中心。

StorageAreaNetwork(SAN)网络数据存储区计算机网络和相应的数据存储设施及服务器通常都位于这样的数据中心。

AMP数据中心布线解决方案,针对目前数据中心、SAN布线日益增长的需求,泰科电子推出全面的、端到端的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铜缆解决方案MRJ21数据中心光缆解决方案MPO数据中心智能化布线系统AMPTRAC,数据中心的拓扑结构,MRJ21高密度铜缆布线系统,高密度1个MRJ21连接器集成48根接触针,相当于6-12个RJ45接口节省网络设备空间,降低设备能耗高性能支持10M/100M/1000M以太网标准支持以太网供电标准及VOIP应用,支持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00米。

高可靠性基于标准设计,预先通过第三方测试实验室的测试:

IEEE802.3ab千兆以太网零误码率测试(BER)IEEE802.3AF以太网供电测试(DTEPower)TIA/EIA-568B铜缆标准测试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工厂端接,预先测试,即插即用模块化设计,扩展及改动(MAC)方便,减少宕机时间,MRJ21连接器和插座,MRJ21系统组件,跳线MRJ21-MRJ21,MRJ21-RJ45,MRJ21-RJ21非屏蔽,屏蔽LSZH及PVC(防火等级CMP,CMR)Hybrids(RJ21andRJ45)1U配线架24端口GbE(S&A)48端口GbE(AngledandFlat)(S&A)4810/100BASE-T端口(Flat)(S&A)36端口3-Cassettepanel&cassette(S),“S”标准型“A”智能型,180,45,MRJ21连接系统应用案例,数据中心应用,水平布线应用,MPO高密度光缆布线系统,护套式设计如同MT-RJ,通过定位针和定位孔的结构来实现多根光纤精确定位。

MPO系统组件,支持SMand50/125,XG&62.5/125MPO光纤盒支持MT-RJ,LC,SCandST型光纤耦合器12and24芯光纤耦合器插盒可直接安装在AMP/Netconnect光纤配线箱中MPO-MPO主干连接跳线(TrunkCable)有12-,24-,36-,72,96芯链路跳线可供选择包括牵引护套(Pullingsock)链路跳线的长度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最长可达300m各种防火级别的外皮OFNR,OFNP,LSZH还包括铠装型的链路主干MPO跳线可供选择光纤配线箱(Enclosure)机架式(Rackmount)/墙挂式(Wallmount),MPO产品特点,高密度1个MPO连接器集成12-96芯光纤节省机柜占用空间高性能支持10M/100M/1000M/10G以太网标准高可靠性基于标准设计,并经过严格测试100Base-FX1000Base-SX/LX10GBase-FX可维护性工厂端接,预先测试,即插即用可扩展性模块化设计,扩展及改动(MAC)方便,减少宕机时间,MPO光纤盒连接示意图,MPO系统Vs.传统SC光纤系统,数据中心布线案例,案例研究:

新浪网北京数据中心MRJ21,案例研究:

中石油北京数据中心MRJ21,智能布线系统,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网络的SNMP协议,只能管理到七层协议的网络层。

无法管理布线中的跳线。

对跳线的插拔无法进行管理,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造成跳线的管理混乱。

手工记录文档和管理系统,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没有数据交互记录文档的准确率低于100%较高的人工成本和较长的数据更新时间花费由于准确率和所提供信息的分散问题,会造成信息搜集支持部门的工作延期和被误导。

正确的工作实施会变得很慢和花费较高企业的生产力会低于预期的优化结果,手工记录的数据无法达到100%的准确率同时会造成接近爆炸式的成本花费.通常开始时80%的信息记录准确率在7年之后其准确率会降低到21%左右,物理层的状况,设备的移动、增加和变更会变得平常每年40%左右的人员会对其设备进行移动!

(FrostandSullivan)不断变化的帐户会面临400%左右的混乱(Multiplemajorfinancialinstitutions)时间一久,出现问题.,这是不是您的网络机房?

智能布线的出现,数据、语音、安全、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等的集中化管理所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会被智能化建筑所使用网络会变得至关重要,因此需要:

更加利于管理尤其是物理层的管理更加安全逐渐发展成智能的结构化布线系统,AMPTRAC的系统特性,对端对端的物理层基础设施(配线架的端口,跳线)进行映射和文档记录监控所有的物理连接并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通过SNMP协议发现所有连接到TCP/IP网络的设备使工作任务流程实现自动化管理利用现有工具和服务把自动化的网络管理延伸到物理层把商业策略和规则用于智能和实时的物理层基础设施管理日志、报告、警报和报警的方式用于发现网络资源和物理层连接的变化,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功能体现,实时的监控-自动发现、记录、监控和管理物理层的网络连接和相应的设备。

自动更新数据库-实时记录和报告所有经过授权和未经授权的跳接改变。

跳接管理-可以自动发现和管理所有管理的设备硬件端口的连接。

自动同步-对于断电所造成的网络中断,在断电期间发生的所有物理连接的变化,在电源恢复后,系统能够更新断电期间所有的连接变化,反应出网络设备连接状态的变更。

事件日志-无论何时系统发现连接的改变,就会自动地在内部数据库事件日志中生成一个记录。

更多细节报告-AMPTRACIM智能布线管理软件提供关于线缆、端口和设备利用情况的细节报告。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功能体现,安全特性-AMPTRACIM智能管理软件可以区分未经授权和经过授权的所有连接变化。

警报-管理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接收一个事先定义的跳接变化报警信息。

自动的工作流程管理-AMPTRACIM智能布线管理软件提供强大的自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能够被请求员、规划员、管理员和技术人员所共享。

每个用户通过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去完成各自唯一的经管理员指派的工作。

自动生成工作流程-系统能够自动的生成工作流程,并给出进一步变更的提示。

用户可以更改变更提示并生成新的工作次序。

AMPTRAC系统工作原理,位于连接器头部的“第9针”接触传感器垫,连接到引脚的“第9针”创建一个位于两个传感器垫之间的电路.通过“第9针”发送两个电压信号,分析仪探测到回路并且将端口的ID传送给iTRACS软件,AMPTRAC系统工作原理,跳线上的第9针形成了开路和闭路,这些线路可被监控分析仪监测开路/闭路并跟踪连通性分析仪把数据传送到IM系统数据库iTRACSIM系统软件发送工作流程和链路信息到AMPTRAC分析仪,AMPTRAC智能布线系统配置,水平线缆,工作区,两个配线架(双配线架),对跳接区进行跳线的管理。

双配线架和智能布线的完美结合,智能布线,在双配线架的基础之上解决了快速故障定位,节省人工。

智能布线数据库存储跳线插拔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邮件发送给管理员,结合软件图形功能,更直观的反映给管理员网络现状。

智能布线系统IM管理软件,虚拟配线间视图完整实时信息:

图型视图用户工作位置和资源平面图,显示跟踪视图显示通过网络的链路连接,信息视图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