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12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docx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先进事迹材料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从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地学科普参观接待工作,地学领域珍贵标本的收藏研究工作,河南省地质资料、国土资源档案、图书等对外查询及借阅服务工作,河南省古生物化石的调查评价、发掘研究工作以及国土资源相关科研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国土资源管理相关技术业务服务等工作。

截至2009年底,馆藏全省成果地质资料10923种、国土资源专业档案99216卷(件)、地学国土资源专业图书77000余册,收藏及展示各类古生物化石及矿物岩石等标本5万余件。

1.展馆接待及科普宣传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2008年4月26日新建的展览馆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以来,接待观众已逾150万人次。

“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期间,每日接待观众超过5000人次,最多日接待观众达8000余人次。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副部长汪民,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郭庚茂、陈全国、叶冬松等先后专程到我馆参观指导。

多次接待中纪委、全国政协、兰州军区及省市各地区各部门领导到馆参观,均给予高度评价。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作为宣传河南资源环境省情的“窗口”,作为接待各级领导的必选内容之一,国内50余家博物馆也分别来馆参观学习,同时,先后接待了世界20余个国家的3000余名国外参观访问者。

在我省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和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到馆考察后决定,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唯一参观基地。

要求省直厅(局)单位组织所属党员干部在2008年11月5日至20日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郑州市旅游局将本馆作为接待港澳台及国外观众的定点单位,已接待50余个团体1000余名海外观众;郑州市政府在2009年春开展的“郑州市民游东区活动”将本馆作为重点必看单位,期间共接待30余批次,1200余市民。

省内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把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列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内容,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观。

郑州市金水区的中小学校自2008年秋季至今,已组织学生全部参观一遍,馆内展示的内容也成了该区中小学校考试的内容之一。

郑州市教育局决定,自2009年秋季开始,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凤凰卫视、河南电视台、大河报、郑州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长期予以跟踪报道。

中央电视台1套的今日说法,10套的百科探秘、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科技之光、周末特别版栏目及河南电视台等已制作十余部专题片予以系统报道。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现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河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郑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郑州市金水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学基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外教育基地、河南农业大学校外教育基地等。

2.资料档案规范化管理服务取得显著成绩。

先后为“南水北调河南段”、“西气东输河南段”、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省地质找矿、整装勘查以及有关路桥重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等提供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连续多年年均对外借阅服务地质资料1200余人次、3400余份次、近80000件次。

2009年度,我馆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双保”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由于国土资源档案规范化整理管理和服务,先后被国家档案局授予“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单位”、河南省档案局授予“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省一级单位”等荣誉。

3.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先后发现河南汝阳和栾川两个晚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在世界古生物界引起了轰动。

发掘研究并命名的古生物化石有,亚洲体腔最大的汝阳黄河巨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并余近年新发现命名了“河南宝天曼龙”、“巨型汝阳龙”、“罗氏戈壁兽”、“张氏始鹬虻”等新属种古生物化石。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展科学内容研究》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全面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河南省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新发现了39种以上新属种古生物,出版《河南省地层古生物研究》一部(七册)专著。

世界权威杂志《科学》刊登了我馆古生物研究成果,新西兰《动物学分类》(SCI)、《地质学报(英文版)》(SCI)、《地质通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多次发表我馆合作研究的多篇论文。

我馆发掘研究命名的恐龙化石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开展恐龙巡回展览。

并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世界顶级古生物研究机构长期开展并保持着良好的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鹤壁市国土资源局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鹤壁市国土资源局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抓手,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双保行动成效显著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优秀单位”、“鹤壁市突出贡献单位”等8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

一、落实保护责任,坚守耕地红线

(一)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

市、县(区)、乡(镇)政府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各级政府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大力实施开发整理,严格执行占补平衡,先后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2个,总投资1.2亿元,总规模11.25万亩,新增耕地7.8万亩,全市连续12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质量不断提高,该市浚县王庄乡土地整理项目,首创国内3万亩以上连片亩产超600公斤记录。

(二)探索建立合作备忘录及“耕地保护审计”制度。

鹤壁市国土资源局与县区政府建立了合作备忘录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县区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与义务。

鹤壁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监管维护良好土地管理秩序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干部离任“耕地保护审计”制度,以充分调动各级干部自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三)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该市全面落实村级协管员制度,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监控网络。

同时该局与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土地执法联合办案和正常移送机制,2007年以来共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43起,向公安机关移交22起,申请法院执行51起,拆除违法建筑2.1万平方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人,违法用地比例降至4.6%,国土资源利用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二、提升服务水平,保障科学发展

(一)联审联批,确保重点项目及时落地。

该局主动将部门管理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对市以上重点项目,积极配合市发改、建设、规划、环保等部门联审联批、一站办公,压缩审批时间60%以上。

仅2009年以来,该局就报批各类土地40多个批次(个),保证了150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及时落地,石武客专(鹤壁段)征地拆迁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受到省政府表彰。

(二)主动作为,积极服务企业发展。

2009年以来,该局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畅通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先后为75家企业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抵押面积4300余亩,实现抵押金额5.45亿元,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先后为96家改制企业解决了土地遗留问题,明晰了土地产权,帮助企业在危机中实现了顺利重组,轻装上阵。

(三)整合资源,提升矿业经济发展水平。

2007、2008年,该局全面开展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全市48家小煤矿被整合为18家,减少62.5%;普通建筑石灰岩矿由188家减少到120家,减少36%,从根本上解决了矿山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

整合后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加强,生产工艺明显改善,开采利用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矿业经济步入持续发展轨道。

三、转变利用方式,集约节约用地

(一)整合土地资源,以集中促集约。

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全市规划4个省级和2个市级产业集聚区,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必须向区内集中,仅2009年至今,已有300余家骨干企业入园发展。

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

近年通过以地换房、以房换房,建设统一社区等模式,成功改造旧村12个,节约建设用地3000余亩,使2万农民住上了楼房,融入了城市。

三是大力实施项目上山。

该局在西部山丘地,规划建设了全省唯一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目前5.4平方公里核心发展区框架初步拉开,已有10余家大型企业入驻生产,节约耕地2000余亩。

(二)推行标准厂房,以管理促进集约。

该市凡电子电器、生物、软件、服装加工等项目,必须使用或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目前全市共建成标准厂房96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有100余家企业入驻生产。

(三)盘活存量土地,以挖潜促进集约。

该市每年都将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利用工作,列入县区政府责任目标,完不成任务的,扣减下年度用地指标。

2009年至今,该市共盘活存量土地7000余亩,相当于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2倍。

四、严格管理教育,强化队伍建设

(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表率作用。

该局党组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切实做到了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班子的向心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

(二)加强教育培训,建设学习型机关。

该局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长期坚持周一、周四机关干部学习制度,还通过一办班二轮训三帮带的办法,努力提高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全市已有90多名干部职工完成河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管理函授培训,顺利毕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到全系统的65%,居鹤壁市直委局之首。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

该局先后建立了政务公开、集体会审、联审联批、首问负责、过错追究、窗口办事等制度,所有审批事项一律由窗口负责,封闭运行,限期办结,全程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多年来,该局没有发生一次超时审批、超标收费情况,该局行政服务窗口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优质服务窗口”,该局被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全省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省行风建设优秀单位”。

 

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先进事迹

在王屋山下、黄河岸边,有这样一个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经济活跃的现代化城市——济源。

这个面积1931平方公里的城市,山区丘陵却占到80%。

特别是随着城市快速膨胀,小浪底水利枢纽、沁北电厂等国家、省重点项目在济源陆续上马,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高度,从让老百姓有地种、种好地的角度出发,加强土地整理资源摸底调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

2005年以来,济源市共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3.3万余亩,新增耕地面积近2万亩,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且略有盈余。

乱石荒滩变粮田项目区群众笑开颜

在山区王屋镇西门村,昔日的乱石滩经过改良已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以前,大路河全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农民稀稀拉拉地种点庄稼,遇上雨季发洪水,全都给冲跑了。

现在经过市里的土地整理开发,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都成好地了!

老百姓种地也有心劲了!

”谈起今昔变化,村民侯磊脸上洋溢着幸福。

在位于五龙口镇的沁河滩,昔日沙丘遍布,荆棘丛生,无法耕作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是成片的果园和粮田。

立秋之后,该项目区马村的酥梨丰收在望,黄澄澄的梨儿映着农民笑脸。

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国政说:

“项目实施前,荒芜的滩涂地根本无人愿意承包,项目实施后,每亩地一年的承包费都在300、400元之上,还有许多群众抢着承包。

过去农民是守着‘土地’没土地,现在沁河滩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希望和源泉。

2001年以来,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2167万元、省财政资金1458万元,先后实施了2个国家投资项目和4个省投资项目,项目建设总面积近33000亩。

市级投资“3+1”新农村建设后劲足

在高标准建设国家项目的同时,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抓住每年市里实施“3+1”工程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4520万元,实施了市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项目建设总面积达12300余亩。

通过项目实施,新增耕地面积26100余亩。

实施后的耕地平整,排灌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适合农业机械化耕作,人均耕地增加,亩均产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扎实开展的土地整理不仅确保了济源市耕地占补平衡,还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得益于市级投资的下冶镇逢北土地开发项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该村还获得了“济源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该村群众张文正介绍,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所在的逢北村所有耕地全部是望天田,地块分散,交通条件、耕作条件差,项目实施后,全村300余亩耕地全部变为水浇地,地块由散到整,旱能浇、涝能排,在此基础上,村里又申请镇政府补助,建设了50座温室大棚,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科学实施为民生齐心协力谱新篇

为扎实开展好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济源市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水利、林业、电力、建委、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为顺利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完善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施方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廉政建设管理制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

建立了土地综合整治专家库,从项目立项开始直至项目完工验收,均采取专家评审制度,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坚持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的原则,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从项目选址,到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取得他们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在施工阶段,每个项目都要邀请2-3名项目区各村选出的群众代表参与到项目工程质量监督上来,这些人威望高、为人正派,使得项目实施在更大程度上取得群众满意。

实施下冶镇逢北土地开发项目时,在项目初步勘查设计阶段,原规划项目区灌溉采取机井提灌的方式,后在项目规划设计征求群众意见时,有群众提出村里以前有一个大的蓄水池,不知可不可以使用。

经设计人员现场查看,并经专家论证后,认为经过加固处理,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灌溉需要。

这样一来,群众都很满意,还节约了打井、输变电工程投资50余万元。

一切从方便群众生产出发,一切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这一思想贯穿在济源市土地整理中心各个项目的实施中。

也正是如此,济源市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拥护。

一些村的群众看到邻村的土地经过整理后面貌大变样,效益大提升,都积极到土地整理中心申报项目,表明渴望整理土地的意愿,还邀请专业人员到自己村里考察。

近些年来,虽然有济洛、济邵、济晋、济焦四条高速公路以及小浪底水库、沁北电厂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在济源境内实施,但是济源仍然保障了耕地占补平衡,这其中,离不开市土地整理中心一班子人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嵩县国土资源局先进事迹材料

嵩县地处豫西山区,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

全县共有耕地67万亩,基本农田60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嵩县地下发现的各类矿产35种,黄金资源保有量100吨,远景储量300吨,年产黄金16万两,产量列全省第二,全国县级第八;钼储量4.6亿吨,单体矿量全国第一,年产量列河南第二位。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多地少矛盾、大批项目急需落地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必须面对、不可回避的难题。

为此,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局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勇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新课题,在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以下几个方面抓出特色:

1、保红线促发展,探索管理方式

我局历来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2006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基本农田示范区后,我局更是加大了耕地保护工作力度,在土地整理开发、补充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连续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局积极探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群众自愿、量力而行、整村推进,全域规划”的原则,以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集中连片开展农村土地“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

我局首批选定从饭坡、闫庄、黄庄3个重点乡镇和大坪、田湖等11个一般乡镇入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3个重点乡镇涉及5个行政村15个村民组328户1338人,拆旧区面积291.20亩,建新区面积148.01亩,可节余土地143.19亩。

2010年6月25日全省耕地保护座谈会在嵩县召开,会议对我县“省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饭坡村取得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

在用地报批上,我局提前介入、及时了解掌握重大项目用地情况,采取主动上门、积极服务、现场办公、特事特办等方法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为省、市、县重点工程、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得到各级领导和用地单位好评。

二、开展整装勘查,叫响“嵩县模式”

嵩县是矿产资源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内开发矿产资源的迫切性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成了矛盾的焦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局直面矛盾,创新思路,围绕地质找矿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工作,协调周边环境,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全面推行整装勘查。

在上级的指导下,我们协助对项目区周围的矿权进行积极整合,配合项目实施单位实现地质找矿快速突破,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加速地质找矿新机制建立。

河南省委常委、原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副省长张大卫、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先后到嵩县现场指导工作。

2009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亲临嵩县大章乡整装勘查现场调研,嵩县的工作成果得到了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徐绍史部长在2010年1月28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河南嵩县整合勘查的“嵩县模式”向全国推广。

三、推行“两权公示”,规范矿山管理

嵩县目前已设立两权证共290个,其中探矿证172个,采矿证118个,涉及矿种18种,两权面积1453.67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近一半。

由于矿山点多面广,而执法人员又相对较少,因而边远地区很难监督到位,滥采乱挖时有发生。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局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决定投资56余万元,在两权区内,以县政府名义设立公示牌290个,将矿权人、矿种、区域范围及举报电话等公示出来,这样既能提高矿山管理的透明度,又能保护持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能调动群众对矿山进行监督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我们多次收到群众举报,同时对反映的问题快速查处,及时制止了违法行为。

2010年6月30日,洛阳市两权公示现场会在嵩县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准备将这一管理模式向全省推广。

4、创建地质公园,打造世界品牌

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三山纵横,三水分流,两种气候交汇,地质地貌奇特。

为拓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领域,加强地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局依托资源优势,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适时确定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目标,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先后开辟了两条地质科考线,新建了一个地质博物馆,编制完成了地质公园规划,完善了300余块地质说明牌、标志碑,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通过努力,2007年通过了省级验收,2008年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10年7月21日,顺利通过联合国专家验收,10月份将在希腊举行授牌仪式。

五、建设一流乡所,夯实基层阵地

我局下设基层国土资源所16个,基层矿管站3个。

基层站所身处国土资源管理一线,是国土形象,也是前沿阵地。

局党组将加强与充实基层力量放在重要位置,局机关三分之一人员充实一线,规定提拨副股级干部必须先下乡,没有基层股级二年以上经历不得提拨为局机关股室长。

在妥善解决基层所编制、人员、规格、职数、工资、经费等问题的同时,我局扎实开展基层所规范化建设,摸索出“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工作思路。

基层站所达标共涉及16个乡镇,占地30100平方米,建设总面积123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三层砖混及配套建设车库、餐厅、大门、围墙、院内绿化等施设)每个基层站所平均占地1881.2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68.75平方米,总投资1145万元。

第一批田湖、大坪、大章、车村、城关办公楼落成即将投入使用,第二批8个站所办公楼今年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投入使用,其余明年建成使用。

另外,我局对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和进一步明确,建立了基层国土资源所工作台帐,配备了办公设施,配发了执法车辆。

目前,我局基层所规范化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之中,建成后的国土资源站所将成为全省标准化基层站所建设的亮点。

车村国土资源所被河南省评为2009年度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

近年来,通过上下努力,我局先后荣获省厅“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省“优质服务窗口”、洛阳市“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洛阳市国土资源局“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先进单位”、“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县委、县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我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坚持周五下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采取电教观摩、业务骨干轮流授课,聘请专家学者授课等形式,不断加强职工学习。

建立培训计划,从文化基础、法律法规、业务技能、政治素质等方面,按月、季作出详细安排,建立个人学习台帐,定期测评打分,年终进行综合考核。

开展岗位练兵,实施传帮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每年坚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进行军事训练,打造团队精神,提高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学习培训,干部职工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由过去的“要我干”变成现在的“我要干”。

二、抓班子,强化领导核心。

多年来,无论局班子成员如何调整,局党组一直秉承团结、民主、自律的良好传统,凡重大事项均集体议决。

党组成员分工合作,和谐共事,互相关心支持。

局党组对职工关怀备致,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干部职工中有威信,口碑好。

2009年3月新班子组成后,每周一例会都会回顾点评上周工作,安排部署下周工作,从未间断,全局上下井然有序,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并呈良好上升发展态势。

三、带队伍,树立良好形象。

单位关心职工生活,在已建六幢家属楼的基础上,新团购三幢家属楼,使干部职工(含乡站所)人人有家属房。

每年组织职工体检,经常对退休干部、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结合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单位对办公区、家属楼院等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绿化、亮化,一流的生活工作环境让干部职工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

局党组注重树立单位良好形象,率先垂范,同时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注重自身素质提高,“人人都是国土形象”理念体现到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中。

中层干部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能上能下;一般职工团结进取,合理流动,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团队。

4、建制度,规范办事程序。

我局对机关考勤、财务管理、来客接待、依法行政、组织建设等方面50余项制度进行认真规纳疏理,重新进行修订完善,装订成册,印发各科室,重要制度制版上墙。

制度贵在落实,全系统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按制度办事,严格奖惩。

考勤签到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一天四考勤,考勤结果与工资挂钩,定期通报。

县行政服务大厅国土资源窗口,文明服务,严把程序,照章办事,方便基层群众,荣获省级优质服务窗口。

五、举廉政,改善国土行风。

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廉政教育一刻也不松。

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

局党组自觉履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凡禁止大家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凡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历届班子成员从未出现过违规违纪现象。

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形成了执法严格、服务优质、风清气正的良好行风,在每年的全县行风评议中,我局满意率总是名列前茅。

总之,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国土资源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国土资源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注重从严管理,强化依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