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299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docx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

2017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

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

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D.自然界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2.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染色体排除法,被台酚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分离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

C.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

D.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它是植物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

3.如图1表示某动物一个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图2表示①②③中的某个细胞.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Ⅱ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图1中的细胞Ⅱ、Ⅲ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C.细胞IV可能的基因型有四种

D.图2对应于图1中的②,图1中细胞IV的基因型为aB

4.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B.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被病毒甲感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抗体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C.该病毒甲引起的疾病与艾滋病相似,属于免疫缺陷类疾病

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

5.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①组(20℃)、②组(40℃)和③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②组

B.在时间t1之前,如果①组温度提高10℃,那么①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C.如果在时间t2时,向③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那么在t3时,③组产物总量增加

D.该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及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只有自然选择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D.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二、非选择题:

7.选用若干长势相同的某植物随机分为三组,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所得相关数据相对值(不考虑单位)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a含量

第1组

200

14

20

1.6

第2组

400

14

29

1.3

第3组

600

14

35

1

(1)表中呼吸速率须在  的环境中测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2)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该植物细胞的  (部位).在测定叶绿素a含量时,可以用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进行定量测定.与强光照下相比,低光照下叶绿素a含量  (填“较高”或者“较低”),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将第3组的植株置于第1组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其净光合速率小于20,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

8.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使其冬季休眠,夏季生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三者之间的合成关系

(1)脱落酸的生理功能是  ,10℃条件下有利于进行的过程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冬季休眠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是:

前者  ,后者  (填“增多”、“减少”或者“不变”).

(3)日照长短刺激能影响植物激素的生成,促进图中②③④过程的条件应该是  (填“长日照”或者“短日照”).

(4)据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过程是多种激素  的结果.

9.请回答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的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其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  .

(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防治害虫的最佳方法是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田除草除虫的目的是  .

(3)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结果导致其再度爆发.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害虫再度爆发的原因:

①  ;

②  .

(4)若有一块相对独立的农田农作物因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  ,理由是  .

10.某宠物狗其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A1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黑色;A2和A3基因纯合时分别表现为灰色、棕色;A2和A3基因共存时表现为花斑色.毛形分直毛和卷毛两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用B、b表示),但显隐性未确定.据调查,黑色卷毛的该种个体更受人们欢迎,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现选择两只黑色卷毛的雌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有6只个体,其中一只表现为花斑色直毛,则亲本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雌性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2)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黑色卷毛个体,则亲代雄性个体的最佳基因型为  ;为了确定某黑色卷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现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探究,请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甲、乙、丙三个生物兴趣小组按如下三个流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请回答:

兴趣小组甲:

兴趣小组乙:

挑选豆腐→豆腐长毛→加盐腌制→加卤装瓶→密封腌制

兴趣小组丙: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接种于培养基→计数

(1)甲组由果酒的制作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请完善酒精发酵的反应式:

C6H12O6→  .

(2)乙组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先将切好的豆腐块放置在笼屉内,为使毛霉发酵充分,必须提供适宜的温度和  等条件.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丝来自于  .密封腌制时添加卤汤,卤汤中酒精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低会导致  .

(3)丙组欲按以上方法统计土壤中能降解苯酚的某菌株的数量,其流程中土壤样品稀释后,应该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该组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0,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是  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毫升).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并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BglB基因不含图1中限制酶识别序列.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  杆菌基因组DNA作模板,进行扩增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Bgl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  .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和  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  .

(2)根据2、3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  ;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填“50”、“60”、“70”、“80”)℃.

(3)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  (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2017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

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

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D.自然界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考点】2K: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28: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2:

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模型法:

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①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②概念模型:

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

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③数学模型: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

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解答】解: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是实物,不属于模型,A错误;

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则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B正确;

C、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C正确;

D、自然界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J型,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D正确.

故选:

A.

 

2.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染色体排除法,被台酚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分离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

C.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

D.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它是植物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

【考点】27: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其特点是:

具有全透性.

3、真核细胞中,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原核细胞中,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

【解答】解:

A、利用染色体排除法,被台酚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错误;

B、分离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B错误;

C、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C正确;

D、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但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其不是植物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D错误.

故选:

C.

 

3.如图1表示某动物一个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图2表示①②③中的某个细胞.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Ⅱ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图1中的细胞Ⅱ、Ⅲ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C.细胞IV可能的基因型有四种

D.图2对应于图1中的②,图1中细胞IV的基因型为aB

【考点】61:

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1中,Ⅰ为卵原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①为初级卵母细胞;Ⅱ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组;Ⅲ为(第一)极体;Ⅳ为卵细胞;Ⅴ为(第二)极体.图2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产生的细胞Ⅱ中含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图1中的细胞Ⅱ、Ⅲ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由于卵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四种,但根据图2可判断,细胞IV的基因型为aB,C错误;

D、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对应于图1中的②,则细胞Ⅳ的基因型为aB,D正确.

故选:

C.

 

4.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B.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被病毒甲感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抗体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C.该病毒甲引起的疾病与艾滋病相似,属于免疫缺陷类疾病

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

【考点】E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2、体液免疫的过程:

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应答.

【解答】解:

A、由题意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病毒甲破坏B细胞,同时使T细胞功能下降,因此动物乙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A正确;

B、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但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

C、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艾滋病是由于HIV攻击T淋巴细胞,故该病毒甲引起的疾病与艾滋病相似,属于免疫缺陷类疾病,C正确;

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中的主要免疫细胞,都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D正确.

故选:

B.

 

5.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①组(20℃)、②组(40℃)和③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②组

B.在时间t1之前,如果①组温度提高10℃,那么①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C.如果在时间t2时,向③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那么在t3时,③组产物总量增加

D.该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考点】3A: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据图分析可知,在4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由于温度过高,t2时酶已失活.

【解答】解:

A、分析曲线图可知:

在②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②组,A正确;

B、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①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①组温度提高10℃,那么①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B正确;

C、③组为6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看图可知,在时间t2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说明高温使酶失活,此时向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产物总量不变,C错误;

D、该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

故选:

C.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及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只有自然选择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D.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考点】B3: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其基本观点有: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解答】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A错误;

B、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如果后代不可育,这相互交配的两种生物属于不同的物种,B错误;

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C正确;

D、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D错误.

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7.选用若干长势相同的某植物随机分为三组,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所得相关数据相对值(不考虑单位)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a含量

第1组

200

14

20

1.6

第2组

400

14

29

1.3

第3组

600

14

35

1

(1)表中呼吸速率须在 黑暗(无光/光照强度为0) 的环境中测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光照强度 .

(2)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该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部位).在测定叶绿素a含量时,可以用 无水乙醇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进行定量测定.与强光照下相比,低光照下叶绿素a含量 较高 (填“较高”或者“较低”),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将第3组的植株置于第1组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其净光合速率小于20,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此时间段内,其叶绿素a含量低于1.6,因而其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弱,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原第1组植物.同时,其呼吸速率与原第1组植物相同.所以,其净光合速率小于原第1组植物对应的20 .

【考点】3J: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I: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暗反应消耗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并为暗反应提供ADP、Pi,从而保证光反应的顺利进行;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光照强度从200升高到600,细胞呼吸强度不变,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叶绿素a含量虽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少,因此在弱光条件下植物可能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而适应弱光环境.

【解答】解:

(1)测定呼吸速率必须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消除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对测定呼吸速率的干扰;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

(2)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容易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与表格信息可知,低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适应弱光的环境.

(3)第三组中,叶绿素含量是1,第一组是1.6,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第三组叶绿素含量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弱,将第三组放在第一组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减弱,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低于原第一组,而不同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相等,因此净光合速率小于原第一组.

故答案为:

(1)黑暗(无光/光照强度为0)光照强度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较高

(3)此时间段内,其叶绿素a含量低于1.6,因而其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弱,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原第1组植物.同时,其呼吸速率与原第1组植物相同.所以,其净光合速率小于原第1组植物对应的20

 

8.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使其冬季休眠,夏季生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三者之间的合成关系

(1)脱落酸的生理功能是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0℃条件下有利于进行的过程是图中的 ①③⑤⑥ (填序号).

(2)冬季休眠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是:

前者 减少 ,后者 增多 (填“增多”、“减少”或者“不变”).

(3)日照长短刺激能影响植物激素的生成,促进图中②③④过程的条件应该是 长日照 (填“长日照”或者“短日照”).

(4)据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过程是多种激素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的结果.

【考点】C7:

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

①②合成赤霉素,①③④合成细胞分裂素,①③⑤⑥途径合成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解答】解:

(1)据试题分析可知脱落酸的生理功能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10℃(冬季的温度)有利于①③⑤⑥过程,合成脱落酸促进休眠;

(2)冬天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速率下降,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冬季植物体内休眠组织中的赤霉素的含量降低;

(3)长日照(夏季)能促进过程②③④,生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短日照(冬季)能促进过程⑤⑥,生成脱落酸,促进休眠;

(4)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减少脱落酸含量增加,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由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完成.

故答案为:

(1)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①③⑤⑥

(2)减少增多

(3)长日照

(4)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9.请回答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的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其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 生物群落 .

(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防治害虫的最佳方法是 生物防治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田除草除虫的目的是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3)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结果导致其再度爆发.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害虫再度爆发的原因:

① 化学杀虫剂使害虫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 ;

② 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

(4)若有一块相对独立的农田农作物因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 次生演替 ,理由是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

【考点】UB:

生态农业工程.

【分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