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568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docx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

1、样本是总体中:

D

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E、有价值的部分

2、参数是指:

C

A、参与个体数B研究个体数C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E、样本的统计指标

3、抽样的目的是:

E

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

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4、

脉搏数(次/分)是:

B

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

5、

疗效是:

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

6、

抽签的方法属于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

 

7、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8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E以上都不对

 

9、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属E

A相互对照B、标准对照C实验对照

D自身对照E、空白对照

 

10、统计学常将PO.05或PO.01的事件称D

 

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

D小概率事件E、偶然事件

 

 

1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E

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2•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13.概率P=0,则表示B

 

A某事件必然发生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14.总体应该由D

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

15.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D

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

1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18、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

D

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19、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

B

A、计算B、计数C、计量D等级E、都对

20、红细胞数(1012L-1)是:

B

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

2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

C

A.所有成年男子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

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

 

22、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A、集中型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23、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D研究误差

B数值变量资料

E、离散型资料

B、研究总体统计量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C无序分类资料

C、研究典型案例

2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

2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

8

23

6

3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

26、样本是总体的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

2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2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2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如下,除了:

E

A、找全距B、定组距C分组段D划记E、制分布图

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

A.平均数B.相对数C.t值D.标准误E.概率

3、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D

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D无法比较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4、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

C

A.9B.7C.10.5D.11E、12

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B

A.极差B.标准差C.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误

6、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

3.2公斤,标准差为

0.5公斤,则总体均数

95%丁信区间的公式是:

C

A3.2±0.05.11X0.5

C3.2±0.05.11>0.5/

B、3.2±0.05.12

D、3.2±1.96X0.5/

X0.5/

E、3.2±2.58>0.5/

7.X=30,X2=190,5.某组资料共5例,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D

A.6和1.29

B.6.33和2.5C.38和6.78D.6和1.58

E6和2.5

&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D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E.第50百分位数

 

9.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10.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C

A.方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全距E.四分位数间距

11.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8的面积为。

C

A.97.5%B.95%C.50%D.5%E.不能确定

12.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D

A.95%B.45%C.97.5%D.47.5%E.49.5%

13、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C

A1.5B、1.9C2.1D2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

14.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E

A.对数正态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E正态

15.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B)

A.i2.58s

B.±1.96s

C.±2.58D.±1.96

E.±1.645

 

C.一一5,一一10,一一15,…

17.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对

16.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A

B.0-5,5一10,10

D.0Y,5-9,10一,…E.5一,7一,9

A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1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E常值范围来评价

19、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A.SxB.SC.xD.CVES2

20、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

21、离散指标如下,除了:

E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中位数

22、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

E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众数E、全距

※:

集中趋势指标: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离散趋势指标:

全距、方差、标准差、四分位间距、变异系数

23.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

※:

算术均数:

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例:

大多数正常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数等)

几何均数:

非对称分布,按从小到大排列,数据呈倍数关系或近似倍数关系;如:

抗体的平均滴度、药物的平均效价中位数:

资料呈明显偏态分布、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资料的分布情况不清楚;如:

某些传染病或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人体的某些特殊测定指标(如发汞、尿铅等)

全距:

表示一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4.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AXBGCMDSECV

※:

X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G:

非正态分布、按大小排列后,各观察值呈倍数关系

M明显的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定值、资料情况分布不清楚

S与CV均为离散趋势指标

2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

16、2、6、3、30、2、10、2、24+(小时),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A5B、5.5C、6D10E、12

※:

按大小排列后为:

3024+161063222,取第5位的值,即为6

26、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

2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

A、正态分布的资料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E、不对称分布

28.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

※:

均值加(或减)同一数,标准差不改变

29.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A0.01

B、O.05

C、0.1

D0.5

E、1.O

※:

小概率事件:

PW0.05或PW0.01的随机事件,通常称作小概率事件,即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统计学上认为一次抽样是不可能发生的。

30.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D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

※:

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选择变异系数。

31.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A

Cy±.96SXD卩±0.05,uSX

X±1.96Sx

EX±2.58S

AX±1.96SBX±.96SX

※:

值的范围,并非区间范围,区间范围为:

32.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33.正态分布是以E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

标准差越小,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A.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

2.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

A、成组设计u检验B成组设计t检验C、配对设计

3.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B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A

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

(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

D

u检验D、配对设计t检验E、X2检验

()。

C

.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E以上均不对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34.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

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

35•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E.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

4.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u|=1.98,则统计结论是D

A.P<0.05

B.P<0.01

C.P>0.05

D.P=0.05

E、P<0.005

5.

t检验C

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

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E、t值符号与结论无关

6•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C

A.CVB.SC•SD.RE.四分位数间距

7•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

E

A.t检验B.u检验C.秩和检验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

8抽样误差是指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E.以上都不对

9、统计推断的内容:

D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a、b均不是D.a、b均是E、以上都错

1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C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

11.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C

A.标准差B.方差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E.极差

12、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全距E、方差

13、当自由度vt銅时tO.05值:

C

A、护.96B、<1.96C、=1.96D、>1.96E、=2.58

14、a=0.05,t>t0.05,v,统计上可认为(D)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E、以上均不对

1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

D

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

、已知新药差于旧药

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

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

1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

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配对设计t检验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E、x2检验

1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

Au检验

Bx2检验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对

E、A,B都可以

18、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数值接近B两S2数值接近C两相差较大D、两S2相差较大E、以上都不对

19、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

A

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D、样本含量较小

20、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C

A10B、20C、9D18

21、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

C

A19B、20C、38D40E、39

2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

2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愈小则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

24.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10B20C9D18E19

25.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B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E以上都不对

※:

26.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27.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

A标准差逐渐减少B标准误逐渐减少C标准差逐渐增大

D标准误逐渐增大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28.tvt0.05(v),统计上可认为C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E以上均不是

※:

tvt0.05(v),则P>0.05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

29•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B

A皿工迄B口=说CX1凉2DX仁X2EX1=X2

30.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

A.SxB.SC.xD.CVES2

※:

标准误:

一、用来衡量抽样误差大小,标准误越小,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越接近即样本均数的可信度越高;结合标准正态分布与t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规律,估计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三、用于假设检验。

31.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

C

A两者相等B后者大于前者C前者大于后者D不一定E随样本例数不同

※:

公式:

Sx=S/n

32.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勺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C

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

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E以上都不对

※:

区间范围,并非值的范围,值的范围为:

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X±1.96S

33.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C

At值不变Bt值增大Ct值减小Dt值与P值相等Et值增大或减小

※:

单侧uv1.645,双侧uv1.96,贝UP>0.05

单侧tvt(0.05,v)双侧tvt(0.05/2,v)贝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E两样本例数相等

35、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A标准差B方差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E、全距

36、统计推断的内容D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b均不是D、a、b均是E.以上都错

37、下面()是错误的:

B

A.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E.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C.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

D.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E.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计均数可信区间

3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9、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D•不能作评价E以上都不对

40、造成均数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

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C.样本均数不同D.总体均数不同E以上都不对

41、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C

At值不变Bt值增大Ct值减小Dt值与P值相等Et值增大或减小

42、确定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后,同一资料B

A.单侧t检验显著,则双侧t检验必然显著

B.双侧t检验显著,则单侧t检验必然显著

C.双侧t检验不显著,则单侧t检验也不显著

D.单、双t检验结果没有联系E以上都不对

43、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犯第二类错误最小A

A、a=0.05B、a=0.01C、a=0.10D、a=0.02E、a=0.15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1.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B

A.平均数B.相对数

C.变异系数

D.相关系数

E.百分位数

2.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

C

A、率B构成比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不是相对数

3、构成比有个重要特点是(A

)°

A、百分比总和必等于

100%

B、百分比总和必小于100%

C百分比总和必大于

100%

D、以上均不对

E、以上都错

4.标化后的总死亡率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E.以上都不对

5.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D

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B.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

D.

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经常可以混用

E.计算相对数时不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6.随机选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