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189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docx

部编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10.《牛郎织女

(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11.《牛郎织女

(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

缩写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及反思

 

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猎人海力布为了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动人传说中,感受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心中要有他人。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训练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具体表现及有关描写。

2.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能配乐最好)。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

《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

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自读课文

指导:

阅读时注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他的活动,怎样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后来又是怎么发展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三、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一开始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读。

轻声齐读。

(突出“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总是……”“非常敬爱”)

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人们非常敬爱海力布。

这是总的介绍海力布,所以第一自然段可以单独成为一段。

2.这个故事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到哪儿结束?

(到“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3.指点: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是一段。

这样课文分成三大段。

4.第二段有几层意思呢?

根据主人公海力布的活动、遭遇,可以怎么分?

第一层:

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第二自然段)

第二层:

老龙王把一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

(第三、四自然段)

第三层:

有了这颗宝石,海力布打猎方便极了。

后来,为了救助乡亲们,自己变成石头。

(第五至八自然段)

板书提示:

(一)故事的开头(引子)

(三)故事的结局(尾声)

四、再读课文

1.提示:

弄清了课文的段落层次,再来读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你觉得什么地方写得特别吸引人,特别感动人。

把让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来”“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

2.各自再读。

3.分段指名朗读,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报答:

谁报答谁?

龙王的女儿为什么要报答海力布,想想“报答”是什么意思?

(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

酬谢:

老龙王仅仅是口头酬谢吗?

还怎么谢?

想想“酬谢”是什么意思?

(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叮嘱:

谁来读龙王女儿的话,再读读“再三叮嘱”的话,想想“叮嘱”是什么意思?

(反复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催促:

你想想海力布怎么催大家搬走?

想想催促是什么意思?

(叫人赶快行动)

镇定:

海力布没有忘记龙王女儿的叮嘱,他知道把真情讲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但是他不慌不忙。

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

(“镇定”)

谁能做海力布,镇定地对大家说。

后悔:

当大家看见海力布真的变成石头,大家心里又怎么想?

想想“后悔”是什么意思?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恨自己不该这样)

4.这个故事这么动人,我们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现在请大家再听听这个动人的民间传说。

听配乐课文朗诵。

五、复述课文

1.指导。

①讲故事,第一要讲清楚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先怎样,后怎样,结果怎样要交代清楚。

②讲故事,可以用课本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但是重要的地方应该用书上的词句。

例如:

龙王女儿再三叮嘱的话;海力布听到的带头鸟的话;海力布急忙告诉大家的话。

③讲故事注意有感情。

在讲到紧张的地方,速度要快些,自已也显得比较紧张;讲到悲伤的地方,自己也很难过。

2.各自对述。

3.指名复述。

六、总结巩固

1.分角色讲故事。

角色:

海力布

小白蛇——龙王的女儿

龙王

带头鸟

众乡亲

对话:

海力布、龙王的女儿以及带头的鸟的对白,课文中写明了,我们可以照着讲;而龙王、乡亲们的话课文上没有直接写,但内容是有的,我们可以把叙述的话改为对白。

如:

老龙王十分感谢海力布,要重重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就可以改为:

海龙王说:

“猎人,您救了我的女儿,不知怎么感谢您,现在我带你到我的宝库去。

”老龙王打开宝库的大门,里面尽是珠宝。

海龙王说:

“您看,这里这么多的宝贝,你爱什么,就挑什么。

又如:

“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信。

”可改为乡亲们议论纷纷,有的说:

“大山怎么会崩溃,洪水怎么会淹到这儿来,海力布从哪儿听来这些怪话。

”有的说:

“我们住得好好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有的说:

“我可不相信,一个猎人怎么会知道山要崩溃,大地要淹没,我可不信!

分小组准备。

指名复述。

2.总结全文。

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个故事主要写的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写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把听到的动物语言的秘密告诉了乡亲们,最后自己变成石头。

海力布热心助人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七、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邻居小孩听。

教学反思:

《猎人海力》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后来为了救乡亲们,他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

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本文为民间故事,充分体现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

1、追根溯源,“猎”字入手,感受祖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课件出示“猎”字的演变过程,并让学生猜一猜它的内涵,接着课件呈现它的本义以及引申义。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看课件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从而对汉字文化产生仰慕之情。

2、聚焦猎物,理清文章脉络。

默读全文,发现猎物有哪些变化?

学生们自读自悟,很快把握住了相关的语言文字,即猎物很全很多,大家分享;猎物越来越少;猎物没有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通读全文,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描写了几个镜头,班内交流归纳:

分享猎物;救小蛇得宝物;听懂语言,救乡亲。

3、走进人物内心,领悟精神品格。

自由默读课文,标画让你感动的句段,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在心灵受到震撼中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人物品质逐步凸显。

海里布的善良、机敏、舍己救人的品质犹如一座丰碑竖立在孩子们脑海之中,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4、复述课文,落实核心目标。

引导孩子们抓住主要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填空的形式学习复述的方法,学生很快便完成目标,复述的条理清楚,此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锤炼。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引入汉字的由来,孩子们立刻进入状态,对汉字的起源产生了极大的敬畏感。

继而,再聚焦猎物,在读书中学会寻找关键线索,为复述作了最好的铺垫。

紧接着品词析句,将孩子们的情感推向高潮。

再通过复述,学会把握文章的梗概,概括能力进一步提升。

总之,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品词析句时,注重了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以及句子包含着的社会含义,但是揣摩用词的精妙未能涉及,特别是有声朗读预设得更少,所以整堂课缺少有滋有味的朗读,显得沉闷。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增加指导朗读的环节,让学生享受读书的韵律美、节奏感!

我会让学生在斟酌用词上下功夫,在对比中感受作者文笔的功力,从而让学生也能迁移运用。

会创设口语交际的平台:

你若在现场,或是龙王,或是小蛇,亦或是知情的人,会怎么劝说海里布呢?

他会做怎样的选择呢?

10.《牛郎织女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

(《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

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

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

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

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

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

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

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

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

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

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

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

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

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

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

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

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

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

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

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

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

他会受哪些苦呢?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

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

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

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

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

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

”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

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本课是这个故事的第一部分,说的是古时候一位孤儿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结识了织女,织女同情牛郎的遭遇,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本节课感觉以下几点做的比较成功:

一、由谜语引出传统节日,由传统节日引出本课的课题。

猜谜语是小学生喜欢的智力游戏项目之一,一个谜语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传统节日的引出对孩子们渗透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无形中这样做体现了语文课程所承载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时帮助学生牢记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归类区分。

这样一来,顺理成章的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

又该孩子们大显身手了。

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先让他们讲讲自己听说的内容,然后再结合课文,激情学习。

小标题是一段内容的提炼。

只有在深入了解了一段话或者是一段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才会概括提炼出合适的小标题。

这是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因为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所以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学生自读自己归纳。

在概括每一段的小标题的时候我提示学生:

概括的小标题句式要整齐,内容要醒目,还要让别人容易理解。

这个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想着表现一下自己的实力,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的浓厚。

设置问题: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或经受过别人对你的虐待吗?

你想对有这样遭遇的人说点儿什么?

如果你能帮助他的话你会帮助他吗?

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帮助学生养成帮助弱者的好习惯。

再读课文,从课文中哥哥嫂子对牛郎的虐待来感受牛郎命运的多舛。

在和文中牛郎与老牛的相依为命和互相关心照顾中感受牛郎的幸福。

是呀,牛郎的勤劳善良,会让此刻正幸福着的孩子们感动、深思,他和老牛之间的深情更感动着所有的人。

动物也有感情,这一点也不假,牛郎善待老牛,老牛陪伴牛郎。

课堂上有学生这样问我,:

“老师,哥嫂对牛郎不好,牛郎为什么不跑,跑到很远的地方,说不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啊!

”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

“为了手足之情”“为了相依为命的老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研究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全新的感受,带着孩子们在语文天地里遨游,徜徉。

11.《牛郎织女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

(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

(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

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

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

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本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后半部分。

本文叙述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这段故事同上一段故事一样,在表达上采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叙述如行云流水。

在内容上,上一课和本课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课以织女的经历(婚后生活——被王母抓走——抗争)为主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

但在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上,必须把前后两课连在一起整体把握。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怎样的织女?

那么和牛郎如此恩爱幸福的织女能够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在一起到白头吗?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去从故事中聆听人民的心声。

如此能干善良的织女命运能把握在自己手中吗?

这是一个颇具深意的人生观的折射点,不能讲,只能引导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去揣摩,去领会。

品读细节,把握人物品质。

继续自读自悟:

边读边画出现的主要人物,在旁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很快了解了故事的结局以及出现的各个人物的特点。

主要聚焦王母娘娘,理解她的飞扬跋扈,横行霸道、专制蛮横,使学生对织女悲惨结局的理解水到渠成。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

3.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神话传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漫聊民间故事,激发兴趣。

1.同学们,神奇有趣的民间故事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的名字?

(指名发言)2.是啊,惹人喜爱的民间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开一场民间故事会,让大家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板书:

民间故事会

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小组活动,互相讲故事。

1.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讲一个民间故事,选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丰富细节,并填入人物对话等。

3.努力做到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如,不仅可以适当添加细致的人物形象的描绘,还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4.各小组要对其他小组的故事进行评议,评议的要点如下:

A.主讲人所讲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B.讲故事时主讲人是否面向听众,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没有符合故事情节的动作展示;C.主讲人声音是否适当,眼神和听众是否有交流。

板书:

讲故事

三、小组推荐,组员汇报。

生交流、汇报。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一个民间故事。

板书:

大家推荐故事

四: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

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就像大千世界的一扇扇天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

亲近民间故事吧,它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想象。

板书设计:

讲故事

民间故事会

大家推荐故事

教学反思:

1.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讲故事比赛,然后让他们推荐出本小组中最精彩的故事。

这样,我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2.在讲故事前,我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指导他们通过细化、模仿等方式使故事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

每个小组都做得非常好,故事讲得非常精彩。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我对个别同学的关注度不够,所以,他们的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有所改进,多关注这些同学。

《习作:

缩写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初步懂得缩写方法;

2.找出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句子:

重点指导一个自然段的写法,学生作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教学难点:

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在阅读四大名著。

同学们也特别希望有交流自己阅读内容的机会,可是名著篇幅很长,不容易交流,怎么办呢?

那就需要我们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

二、自主学习,相机点拨

1.自读习作要求,感悟缩写方法。

2.交流:

①什么是缩写?

②缩写前要多读原文,抓要点,根据主要内容,考虑删减、改写。

③缩写后要对照,修改。

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

1.读《景阳冈》缩写稿,与原文对照,辨析原文与改写后语言的同异。

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

四、交流讨论怎样缩写,试写初稿

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

2.小组讨论交流。

3.试写初稿,教师巡视指导。

4.反复修改定稿,誊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讲评习作,进一步明确缩写的要求。

教学重点:

学会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

如何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讲评缩写初稿

1.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

  

2.再读习作提示,缩写内容与原文对照。

明确要求: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