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67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塑造/追溯教诲/悔恨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B.泛滥/门槛云霄/元宵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C.绮丽/畸形粗犷/空旷随声附和/心平气和

D.取缔/真谛急躁/燥热鞠躬尽瘁/出类拔萃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浩瀚无垠不屑置辩吹毛求疵郑重其事

B.曲径通幽抑扬顿错不计其数委屈求全

C.惟妙惟肖地大物博络绎不绝意气风发

D.栩栩如生得天独厚怡然自得苦心孤诣

3.古诗文默写。

(共8分)

(1)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敬仰。

(3)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4)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4.名著阅读。

(4分)

班级举行“我愿与……交朋友”的读书活动。

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

沙僧鲁智深星期五阿寥沙保尔·柯察金

我愿与_____________交朋友,他是《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

(50字左右)

5.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7分)

材料一

①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

结果,写不出“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②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③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材料二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许多没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屯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

这对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

为了让服务于现在和将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据悉,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

②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会认会写。

(1)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2分)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修改意见:

②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会认会写。

修改意见:

(3)读拼音写汉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3分)

Rènzhēnxiězì,yǎnɡchénɡliánɡhǎodeshūxiěxíɡuàn.

6.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其主要内容,写出你的感受。

要求主题明确,语句通顺,不少于6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共16分)

梨一样的苹果

耿青

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边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的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往常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墙角的课桌上。

这里坐的是刚刚转来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

”孩子回答:

“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温和,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的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世界上惟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

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意味,他“嚓”地一下撕掉了那页像梨的苹果:

“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

“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乖乖地走到米哈朵夫面前。

令米哈朵夫吉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画的都好,只是在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似乎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快地抖动了:

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的苹果。

他来到护林员家里去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

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地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路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

米丘林激动地说:

“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学校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闯了进来。

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梨苹果。

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故事中得到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

他说:

“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

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

“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

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⑩尤里卡画好的梨苹果上,再一次洒满了泪渍。

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7.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3分)

起因:

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

结果:

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

8.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3分)

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1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

(4分)

(1)“痛苦”指的是:

(2)“令人尊敬”的原因是:

1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

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两则内容进行批注。

(4分)

摘录内容

(1)批注

(1)

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摘录内容

(2)批注

(2)

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共12分)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王芳

①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创造了奥运田径史上的奇迹,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

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们的踪影,高科技跑鞋成为运动员们的必备武器。

②高科技跑鞋是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新一代跑鞋。

它们采用各种特殊的材料,重量轻,避震效果好。

同时,它们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

此处,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利用鞋跟中央位置的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使运动员轻松省力。

穿上它们,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③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时,他脚上的跑鞋轰动了全世界:

那双鞋只有115克!

它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

④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

这双跑鞋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时间研发的成果,它由极其特殊的透明塑料制成,像是一件来自童话世界的艺术品。

它总重量只有约99克,是有史以来最轻的运动鞋。

设计前,设计师们特意拍下了琼斯1998年在美国尤金参加100米比赛的全过程,高速摄像机以每秒500幅的速度拍下了琼斯比赛的英姿-----在到达终点线前琼斯的脚后跟从不着地。

针对琼斯的这一技术特征,设计师大胆启用了无后跟设计,“水晶鞋”穿到琼斯的脚上真可谓天衣无缝,鞋子几乎成为琼斯双脚的一部分。

⑤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红色闪电震惊世界,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

刘翔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

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

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许多高科技秘密:

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使刘翔的技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又有谁会脚蹬新的追风战靴挑战人类的运动极限呢?

我们将拭目以待。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2.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3分)

13.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跑鞋有哪些特点?

(4分)

1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3分)

1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

材料一1994年俄罗斯撑杆跳高选手布勃卡在玻璃纤维、合成树脂及超柔软、超强度纤维等材料制成的高科技撑杆的帮助下,将世界纪录提高到6.14米。

这相当于跳过了一只长颈鹿!

材料二2000年奥运会的游泳赛场上,澳大利亚“飞鱼”索普穿着一身联体的、模拟鲨鱼皮肤的高科技泳衣,劈波斩浪,一人卷走3枚金牌和2枚银牌。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

(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向为身死者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者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者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置廪丘①之邑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

“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君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廪丘:

地名。

②养:

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

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

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

(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

请用文段

(一)中的语句回答。

(2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题。

(共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请概括诗人陆游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2分)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8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D(2分)

2.B(2分)

3.

(1)谈笑有鸿儒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千树万树梨花开家书抵万金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示例一:

沙僧西游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

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

示例二:

阿寥沙童年阿寥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与仇恨的家庭里,我愿与他交朋友,给他一些帮助,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

(写对名著,1分;结合名著内容,言之成理,3分。

共4分)

5.

(1)很多人汉字书写不正确、不规范。

(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删去“随着”或“使”。

②把“写得规范美观”与“会认会写”调换位置。

(一句1分,共2分)

6.示例:

这两幅图中的手,是志愿者奉献爱心的手,是中华儿女紧握在一起为中国加油的手。

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为社会奉献爱心,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力量。

(由两幅图引发感想,主题明确,4分;语句通顺,1分。

共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7.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意思对即可。

分号前1分,分号后2分。

共3分)

8.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作用:

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答出描写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

共3分)

9.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2分)

10.

(1)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

(意思对即可,2分)

(2)①这种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

②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共4分)

11.

(1)示例一:

“的确”“必须”,语气坚定,表现出米丘林作为科学家的宇的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精神。

示例二:

语言朴实,精神伟大。

(2)示例一:

“我的”“和我不一样的”,这小小的变化体现出米哈朵夫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示例二:

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收获。

(言之成理即可,一小题2分,共4分)

(二)(共12分)

12.①点出说明对象②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1分,共3分)

13.①材料特殊②重量轻③避震效果好④附着力强⑤有回输功能(答出4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14.举例子。

以刘易斯歇脚、玛丽安·琼斯和刘翔的跑鞋为例,具体说明高科技跑鞋的特点和作用。

(指出说明方法,1分;结合文意分析作用,2分。

共3分)

15.示例:

高科技能够帮助运动员赛出好成绩。

(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6.

(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分)(共2分)

17.

(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2分)

(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分)

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2分)

20.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优美的景色③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

21.①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答出一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2分)

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折本(shé)折扣(zhé)屏障(píng)鳞次栉比(jíe)

B.模型(mó)模样(mó)绽放(zhàn)络绎不绝(1uò)

C俊俏(jùn)穿梭(suō)揣摩(chuǎi)根深蒂固(dì)

D.提防(tí)河堤(dī)干涸(hé)亘古不变(gè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侃侃而谈委曲求全相形见绌杳无音信

B莫名其妙一鼓作气世外桃源旁征博引

C温故知新天翻地覆出类拔萃良莠不齐

D走投无路谈笑风声川流不息提心掉胆

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样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

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粱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

(1)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3)《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4)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

材料一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不断推广与深八,我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2008年民众对各种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表(%)

媒体

分类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

了解各类信息26.749.918.628.9

休闲娱乐19.748.217.929.3

材料三据《教育时报》5月4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面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的“中学生频道”。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同时组织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围绕教学难点解疑释惑,辅助教师课堂教学。

此外,该频道还开设了供家长观看的栏目,意在引导家长关注素质教育,关注孩手的心理状况,从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结合上述材料共有的话题,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超过l6个字。

(3分)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

假如你们家是数字电视用户,你想让家长看“中学生频道”,你会怎样跟他们说?

(3分)

6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

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

(5分)

要求:

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责任警示和谐居安思危同舟共济山清水秀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共16分)

前方遭遇塌方

肖复兴

①那一年秋天去九寨沟。

路上,大家的情绪非常好,几乎一路都在唱歌,车厢里快成了音乐厅。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大轿子车,开车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成都小伙子,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稳地开着车。

②黄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

一时间,雨幕和暮色叠加在一起。

像蝙蝠的翅膀一样压来。

走着走着,车子忽然停了下来。

我抬起头望望窗外,发现前面蜿蜒的山路上早已长蛇一般停了好长一串的车子。

下车一打听,才知道前面的路因为大雨的缘故塌方了,路面一下子变窄了,而且非常滑。

刚才,一辆运木材的大卡车连人带车滚进了道旁的江里,一眨眼的工夫就淹没在湍急的漩涡中,连影子都找不着了;紧跟着,另一辆卡车也掉了下去,幸好被半山腰的树卡住,人们正在搭救司机。

大家都担心起来,今晚还能不能到达九寨沟呀?

③终于,前面的车子一辆辆蜗牛一样移动起来。

等我们开到事故发生的地点时,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

天彻底黑了下来,雨却没有停。

车窗外,那辆卡车黑乎乎的,还卡在半山腰的树上。

前面的路越发显得窄,大概只能够勉强过一辆车,又正好是一个拐弯,无形中增加了行车的难度。

可怕的是靠近江边的一侧还有塌方,只要车轮稍稍打偏一点,车子就有可能一下子滑进江中。

④司机停住车,打开车门,回过头说:

“大家都下车吧,先走过去,在前面等我。

⑤满车的人都乖乖地下了车,撑起了雨伞,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只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

雨刷使劲地刷着,车灯明晃晃地照着,前面的雨水、山石和树木,阴森森的,格外渗人。

⑥车子在开动之前,我犹豫了一下,下车还是不下?

……咬咬牙,我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⑦司机回头叫我:

“快下车!

太危险!

”  

⑧我没下车,走到他的旁边坐下来。

他看了看我,没再说话,只是伸出了手拉了拉我的手,他的手心里全是冷汗,我的手心也一样。

⑨车子又启动了。

我看得很清楚,前面的路窄得像是鸡脖子,方向盘在他的手中不停地急剧旋转着,脚不时地踩着刹车闸,车子像受惊的甲壳虫,不是在走,简直是在爬,在蹦,一步步小心谨慎地在蠕动,稍有参差,就有可能出危险。

尤其是过江边塌方的地段,司机把车紧紧地靠在山的一侧,车轮紧紧压在路边,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