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879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docx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路基工程

第四节路基工程

一.地基处理

㈠.一般要求

1.在路基填筑之前,应检查地基的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2.地基处理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该认真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同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并对施工单位所做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3.对原地面平整和碾压、换填、抛石挤淤等,要求施工单位上报处理的范围、深度,进行复核。

4.对高压旋喷桩、浆体喷射搅拌桩、粉体喷射搅拌桩、砂桩、碎石桩、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灰土挤密桩以及砂、碎石垫层、强夯、重锤夯实、毛细水隔断层等,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5.对高压旋喷桩、浆体喷射搅拌桩以及洞穴、陷穴的注浆处理等,应检查施工现场的环保情况,要求施工工点必须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废浆隔离与回收设施。

6.对高压旋喷桩、浆体喷射搅拌桩、粉体喷射搅拌桩等,监理工程师应按计量规定检查其计量装置的配备和检定情况。

7.地基处理并验收后,应要求施工单位尽快施工上部的基础、路堤等。

当上部结构是基础时,不得使基底浸水或长期暴露。

㈡.原地面平整、碾压

1.设计不作特殊处理的地基,经平整、夯实后的表面进行全部检查,其表面应无杂草、树根、腐殖土。

地基地下水出露处的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上部为基础结构且基底有水不能彻底排干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将水引至排水沟,并在基底上铺一层厚25~30cm的碎石,才能在其上修筑基础。

2.路堤高度≤2.5m时,其地基压实质量必须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附录B的“路基基床的压实标准”的规定,当路堤高度>2.5m时,其地基压实质量必须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附录C“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标准”的规定。

监理工程师每200m检验2个点。

3.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须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在原地面开挖台阶。

㈢.换填

1.换填前应对换填范围、深度进行复核。

2.审核换填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换填的材料、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

3.换填所用填料的进场检验,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不得少于1组,填料的种类、质量、使用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要求,方可用于工程:

⑴.砂石,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当使用粉细砂时,应掺入25%~30%的碎石或卵石。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渗水材料。

⑵.素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

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mm。

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

⑶.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

土料宜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

灰土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⑷.工业废渣,应质地坚硬、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

其最大粒径及级配宜通过试验确定。

4.换填区采用机械开挖时,要求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

5.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

素填土宜采用平碾或羊足碾,砂石等宜用振动碾和振动压实机。

当有效夯实深度内土的饱和度小于并接近0.6时,可采用重锤夯实。

6.换填层的质量检验必须按检验批分层进行。

每夯压完一层,每200m换填层检验2点,当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其换填后的地基压实质量必须符合“路基基床的压实标准”的规定。

监理工程师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

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后,才能铺填上层。

换填的检验批划分为:

单线连续长度≤300m,双线连续长度≤200m。

7.换填完毕,要求施工单位上报换填的深度和范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全面复核。

8.冻土地基基底换填时,含冰量大的冻土、泥炭应清除至弃土场或路基坡脚20m以外,开挖后应做好边坡保温和加固工作。

9.换填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其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2.7“换填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的规定。

10.检查基底处理及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㈣.抛石挤淤

1.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抛填深度、硬下卧层横坡探测,确定抛填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抛填应自地基中部向两侧进行,有横坡时自高侧向低侧进行。

2.要求所用片石应坚硬、不易风化,其截面最小尺寸≥0.15m,母岩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抛填所用片石的进场检验,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每个料场至少1组。

3.抛填片石地基经碾压或夯击密实后,其地基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上报,监理工程师须按设计要求检验其地基系数。

抛石挤淤工程,单线连续长度≤300m,双线连续长度≤200m为一检验批。

监理工程师每检验批见证检验2点。

4.抛填片石的范围、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3.4的规定。

5.抛填片石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2.7的规定。

㈤.高压旋喷桩

1.审核施工方案:

重点审查主要工艺参数、进场机械和材料、施工工序等。

2.要求施工所用水泥、外加剂及其它加固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进行平行检验。

3.检查所有高压旋喷桩范围、类型、布置形式及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当注浆管贯入土中,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方可同意进行喷射注浆,并要求施工单位按高压旋喷桩的工艺要求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喷射注浆。

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5.施工中,检查水泥浆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旋喷桩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如实记录高压旋喷桩的各项参数和出现的异常现象。

6.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高压旋喷桩,≤1000根为一检验批。

7.检查高压旋喷桩长度和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的20%见证检验,且不少于1根。

8.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高压旋喷桩桩体直径、间距、垂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4.11的规定。

㈥.浆体喷射搅拌桩

1.审核施工方案:

重点审查主要工艺参数、进场机械和材料、施工工序等。

2.检查进场材料:

要求施工用水泥、外加剂及其它加固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进行平行检验。

3.检查所有浆体喷射搅拌桩范围、类型、布置形式及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当注浆管贯入土中,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方可同意进行喷射注浆,并要求施工单位按浆体喷射搅拌桩的工艺要求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喷射注浆。

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5.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浆体喷射搅拌桩单桩喷浆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

6.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浆体喷射搅拌桩长度和桩体强度,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的20%见证检验,且不少于1根。

7.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浆体喷射搅拌桩,≤1000根为一检验批,并进行检验。

8.检查所有浆体喷射搅拌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浆体喷射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浆体喷射搅拌桩的直径、间距、垂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4.11的规定。

㈦.粉体喷射搅拌桩

1.审核施工方案,要求粉体喷射搅拌桩复搅施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进场材料检验:

要求施工用水泥、外加剂及其它加固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进行平行检验。

3.检查所有粉体喷射搅拌桩范围、类型、布置形式及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粉体搅拌桩,≤1000根为一检验批,并进行检验。

5.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粉体喷射搅拌桩长度、单桩喷粉量及桩体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

6.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粉体喷射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粉体喷射搅拌桩直径、间距、垂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4.11的规定。

㈧.砂桩

1.审核施工方案,重点审核成桩方法、主要工艺参数、填料选择、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方法等。

砂桩施工可用振动成桩法或锤击成桩法。

2.进场材料检验:

砂桩所用的砂料应为渗水率较高的中、粗砂、砾砂,细度模数为2.3~3.7,含泥量≤5%。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进行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组。

3.砂桩施工,检查砂桩的沉管时间、各段的填砂量、提升及挤压时间和桩位偏差等各项施工记录和试验结果。

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不同的成桩方法,监理工程师根据以下情况进行控制:

⑴.对振动成桩法,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砂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以保证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

⑵.对锤击成桩法,要求施工单位根据锤击的能量,控制分段的填砂量和成桩长度。

⑶.以挤密为主的砂桩,要求施工顺序间隔进行,孔内实际填砂量(不包括水量)不应少于设计值的95%。

4.砂桩施工应保证桩位准确,其纵向偏差应不大于桩管直径,桩身应保持连续和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5.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砂桩,≤1000根为一检验批。

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粘性土应待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间隔是宜为1~2周;对其它土可在施工后3~5d进行。

6.检查所有砂桩范围、布置形式及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检验砂桩桩身长度和桩身密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且不少于2根。

8.检验单桩灌砂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不少于2根。

9.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0.砂桩的间距、桩径、垂直度应“砂桩的间距、桩径、垂直度允许偏差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的规定。

㈨.碎石桩

1.审核施工方案,重点审核成桩方法、主要工艺参数、填料选择、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方法等。

碎石桩施工可用振动成桩法或锤击成桩法。

2.碎石桩所用的碎石粒径为20~50㎜,含泥量≤5%。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组。

3.检查碎石桩的沉管时间、各段的填石量、提升及挤压时间和桩位偏差等各项施工记录和试验结果。

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不同的成桩方法,监理工程师控制要求同砂桩施工。

4.按设计要求检查碎石桩在拔管填充碎石施工过程中的重复振动反插工作。

5.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碎石桩,≤1000根为一检验批。

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间隔时间同砂桩。

6.检查全部碎石桩的布置形式和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检验碎石桩的桩身长度和桩身密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且不少于1根。

8.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碎石桩的间距、桩径、垂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7.10的规定。

㈩.灰土挤密桩

1.审核施工方案,重点审核成孔方法和施工顺序、回填夯实施工顺序、填料施工、防冻防雨措施等。

2.挤密桩所用水泥、外加剂和其它加固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3.挤密桩施工开始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4.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灰土挤密桩,≤1000根为一检验批。

5.检查全数挤密桩布置形式和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检验挤密桩长度和桩孔填夯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且不少于1根。

7.检验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允许偏差项目挤密桩的桩位、垂直度、直径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9.9的规定。

〔十一〕.袋装砂井

1.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清除原地面的各种杂物,按设计要求填筑好排水路拱和工作砂垫层。

2.袋装砂井砂料应为渗水率较高的风干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3~3.7,含泥量﹤3%,对于真空预压所用的砂井,要求其渗透系数宜大于110-2cm/s。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得少于1组。

3.砂袋进场后按批次进行抽检并应有妥善的保管措施,不得在露天阳光暴晒下存放。

对砂袋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缝制尺寸应抽样检验。

4.施工所用钢管内径宜大于砂井直径,平面井距偏差应不大于井径,垂直度偏差宜小于1.5%。

拔管后带上砂袋的长度超过500mm时,应在旁边重新插设。

5.检验砂袋灌砂后是否饱满、密实,施设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向袋内补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10%平行检验。

6.按设计要求全数检查袋装砂井的布设形式、数量。

防止砂袋扭结、缩颈和断裂。

7.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袋装砂井,单线连续长度≤300m,双线连续长度≤200m为一检验批。

8.检验袋装砂井的打入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

9.袋装砂井的间距、直径、埋入砂垫层长度、布置范围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10.9的规定。

〔十二〕.塑料排水板

1.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清除地面上的淤泥、树根、草皮及杂物。

按设计要求填筑好排水路拱和工作砂垫层。

2.塑料排水板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塑料排水板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应有足够湿抗拉强度和抗弯曲能力,芯板应采用全新材料,不得采用再生塑料。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3.塑料排水板进场后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严禁在阳光下暴晒。

排水板不应扭曲,防止泥土、杂物进入导管,打设完成后应立即覆盖砂垫层。

4.检查塑料排水板施工,塑料排水板带需要接长时,要求采用滤膜内芯板平搭接的连接方式,搭接长度宜大于200mm;当施工中拔管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必须在旁边重新插设。

5.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塑料排水板,单线连续长度≤300m,双线连续长度≤200m为一检验批。

6.检查塑料排水板的布置形式、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7.检验塑料排水板的插设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

8.塑料排水板的板间距、伸入砂垫层的长度、布置范围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11.8的规定。

工作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2.7的规定。

〔十三〕.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

1.审核施工方案,重点审核所用材料、材料保管、施工方法、成品保护等。

2.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3.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严禁在阳光下暴晒。

4.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单线连续长度≤300m,双线连续长度≤200m为一检验批。

5.检验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层数、方向和连接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每100m见证检验1点。

6.要求加筋垫层下承层填料不得有尖石、硬块;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须绷紧、抻平,不得褶皱或损坏;铺设后,并按设计要求铺设回折段并填土(砂)、整平,逐幅回折。

7.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严禁直接碾压,严禁运输、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

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填土(砂)覆盖,待上覆土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压实,只有当上覆土填层厚度大于0.6m后,方能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8.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范围、搭接宽度、竖向间距、回折长度、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12.7的规定。

〔十四〕.砂、碎石垫层

1.审核垫层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垫层的底部处理、垫层材料、施工机械以及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工艺参数。

具体要求如下:

⑴.垫层施工的工艺参数由试验确定。

⑵.砂垫层必须采用中、粗、砾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垫层必须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和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⑶.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做垫层。

⑷.当垫层底面的深度不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底土面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⑸.砂石垫层宜用振动碾或振动压实机,当碾压振动对临近既有或正在施工中的建筑产生有害影响时,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2.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3.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砂、石垫层,单线连续长度≤300m,双线连续长度≤200m为一检验批。

4.基底处理检查:

在做砂、碎石垫层之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基底处理,并进行检查,基底应平整、碾压,无植物根系和浮土,其平整度、排水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5.要求砂、碎石垫层分层碾压,其压实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6.砂、碎石垫层的厚度和设置范围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13.5的规定。

7.砂、碎石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2.7的规定。

〔十五〕.强夯

1.审核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夯锤重、落距、选取的起重机及安全措施、隔振措施、夯实方法等。

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2.检查施工,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时,须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3.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强夯工程,单线连续长度≤200m,双线连续长度≤150m为一检验批。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

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1~2周,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2~4周。

4.检验单击夯击遍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是否符合试夯确认的工艺要求,低能量满夯的搭接面积不得小于1/4夯锤直径。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

5.要求施工单位在每遍夯击后应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强夯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6.检查强夯施工采取的隔振措施和夯击点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1个断面。

7.见证检验1个断面检验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深度不小于设计处理深度,检验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必要时,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检验结果。

8.检查强夯处理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50㎜。

检查强夯夯坑中心,其允许偏差为0.1D(D为夯锤直径)。

9.强夯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2.7的规定。

〔十六〕.重锤夯实

1.审核施工方案,重点检查夯锤的选择、施工顺序等。

当夯击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产生有害影响时,必须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2.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重夯工程,单线连续长度≤200m,双线连续长度≤150m为一检验批。

重锤夯实的质量检验,除按试夯要求检查施工记录外,总夯沉量不应小于试夯总夯沉量的90%。

3.检查重锤夯实处理范围、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4.检验单击夯击遍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是否符合试夯确认的工艺要求,前后两遍的夯迹应错开一半。

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

5.每遍夯击后应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重锤夯实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6.按设计要求检查重锤夯实施工夯击点布置和采取的隔振措施。

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1个断面。

7.检查锤重、落距是否满足有效加固深度的要求。

8.检验重锤夯实加固地基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深度不小于设计处理深度,检验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必要时,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检验结果。

9.重锤夯实处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50㎜。

重锤夯实夯坑中心允许偏差为0.1D(D为夯锤直径)。

10.重锤夯实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表4.2.7的规定。

〔十七〕.真空预压

1.对重要工程,应预先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观测以及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

根据试验区获得的资料分析地基的处理效果,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对设计作必要的修正,并指导全场的设计和施工。

2.审核施工方案,重点审查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的设置、抽气设备的选择、密封膜的选择、切断透气层及透水参层的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⑴.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保持在600mmhg以上,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⑵.真空预压的抽气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真空泵的设置应根据预压面积大小、真空泵效率以及工程经验确定,但每块预压区至少应设置两台真空泵。

⑶.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能力强的不透气材料。

密封膜热合时宜用两条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5mm,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⑷.对于表层存在良好透气层以及在处理范围内有充足水源补给的透水曾等情况时,须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透气层及透水参层。

3.在正式抽气预压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试抽气,检查抽气设备及密封系统的密封性能。

4.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按检验批进行报验,对真空预压工程,连续长度≤100m为一检验批。

5.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测点的数量、位置埋设及观测频次和观测精度。

并抽查观测资料,要求资料齐全、详实、规范。

6.施工所用密封膜、排水滤管的种类、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每分部工程不少于1组。

7.检验排水滤管的布置形式、滤水管之间的连接、管上滤水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密封膜铺设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要求铺设时须适当放松,表面不得损坏。

密封膜接缝应粘接牢固,热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