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9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七年级五四制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精品】七年级(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中部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中部高,四周低

2.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甜菜

C.棉花D.水稻

3.3.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纬度的差异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

4.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秦岭一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

B.耕作制度秦岭一淮河以南一年一熟,以北一年两熟至三熟

C.粮食作物秦岭一淮河以南以小麦为主,以北以水稻为主

D.油料作物秦岭一淮河以南是花生,以北是油菜

5.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明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线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期,河运不发达

B.该线以南地区平原广阔,陆路运输发达

C.该线以北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利于避暑、排水

D.该线以南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B.年降水量的分布

C.0℃等温线的分布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7.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天然分界线是(  )

A.祁连山—横断山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阴山D.昆仑山—秦

8.春节期间,黑龙江白雪皑皑,海南却已春耕大忙,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

C.人类活动的影响D.纬度位置的影响

9.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D.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10.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B.人口和城市一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11.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小兴安岭

12.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正确反映北方地区()

A.

B.

C.

D.

13.我国的“黑土地”是指()

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14.辽宁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5.以下称呼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A.“白山黑水”B.“林海雪原”C.“北大仓”D.“鱼米之乡”

16.东北三省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A.山地和丘陵B.山地和平原C.高原和平原D.平原和盆地

17.东北平原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气候原因是()

A.地势平坦B.土壤肥沃

C.雨热同期D.热量充足

18.读我国局部地区图,A地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人文条件是(   )

A.平原广阔B.人均耕地面积大C.水热条件好D.土壤肥沃

1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D.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20.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⑤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

2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A.陡坡地修筑梯田,种植山杏B.缓坡地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

C.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D.陡坡地种植牧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22.北京有许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

这表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政治中心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的经济中心D.国际交往的中心

23.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24.关于长江三角洲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临东海、黄海,沿海港口多B.依托长江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C.地处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D.通过沿海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25.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在()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东北三省D.黄河三角洲

26.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

A.武汉B.重庆C.南京D.上海

2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也是中国高铁网络最为发达的地区。

“快旅慢游”将成为新的旅行方式。

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八达岭长城B.杭州西湖

C.日月潭D.大三巴牌坊

28.下表中反映出的香港、澳门人口的共同特点是()

A.人口密度大B.人口密度低

C.人口数量多D.人口数量少

29.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香港年海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80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一位。

这说明香港是()

A.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B.国际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C.以重工业为主D.只是航运中心

30.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博彩旅游业B.转口贸易业C.工业D.交通运输业

3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下列对其优势互补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资金

②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众多廉价劳动力

③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④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技术、管理经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B.台湾岛

C.崇明岛D.钓鱼岛

33.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D.山脉为东西走向

34.下列农产品,最有可能来自台湾省的是()

A.苹果、樟脑B.长绒棉、甘蔗

C.菠萝、香蕉D.稻米、甜菜

35.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命脉一直是()

A.软件制造B.出口贸易

C.金融D.旅游

36.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

37.以下我国重要牧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A.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B.新疆牧区、青海牧区

C.青海牧区、西藏牧区D.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8.位于天山南侧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D.青藏高原

39.“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新疆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②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能够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④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0.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1.青藏地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流谷地,主要的原因是()

A.气温B.土壤

C.地形D.水源

4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是 (    )

A.四川省B.西藏C.青海省D.云南省

43.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国家于2000年8月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地区不包括下列哪条河流的源头地区

A.珠江B.长江

C.澜沧江D.黄河

二、解答题

44.读“台湾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海,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岛属气候和气候。

(3)台湾岛地形以为主,最大的山脉是山脉,平原主要分布在部。

(4)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型经济。

台湾的电子配件要运到福建省销售,应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势特点。

2.D

【解析】

秦岭-淮河以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D。

3.C

【解析】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西部干湿的差异,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部地区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故选C。

4.A

【解析】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的叙述,耕地秦岭一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秦岭一淮河以南一年两熟至三熟,以北一年一熟;粮食作物秦岭一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以北以小麦为主;油料作物秦岭一淮河以南是油菜,以北是油菜花生,故选A。

5.A

【详解】

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明显,该线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期,河运不发达;该线以北地区平原广阔,陆路运输发达;该线以南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利于避暑、排水;该线以南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故选A。

【点睛】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根据题意.

故选D.

7.B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其天然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祁连山-横断山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故选B。

8.D

【详解】

冬季,当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时,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大.故选D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接受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故A叙述正确,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故B叙述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所以从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故C叙述正确,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故D叙述错误。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差异。

10.A

【分析】

【详解】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在农业类型上存在着东耕西牧的特点;人口和城市存在东密西疏的特点;传统民居存在南尖北平的特点;传统交通工具上存在南船北马的特点,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地域差异,要知道其差异的由来。

11.A

【详解】

以上四组地形区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故选A。

【点睛】

12.B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上图中B图相符,故选B。

13.D

【分析】

【详解】

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土壤是黄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土地类型,要理解记忆。

14.A

【详解】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三省之一,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15.D

【分析】

该题考查东北三省。

【详解】

东北地区有长白山和黑龙江,有“白山黑水”之称;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有“林海雪原”之称;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北大仓”之称。

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

所以选D。

16.B

【解析】

【详解】

我国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主要的山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主要的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B对,ACD错。

故选B。

17.C

【解析】东北平原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气候原因是该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故选C。

18.B

【解析】

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人文条件是这里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的商品率高,故选B。

19.D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气候干燥,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故选D。

20.A

【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且深厚,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这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之一,①符合题意;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不是属于自然原因,②不符合题意;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径流丰富,侵蚀力强,这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之一,③符合题意;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这不是属于自然原因,④不符合题意;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导致表土容易被侵蚀,⑤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21.C

【解析】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实现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黄土高原的源面可以发展种植业,发展粮食生产;缓坡可以修建水平梯田,陡坡应该退耕还林、草;沟谷应建挡土坝、护坡等,拦蓄水土。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2.D

【详解】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根据题目叙述:

北京有许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

这是介绍了北京的国际交往中心职能。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23.D

【详解】

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形成了河渠如网、水田成片的江南水乡风貌,该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南方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湖泊。

24.D

【解析】关于长江三角洲位置的叙述,这里临东海、黄海,沿海港口多;依托长江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沿海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是不正确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位置的有关知识。

25.B

【解析】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故选B。

26.D

【详解】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科技、教育、商业和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上海港是世界著名大港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它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故选D

27.B

【解析】以上四个旅游景点中,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杭州西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故选B。

28.A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都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是表格中五个地区中最高的,故选A。

29.A

【分析】

本题考查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

【详解】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香港2000年海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80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一位。

这说明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北与珠海相连。

香港为了克服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的这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发挥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的优势,采取“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扩展生存空间。

香港矿产资源贫乏,经济以国际贸易为基础,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拥有天然良港,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

香港的经济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主;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

博彩业、旅游业、加工业、建筑业等,近年来博彩业比重有所下降;台湾省的经济以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

澳门回归的时间为1999年12月20日,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30.A

【详解】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其中,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1.C

【解析】

关于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众多廉价劳动力,还为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故选C。

32.B

【详解】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个,面积大的岛屿主要有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约36000平方千米,其次是海南岛约33000平方千米,崇明岛是第三大岛屿,约1000平方千米,钓鱼岛面积很小,不到5平方千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岛屿.

33.A

【解析】

由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台湾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是东高西低;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A。

34.C

【解析】

台湾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甘蔗、柑橘、香蕉、菠萝、樟脑等.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台湾不盛产,长绒棉主要产自新疆,甜菜主要产自我国东北地区。

所以正确的是C。

35.B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命脉一直是出口贸易,因台湾岛内资源有限,加上岛屿市场较小,对外依赖性强,故选B。

36.A

【解析】

西北地区受降水量东向西越来越少的影响,其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故选A。

37.A

【详解】

我国西部地区以非季风区为主,降水量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四大牧区,其中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位于西北地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位于青藏牧区,故选A。

【点睛】

38.B

【解析】

以上四个地形区中,四川盆地位于秦岭以南,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柴达木盆地位于祁连山以南,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以南,故选B。

39.A

【详解】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给东部地区的好处是:

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环境;给西部地区的好处是:

增加西部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故选A。

40.C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形区,这里显著的地形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指中南半岛,千沟万壑是指黄土高原,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41.A

【解析】

【分析】

【详解】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A.

42.C

【解析】

【分析】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这里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气候变化等具有重大影响。

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9.45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极易遭到破坏,特别是近4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生产活动,局部地区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草原大面积退化,部分河流、胡泊干涸,土地沙化,湿地和冰川萎缩,严重威胁到三大江河的水源供给。

【详解】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故选C。

43.A

【解析】

三江源地区是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条江的发源地,不包括珠江的源头地区,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江源有关知识。

44.

(1)东南台湾

(2)热带亚热带(顺序可调换)

(3)山地台湾西

(4)外向海运(或水运)

【解析】

(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其中最大的山脉是台湾山脉,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4)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外向型经济,台湾的电子配件要运到福建省销售,应采用的运输方式是海运。

【点睛】本题考查台湾有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