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962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二章第四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四节.docx

《第二章第四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四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第四节.docx

第二章第四节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习目标定位] 了解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主要特点,了解焓判据、熵判据的含义,会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1.根据是否有外力作用,过程可分为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力而自发进行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的发生,你认为是自发过程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由高处往低处流

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C.室温下,水自动结成冰

D.生锈的铁变光亮

答案 AB

(2)自发过程具有的特点

①能量角度

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②混乱度角度

体系趋向于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

2.有下列化学反应:

①白磷自燃、②氯化氢分解、③煤燃烧、④钠与水反应、⑤酸碱中和反应,其中属于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简称自发反应)的是①④⑤,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③④⑤。

关于自发反应的理解

二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熵变的关系

1.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的关系

(1)分析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与ΔH之间的关系:

①NaOH(aq)+HCl(aq)===NaCl(aq)+H2O(l),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2Na(s)+2H2O(l)===2NaOH(aq)+H2(g),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③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0,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④CaCO3(s)===CaO(s)+CO2(g) ΔH>0,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自发反应与焓变的关系

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有很多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熵变的关系

(1)熵的概念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体系的混乱度常用熵来描述,熵的概念是表示体系的混乱或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其符号为S。

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

①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不同。

②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如对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S(g)>S(l)>S(s)。

③物质的量越大,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

(3)熵判据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符号ΔS)大于零,这个原理叫做熵增原理。

在用熵变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①当ΔS>0时,反应为熵增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②当ΔS<0时,反应为熵减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

(4)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如:

2Al(s)+Fe2O3(s)===Al2O3(s)+2Fe(s) ΔS=-39.35J·mol-1·K-1,上述反应为熵减少的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说明“熵判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熵变的关系

(1)从焓变(能量)角度:

ΔH<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2)从熵变角度:

ΔS>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若ΔH与ΔS符号相同时,对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影响作用出现矛盾,因此,在分析一个具体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时,不能孤立地使用焓判据或熵判据来分析,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

A.2N2O5(g)===4NO2(g)+O2(g)

ΔH=+56.7kJ·mol-1

B.(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

D.CaCO3(s)===CaO(s)+CO2(g)

ΔH=+178.2kJ·mol-1

答案 C

解析 从焓变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由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化,使体系能量降低的趋势,表现为放热反应较易进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和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有些能使熵值增大的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项错误,焓变和熵变均不能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项中使用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

三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1.用焓变和熵变的复合判据判断反应的方向

(1)由焓判据知放热反应是易进行的;由熵判据知熵值增加是自发的。

很多情况下用不同的判据判定同一个反应,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果。

(2)体系的自由能变化(符号为ΔG,单位为kJ·mol-1)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可用于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判断,ΔG=ΔH-TΔS。

(3)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G=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到达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反应:

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1kPa的条件下,其ΔH=-113.0kJ·mol-1,

ΔS=-145.3J·mol-1·K-1。

该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理由为____________。

答案 能 该反应的ΔH-TΔS=-69.7kJ·mol-1<0,说明该反应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以能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解析 ΔG=ΔH-TΔS=-113.0kJ·mol-1-298K×(-145.3×10-3kJ·mol-1·K-1)=-69.7kJ·mol-1<0,故理论上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1)复合判据判断反应方向的有关规律

①当ΔH<0,ΔS>0,则ΔG<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②当ΔH>0,ΔS<0,则ΔG>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③当ΔH>0,ΔS>0或ΔH<0,ΔS<0时,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一般低温时焓变影响为主,高温时熵变影响为主。

(2)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多种,ΔG=ΔH-TΔS这个判据只能用于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他条件(如温度、体积一定)下的反应。

(3)反应的自发性只能判断方向性,反应能否实现,还要看具体的反应条件。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①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②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③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

④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②

答案 D

解析 ①中反应的ΔS<0,能自发进行,根据ΔH-TΔS<0,则ΔH<0,①正确;②中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生成气体,是熵增反应,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②错误;③中有气体生成,是熵增反应,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吸热,ΔH>0,③正确;④中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说明ΔH-TΔS>0,即ΔH>TΔS,而该反应气体的量增加,是熵增反应,故ΔS>0,则常温下ΔH>0,④正确。

4.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

2CO2(g)===2CO(g)+O2(g),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ΔS________(填“>”“<”或“=”)0,在低温下,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反应在常温下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3)已知在100kPa、298K时石灰石分解反应CaCO3(s)===CaO(s)+CO2(g)的ΔH>0,ΔS>0,则:

①该反应常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②据本题反应数据分析,温度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反应方向的决定因素。

(4)已知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218kJ·mol-1,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5)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S________(填“>”或“<”)0。

答案 

(1)> > 不能 

(2)< (3)①不能 ②能 (4)高温 (5)>

解析 

(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加,所以ΔH>0,ΔS>0,故低温下ΔG=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因为ΔS<0,且ΔG=ΔH-TΔS<0,故ΔH<0。

(3)①常温下石灰石不分解。

②该反应的ΔH>0,ΔS>0,属于熵增加的吸热反应,故在高温下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4)自发反应的条件是ΔH-TΔS<0,即ΔH0,故T>

,即T值较大,该反应应在高温下进行。

(5)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即ΔH>0,ΔH-TΔS<0,又知T>0,故ΔS>0。

1.下列关于焓变与反应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其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焓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反应焓变为正值时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D.焓变为负值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 C

解析 可逆反应的两个反应其焓变的数值相等,但是符号(变化趋势)相反,故A项错误;焓变对反应方向有直接影响,但不能决定反应进行的方向,B项错误;焓变为负值的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但有的也不是自发反应,D项错误;焓变为正值,吸收热量,体系能量升高,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C项正确。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自发进行的反应均是放热反应

B.ΔS为正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为正值

D.CaCO3(s)受热分解为CaO(s)和CO2(g):

ΔS>0

答案 D

解析 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NH4)2CO3(s)===NH4HCO3(s)+NH3(g),故A错;熵变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但不能独立地作为反应是否自发的判据,故B错;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其混乱度不一定增加,即ΔS不一定为正值,如2H2S(g)+O2(g)===2H2O(l)+2S(s),故C错;CaCO3(s)的分解产生了气体,为熵增加反应,故D正确。

3.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ΔH-TΔ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设反应A===D+E ΔH-TΔS=(-4500+11T)J·mol-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

A.高于409K

B.低于136K

C.高于136K而低于409K

D.低于409K

答案 A

解析 要防止反应发生需满足ΔH-TΔS>0的条件,解不等式得T>409K,故A正确。

4.在25℃、1.01×105Pa下,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C.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B

解析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不能只用焓判据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该反应过程中熵增大,是熵增反应。

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5.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O(g)===C(s)+

O2(g)

b.2N2O5(g)===4NO2(g)+O2(g)

c.(NH4)2CO3(s)===NH4HCO3(s)+NH3(g)

d.MgCO3(s)===MgO(s)+CO2(g)

(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生产氢气:

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

+H2O(g)H2(g)+CO(g) ΔH=+131.3kJ·mol-1,ΔS=+133.7J·mo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答案 

(1)该反应是ΔH>0、Δ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2)a (3)不能

解析 

(1)该反应ΔH>0、ΔS<0,根据ΔG=ΔH-TΔS,ΔG>0,故不能实现该反应。

(2)a、b、c、d的ΔH>0,b、c、d反应的ΔS>0,ΔH-TΔS<0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

a项ΔS<0,ΔH-TΔS>0,所以在高温时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根据ΔG=ΔH-TΔS<0为自发反应知,现ΔH=+131.3kJ·mol-1,ΔS=+133.7J·mol-1·K-1=+0.1337kJ·mol-1·K-1,解得在T>

≈982.0K时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由此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基础过关]

题组1 反应的焓变和熵变与反应的方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

B.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

D.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答案 B

解析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熵变不一定大于0,A项和C项不正确;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ΔH-TΔS<0,一定能自发进行,B项正确;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ΔH-TΔS不一定能自发反应。

2.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KClO3(s)===2KCl(s)+3O2(g) ΔH=-78.03kJ·mol-1 ΔS=+1110J·mol-1·K-1

B.CO(g)===C(s,石墨)+

O2(g) ΔH=+110.5kJ·mol-1 ΔS=-89.36J·mol-1·K-1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kJ·mol-1 ΔS=-280.1J·mol-1·K-1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37.30kJ·mol-1 ΔS=+184.0J·mol-1·K-1

答案 B

解析 根据ΔH-TΔS<0,能发生自发反应来解答。

3.已知下列过程都能自发进行,其中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是(  )

A.2Na(s)+Cl2(g)===2NaCl(s) ΔH<0

B.C3H8(g)+5O2(g)===3CO2(g)+4H2O(l) ΔH<0

C.2NH4Cl(s)+Ca(OH)2(s)===2NH3(g)+CaCl2(s)+2H2O(l) ΔH>0

D.2Mg(s)+O2(g)===2MgO(s) ΔH<0

答案 C

解析 焓判据是指ΔH<0的反应有利于自发进行,C项反应的ΔH>0,按焓判据反应不能发生,而题给条件是能自发进行,所以不能用“焓判据”解释该反应为自发反应。

题组2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正确的是(  )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答案 A

解析 ΔG=ΔH-TΔS

①当ΔH>0,ΔS>0时,不能判断ΔG=ΔH-TΔS的正负,与T有关;

②当ΔH>0,ΔS<0时,ΔG=ΔH-TΔS>0,非自发反应;

③当ΔH<0,ΔS>0时,ΔG=ΔH-TΔS<0,一定是自发反应;

④当ΔH<0,ΔS<0时,不能判断ΔH的正负,与T有关。

5.已知反应FeO(s)+C(s)===CO(g)+Fe(s)的ΔH>0(假定ΔH、ΔS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B.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答案 B

解析 由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ΔH-TΔS知:

ΔH>0、ΔS>0时,ΔH-TΔS的值的正、负不能确定,此时将由温度T决定。

当处于低温时,ΔH-TΔS>0,反应非自发进行;当温度升高,TΔS的值增大,当TΔS>ΔH,即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所以该反应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

6.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

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100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

在0℃、100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180.9J·mol-1,ΔS=-6.61J·mol-1·K-1)(  )

A.会变成灰锡B.不会变成灰锡

C.不能确定D.升高温度才会变成灰锡

答案 A

解析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着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因此,在0℃、100kPa条件下,白锡会不会变为灰锡的问题就转化为求算反应:

白锡→灰锡的ΔH-TΔS值的问题。

ΔH-TΔS=-2180.9J·mol-1-273K×(-6.61J·mol-1·K-1)=-376.37kJ·mol-1<0,因此在该条件下白锡会变为灰锡。

7.在图Ⅰ中A、B两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互不作用的理想气体。

若将中间活塞打开,如图Ⅱ,两种气体分子立即都占有了两个容器。

这是一个不伴随能量变化的自发过程。

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理想气体的自发混合

A.此过程是从混乱程度小的状态向混乱程度大的状态变化的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D.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答案 C

解析 气体扩散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A、D正确;该过程不伴随能量变化,B正确;两种气体混合后,不会再自发地分开,所以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C不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答案 B

解析 A项,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ΔH-TΔS<0,即ΔH0、ΔS<0(气体化学计量数反应后减小),则ΔH<0,B项正确;C项,该反应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ΔH-TΔS>0,即ΔH>TΔS,又知T>0、ΔS>0(气体化学计量数反应后增大),则ΔH>0,C项不正确;D项,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ΔH-TΔS>0,即ΔH>TΔS,又知T>0、ΔS>0(气体化学计量数反应后增大),则ΔH>0,D项不正确。

9.某化学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自发反应,较高温度下非自发进行,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0,ΔS>0B.ΔH>0,ΔS<0

C.ΔH<0,ΔS>0D.ΔH<0,ΔS<0

答案 D

解析 A项,ΔH>0,ΔS>0,要使ΔH-TΔS<0,T值应较大,即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错误;B项,ΔH>0,ΔS<0,ΔH-T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错误;C项,ΔH<0,ΔS>0,ΔH-TΔS<0一定成立,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错误;D项,ΔH<0,ΔS<0,要使ΔH-TΔS<0,T值应较小,即在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正确。

[能力提升]

10.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溶解少量蔗糖于水中,ΔS__________0(填“>”或“<”,下同)。

(2)乙烯聚合成聚乙烯,ΔS__________0。

(3)CaCO3(s)加热分解成CaO(s)和CO2(g),ΔS______________________0。

(4)水蒸气凝结成水,ΔS__________0。

(5)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6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该反应是熵增反应,且常温下熵变ΔS对反应的方向性起决定作用

解析 

(1)蔗糖溶于水,混乱度增大,属于熵增过程,ΔS>0。

(2)乙烯聚合成聚乙烯由气态转化为固态,混乱度减小,ΔS<0。

(3)CaCO3(s)加热分解成CaO(s)和CO2(g),物质的量增多且有气体产生,混乱度增大,属于熵增过程,ΔS>0。

(4)水蒸气凝结成水,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混乱度减小,ΔS<0。

(5)因ΔH>0,ΔS>0,ΔG=ΔH-TΔS<0时自发反应,因此ΔS>0对自发反应起决定作用。

11.已知在100kPa、298.15K时石灰石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 ΔH=+178.3kJ·mol-1 ΔS=+160.4J·mol-1·K-1,则:

(1)该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据本题反应数据分析,温度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反应方向的决定因素。

(3)若温度能决定反应方向,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若不能,则此空不必填)。

答案 

(1)不能 

(2)能 (3)1111.6K

解析 

(1)ΔH-TΔS=178.3kJ·mol-1-298.15K×160.4×10-3kJ·mol-1·K-1=130.5kJ·mol-1>0,所以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因为该反应ΔH>0、ΔS>0,所以ΔH-TΔS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可能小于0。

(3)根据ΔH-TΔ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则有:

T>

=1111.6K。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专门研究了氧族元素及其某些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所查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