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439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大坝浇筑施工组织设计

西藏昌都地区洛隆县达曲流域新荣水电站

新荣水电站混凝土浇筑

施工组织设计

 

2015年11月3日

 

 

批准:

 

审核:

 

安全审定:

 

校核:

 

编制:

 

1.概况

1.1工程项目

1.1.1基本情况

新荣水电站位于怒江左岸一级支流达曲上,坝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洛隆县新荣乡17km处,装机容量2520kW(4×630kW),为不完全日调节引水式电站,工程任务为发电,无其他综合利用要求,主要解决洛隆县当地无电或缺电地区供电问题,距洛隆县城74km,距昌都地区373km,距拉萨1294km。

本工程属Ⅳ等小

(1)型工程。

相应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拦河坝、消能防冲建筑物和引水发电建筑物为4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

大坝最低高程为EL3234.2m,坝顶高程为EL3273.6m,泄洪冲沙孔坝段设有2个尺寸为3.8mx5m的冲沙孔,孔底高程为:

EL3252.2m,溢流面高程为EL3269.2m。

首部枢纽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消能建筑物和冲砂底孔。

挡水建筑物为左右副坝、溢流坝段、冲砂底孔坝段及进水口坝段,坝顶高程3273.60m,最大坝高39m。

泄水消能建筑物包括WES实用堰、下游消力池。

泄洪冲沙闸段紧临溢流坝右侧布置,为潜孔式泄洪冲沙闸。

进水口坝段紧临泄洪冲沙闸段的右侧布置,为坝式进水口,由进口段、闸槽段和压板段组成。

进水口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拦污栅、事故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

发电引水系统布置于右岸,由于坝轴线距主厂房较近(约100m左右),引水系统布置为压力引水钢管。

压力引水钢道紧接坝式进水口布置,采用联合供水方式、一管四机、“卜”形明敷式布置。

1.1.2混凝土主要类型及分布部位

(1)C10埋石混凝土,主要用于大坝上下游侧坝趾处;

(2)C15埋石混凝土,主要用于大坝坝体;

(3)C20混凝土,主要用于大坝基础及上下游面,厚度为1m~2m,外包于埋石混凝土;

(4)C25混凝土,主要用于大坝过流面及消力池底板与侧墙。

1.1.3主要工程量

大坝共分为5个坝段,分别为左右岸挡水坝段、溢流坝段、泄洪冲沙坝段、进水口坝段,总方量约为61222方,大坝混凝土总量约46823方,厂房的混凝土的总量约5000方,消力池混凝土约9399方,其中1#坝段混凝土量约为6125方,2#坝段混凝土量约为16710方,3#坝段混凝土量约为13478方,4#坝段混凝土量约为8326方,5#坝段混凝土量约为2184方。

1.1.4施工难点及特点

(1)施工场地狭小,施工作业机械布置空间利用率要求高。

(2)缺少水文资料,对施工期间安全性影响较大。

(3)地理位置偏远,海拔较高,入场道路狭窄、道路险峻,大型设备及车辆难以进入,设备物资供货周期长。

(4)左右岸可利用原始道路较少,须自行开挖较多施工道路。

(5)大坝混凝土浇筑主要依靠塔机、溜槽、溜筒、长臂挖机及天泵。

(6)大坝采用埋石混凝土,受场地限制,主要为人工摊铺与振捣。

2.施工布置

2.1混凝土生产系统及砂石系统布置

2.1.1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

由于施工区域狭窄,为减少混凝土系统与浇筑仓面的距离而又不影响车辆通行,将混凝土拌和系统及料仓采用台阶式进行修建,位置拟定于生活营地上游约200m处,拌和站采用HZS90拌和站,水泥拆包采用拆包机进行拆包,水泥仓库及拌和站置于EL3294平台,砂石料仓建于物资仓库旁EL3306平台,砂石运输利用原上水泥仓库道路,拌和站道路利用通往工程区的乡村道路,局部拓宽运输道路,混凝土运输路程约2Km,砂石骨料运输路程约7Km。

拌和系统粗细骨料的堆料容积满足浇筑高峰期3天的需用量,堆料高度考虑为6m,料仓总面积为300㎡,其中级配石储存量为1000m³,砂石储存量为450m³,水泥储量为300m³(1m³混凝土中水泥、碎石、砂的方量分别为0.232m³、0.759m³、0.365m³),根据工程需要可向现有水泥仓库扩展料仓面积。

2.1.2砂石加工系统布置

砂石料加工系统布置在怒江左岸本标1#砂砾石料场区域,位于工程区西南侧怒江左岸Ⅱ级阶地部位,距坝轴线约9km。

承担本合同约61222m3混凝土(大坝与厂方混凝土总量)所需要成品砂石骨料的生产任务,系统总计需供应砂石骨料量约70000m3。

2.2施工机械布置

2.2.1塔机布置

本工程塔机型号为TC7052-25塔机,塔身采用2.5m×2.5m×5.95m的片式标准节;采用二倍率起重最大作业半径为40m,作业半径为3.5~35m时起重重量为12.5t,最大作业高度为73m,作业半径为35~40m时起重重量为12.5~10.8t。

在保证安全、空间足够且不占压混凝土工作面以及尽量减少塔机移动的原则下,为厂房混凝土浇筑及金结机构、设备吊装,拟将塔机布置于厂房尾水渠处,桩号:

厂0+19.00,厂左0+15.70。

2.2.2天泵、长臂挖机、溜槽、溜筒布置

天泵、长臂挖机、溜筒(ф400钢管)根据施工需要灵活布置。

天泵浇筑范围为:

最大布料深度11.4m,最大高度可以浇24.2m高、水平可浇筑20.6m。

0.6m³长臂挖机浇筑范围:

最大浇筑高度为3.4m,水平最大作业半径为21.6m,最大浇筑深度为16.5m。

大坝浇筑时溜筒主要布置于左岸边坡、右岸EL3273.6道路平台以及大坝上下游侧。

2.2.3交通布置

2.2.4砂石骨料运输道路

1#料场→通乡公路→HZS90拌和站系统骨料仓。

2.2.5混凝土运输路线

河床坝段EL3248.8以下混凝土采用预留施工平台浇筑相邻坝段,待混凝土浇筑至原有道路高程且满足强度要求后对预留坝段建基面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爆破后先对3#坝段建基面进行清理,2#坝段松方暂不进行出渣,自卸汽车与天泵或长臂挖机联合浇筑3#坝段至与坝后道路高程后,自上游往下游对2#坝段进行清理,然后利用自卸汽车+天泵或长臂挖机浇筑2#坝段原地面以下混凝土)。

①混凝土搅拌站→下游改线公路→上游改线公路→L3施工道路→上游围堰堰顶道路→左岸施工道路→混凝土浇筑施工面;

②混凝土搅拌站→导流洞出口道路→下游围堰下基坑道路→混凝土浇筑施工面;

③混凝土搅拌站→下游改线公路→EL3273.6道路溜筒受料点;

④混凝土搅拌站→导流洞出口道路→下游围堰下基坑道路→厂房供料平台;

2.3施工风水电布置

2.3.1施工用电

大坝主体混凝土施工用电主要为电焊机、灌浆设备、混凝土振动器以及施工照明用电,拟在泄洪冲沙孔坝段坝前宽敞处布置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在左右岸分别设置配电柜然后引线至各施工面。

同时在消力池下游侧与河道交界处选择平敞场地布置一台75KW柴油发电机供消力池工作面施工用电。

2.3.2施工用风

大坝施工用风主要为钻孔设备、混凝土冲毛设备、灌浆设备用风,用风主要由仓面内空压机供给,由塔机吊运空压机至相应仓面。

2.3.3施工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用于清基、清孔、混凝土保养,用水由抽水泵从河中抽取至位于右岸的高位水池经水池沉淀后引至相应仓面。

2.4施工思路

由于新荣施工区场地狭小,大坝左岸地形受限,待左右岸及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导流洞封堵之前,至左岸施工道路只有通过围堰过江,利用左岸上下游两条施工道路(左岸上游施工道路与下游左岸开挖支护施工道路)对左岸挡水坝段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塔机辅助溜槽、溜筒浇筑局部混凝土。

由于导流洞封堵后,大坝冲沙孔须过水,过左岸施工道路切断,唯一到左岸的道路只能是通过大坝已浇筑的混凝土至左岸进行混凝土施工,受到溢流坝段体型及泄洪冲沙孔体型的影响,在导流洞封堵前左岸挡水坝段须浇筑至顶。

大坝冲沙孔过流时冲沙孔须具备过流条件,闸门门槽具备强度要求,因此泄洪冲沙孔坝段混凝土浇筑高度须比孔顶高程至少高2m,即EL3259.2高程。

为保证大坝过流期间混凝土浇筑不受影响,大坝左岸挡水坝段须到顶,泄洪冲沙坝段、溢流坝段、进水口坝段、右岸挡水坝段最低高程须高于EL3259.2高程。

同时为了给厂房金结安装提供较为充裕的时间,宜尽早完成厂房安装间土建施工。

由于进入12月后施工区域最低温度低于5℃,不利于混凝土浇筑,所以主体混凝土宜在12月初浇筑须完成。

2.5施工进度安排

2.5.1大坝施工进度

1#坝段计划于2016年3月10日开始施工,计划于2016年9月6日浇筑至顶。

2#坝段计划于2016年4月4日开始浇筑,2016年10月1日浇筑至EL3273.6高程。

3#坝段计划于2016年3月20日开始施工,2016年10月10日浇筑至EL3273.6高程。

4#坝段计划于2016年4月4日开始施工,2016年8月25日浇筑至EL3273.6高程。

5#坝段计划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施工,2016年6月7日浇筑至EL3273.6高程。

2.5.2灌浆进度

2.5.3固结灌浆进度

大坝固结灌浆穿插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待平台混凝土达到50%的强度要求后进行固结灌浆,然后进行以上混凝土浇筑,斜坡段固结灌浆拟采用埋管形式或达到盖重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钻孔灌浆,计划施工时间段为2016年4月7日至2016年10月5日。

浇筑至顶后进行自坝肩灌浆洞向副坝方向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计划于2016年7月5日完成。

计划于2015年6月10日完成。

2.5.4帷幕灌浆进度

帷幕灌浆拟采用预埋管道的方式或盖重混凝土达到厚度及强度要求后钻孔进行,浇筑至顶后进行自坝肩灌浆洞向大坝方向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计划施工时间段为2016年5月10日至2016年10月4日。

2.5.5金结安装工程

进水口启闭机及闸门安装及调试:

2016年8月8日~2016年9月1日;

泄洪冲沙闸启闭机及闸门安装及调试:

2016年11月1日~2016年11月25日。

2.5.6引水工程

2016年4月9日至2016年5月13日完成引水管线支墩及镇墩混凝土施工;2016年5月14日至2016年6月17日完成引水管安装;

2016年6月8日至2016年7月22日完成引水管镇墩上部混凝土施工。

引水管分段施工,先进行管线以下混凝土浇筑,安装管线,然后进行管线以上混凝土浇筑。

具体工期安排详见《新荣水电站大坝混凝土进度计划》。

2.6施工强度分析

2.6.1混凝土施工

大坝及厂房混凝土浇筑自2016年3月~2016年12月,总浇筑方量约61222m3,混凝土浇筑最高强度为13529m3/月,发生在2016年6月。

采用HZS90拌和站,混凝土理论生产混凝土90m³/h,考虑到实际生产效率与高原降效,HZS90拌和站的生产效率考虑为45m³/h,以每天工作20小时计,HZS90拌和站的日生产强度为900m³/d,每月生产22天,则每月混凝土产量为900*22=19800m³>13529m³,能够满足高峰期强度需求。

混凝土初凝时间考虑为2.5h,搅拌站2.5h产量为112.5m³,仓面摊铺高度为30cm,则采用平铺法时最大仓面面积须控制在375㎡以内。

大坝最大仓面出现在2#坝段EL3247.2~EL3250.2,仓面面积为18*22=396㎡<400㎡。

每辆15t自卸汽车可装载混凝土7m³,40min可运输一个来回,考虑初凝时间为2.5h,15t自卸汽车装载混凝土量为6m³,则1辆自卸汽车2.5h内可运输混凝土量为:

2.5*(60/40)*6=22.5m³,为满足施工强度,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为112.5/22.5=5辆。

考虑材料运输及设备故障,拟投入7辆自卸汽车进行混凝土运输,3辆进行材料运输及土石方运输。

根据相关工程经验,TC7052-25塔机采用3m3罐每小时浇筑强度约为15m³,日强度为15*18=270m³。

0.6m³长臂挖机每小时浇筑强度约为12m³,日浇筑量为12*18=216m³。

天泵理论每小时可以浇筑50m³混凝土,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工作22天,考虑高原降效与实际浇筑强度取25m³/h,则日浇筑量为250m³,月浇筑量为5500m³,EL3248以上最大仓面面积为26.2*11.35=297㎡(4#坝段),则0.3m摊铺料为89.1m³,一台天泵+一台长臂挖机在2h内能够浇筑方量为35*2+12*2=94m³,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混凝土工程按月完成工程量详见表2.6-1。

混凝土工程按月完成工程量表单位:

m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6年

0

0

1305

2874

9060

13529

12936

11913

8370

1550

885

0

3.灌浆工程

3.1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穿插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当盖重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钻孔固结灌浆。

平台浇筑混凝土达到盖重厚度要求和强度要求后由测量放样进行钻孔灌浆,斜坡段固结灌浆通过先打孔预埋定位管后每隔2~3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对达到盖重及强度要求的孔位进行固结灌浆或者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有测量放样后进行打孔、灌浆。

施工中按照5%的比例进行灌浆质量检查,待达到14天或者28天强度要求后进行固结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

3.1.1灌浆方式及方法

(1)本工程工程基岩固结灌浆拟采用有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方式。

(2)固结灌浆采用3SNS三缸柱塞式灌浆泵进行灌浆,采用灌浆塞阻塞、孔内循环式灌浆方法。

(3)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3.1.2灌浆施工

(1)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确定,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0.3~0.8MPa),但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段升压。

(2)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一泵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灌注,但并联孔数不宜多于3个,并控制灌浆压力。

(3)灌浆分段:

固结灌浆孔的基岩段3~5m者,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10m孔分3段灌浆,第一段长为2m,第二段长为3m,第三段长为5m。

(4)灌浆阻塞: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法,灌浆塞应塞在:

第一段为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0.5m以上处,以下各段为已灌段段底以上0.5m处,以防漏灌。

(5)灌浆水灰比及变换:

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6)灌浆结束标准:

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0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7)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应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8)封孔:

采用“导管注浆法”或“全孔灌浆法”进行封孔。

3.1.3特殊情况的处理

(1)灌浆过程中,当发生地表冒浆,压力突然升或降、吸浆量突然增加或减少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

当出现冒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嵌缝、表面封堵、低压、限流、限量、间歇灌注等方法处理,尽量不采取待凝措施。

(2)对灌浆量特别大的孔段,应采用降压限流灌注。

吸浆量仍较大,可采取加速凝剂、灌注水泥砂浆的方法处理。

(3)灌浆过程中因故中断,应尽可能早地恢复灌浆。

如中断时间超过30min,立即冲洗钻孔,如不能冲洗,应提出灌浆管,待以后进行扫孔和复灌。

(4)灌浆时,回浆比重和浓度明显变稠时,应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继续灌注,若效果不明显,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

(5)当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被串孔不具备灌浆条件,用灌浆塞封闭被串孔继续灌浆,灌浆结束后对被串孔进行扫孔;如被串孔已具备灌浆条件,可采用一泵一孔的方法,对被串孔进行灌浆处理。

(6)当发现钻孔时有地下涌水时,在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

灌浆压力为设计压力加涌水压力,灌浆结束后,应闭浆12小时,然后再扫孔进行下一段钻灌。

3.2帷幕灌浆

大坝帷幕灌浆位于大坝上游侧,主要起到防渗作用,在依据设计的盖重要求下,在该段固结灌浆完成的情况下选择合适高度进行钻孔灌浆,灌浆贯穿于大坝混凝土浇筑过程,1#坝段及5#坝段帷幕灌浆拟从左右岸向河中坝段进行帷幕灌浆,其余坝段则在满足盖重厚度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施工需求在适当的平台进行帷幕灌浆作业,其中5#坝段帷幕灌浆平台高程为:

EL3273.6m;4#坝段帷幕灌浆平台高程为:

EL3250.548m、EL3257.2m;3#坝段帷幕灌浆平台高程为:

3243.05m;2#坝段帷幕灌浆平台高程为:

EL3241.2m、EL3252.2m;1#坝段帷幕灌浆平台高程为:

EL3273.6m、EL3259.2m。

各坝段帷幕灌浆检查在帷幕灌浆平台上2~3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照5%的比例设置检查孔。

3.2.1灌浆方式及方法

(1)帷幕灌浆孔(含先导孔)的第1段采用常规“阻塞灌浆法”进行灌浆,止浆塞阻塞在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0.5m以上处;第2段及以下各段采用“小口径钻孔、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法”灌注。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2-1所示。

(3)孔口管埋设

1)孔口管须在第1段(接触段)钻孔、压水试验、灌浆结束后埋设。

2)孔口管深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控制,孔口管埋设后须待凝不少于3d,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第一段灌浆(采用栓塞封闭灌浆段)结束后,取出孔内灌浆塞,置入一根上端车有丝扣、长度与孔深相应的钢管(常规帷幕灌浆孔口管采用Φ73mm无缝钢管,先导孔孔口管采用Φ89mm无缝钢管),孔口管露出衬砌混凝土面的高度宜在10cm左右。

用灌浆的方法向孔内压入0.5:

1的水泥浆,待孔口管外壁与孔壁之间返出同一浓度水泥浆后,导正孔口管,待凝三天后,方可钻灌第二段。

4)孔口管埋设应注意并应重点检查:

钻孔孔斜、孔口管嵌入基岩深度、孔口管接头是否有脱节、压水检查外侧是否漏水。

图3.2-1孔口封闭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5)孔口管须镶铸牢实,如在钻孔、压水、灌浆时发现孔口管外侧冒水、冒浆时,须返工重新埋设。

3.2.2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1)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确定,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段升压。

(2)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并执行DL/T5148-2012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部位的帷幕灌浆先行单独灌注并待凝,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不得大于2m,以下帷幕灌浆段长度根据试验或有关要求确定,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不得大于10m。

(4)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

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3.2.3浆液水灰比及浆液变换

(1)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3.2.4灌浆结束标准

(1)帷幕灌浆的灌浆结束标准应根据现场灌浆试验结果确定,一般情况下,当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2)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及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3.2.5封孔

(1)每个帷幕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质检人员会同监理人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灌浆孔才能进行封孔。

(2)灌浆孔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

3.2.6特殊情况处理

(1)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向监理人汇报,在监理人批准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灌浆过程中,当发现回浆失水变浓(回浓一个比级)时,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但总的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可停止灌注。

(3)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

(4)钻灌过程中发现串通时,应查明串通部位和串通量,如与临近洞室、仪埋设施等串通时,应立即停灌,报监理、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如与其它灌浆孔串通,在串通部位上方0.5m~1m处将串通孔阻塞住,灌浆孔灌浆结束并待凝24h后,再进行串通孔的扫孔、冲洗、钻进及灌浆。

(5)对孔口有涌水的孔段,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1)相应提高灌浆压力,一般按设计灌浆压力+涌水压力作为实际灌浆压力控制;

2)灌浆结束后应采取屏浆措施,屏浆时间不少于1h;

3)闭浆待凝,灌浆管路系统拆除后应将孔内注满浓浆,孔口封闭待凝,闭浆待凝时间视涌水压力和注入量决定,一般P涌<0.1MPa或单耗<20kg/m时,待凝12h;P涌>0.1MPa或单耗>20kg/m时,待凝24h。

4)涌水孔段经上述1)~3)条处理后,应重新扫孔至该段孔底,观测涌水情况。

如无涌水,可直接进行下段钻灌;如仍有涌水,应再次测记涌水流量、涌水压力,并进行复灌。

5)有涌水孔段计算基岩透水率时应计入涌水压力。

(6)灌浆工作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应尽早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使用开灌水灰比的浆液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可改用中断前水灰比的浆液灌注。

如恢复灌浆后,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报告监理人作为事故孔补孔灌浆处理。

(7)当灌浆段注入量大而难以结束时,可按监理人指示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2)灌注速凝浆液。

3)灌注混合浆液或膏状浆液。

(8)灌浆孔段遇特殊情况,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处理,其复灌前应进行扫孔,复灌后应达到灌浆结束的要求。

4.混凝土施工

4.1主要模板设计、制作及安装

4.1.1模板设计

(1)现立模板工艺

现立模板指在现场拼装的模板,主要用于施工缝面、狭窄部位和部分异型面部位,以及局部补模。

包括现立组合钢模、现立木模和现立定型模板等。

现立组合钢模面板采用定型生产的组合钢模板,包括平面钢模P3015、P3010、P1515等和转角模板。

联接采用标准扣件。

模板支撑采用φ48脚手管、φ24可拆卸式套筒螺杆和拉筋固定,拆模后表面不留钢筋头,拉模筋孔采用预缩砂浆及时填补。

局部补缝采用现立木模,面板为2.8cm厚松木或杉木板,支撑采用5×8cm方木。

其基本施工工艺见图4.1-1。

图4.1-1现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图

(2)板梁柱模板

板梁柱模板使用部位包括主厂房发电机层、安装间各楼层以及坝顶启闭机房等部位。

为加快楼板模板的施工效率,提高模板的周转率,拟采用承重排架和组合钢模板或木模板。

(3)牛腿模板

牛腿模板由两部分组成。

上部为整体排架,下部为模板支撑系统。

上部排架采用5×10cm方木制作,面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排架在加工厂分片制作,在现场拼装。

在牛腿部位受力较大时,在此基础上增加仓内反拉钢筋。

4.1.2模板制作

(1)制作选材

1)模板及支架材料的种类、等级,应根据其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及使用次数确定。

作为模板的构架和支撑的型钢和管材应满足相应的有关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