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469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docx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

第一章总 则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根据《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以及国家、北京市有关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教师职务任职基本条件

第一条政治思想条件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学风端正,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第二条学历、资历要求

1.讲师:

具有学士学位,一年见习期满后,担任助教职务并履行其职责四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一年见习期满后,担任助教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两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教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两年以上;以上人员在申报讲师资格时,须承担一年以上班主任工作。

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能胜任所承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副教授:

大学本科毕业或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五年以上,获得博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两年以上。

3.教授:

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担任副教授职务并履行其职责五年以上。

第三条考核要求

任期内综合考核及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第四条外语要求

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外语免试条件根据当年北京市人事局文件规定执行。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需报北京市的各类专业技术职务,根据北京市京科干教〔1999〕124号文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必须完成规定的每年72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在现职聘期内可以累计计算)否则不予申报。

第三章评审教师职务任职的专业理论、

教学业绩、科研业绩要求

第六条评审讲师的要求

一、专业理论要求

具有本学科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任现职以来教学业绩要求

1.参加过校级(含校级)以上教改项目。

2.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独立担任过1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专业课教师担任过相关专业课部分或全部讲授工作。

每学年课时量不少于80学时。

3.近三年无教学事故,教学综合测评合格以上。

三、其它要求

1.善于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任现职期间,必须有一年以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历(担任班主任或教学秘书工作)。

2.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高等学校教师中,只取得本科学历(1982年及以后普通高校毕业生应获得学士学位)尚未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或高校助教进修班结业证书者,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除对北京地区无硕士点的学科的教师暂不要求外,其他教师均应通过研究生主要课程的学习。

四、科研业绩要求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参加评审:

1.在本学科领域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

2.参与编写学术著作或教材,本人撰写部分5万字以上;

3.参加过院级科研项目(署名排在前三位);

4.参加过院级教改项目(署名排在前三位)。

第七条评审副教授的要求

一、专业理论要求

具有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任现职以来教学业绩要求

1.参加校级(含校级)以上教改项目1项(排名前3位);或获得校级“十佳教师”1次;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教改论文1篇(署名前两位)。

2.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其中1门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或主干专业课。

每学年课时量不少于120个学时。

同时,独立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

3.近三年无教学事故,教学综合测评合格以上。

4.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任现职以来教学工作量较大者。

三、其它要求

参加工作以来,担任过一年以上班主任、教学秘书或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四、科研业绩要求

(一)任现职以来,在论文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署名排在第一位);

2.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且有1篇论文(署名排在前两位)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政府奖或教育部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任现职以来,在著作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学术著作1部(以书面署名前三位为准),本人撰写部分10万字以上;

2.出版国家统编教材1部(以书面署名前三位为准),本人撰写部分10万字以上;

3.参与省部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项(以协议书署名前三位为准);

4.参与完成过大型横向科研项目1项(经费:

工科项目不少于80万/项、理科项目不少于20万/项、文科项目不少于30万/项;以协议书或项目鉴定书署名前三位为准);

5.获省部级(含)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署名前三位,以获奖证书为准);

6.获艺术创作类政府奖三等奖(含)以上奖1项(署名前三位,以获奖证书为准);

7.个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8.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署名前三位,以获奖证书为准>,以专利证书为准)或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署名第一位,以专利证书为准)。

第八条评审教授的要求

一、专业理论要求

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旨,具有走出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

二、任现职以来教学业绩要求

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教材奖1项(排名前三位);或主持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排名第一位)1项;或参加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排名前三位),或获得校级“十佳教师”1次;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教改论文1篇(第一作者)。

2.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至少1门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每学年课时量不少于100个学时。

3.近三年无教学事故,教学综合测评良好以上。

4.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任现职以来教学工作量较大者。

三、科研业绩要求

(一)任现职以来,在论文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同时,理工科教师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或EI检索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以上,文科和艺术学科教师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以上。

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且有1篇论文(署名第一位)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政府奖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均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任现职以来在著作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学术著作1部(以书面署名前两位为准),本人撰写部分20万字以上;

2.出版国家统编教材1部(以书面署名前三位为准),本人撰写部分20万字以上;

3.主持省部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项(以协议书署名前两位为准);

4.主持完成过大型横向科研项目1项(经费:

工科项目不少于80万/项、理科项目不少于20万/项、文科项目不少于30万/项;以协议书或项目鉴定书署名前两位为准);

5.获省部级(含)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署名第一位,以获奖证书为准);

6.作为主创人员获艺术创作类政府奖二等奖(含)以上奖1项;

7.个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8.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署名第一位,以专利证书为准)或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署名第一位,以专利证书为准)。

第九条评审研究系列的条件

一、副研究员的基本条件(科研业绩要求)

(一)任现职以来,在论文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署名排在第一位);

2.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且有1篇论文(署名排在第一位)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政府奖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均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任现职以来,在著作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学术著作1部(书面署名第一位),本人撰写部分10万字以上;

2.出版国家统编教材1部(以书面署名前两位为准),本人撰写部分10万字以上;

3.主持省部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项(以协议书署名排在第一位为准);

4.参与完成过大型横向科研项目1项(经费:

工科项目不少于80万/项、理科项目不少于20万/项、文科项目不少于30万/项;以协议书或项目鉴定书署名前两位为准);

5.获省部级(含)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署名前两位,以获奖证书为准);

6.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署名前两位,以专利证书为准)或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署名第一位,以专利证书为准)。

二、研究员的基本条件(科研业绩要求)

(一)任现职以来,在论文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理工科教师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或EI检索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含)以上,文科和艺术学科教师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含)以上;

2.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署名排在前两位);且有1篇论文(署名第一位)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政府奖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均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任现职以来,在著作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学术著作2部(书面署名第一位),本人撰写部分要在30万字以上;

2.出版国家统编教材1部(书面署名第一位),本人撰写部分要在20万字以上;

3.主持完成过省部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项(项目鉴定书署名第一位);

4.主持完成过大型横向科研项目1项(经费:

工科项目不少于100万/项、理科项目不少于30万/项、文科项目不少于40万/项;项目鉴定书署名第一位;

5.获省部级(含)以上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含)以上奖1项(署名第一位,以获奖证书为准);

6.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署名第一位,以专利证书为准)或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署名第一位,以专利证书为准)。

第十条破格评审教师系列职务、研究系列职务的条件

对于不具有规定学历(学位)、任职年限要求,但任现职以来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人员,可破格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一、破格申报类型

1.学历破格学历破格评审教授任职资格。

仅限于个别1966年12月31日以前大学专科毕业,教学、科研工作成绩卓著的教师。

2.资历破格:

破格晋升教授者,(原则上)应取得博士学位,任职年限应当在三年(含三年)以上。

破格晋升副教授者,应取得硕士学位,任职年限应当在三年(含三年)以上,但是,对学科建设急需、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不受此限。

二、教学业绩要求

(一)破格申报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校级(含)以上教改项目主要负责人(排名第一);

2.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教改论文1篇(第一作者);

3.完成教学工作量较多,教学效果显著,近三年教学综合测评良好以上。

(二)破格申报教授,连续三年教学综合测评应当为优秀,教学效果好,完成教学工作量较多,并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教材奖1项(排名第一位);

2.主持省(部)及以上教改项目(排名第一位)1项;

3.获得“广院名师”称号。

三、科研业绩要求

(一)破格申报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并完成过省部级科研项目(署名排在第一位);

2.获得过省部级政府奖三等奖(含)以上奖(署名排在第一位);

3.获得过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署名排在第一位);

4.在对社会科学的理论问题研究中,取得了较大成绩和一定社会效益;或在我校学科建设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破格申报教授或研究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且完成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署名排在第一位);

2.获得过省部级政府奖二等奖(含)以上奖(署名排在第一位);

3.在对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和显著社会效益。

四、考核要求

申请破格晋升者必须在现职务任期内,年度考核获得优秀。

但是,对学科建设急需、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此限。

第十一条任现职期间,有以下情节之一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

1.受到学校通报批评或处分的;

2.教学综合测评不合格的;

3.虚报教学时数或科研成果的;

4.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

5.职称外语考试找他人替考的。

说明:

1.本条例所指的论文、论著,指在任职期间内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

科研成果指通过相关部门鉴定的成果,获奖以相应的奖励证书为准,以上成果均须在科研处申报。

2.对硕士、博士毕业人员,读学位之前曾有工作经历且在高等学校任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方可折算以前任职年限,其他系列职务则不能折算。

附件:

省部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一览表;省部级(含)以上教学改革项目一栏表;政府教学奖一览表;政府奖一览表;

中国传媒大学职务评审工作程序

省部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一览表

No

项目名称

级别

备注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级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级

包括:

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

国家级

4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

国家级

5

总装备部预研基金项目

国家级

6

省部级科研规划项目

省部级

如: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7

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

省部级

如: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8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省部级

9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省部级

包括: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社科专项任务研究项目

 

政府奖一览表

No

奖项名称

设立部门

备注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

2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务院

3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务院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务院

5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务院

6

五个一工程奖

中宣部

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后将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列入。

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8

文华奖

文化部

专业舞台艺术的政府奖

9

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广电总局

电视剧的政府奖

10

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广电总局

电视文艺的政府奖

11

全国少儿电视节目“金童奖”

广电总局

少儿电视节目的政府奖

12

中国电影“华表奖”

广电总局

电影的政府奖

13

中国电影“童牛奖”

广电总局

儿童题材电影的政府奖

14

夏衍电影文学奖

广电总局

中国电影文学的最高奖(政府奖)

15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

原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16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

教育部

原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17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教育部

原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18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教育部

19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北京市

2002年开始设立,包括了原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20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北京市

省部级(含)以上教学改革项目一览表

No

奖项名称

设立部门

备注

1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教育部

2

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北京市

3

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

教育部

4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

北京市

5

6

 

政府教学奖一览表

No

奖项名称

设立部门

备注

1

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级

2

北京市精品课程

省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