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478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docx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和国民经济中的活跃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增长能否确保,关系着有关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它们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好坏和国计民生。

因此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型企业应当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主要有以下的理由:

(1)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也是近年来各国政府和经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

原因是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成为一股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越来越受到瞩目。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在社会就业和经济贡献度方面都超过50%。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把中小企业视为其经济发动机和社会进步的稳定器。

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占比则达到99%以上,其吸纳社会就业人员、出口额及经济贡献度都比发达国家高。

(2)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形成广泛共识。

当代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时期,中小企业以其投资少、吸收劳动力多、经营灵活等优势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小企业创造着国民生产总值新增部分中的大部分份额,提供着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

为中小企业建立和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将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同世界各国一样,在我国中小企业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超过一千万家的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达99.3%,GDP占比55.6%,全国工业新增产值占比74.7%,社会销售额占比58.9%,税收占比46.2%,出口总额占比62.3%,城镇就业岗位占比75%左右。

2.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20余年,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的完善中,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在企业现实发展中由于体制的漏洞令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收获了大量暂时的利益,滋生了急功近利、无视规则的不良习惯,造成了中国的企业普遍偏爱机会主义行为而缺乏战略眼光。

也有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不相信“笑在最后,笑得最好”。

事实上是很多的企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

中国的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这个“战略制胜的时代”规划自己的战略蓝图。

因为企业战略意图表明了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自己的业务定位、计划发展的能力。

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是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缺失,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

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模式,以期待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合适的、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1.2中小型企业的界定

要想为中小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必须先了解中小企业的划分和概念。

因此该部分将初步探讨中小企业的界定原则和标准。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规范的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定义。

从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来看,主要就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但定性描述不尽相同,但核心的只有三点:

独立所有、较小的市场份额和自主经营。

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各有利弊。

定量界定较为直观,更利于行业内的管理。

而定性界定的某些要素则为政府更好的保护中小企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另外不同的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有所不同。

就算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是在不断的进行着调整。

我国至建国以来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经历了大大小小四次变革。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界定包括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和不同产业世界各国的界定标准和原则都是不相同的。

同时合理界定中小企业,可以明晰政府部门扶持和发展的对象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客体,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也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横向交流。

1.3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及中小企业的现状、战略管理等问题,然后介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几种模式,最后,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几种战略模式,并对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这几种战略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和事例分析。

本文思路框架图如图1-1所示:

 

图1-1本文思路框架图

1.4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模式选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地位的不断提升,这个研究课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关注。

鉴于目前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战略选择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比较缺乏,本文主要侧重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模式选择。

一方面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总结别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和充实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的理论体系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本文在上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产业环境和中小企业的优势劣势,理论结合事例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最后归纳总结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化竞争浪潮下的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以期能为我国中小企业在战略选择时有所借鉴。

2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灵活性”取代“稳定性”、以“快”制“大”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小企业在我国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竞争更加激烈。

机遇和挑战并存。

2.1中小企业的现状及特点

本节首先介绍中小企业总体层面和自身层面的特点。

1.企业总体层面的特点

(1)数量多。

由于资源投人要求少,易于创建,中小企业无论在单个行业或整体产业中都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2)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般来讲,资金投人少、技术含量低、工序简单的行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

中小企业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还与我国的人口因素密切相关。

(3)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处于竞争性行业,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竞争程度的强弱往往通过行业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行业门槛高低、产品价格状况、平均利润率、营销状况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来。

另外,中小企业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凭经验和直觉去感觉和把握市场。

对于还没有做大的企业,凭借主要人员长期的市场经验积累去感觉市场和把握机会,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是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和企业业务不断延伸,经验和直觉的局限性就逐渐显露出来。

这时,就要求我们发展中企业的决策者们及时调整策略,借助专业的市场研究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市场研究,以市场数据来研究消费者新的消费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从而理性地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2.企业自身层面的特点

(1)生产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

这是中小企业最基本的特征。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在产品或服务品种、质量、标准化程度和技术含量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

(2)抗风险能力弱、资本结构单一。

中小企业由于产生规模小,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往往处于竞争劣势,容易遭受竞争性风险。

在当今的社会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不了金融的支持,单一的资本结构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资金。

(3)是人才流动快、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招聘简单,用人方式灵活,并且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很容易从人才市场中引进人才,但也不容易留住人才。

(4)管理水平相对低下。

没有完善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基本上由老板总管一切,这是中国中小型企业运作的最常见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迫切的需要引进新的管理体制。

2.2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上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展和广泛传播,在深度和广度上把社会分工、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组织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现在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产品生命的周期越来越短。

消费者不仅注重质量的,更加追求产品品质与个性。

而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可以很快的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反应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

同时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抓住机遇,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再到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型。

甚至可以跨出国门,面向全球,实现国际化的经营。

当然随着中国加入WTO,更多外国企业加入到竞争当中,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加入WTO后,我国一些单纯性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受到冲击,有些甚至失去劳动成本优势;加入WTO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更加透明化;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将面临国外同类资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严重冲击。

加上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和经营机制不灵活,我国中小型企业要取得发展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学习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

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又面临着十分严竣的挑战。

因此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如何使中小型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做好中小企业战略选择问题,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中小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之提供了生存空间;生产和生活所需产品的千差万别为之提供了发展空间。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种比较优势和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中小企业的优势

1.决策管理上的效率优势。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决策者由于直接掌握信息,易于做出决策,把握机遇。

一方面体现在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其决策是建立在市场调研基础上的,基本趋近于市场的要求,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性。

大型企业决策需要的信息往往要层层传递,层层制约,有时甚至会出现信息失真,决策之前有时还需要很好的协调,需要意见的整合才能达成共识。

这种决策会因为缺乏时效性而导致决策滞后,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出现决策失误;而中小企业的决策者有更大的决策权,中小企业的决策比较简单而富有效率,能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对外部环境及时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反应。

2.机制上的优势。

中小企业规模小,运行机制灵活,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

中小企业的建立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因此创办容易。

所谓船小好掉头,特别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符合国际市场细分、小额、快捷、及时化的要求,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

3.技术创新和技术专业化优势。

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源泉,是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重要载体。

尽管中小企业在信息收集与传递、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筹措与周转以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不如大企业,但它具有灵活性、专业化以及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等特点,在创新效率和创新时间上明显优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能根据项目的需要,致力于开发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较快地获得经济效益。

在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中,中小企业专注于专业化发展,凭借着精、细、专、深的经营之道,集中企业内部的优势资源,突出核心专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出了高质量、有市场、有销路的产品,从而确立了大企业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

4.市场占有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很大,颇具层次。

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可以在区域性和产品特色上下工夫,大型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决定了它们有自己特定的产品市场,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生产能力也决定了其自身独特的市场占有优势。

首先,中小企业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的消费结构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因此,中小企业更能适应市场上日益凸显的市场多样化需求趋势。

例如劳动密集型的民族传统和特色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上中小企业一般更具有优势。

5.国家重视和新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和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一些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正在制定或即将出台,其内容主要有:

推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等。

另外加入WTO带来的机遇。

加入WTO以后,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产品出口创汇,更为中小企业利用国外市场、国外资源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从产业结构上看,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支柱产业,由于利益所在,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然向高技术领域发展,正好与我们的中小企业形成互利。

2.3.2中小企业的劣势

整体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管理人才,家族式和行政式管理占主导地位,企业管理方法落后,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而贷款困难,更难于进行直接融资。

经营管理粗放。

许多中小企业属于“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经营管理粗放,企业的发展是靠投入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

2.技术落后。

一方面是企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技术人员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小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导致产品合格率低,产销率低。

3.信息渠道不畅。

由于社会服务组织和企业结构的落后,中小企业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市场、技术、人才、资源等)都得独自搜集,而企业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导致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

经过对中小企业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向、经营目标、产品、市场、人才、品牌等方面没有合适的、固定的、前瞻性的战略。

中小企业迫切的需要长远、系统化的战略规划来指导企业的成长。

3企业战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战略选择过程与企业的核心能力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战略选择过程主要是对自己核心能力再发现、再培育、再运用的过程。

脱离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战略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不考虑企业的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也必将是不成功的战略。

企业的战略选择包括产业战略选择、经营战略选择、市场战略选择等。

1.正确的产业战略选择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前提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不同的资源与能力的特定组合,这些资源与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加之有效的战略实施方案才能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产业选择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2.恰当的市场战略选择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在产业战略选择之后,企业要进行市场战略选择。

企业在进行市场战略选择时,企业首先要分析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了解顾客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寻找市场机会。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积极的培养和发展自己欠缺和需要的能力来开拓和争夺市场。

海尔集团通过美国冷柜市场上小型冷柜供需缺口的存在,利用集中化策略,打开了美国市场。

3.高效的经营战略选择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在锁定目标市场以及确定开拓此市场的竞争战略之后,需要对经营战略进行选择。

而高效的经营战略可以使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本质上就是企业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能力。

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要两眼放外恰当的选择好的产业和产品;又要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即战略资源和企业自身各个方面能力的培育。

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加之有效的战略实施方案才能为企业创造奇迹。

3.1波特的竞争理论

根据企业成长理论中波特的产业(市场)观点,波特提出的著名的5种竞争作用力——现有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竞争、潜在加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客户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谈判能力—模型,五种竞争力量的状况和和综合情况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获利能力。

五种竞争力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常常是一种力量或者两种力量起决定作用,其他的竞争要素处与次要的地位。

一个企业的制定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部处于最佳地位,发展自己,运用5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企业自身的意愿来影响这5种竞争作用力。

如图3-1所示:

 

图3-1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

1.客户讨价还价能力:

买方主要通过压价和要求提供较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影响行业中企业的盈利能力。

2.供方谈判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提价和降低所供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威胁来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

3.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当企业进入一个新行业领域或细分市场,而且具有很高利润时,往往能以较小的风险和较高的速度成长,但高利润必定吸引新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当有大量潜在进入者进入,整个行业利润会变薄,企业成长变缓。

4.替代品威胁:

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由于所生产的产品互为替代而产生相互竞争行为。

这种竞争使现有企业产品的售价受到限制,促使现有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

5.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6.其他利益相关者:

是管理学家弗雷曼建议加到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中去的。

对企业环境分析的方法很多,即对企业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它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分析。

本文主要应用波特的理论来分析和阐述问题。

依据企业战略的层次性,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企业总体战略和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可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战略。

如表3-2所示:

表3-2企业总体战略

单品种

多产品

单行业

单一化战略

系列化战略

多行业

一体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

企业的专业化和多元化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由于企业经营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实很难区分。

当然企业选择这两种战略还是有一定程度之分。

在确定了企业总体战略之后,经营战略的选择作为另外一个层次来达到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理论,企业竞争战略一般分为三类: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降低成本的努力,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在产业中获得总成本领先,以价格优势赢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以其品牌形象、产品设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形式,努力在全产业范围内形成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使竞争者难以模仿,通过独特性来满足差别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战略优势;集中化战略是指企业集中力量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或产品系列中的一个细分市场或某一区域的市场,通过对特定的市场提供特殊的产品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以超过竞争对手,赢得竞争优势。

1.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要成功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必须持续关注成本的降低,直到降低于竞争对手,然而成本优势的取得因产业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同时实现低成本战略对于企业的资源和技能以及组织本身都有一些要求,上降低成本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应,当然生产的产品还必须以较大的市场份额优势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监管来实现,如:

使原料的获得更容易、改进生产设计工艺、加强生产控制等。

另外在分销渠道以及在服务、销售方面采取措施也可以降低成本。

当然企业取得低成本,要求企业在前期投资比较大,取得成功以后还需要将高额的边际收益再投资到新设备上去,严格的控制成本。

另外还要求企业积极地建立起能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能力,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搞好成本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费用和树立品牌的费用。

2.差异化战略

要求企业必须寻求与众不同的途径,能够研究与开发上加大投入,把企业将来的发展建立在自己的创造性的眼光基础之上。

实现差异化的方式很多,企业价值链中的任一环节都可为差异化战略发挥作用:

强大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质量管理等。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差异化战略应以企业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的特殊能力为依托,确保企业的差异化难以被模仿,获得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自己要认识到整个产品价值链提供了很多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作为指导企业差异化持久发展的方向。

差异存在于从原材料采购到市场终端的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以,差异化可以在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

不单单只是产品本身。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里斯指出:

“你不要试图变得更好,而要试图变得不同。

3.集中化战略

目标集中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一个地区市场。

目标集中战略可以分为:

企业着眼于在其目标市场上取得成本优势的叫成本集中;着眼于在其目标市场上取得经营特色的叫差异化集中,或者两者兼得。

两种形式都是以企业在同一产业中的目标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差异为基础的。

选择差异化集中战略的企业,其技术创新应局限于特定的技术开发,即以最新、最优的技术来满足市场的全面需求。

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和能力满足大部分的市场需求,如果与行业内的大企业争夺同样的顾客群,中小企业将处于不利地位。

集中一点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或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间,或某个地区的市场。

围绕着如何很好地为某一个目标市场服务这一中心,企业制定的每一项性能方针都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定位,把精力集中在目标顾客上,以提高效率。

集中一点战略更适合于服务业的中小企业采用。

一般竞争战略如图3-3所示:

 

图3-3一般竞争战略

3.2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他们把核心能力具体应用到战略管理中。

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群体学习。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判断核心能力的三条准则:

扩展性,即核心能力使企业有进入广泛市场的潜力;贡献价值性,即核心能力可以提供用户从最终产品感知到的价值;难以模仿性,即核心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而凯林(Klein)等认为:

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集合,可以用一个技能网络来表示核心能力,即核心能力是技能网络。

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能够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使之更具价值,具有扩张性、难以模仿性、稀缺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

同时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个企业的不同阶段,其具体表现形态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它是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的组合所形成的能力。

这些资源包括:

管理能力、核心技术、营销网络、企业声誉、技术创新能力、经营者驾驭财务杠杆的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以模仿的。

4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模式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来确定自己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做好自己的战略定位。

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

战略选择其实就是为企业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发展途径和方向。

同时企业的战略不仅决定了企业将要从事哪些经营活动及如何安排这些活动,而且决定了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相互适应和相互加强的经营活动,才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发展。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中小企业的战略模式,比如差异化战略(不适合做低成本)、聚焦战略、依附战略(联盟、合作、战略协议等)、技术创新战略等。

4.1中小企业战略选择原则

首先中小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首先要力争在方向上、类型上做出最佳选择。

在战略选择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未来产品经营方向与生存发展战略一致原则;2.企业具体环境与经营战略一致原则;3.企业潜在核心能力与经营战略一致原则;4.多种类型最优化选择原则。

另外作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也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功能上——专业化

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发展巧、专、精产品,并以灵活的经营方式,取得市场“领袖”的地位。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完全可以专攻一门技术或一种系列产品,不搞小而全,但求精与专,力争产品的精尖化、专业。

2.空间上——区域市场

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争取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独树一帜,在设计、策划、价格,分销和促销等活动中都应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做到合理的细分市场,在开辟市场领域时,多在市场空隙和边缘地带寻觅商机,针对用户确实需要的产品和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