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738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docx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

本文从分析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的特征入手,阐述积极课堂心理环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创建积极课堂心理环境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课堂教学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

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

从性质上看,课堂心理环境分积极心理环境和消极心理环境。

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

1、班级成员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课堂氛围融洽;2、班级成员对课堂学习能较好地投入,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3、教与学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有序;4、班级成员能够在知识学习、思想教育中得到情感体验和观念内化。

消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则反之,表现为冷漠、沉闷、紧张、被动,不益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课程改革使初中科学课有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内容更为拓展、综合,教学手段和方法更为灵活,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初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境:

困境之一就是课堂心理环境常常处于一种消极状况,从而影响了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的有效性。

消极状况主要表现为:

1、心理体验不够,缺少感情

由于初中科学课知识性很强,很少注重学生心理体验化。

课改后从总体上看,课堂教学心理体验环节的有较大提高,但人文素养的提高更多是停留在“说”的层面,情感的碰撞、心灵的感悟较为缺乏,难以激发人的情感,也就少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2、主体参与不足,被动消极

课改后科学课程提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参与面大大增加,但是学生学生主体参与还是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的活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闹而活跃,实则无非是大量机械的活动堆砌,学生只是这出表演剧中的道具和配角。

3、心理状态不佳,情绪焦虑

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

我发现有部分的学生存在心神不定,紧张,焦躁,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过度焦虑的表现,笔者曾在对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做过焦虑情绪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呈现约有40、5%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焦虑,而这些学生约有80%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学习障碍。

这些消极状况,正在影响科学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并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情绪和情感伴随着人的全部活动,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心境给人以活力,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能,情绪和情感对于从事于脑力活动的人们说来,尤为重要,如果情绪闷闷不乐,感到压抑,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就会发生抑制,大脑的活动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亲身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欢乐,有意识地创造课堂上的那种健康愉快的积极心理氛围,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以达到善学、乐学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人一直从事初中科学教学,同时在学习和研究积极心理学,并且深切感受到积极的教学心理环境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这几年来努力致力于在日常教学中创设健康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实践和研究,略有所得,与之共勉。

一、教师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善于控制情绪

苏联教育家别利钦科说过:

“一跨进教室的门就要记住:

您是一堂课的缔造者。

您要是心理状况不佳,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

”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创建,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积极的心态,要不断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培育良好的职业心态。

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维护自己,提高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其次、要积极的看待学生和班级体,让积极的事物和感觉驱走消极和抵抗。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曾是个纪律极差的班级,有段时间我上课都在讲纪律,批评和训导,可是效果不理想,后来,我转向积极面,把注意力投向上课纪律好的学生,及时给与鼓励和赞扬,从点带面,以此创设良好的课堂纪律,效果非常理想。

其三、教师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正如有的教师所说,一走上神圣的讲台,我心中就只有学生,而忘记了一切烦恼。

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再者、对课堂内的偶发事件,教师既要能驾驭自己不动怒,又要控制局面不乱套,在较短的时间内恰如其分地应变处理。

二、激情是积极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

”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只有把激情融入课堂、让激情充满课堂,才会使教与学在一种无比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它可以是授课时的一个微笑,可以是学生一个求知的眼神,可以是答问间的一种默契,可以是欢笑间的一种会意,可以是……打个形象的比喻,它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有了它,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了它,教与学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激情首先源于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

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赵谦翔等都有一段为走上讲台而执著追求的感人故事。

他们也正是凭借着对教育满腔热忱的爱,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做出非凡的业绩。

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激情来自自信。

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头,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走在时代前头,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渊博的知识、时尚的理念、健康的人格必定产生积极的教学心理环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给学生一个积极的评价,学会赞许学生

卢梭曾讲过:

人的能力都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每个儿童都各有所长,不会一无是处。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作积极的评价,这样才能让他们了解自己,坚持积极的发展方向。

“赞许犹如阳光”。

的确,每一个学生不论个性品质好坏、成绩优劣,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多一点赞美的话给学生,少一点简单的批评和责备,这样得意的不仅仅是学生,我们也会因为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而感到愉悦。

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总是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特别是为待进生设计一些“恰到好处”的问题,或提问,或板演。

让他(她)们经过努力得到完美的答案,获取宝贵的成就感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

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

四.让快乐走进科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情绪色彩的活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积极的情绪环境,有的教育心理学专家经过实验表明:

学生有心理压抑和情绪不良的情况下,其学习潜能只能发挥25%左右;而当他们在亢奋心理和愉悦心境下却能发挥学习潜能85%以上。

这表明:

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如何把笑声带入科学课堂,把快乐融入科学教学,这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1、  让幽默走进科学课堂

会开玩笑的人,和相声、小品演员一样,被人们尊称为“幽默大师”。

我们如果把人人喜欢的玩笑搬进课堂,教学上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次我在上初中科学力臂知识时,“同学们,今天阳光很明媚,想必大家心情不错,但遗憾的是我感冒未好,还有点头晕,怕风,大家能否允许我把门关上。

”得到学生的同意,于是我去关门,故意把手按在门轴上推,用力推了一下又一下,关不上,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富有爱心的一个男生马上跑上帮我关上门,我耸耸肩膀做了一个鬼脸报答。

突然有个学生嚷起来:

“老师,你是故意的,有谁在那个位置开门的。

”这一嚷全班顿时反应过来,乐得一塌涂地。

我一边笑一边说:

“是的,刚才和大家开个玩笑,不过,这个玩笑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关。

”学生有点乐不思蜀,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有时候一节课就需要一两个幽默的玩笑,营造出愉快轻松的课堂。

这样学生乐了,教师也因此感到幸福。

2、让游戏来体验课堂快乐

游戏是一种娱乐性、体育性、智力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促进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课堂其实是很好玩的,只要我们方向性明确,组织好学生科学地游戏,这样的课堂是最快乐的。

在学习“蜗牛运动的观察”的时候,我给每一个小组发了一个放大镜,让学生仔细观察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

学生们很快地发现了当中的奇妙,并为蜗牛这一特殊的身体结构喝彩。

但是,当我问及他们: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

他们只是懂得用手比画,就是不懂得如何用语言表达。

于是我就说:

“那你们喜欢模仿蜗牛的爬行吗?

”我这话一说完,他们就兴奋起来了,争着模仿。

我立即邀请了几个同学模仿蜗牛爬行,由台下的学生做评委,选出模仿得最像的那位同学。

课程标准也提出: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教师以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作为导火线,点燃学生“心灵的力量”,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何乐不为呢?

3、  让好奇兴趣唤醒学生的快乐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成功愉快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只有首先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我在教化学反应时,课一开始,我问学生“大家看过魔术表演吗?

”“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

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将一张事先已沾有不同液体(都是无色的)纸花贴在黑板上,然后将一瓶无色液体向纸花上喷洒,奇迹出现了,一朵不同颜色的漂亮花出来了。

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

学生们既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

但我没有正面回答:

“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这魔术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我边说边扬起科学课本……

4、让探究合作来体验快乐

 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的产生,有的来自对教师的敬畏,面对教师时感到紧张害怕;有的来自学习中的挫败,没有获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而在合作小组中,学生面对的是与自己地位相同的同学,在同学的讨论及启发下获得学习的成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消极情绪,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创设积极心理环境的重要环节。

如科学第四册探究“土壤中有什么”这一课,应该说本节课要探究土壤中是否有空气、水、有机物、无机盐等是很有相当难度的,老师常常会把结论,实验设计方案直接告诉学生,或者演示实验。

但是,新课程的理念是老师说不如学生说,老师做不如学生做,把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在学生的说和做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因此我上课时候采用学生分组实验,让四、五个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使个别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找到自己的舞台,增强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教育了学生平等、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也共享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创设了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俗话说: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拥有丰富物质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心理营养,因此,创设健康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我们每位教师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丛书___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健康课堂管理》(美)RaymondM、Nakamura著王建平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最快乐的家教》东了著,漓江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1版

5、《中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陈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6、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008、3

 

2008年平阳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优秀教科研论文评选

 

学科:

科学

学校:

郑楼镇中学

姓名:

杨秀平

论文题目:

创建积极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