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743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docx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

一、填空题类型

1、工程上常用的喷管有两种型式:

渐缩型喷管、缩放型喷管。

2、临界压力下定压加热水蒸气,其状态经过三个区:

过冷水区;过热蒸汽区;湿饱和蒸汽区。

3、郎肯循环的组成:

(1)加热成高压`高温的过热水蒸气

(2)经历绝热膨胀做功过程(3)在定压、定温下放出余热,凝结成低压饱和水(4)经给水泵P绝热压缩。

4、基本的传热方式,一般认为有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5、物体黑度取决于:

物体种类、表面状况、温度

6、强化传热的途径:

提高传热系数K,增加传热面积、增加温差

7、吸收率α=1的物体称为黑体,α=常数的物体称为灰体。

8、流体流动时随着雷诺系数的增大,流体经历:

光滑区、过渡区和阻力平方区。

9、关岛产生的阻力损失分为两部分: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10、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设备有:

锅炉设备、汽轮机设备和发电机设备。

11、锅炉按循环方式不同分类:

自然循环锅炉、多次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

12、按锅炉的蒸汽压力分类: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压力、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压力。

13、按锅炉排渣的相态分类:

固态排渣锅炉、液态排渣锅炉。

14、煤的元素分析过程中对燃烧有影响的成分包括:

碳(C-carbon)、氢(H-hydrogen)、氧(O-oxygen)、氮(N-nitrigen)、硫(S-sulfurorsulphur)、灰分(A-ash)、水分(M-moisture);

15、煤的可燃成分包含:

C,H,部分S,N,不可燃成分:

水分,惰性气体,各种矿物质

16、表征煤灰熔融的性的三个特征温度是:

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

17、制粉系统的分类:

直吹式制粉系统和贮仓式制粉系统。

18、矿物燃料燃烧的全球性四大公害:

大气烟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19、锅炉的受热面包含有:

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

20、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有:

通风设备、除尘设备、脱硫设备。

21、引起蒸汽压力变化的原因:

内扰和外扰。

22、锅炉的启动方式有:

冷态起动、温态起动和热态起动。

23、汽轮机设备主要包括:

汽轮机本体、凝汽器及其系统、回热加速器及其系统、汽轮机调节和保护装置及其系统、气轮机油系统等。

24、静子部分主要包括汽缸、隔板、喷嘴、轴封和轴承等主要部件。

25、汽轮机轴承分为两类:

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

26、调节系统的是由:

测速机构、信号放大机构、执行机构、反馈机构四部分组成。

27、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组成分为:

电调和液动两大部分。

28、凝汽式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基本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效率有:

锅炉效率、管道效率、汽轮机内效率、汽轮机机械效率和发电机效率。

29、水力发电的四个阶段:

集中能量;输入能量;转换能量;输出能量。

30、水的主要物理性质有:

密度与重度、黏滞性、压缩性、惯性。

31、水资源开发方式有:

堤坝式、引水式、混合式、抽水蓄能式。

32、工程上常用的喷管有两种型式:

渐缩型喷管、缩放型喷管。

33、临界压力下定压加热水蒸气,其状态经过三个区:

过冷水区;过热蒸汽区;湿饱和蒸汽区。

34、基本的传热方式,一般认为有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5、按锅炉排渣的相态分类:

固态排渣锅炉、液态排渣锅炉。

二、选择题

1.与外界不存在热量交换的热力系称为(D)

A.开口系B.孤立系C.闭口系D.绝热系

2.卡诺循环中四个可逆过程是(C)

A.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

B.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

C.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D.绝热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

3.描述热力系状况的基本状态参数是( C  )

A.温度、比体积、比熵B.压力、比热力学能、比焓

C.比体积、温度、压力D.温度、比焓、比熵

4.可以衡量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的参数是(D)

A.比体积vB.压力pC.温度TD.熵s

5.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设备是( C )

A.锅炉B.凝汽器C.汽轮机D.发电机

6.在T—s图上若系统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C)

A.△s<0B.△s=0C.△s>0D.△S不定

7.为了形象直观地用可逆过程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做功量,通常采用(C)

A.T-s图B.h-s图C.p-v图D.T-v图

8.过热蒸汽在管道中经历绝热节流过程时,若忽略节流前后工质的势能差和动能变化,在远离节流孔板前后的稳定界面上,工质的(C)

A.压力上升,焓值相等,做功能力上升

B.压力下降,焓值下降,做功能力下降

C.压力下降,焓值相等,做功能力下降

D.压力上升,焓值下降,做功能力上升

9.已知某压力下饱和水的比焓h',干饱和蒸汽的比焓h"及湿蒸汽干度x,湿饱和蒸汽的比焓hx的表达式为(B)

A.hx=xh'+(1-x)h"B.hx=(1-x)h'+xh"

C.hx=(x-1)h'+xh"D.hx=xh'+(x-1)h"

10.液体在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A)

A.蒸发B.过冷沸腾C.整体沸腾D.液化

 

三、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类型

1、热力系:

在工程应用中,按研究任务和具体要求的不同,总是选择一定范围内的工质作为研究对象。

2、闭口系—热力系与外界不存在物质量的交换,热力系内的工质质量不变,仅与外界通过边界发生能量传递。

3、开口系---热力系与外界在能量传递的同时具有工质交换。

4、绝热系---热力系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

5、孤立系---热力系与外界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6、工质基本参数:

热力系在平衡状态下,具有描述热力系宏观物理状况的六个物理量,称为系统内工质的状态参数。

它们是压力(p)、温度(T)、比体积(v)、比热力学能(u)、比熵(s)和比焓(h)。

7、压力计:

当容器内真实压力大于当时当地环境压力时,测压表计称为压力计。

8、真空计:

当容器内真实压力小于当时当地环境压力时,测压表计称为真空计。

9、温度:

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是决定热力系是否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

10、温标:

用数值表示温度的方法叫做温标。

11、比体积:

是指单位质量工质占据的体积。

即:

P=1/v.密度不是状态参数。

理想气体状态参数pvT之间的函数关系:

pv=RT

12、定容过程;热力系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的比体积保持不变,即v=常数,则称热力系经历了一个定容过程。

13、定压过程;

14、定温过程;

15、绝热过程;热力系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没有任何的热量交换,则称热力系经历了一个绝热过程。

16:

多变过程;热力系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所有的状态参数都同时发生变化,并保持pv)n=常数的规律,则称热力系经历了一个多变过程。

17、汽化:

水变成蒸汽的现象。

从微观上讲,汽化指液体中的分子克服周围液体分子的引力和液体表面张力而逸出液面的现象。

18、液化:

蒸汽变成水的现象。

从微观上讲,处于容器汽空间的汽态分子进入容器液体空间的现象称为液化。

19、饱和状态:

对于一个汽液共存系统,微观意义上的汽化速度等于液化速度相等时,系统内的液体量和汽体量达到平衡的状态。

即汽化和液化还在同时进行,但汽液两相分子数量都不再增加或减少。

20、干度:

在饱和蒸汽这种汽——水混合物中,干饱和蒸汽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用“x”表示。

21、过冷度:

过冷水的温度低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

用“D”表示。

22、过热度:

过热蒸汽温度高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

用“D”表示。

23、绝热节流:

工质流经管道内的阀门、孔板,使之在局部阻力作用下,流体压力明显降低的热力过程。

24、临界点:

随着定压力值的提高,饱和水汽化为干饱和蒸汽时,用于克服分子间内聚力所需热能减少,即(v``--v`)`(s``--s`)值减小,饱和水线和干饱和蒸汽线随压力升高逐渐聚拢。

当压力升高到22。

129MPa时,两线重和于k点。

k点称为水蒸气的临界点。

25、节流:

在管道中流动的气体,遇到突然缩小的狭窄通路,如管道上的孔板`阀门等,因局部阻力使流体压力显著下降的现象。

26、局部沸腾:

当液体整体温度较低时,如果存在局部温度较高,产生小汽泡,而这些小汽泡不能上升到液面就被淹灭,称为局部沸腾。

此时液体的温度上升速率很大。

27、整体沸腾:

当液体温度上升到与压力相应确定的温度时,整个水空间产生汽泡,汽泡不再淹灭而集汇上升到液面逸出,称为整体沸腾。

28、不稳定温度场:

如果物质内部在空间点上的温度值随时间τ变化,则称物质空间的温度场为不稳定温度场。

29、导热:

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的(分子、原子、自由电子)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热传导,简称导热。

30、温度场:

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31、温度梯度:

等温面上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换言之,就是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称为温度梯度。

32、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在导热现象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和截面面积成正比,而方向与其相反。

33、热对流:

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34、对流换热:

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的热量传递。

它是热传导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结果。

35、层流流速较小时,流体的黏性力起主导作用,为层流。

36、紊流:

当流速较大时,各流层的脉动加强,惯性力起主导作用,为紊流。

37、凝结换热:

在壁面温度低于与之接触的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发生的换热过程。

38、凝结:

蒸汽释放出汽化潜热并传给固定壁,凝结后的液体附着在固体壁面上。

39、热辐射:

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化成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

40、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表面积向外辐射的能量。

41、投射辐射:

单位时间内投射到物体单位表面积的能量。

42、吸收率:

吸收辐射与投射辐射的比值,称为吸收率,用A表示。

43、反射率:

反射辐射与投射辐射的比值,称为反射率,用R表示。

44、透射率:

透射辐射与投射辐射的比值,称为透射率,用D表示。

45、黑度:

任何实际物体的辐射力E均小于同温度下的辐射力E0,其比值称为实际物体的黑度。

46、粘性:

流体内部反抗流体质点相对运动的性质。

47、闭口系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dq=du+dw或q=u+w=(u2—u1)+Wj适用于任何工质9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任何过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和任何转换方式(工质膨胀或压缩`工质吸热或放热)。

48、稳定流动系统:

理论上把工质流动状态不随时间变化的开口热力系称为稳定流动系统。

在稳定流动系统任一流动截面上,工质所有状态参数p`T`v`u`s等都不随时间变化;任一流动截面上的工质平均流速c(m/s)也不随时间变化;工质流经各截面上的质量m(kg)流量都相等。

49、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的现象: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力过程具有方向性,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量守恒而能量的质不守恒,能量的品质不能自动升高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均从不同角度指明了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性、条件和限度。

50、热力循环:

由多个热力过程首尾相连封闭链接的全部组合,称为一个热力循环。

51、卡诺循环:

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理想循环。

52、卡诺循环热效率,仅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冷源)温度有关,卡诺循环热的效率恒小于1。

在T1=T2时,卡诺循环热效率等于零;单一热源的热机是不存在的。

在相同温限范围内,卡诺循环热效率最高。

卡诺循环由多个可逆过程组成,而热机中进行的各种实际热力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摩擦、涡流扰动和传热温度等不可逆损失。

53、卡诺定理得主要结论:

(1)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具有相同热效率;

(2)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效率低于可逆循环。

与郎肯循环比较,中间再热循环有如下特点:

(1)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提高了汽轮机排汽的乏汽干度。

(2)正确选择再热压力pb和再热温度ta,能有效的提高循环热效率。

54、不稳定温度场:

.如果物质内部在空间点上的温度值随时间τ变化,则称物质空间的温度场为不稳定温度场。

55、锅炉辅助设备:

是指为满足锅炉正常工作所配置的外围辅助生产设备,如燃料制备系统及设备、送风机和引风机、除尘器、烟囱、灰渣处理系统及设备等。

56、锅炉容量:

指锅炉在安全经济条件下能连续生产的最大蒸发量,称为锅炉的额定蒸发量,用符号De表示,单位是t/h.

57、蒸汽参数:

指锅炉在额定蒸发量下的主蒸汽压力和再热蒸汽压力p,(MPa);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t(oC)。

58、熔融性对锅炉影响:

a.炉膛内温度很高,煤中灰颗粒一般呈熔化或软化状态,对锅炉工作影响极大。

b.对锅炉的主要危害是造成锅炉受热面结渣,传热恶化,掉渣灭火或事故。

59、煤粉细渡Rx的测定:

采用筛分法测量(TYLER标准筛。

)把一定量的煤粉在筛孔尺寸为xμm的标准筛上进行筛分、称重,剩余占总量的质量百分数

60、根据排粉风机的位置不同分为制粉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1).负压系统制粉系统排粉机在磨煤机的后面,磨煤机负压运行,全部煤粉通过排粉机,磨损严重,但不易煤粉泄露;

60、煤燃烧的四个阶段:

预热、干燥(吸热);挥发分析出(热解),并着火;燃烧(挥发分、焦炭)(保证O2、足够温度);燃尽(残余焦炭和灰渣)。

61、理论空气量:

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空气量(空气中的氧无剩余)称为理论空气量。

以容积表示时其代表符号为V0。

62、过量空气系数:

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为使燃料燃尽,实际供给的空气量总是要大于理论空气量,超过的部分称为过量空气量。

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V0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63、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的危害;燃烧排烟产物:

SO2和极少量的SO3,在大气环境中,SO2可以进一步转变为SO3并形成硫酸雾。

S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在呼吸道黏膜上形成亚硫酸和硫酸,刺激人体组织,引起分泌物增加和发生炎症。

SO2进入植物叶片并溶解于水,沾结在细胞壁的表面,使植物受害,叶片发黄,严重时大量叶片枯萎,导致植物死亡。

SO2及其在大气环境中转化成的硫酸雾可被吸附在材料的表面,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会使金属设备、建筑物等遭受腐蚀,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64、控制电站锅炉SO2排放的技术:

煤燃烧前洗选煤加工,脱除部分硫分;煤的转化过程中脱硫;煤的燃烧过程中添加脱硫剂吸收SO2;采取烟气脱硫净化等技术。

65、燃烧器(喷燃器)作用及其分类:

将煤粉与空气混合气流按有利的方式送入炉膛,造成有利的空气动力场,保证煤粉气流及时着火、强烈燃烧、洁净燃烧、良好燃尽。

直流燃烧器和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煤种适应性较广;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布置,适用于高发分煤种:

烟煤、褐煤。

66、燃烧器的基本要求:

1.使煤粉和空气流稳定着火,火焰充满整个炉膛。

2.一次风和二次风混合良好,有足够的扰动性,使燃烧充分。

3.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即对锅炉负荷的变动有较好的适应性。

4.一次风、二次风的流动阻力一定要小。

否则:

送引风机的出力加大;炉内的动力不足,燃烧不充分。

5.对燃料要有一定的通用性。

6.产生较少的NOx。

67、水冷壁的作用:

1、吸收炉内火焰的辐射传热,将工质由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

2、降低炉墙温度。

3、降低炉膛出口烟温,防止或减少炉膛结渣。

68、汽包的结构与作用:

汽包是由钢板制成的长圆筒形容器,由筒身和两端的封头构成。

筒身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封头由钢板模压制成,焊接在筒身上。

汽包的作用:

1、连接受热面管子与管道2、增加锅炉的蓄热量3、汽水分离4、装设附属设备,监视汽包压力水位,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69、省煤器的作用:

A、早期是为了降低排烟温度,提高效率,蒸发受热面降低排烟温度的幅度有限;B、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提高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减少蒸发受热面;C、减少给水与汽包壁的温差,降低热应力;D.高压以上锅炉均有回热循环,给水温度升高,并有空气预热器,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排烟温度--高参数大容量锅炉中,省煤器不可缺少;F.特点—逆流布置,传热温差大,强制对流,金属消耗比蒸发受热面少得多,价格低。

70、空气预热器的作用:

A、吸收低温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B、提高空气温度,强化燃烧,减少锅炉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C、提高炉膛内烟气温度,增强炉膛的辐射换热。

71煤的挥发分:

将去掉水分的煤样,在实验室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样在高温下裂解,逐样在高温下裂解,逐步释放出的挥发性可燃气体(CO.H2.CnHm.H2S和少量不可燃气体CO2.N2等)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是用干燥无灰基的煤样质量百分比来表示的,记为Vdaf.

72、正平衡热效率方法:

在已有燃料元素分析和能准确确定蒸汽流量、蒸汽各参数及燃料消耗量条件下,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73、锅炉反平衡热效率及其测算方法:

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方法,要求锅炉在相对稳定的负荷和燃烧情况下,逐一测量各项热损失,测试项目多。

工作量大。

但反平衡热效率方法不仅能得出锅炉热效率值,而且能通过实验获取各项热损失大小的实验数据,为查明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各项热损失偏差的原因,寻求减小锅炉热损失的改进方法和途径,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74、锅炉的热平衡及其目的:

75、锅炉中存在哪些热损失:

76、锅炉运行调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77、为什么要进行蒸气压力调节,调节方法有哪些:

78、锅炉启动和停运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79、什么是锅炉热平衡,其目的是什么:

锅炉机组热平衡送入锅炉的燃料拥有热量等于锅炉的有效输出热量加上各项热损失。

目的:

确定锅炉有效利用热,各项热损失,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量,运行水平,原因及改进措施,新产品的鉴定等。

80、什么是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灰渣中未燃烧或未燃尽的碳粒引起的损失;未燃尽碳粒随烟气排出炉外而引起的热损失影响因素:

燃料的种类(挥发份与灰分等),煤粉的细度,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的结构(决定了停留时间),锅炉的运行方式,炉膛的温度(负荷)等.

81、什么是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锅炉排烟中CO,H2,CH4等可燃气体的存在,所引起的热损失。

每公斤燃料所损失的热量为各可燃气体的容积与各自的容积发热量乘积的总和。

影响的因素:

燃料的挥发分、炉膛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器结构和布置、炉膛温度和炉内空气动力工况

82、排烟损失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排烟温度:

温度高,则损失大,提高10℃,损失增加约1%;温度低,则金属的消耗大,流动的阻力大,还可能造成受热面金属的低温腐蚀。

b.排烟的容积:

主要决定于过量空气系数的选取:

过量空气系数大,风机的消耗大,排烟损失增大;不完全燃烧损失小过量空气系数小,则可能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

83、大锅炉机组常用反平衡试验的原因:

反平衡法不但可以确定锅炉的效率,而且可以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因而可以了解锅炉的工作情况并能找出提高锅炉效率的途径。

加之反平衡法不要求试验期间严格保持锅炉负荷不变。

所以,此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4、锅炉运行调节的主要目的:

根据外界负荷、煤质等因素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运行调整,保持锅炉出力与汽轮机所需的蒸汽量相等,维持蒸汽温度、压力及品质在合格的范围内等。

85、锅炉运行调整的主要内容

(1)锅炉蒸发量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且不得超过最大蒸发量;

(2)均衡给水,自然循环锅炉要维持锅筒的正常水位;(3)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4)保持合格的锅水和蒸汽品质;(5)较高的锅炉热效率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

86、蒸汽压力调节方法:

(1).蒸汽压力下降时,增大送风量,再增大燃料量(增大运行着的燃烧器的燃料量或抽入备用燃烧器)。

a对直吹式制粉系统,增加给煤机的给煤量;b对中储式,增大给粉机的转速。

(2).压力升高时,先减少燃料量,再减少送风量,同时相应减少给水量,并兼顾其它参数的调节。

87、影响蒸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1)蒸汽侧:

负荷变化;(速度、幅度)汽包水位;锅炉给水温度;减温水;

(2)烟气侧:

煤质变化;(挥发分、含碳量、灰分);煤量;煤粉细度(R90);送风量;受热面清洁程度。

88、为什么要调节汽包水位:

当汽包水位过高时,由于汽包蒸汽容积和空间高度减小,蒸汽携带锅水将增加,因而蒸汽品质恶化,容易造成过热器积盐垢,引起管子过热损坏;同时盐垢使热阻增大,引起传热恶化,过热汽温降低。

汽包严重满水时,除引起汽温急剧下降外,还会造成蒸汽管道和汽轮机内的水冲击,甚至打坏汽轮机叶片。

汽包水位过低,则可能破坏水循环,使水冷壁管的安全受到威胁。

如果出现严重缺水而又处理不当,则可能造成水冷壁爆管。

如给水中断或给水量与蒸发量一平衡,几十秒(20~30)内出现“干锅”。

89、虚假水位:

汽包的不真实水位。

锅炉负荷变化将引起汽包水位变化,但同时也会引起汽包压力变化,而汽包压力的变化将使水循环系统中蒸汽含量和汽水比容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汽包水位。

这种影响使汽包水位的变化趋势与锅炉负荷对汽包水位直接影响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从而出现一个变化后的不真实水位,这个不真实水位是调节过渡过程中的产物,一旦达到新的汽水平衡,这种一真实水位便会消失。

90、燃烧调整的目的:

(1).合理的锅炉空气系数,燃料及时着火、稳定燃烧、尽可能低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及氮氧化物,安全、经济和环保综合最佳工况;

(2).保证锅炉出口的蒸汽参数达到规定数值;(3).合理的组织燃烧,火焰中心位置适中,不冲刷炉壁,热负荷分布均匀;避免受热面结渣、超温和设备烧损,避免引起水冷壁管外部的高温腐蚀;(4).维持蒸发受热面内正常的水动力工况,避免因燃烧工况的改变使锅筒水位波动或水循环故障(对自然循环锅炉),或水动力不稳定工况等(对直流锅炉)。

91、燃烧调整的基本内容:

(1).不同锅炉负荷下燃料量与空气量的配比,过量空气系数的调整,燃烧调整的最基本的内容

(2).燃烧器一、二、三次风量与风速的大小及其相互间的匹配方式等;(3).煤粉细度的调整,(4).各燃烧器之间煤粉分配量的调整;(5).燃烧器不同组合投运方式;(6).锅炉炉膛压力调整;应维持一定的炉膛负压。

(7).其它专项燃烧调整实验。

92、锅炉的停运是指切断锅炉燃料、停止向外供汽并逐步降压冷却的过程。

93、定参数停运:

在停运减负荷过程中,尽量维持较高的主蒸汽压力和温度为定值,减少热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持锅炉蓄热,以缩短再次起动所需的时间。

多用于短期停运,或调峰机组热备用.

94、滑参数停运:

单元机组的计划检修停运时,通常采用滑参数停运方式。

随着蒸汽参数的降低,机组负荷逐渐减少,直至机组全停。

充分利用锅炉的余热发电,还能够利用温度逐渐降低的蒸汽使汽轮机部件比较均匀和较快地冷却,以缩短停机到开始检修的时间。

95、沿程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a)流体运动状态;(b)管道粗燥度;(3)管径尺寸与流体黏度;

96、减小水击影响的措施有:

延长阀门开关时间、缩短管道长度、装设安全阀和空气室;

97、流体静压力的两个主要特性是什么?

(a)流体静压力总是垂直指向作用面;(b)流体内任意一点各个方向的流体静压力相等。

98、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区别是什么?

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加入了阻力损失这一项;

99、引起水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流体流动的惯性和阀门的突然开闭。

100、汽轮机(Turbine):

是一种将蒸汽热能转换成机械功的高速旋转设备。

它是由串联在同一轴上的多上级组合而成的。

101、汽轮机设备:

汽轮机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由管道和阀门连成的一个整体。

103、汽轮机的级:

由一列喷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