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943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x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

鄱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使“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的国王是()

A.舜B.启C.尧D.禹

2.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

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儿子(王后所生);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能文能武)。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

()

A.大儿子B.小儿子C.女儿D.二儿子

3.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

请你判断,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鲁国国君B.周王C.卿大夫D.士

4.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世袭制和行省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皇帝制D.分封制和郡县制

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6.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D.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7.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我国古代就重视寻根祭祖活动。

与这种传统习俗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

8.秦始皇规定:

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规定这些专称的目的是()

A.便于发布命令B.否定周王的权威C.便于控制兵权D.维护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9.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A.代表皇帝监察百官B.分管国家具体事务C.协助皇帝管理军事D.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10.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B.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C.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

11.中国古代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某考试制度相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

该制度()

A.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B.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12.“胡惟庸(明初的丞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宦官集团C.宰相制度D.地方政府

13.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

从中可以看出()

A.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B.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D.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1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

A.实现权力制衡B.扩大“三公”的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君主的权力

16.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B.明代的内阁制C.唐代的三省制D.清代的八旗制度

17.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②皇权更加巩固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8.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基础的是()

A.伯利克里B.梭伦C.庇西特拉图D.克里斯梯尼

19.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候选者中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下列候选名单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A.雅典贵妇B.40岁雅典男性公民C.在雅典经商的外邦人D.10岁雅典男童

20.据史料记载: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罗马帝国为解决这个问题()

A.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B.将成文法调整为公民法

C.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

21.“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

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A.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B.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

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

22.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B.“君权神授”C.“统而不治”D.掌控议会

2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

”作出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B.提高法官执法的公正性C.提高法官的地位D.确保司法独立

24.图漫画形象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

这一特色是()

A.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妥协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标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

25.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D.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26.法国近代政体的确立经历诸多曲折。

其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颁布1791年宪法B.颁布《人权宣言》C.颁布l875年宪法D.颁布1787年宪法

27.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

A.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B.城邦公民的平等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直接民主走向间接民主

C.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D.不断健全雅典民主政治

29.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B.议会改革C.责任内阁制D.《权利法案》

30.读图,图中著作的部分目录及内容研究的国家是()

第二节法兰西共制度的确立……………………………425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二、材料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编钟(古代乐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地图所反映的行政制度的名称及朝代。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片所示制度及核心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制度及其与前两个制度的关系。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二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每幅图反映的主要朝代和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图中的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并分别指出两图中的制度解决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奥巴马与希拉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并指出这种“有衡”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分析他们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并说明理由。

 

鄱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座位号

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地图所反映的行政制度的名称及朝代。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片所示制度及核心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制度及其与前两个制度的关系。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每幅图反映的主要朝代和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图中的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并分别指出两图中的制度解决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并指出这种“有衡”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分析他们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并说明理由。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BDADB6-10BADDA11-15BCADD

16-20BCBBA21-25ACDCC26-30CBDDC

31.

(1)分封制。

西周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推行需要礼乐的保障,礼乐制度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权威。

32.

(1)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2)积极影响:

三省六部制: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基本矛盾:

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3.

(1)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

实行两党制。

目的是保障民主(或防止专制)。

(2)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不能。

因为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不承认妇女和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同等的权利,也没有给予妇女和黑人选举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