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9386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3.docx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3

编号:

14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高一(1部)语文备课组张秀娟

一、内容及解析

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写一篇记人记事的文章不是很困难,但要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就很困难了,原因主要他们的文章没有触动人们的心灵,缺乏对生活的敏感。

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经历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了解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

不缺乏体验,就是缺乏积累和梳理,在心灵触动的瞬间有冲动,但没有动手的冲动和习惯,擦亮的火花稍纵即逝。

有很多同学考完试后感到不解:

某同学平时练笔不勤,可是这次考试时作文写得那么好?

其实是这次命题作文触动了他的感情,引起了他的兴趣,加之考场的动力,所以他写出了通顺感人的文章,引起了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得了高分。

教材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敏感。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解析: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观察、勤思考,多积累鲜活的素材,这样才能为写作创新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我们这节课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写感人的文章,没有技巧没有套路,而是引导学生回到自身,让学生学会分析自身的弱点,加以弥补而已。

我们的学生大概分为三类:

一类是情商不够,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不敏感,不能从平凡人和事中捕捉到触发点;一类是思维僵固,就事论事,见山说山,不知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三类是情感丰富,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较敏感,只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火候。

四、教学重点及解析

教学重点:

学习写作技巧,训练语言表达。

解析:

人总是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或事所动,要学会把这些素材提炼出来,表达出来。

五、教学策略

以引导、启发为主,以学生讨论、点评为主。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说:

“如果有一天,我因生命衰竭而向上苍祈求一两年额外加签的岁月,其目的无非是让我回首再看一看这可惊可叹的山川和人世。

能多看它们一眼,便能多用悲壮的,虽然失败却仍不肯放弃的努力再解释它们一次,并且也会欣喜地看到人如何用智慧,用弦管,用丹青,用静穆,用爱,对这世界作其圆融的解释。

”人活一生,不可能没有可留恋的、可感激的、可心动的、可铭记的------

同学们,如果现在回首过去,你会把目光锁定在什么哪里?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一起回顾了各自难忘的生活片段,这些珍贵的人生体验能否在你们的作文里精彩地表达出来呢?

也许有同学要摇头了,正所谓“记忆诚可贵,文章笔难描”;但老师还要说“若为心动故,二者堪协调。

”是的,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可是,有些同学在作文里面却没有多少精彩的表达。

同学们想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个“谜”。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必修1的第57页。

二、文本探谜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话题探讨》,    

思考: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被上面的文章所感动?

感动你的是什么?

什么叫“心音共鸣”?

文章很感人,打动人的是那深深的母爱。

深深的母爱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读者,这就叫“心音共鸣”。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使读者和作者“心音共鸣”是记叙文所要达到的写作效果。

三、合作探究:

(一)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呢?

让学生阅读第58页的《父亲》片段,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集体讨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

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感人的《父亲》,那是因为作者他有一颗敏感的心。

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就捕捉到了写作的灵感。

本文之所以能感人,就是因为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父亲的言行打动了作者。

这就说明作者的心灵非常细腻。

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例如:

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

另一个同学则在高考中这样写道:

“《圈》:

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

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

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

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

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

”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中国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时光;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啊!

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从细小的事件中看出实质来。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万物为吾师”,应当是不灭的真理。

2、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

比如作者在《父亲》一文中表现出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从而唤醒读者孝敬父母的良知,这就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

3、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因为在座的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

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

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

像盲人一样黑。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

比如《父亲》一文的最后一段:

“车越开越快,看着父亲离这个人情味淡漠的城市越来越远,忽然间有一种激动让我心头一颤,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

教师小结: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探讨,我们已经明白了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即心音共鸣——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要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首先要能抓住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二)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58,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明确:

1、发掘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颤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件工艺品;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颗树,水中的一层浪花。

总之,不管是什么,你一定要被它感动过,并通过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你的感情融合进去。

【片段赏析】 《踮起脚尖》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这一晚,我不知道目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

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09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 

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父母回家"踞起脚尖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细致逼真,表达真实,情感自然喷发,结尾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

不是亲身经历,怎能写得如此动人。

 

2、提炼素材。

抓住了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这只是事情的表象,要让你观察到的表象打动读者,并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还要对你所观察的表象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出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的深刻思想,也就是你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

◆怎样才能做到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方法:

老师明确提炼素材的方法,并提供素材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提炼素材的练习,最后就每位同学提炼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

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然后,在写作上才能在写作上寻找到最佳立意、恰当的表现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学生思考59页的《写作练习》一、四题,进行提炼素材练习:

第一题:

观点:

(1)当我们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时,何不成全别人得到?

该放手时就放手,时时为别人着想。

(2)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

第四题:

观点:

(1)惩罚伤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宽容,是正义,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曲人之兵”一样,用自己的新去战胜别人。

(2)宽容和忍让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3)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4)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注意以宽容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3、整体构思。

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去表达,这样才能锦上添花。

所以动笔之前,你得好好构思一番。

如果写人,就想想,写他的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事与自己的感情与认识是不是相吻合;如果写事,就要想好,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重点应放在哪几个环节,是用顺序还是倒叙等。

最好先列一份提纲。

(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几篇好的记叙文,让学生领悟记叙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阅读文章,解读评析怎样写好细节。

细节(郁建民)

黄昏,一对老年夫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面对满天晚霞,回忆起他们的年轻时代。

“你还记得单位组织的那次春游吗?

大家一起正说笑着,你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

我一看,原来你在为我系松开的鞋带。

那时,追求我的人很多,可我却选择了你。

因为你是第一个想到为我系鞋带的男孩。

“没想到这一系便系了一辈子。

”老头接过话头,脸上带着几分当年的“阴谋得逞”的笑意。

“还记得那次吃水饺吗?

你坐在我对面,一直微笑地看着我。

还要我慢慢吃,别烫着。

等我吃完水饺,你才告诉我你要去出差了。

这时,离火车进站只有半个小时了,而你还要赶很长的一段路哩!

你也真是,干嘛不早说!

我多吃几个水饺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老头不搭话,只是微笑着,一如当年看着那个吃水饺的女孩。

“记得那次吵架吗?

那是我们婚后的第一次吵架。

我很生气,打开箱子收拾衣服。

我动作很慢,希望你能说几句好话留住我。

可你却背对着我,一声也不吭。

我只好拖着箱子出门。

走在夜晚冷清的街道上,我有些害怕。

我忽然觉得,在这个城市里,只要走出家门,便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接纳我,收留我。

于是我又自己回家了,可我一回来却发现你又不在家……

“我找你去了。

我以为你会往东边走,东边人多,安全。

谁知你往西边走了。

“西边人少。

我想,你要是来找我,你一下就可以看见我。

“我没找到你,差点急疯了。

我回家看见你,冲你大发脾气。

我规定你以后吵架只准往东边走,而且不许超过500米。

“也真是,我就那么等你来找。

我们哪像是吵架,倒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忽然都吃了一惊:

我们想起来的怎么竟全是细节。

是啊,两位老人携手走过了大半生的风雨坎坷,其间,也经历了不少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到最后,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竟然全是相濡以沫的细微末节。

提问:

文章能否触动你的心灵?

如果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

学生发表意见,各抒己见。

最后教师总结评析:

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萦绕在我们心间,环绕在我们周围。

怎样把这些动人的瞬间形诸于笔,让它们形象可感呢?

这得借助于细节描写。

文章通过细节,把平常生活还原的有滋有味,人物的情深意浓通过细节表现出来。

总结归纳:

怎样写好细节——(结合第二单元课文中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归纳)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等。

⑴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要把眼、耳、鼻、舌、身的窗户统统打开,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笔下就会构成一幅形、声、色、味、触俱全的立体画面。

⑵细节要有典型性,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⑶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⑷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2、读《父亲》中的如下段落,分析怎样处理素材:

父亲说:

“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

“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

”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想一想上面这些事“父亲”当时真的做了吗?

为什么?

对你处理素材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后可能发表两种意见:

(1)“父亲”真的做了,因为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一辈子都在为儿女着想。

(2)也许这个情节是作者虚构的。

因为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在农村,儿子一家是在城里,而且儿子的条件很好,而“父亲”的条件比较差,从文章开头“父亲”的穿戴及所吸的烟,还有5000快钱的来历等都可以看出。

再结合现实,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事是作者虚构的。

小结:

说得非常有道理。

因为父爱是真实的,所以父亲有可能为儿子做任何事情,但结合现实,“父亲”做这些事情又似乎不可能。

这就说明文学作品与现实是生活的关系。

文学作品来源与现实生活,但高于生活。

作者为了更好的表现生活,使作品的主题更突出,可以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所以文学作品来源与生活,但又与生活有距离。

这就告诉同学们写作记叙文时,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写作时必须对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使它更典型,从而更具有表现力。

3、阅读《小站歌声》《我的母亲》,学习构思技巧。

思考:

《小站歌声》在构思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这样的构思有何好处?

小站歌声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

苗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

突然,她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蒌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

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

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她要去千里外和她的男朋友举行婚礼。

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挽留,只将一串串难舍难分的泪水洒下。

远处传来列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孩子含着泪水,想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

“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

歌声在夜空中响起: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这歌声低沉悲哀。

这是孩子们真诚的祝愿。

列车徐徐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一样随车跑着,唱着。

歌声像泪水滤过似的。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起来。

孩子们怎知道,她不是去结婚。

三天前,去县城体检,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路途上,她只有半年时间了。

明确:

本文在构思方面最大的特点是:

结尾出人意料。

这样构思的好处是:

一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二使文章更感人,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思考:

读《我的母亲》:

本文在构思方面与《小站歌声》有何不同?

我的母亲(片段)

同盟军在欧洲大陆登陆时,我从家乡寄来的信中感到一种快乐安宁的情绪,似乎母亲已经知道胜利即将来临。

信中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温情,还时常夹杂了一些我不能理解的歉意。

“我亲爱的儿子,我们已经分离了这么多年了,我希望你已经习惯身边没有我这个老母亲了。

话说回来,我毕竟不能永远活在世上。

记住,我对你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

我希望你回家明白这一切之后,能原谅我。

我不得不这样做。

她做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宽恕?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巴黎快解放了,我准备坐飞机在法国南部跳伞,去执行一项与秘密抵抗组织联络的任务。

我一路匆匆忙忙,急躁得浑身热血沸腾。

除了想早点回到母亲身边;其他我什么都不想了。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战争十字勋章和五六枚我终生难忘的勋章,我的黑色战服的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帽子斜向一边戴着。

由于我面部麻痹,脸上露出一种异常的刚毅。

我写了一部小说,挎包里装着法文和英文版本。

这时候,我深深地陶醉在青春和自信中。

对我来说再往下继续回忆是痛苦的。

因此,我要尽快结束它。

到达旅馆时,我发现没有一个人问候我,跟我打招呼。

我询问的那些人说他们隐隐约约记得几年前有一个古怪的俄国

老太太管理这个旅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她。

原来,我母亲在3年零6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

但是她知道我需要她,如果没有她在这儿给我勇气,我绝对不能独立生存下去,不能像一个法国人那样勇敢战斗。

因此,她临死前定出了她的计划。

在她死的前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

当我们在圣•安东尼门诊所最后一次见面时,我看到她眼中闪着天真狡黠的目光。

毫无疑问,这些信就是她当时算计的新花样。

就这样,在母亲死后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些能够使我继续战斗到胜利的那一天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明确:

本文在构思方面有如下特点:

1.开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2.首尾呼应,揭示事实真相,感人至深。

3.详略得当,详写母亲,略写自己。

四、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怎样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其实,人生有许多图景也像四季的风景一样美丽,但我们的眼睛却常常熟视无睹,为什么呢?

因为心灵的麻木。

触动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双眼饱含感动的泪水,只有这样,心中才会有美丽的彩虹,而你的笔下才会流淌出动人的文字。

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偶然的,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

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

五、写作训练:

参考课本《写作练习》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学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敏感。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一、文本探谜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话题探讨》    

思考: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被上面的文章所感动?

感动你的是什么?

什么叫“心音共鸣”?

二、合作探究:

(一)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请同学们阅读第58页的《父亲》片段,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互相交流。

(二)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8页,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明确:

1、发掘感动点。

【片段赏析】 《踮起脚尖》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这一晚,我不知道目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

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09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 

2、提炼素材。

思考:

课本第59页的《写作练习》一、四题,进行提炼素材练习:

第一题:

观点:

第四题:

观点:

 

3、整体构思。

(三)分析下面的文章,领悟记叙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阅读文章,解读评析怎样写好细节。

细节(郁建民)

黄昏,一对老年夫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面对满天晚霞,回忆起他们的年轻时代。

“你还记得单位组织的那次春游吗?

大家一起正说笑着,你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

我一看,原来你在为我系松开的鞋带。

那时,追求我的人很多,可我却选择了你。

因为你是第一个想到为我系鞋带的男孩。

“没想到这一系便系了一辈子。

”老头接过话头,脸上带着几分当年的“阴谋得逞”的笑意。

“还记得那次吃水饺吗?

你坐在我对面,一直微笑地看着我。

还要我慢慢吃,别烫着。

等我吃完水饺,你才告诉我你要去出差了。

这时,离火车进站只有半个小时了,而你还要赶很长的一段路哩!

你也真是,干嘛不早说!

我多吃几个水饺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老头不搭话,只是微笑着,一如当年看着那个吃水饺的女孩。

“记得那次吵架吗?

那是我们婚后的第一次吵架。

我很生气,打开箱子收拾衣服。

我动作很慢,希望你能说几句好话留住我。

可你却背对着我,一声也不吭。

我只好拖着箱子出门。

走在夜晚冷清的街道上,我有些害怕。

我忽然觉得,在这个城市里,只要走出家门,便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接纳我,收留我。

于是我又自己回家了,可我一回来却发现你又不在家……

“我找你去了。

我以为你会往东边走,东边人多,安全。

谁知你往西边走了。

“西边人少。

我想,你要是来找我,你一下就可以看见我。

“我没找到你,差点急疯了。

我回家看见你,冲你大发脾气。

我规定你以后吵架只准往东边走,而且不许超过500米。

“也真是,我就那么等你来找。

我们哪像是吵架,倒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忽然都吃了一惊:

我们想起来的怎么竟全是细节。

是啊,两位老人携手走过了大半生的风雨坎坷,其间,也经历了不少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到最后,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竟然全是相濡以沫的细微末节。

提问:

文章能否触动你的心灵?

如果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

 

总结归纳:

怎样写好细节——

⑴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要把眼、耳、鼻、舌、身的窗户统统打开,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笔下就会构成一幅形、声、色、味、触俱全的立体画面。

⑵细节要有典型性,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⑶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⑷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2、读《父亲》中的如下段落,分析怎样处理素材:

父亲说:

“我去买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