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9400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docx

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

2019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五

2019年4月报名拉开序幕,同学们可以开始准备自考复习,下面是2019年《经济思想史》考试重点,了解更多自学考试资讯请锁定自考题库,更有海量模拟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

第五章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本章重点:

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一、威廉·配第的经济学说

配第的时代、生平及著作:

(1623-1687)

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最有天才和最有创见的研究家”。

他晚年是大地主和大资本家。

17世纪中叶,英国封建经济关系已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兴起,但封建制度仍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生的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在1640—1648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这时,工坊手工业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上主要的生产形式;原始积累大规模进行,为资本主义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重商主义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正处于逐步解体过程中。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文化,获得巨大发展,产生了新的学科和唯物主义哲学。

这为新的经济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弗朗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威廉·哈维的实验生理学方法推动了经济学家去探寻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客观规律,从而创立出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家在理论上说明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如何进行财富的生产和分配。

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在当时是古典经济学初创者面临的任务。

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最初创始人和奠基者的配第,就活动于上述背景之下。

其主要代表作有:

《赋税论》(1662),《政治算术》(1690),《货币略论》(1695)

他生活的时代是英国工厂手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

他的全部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一)配第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时代背景:

封建生产关系瓦解、资本主义兴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工场手工业成为主要生产形式;

2.思想条件:

唯物主义哲学和试验生理方法为新经济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配第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1.方法论:

把唯物主义方法引入经济学,主张用数字重量等说明问题,推崇归纳法。

2.理论特点:

(1)配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其大部分观点没有摆脱重商主义的影响。

3.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最早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比如:

配第把金银和其他满足人需要的商品都看作财富。

国家要富强,就要多积累金银。

他重视商业,认为商业和生产金银珠宝的行业一样,比工农业能为国家赚取更多的财富。

他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坚持外贸出超的原则。

所以说他早期的思想带有重商主义色彩。

但后来比如1695年发表的《货币略论》中,他已完全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

(三)自然价格论——劳动价值论的萌芽

1.对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的贡献:

他把以前零散见解构成整体,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这也是他对古典经济学的贡献之一。

2.三种价格的区分:

配第接受了霍布斯“劳动是财富源泉”的观点。

但他认为,劳动创造物质财富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故而,他说:

“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

”他由此把劳动引向财富,并进一步引向价值论,认为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劳动。

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

“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背后的基础。

“政治价格”指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在市场上直接形成的价格;

“真正的市场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政治价格。

3.对劳动价值论的初步表述:

他说:

“假如一个人在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白银从秘鲁的银矿中运到伦敦,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

如果发现了新的更丰富的银矿,因而获得两盎司白银和以前获得一盎司白银同样容易,那么,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现在谷物一蒲耳十先令的价格和以前一蒲耳五先令的价格,是一样便宜。

这就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初步思想,指出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自然价格,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时间相等,价格就相等。

4.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在经济思想史上,他最先认识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大小成反比例关系,而且认为劳动分工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这为亚当·斯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思想史上他最早这种关系。

5.意识到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有区别他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时,才表现为价值。

这样,他就把生产金银的劳动从其他具体劳动中分离出来了。

他感觉到了创造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是有区别的。

但他又说不清楚这种区别。

这表明,他还未达到对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加以科学划分的程度。

6.劳动价值论的缺点和错误:

(1)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把价值、价格和交换价值混在一起。

(2)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坚持下去他仅仅不自觉地涉及到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的不一致,但并不理解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有时甚至混淆二者。

(3)由于没有区分使用价值和价值,最终没有找到一种稳定不变的外在的价值尺度(四)货币学说1.对货币本质的看法:

他接触到货币的本质,认为充当货币的贵金属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取决于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时间。

他还认为,贵金属所以能充当货币,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秘的性质,而只是因为其自然属性是最适合于充当货币的。

2.对货币职能的看法:

首先他注意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

其次,他也知道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他认为,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应当同商品总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他说,交换所需要的铜币量的比例,取决于购买者的人数,他们购买的次数,首先取决于交换的次数和支付额的大小。

关于货币的贮藏手段。

配第提到,货币过多就可以退出流通。

关于支付手段。

他认为,支付期限越短,所需要的支付手段量越少;支付期限愈长,所需要的支付手段愈多。

(五)分配论这主要涉及工资,地租、利息三部分,但配第没有专论利润。

他把工资作为前提,把地租作为中心,并从地租推论出利息(即作为地租的派生形式)。

来加以论述。

1.工资学说

(1)工资的自然标准: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工资自然标准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平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工资理论的贡献:

一是提出“生存工资”的观点;二是暴露出工人劳动包含着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

他认为,工资不能高于自然标准,否则,工人就会减少劳动,从而减少社会产品。

2.地租学说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

他实际上把地租当成了他并不真正理解的剩余价值的真正形式。

(1)地租的性质和公式: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地租的性质。

总收获物=种子+工资+地租,(公式)其中,种子是生产资料,工资是生活资料,地租是全部剩余产品。

配第的地租不仅是全部剩余生产物,也必须是全部剩余价值。

这种谷物地租值多少货币可以看另一个在同一时间内专门从事货币制造的人,除自己费用之外还能剩下多少货币。

(2)地租与工资的关系:

两者是反比例的关系。

实际上也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地主(还有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关系。

这也是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一面。

(3)级差地租:

最先提出级差地租概念,从土地肥力相同但距离市场的位置有差别来引出地租,认为靠近市场的土地比远离市场的土地在肥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多的地租。

(4)地租理论的正确性:

一是从劳动引出地租,而不是从土地引出地租:

二是从工资和地租成反比说明工人和地主的对立关系。

(5)地租理论的缺点:

一是把地租与全部剩余价值等同;

二是未说明地租从哪里来?

三是有时认为地租是自然的恩赐,与劳动价值论相违背。

3.利息-关于利息率的确定

(1)利息率的自然标准起码应该相当于地租甚至更高一些。

因为存在着风险(要加保险费)。

这就是说,他认为利息至少要相当于同笔货币购买一块土地所得的地租收入。

在有风险时,还要加上保险费。

(2)利息率与货币市场供求量有关,二者成反比

(3)反对国家规定低利息率,主张由自然标准决定4.土地价值:

认为地价等于21年的地租额。

实际上指出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六)配第关于经济职能和财政的理论配第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

他的有关思想对后来英国古典经济学有重大影响。

1.国家的经济职能:

强调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但又认为经济政策必须顺其自然,不能违反它。

2.税收作用:

税收不会影响财富的总量,只影响财富的分配的比例,正确的税收政策可促进财富的增长,反之则相反。

3.征税原则:

公平、便利和节省。

这些税收原则后来为亚当·斯密所继承和发展,成为长期奉行的税收原则。

4.在财政方面的独特见解:

一是财政应从整个国家范围来考虑;

二是税收作用;

三是税收原则;

四是财政支出的论述。

在财政支出方面,他按国家职能把财政支出划分为国防经费、社会救济和公共事业经费六项。

从配第以后到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英国经济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古典经济学从最初的萌芽发展成为体系。

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反映了新型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在配第以后,出现了一批经济学家,他们基本沿着配第的路线,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问题上,发展了英国古典经济理论。

他们是约翰·洛克,达德利·诺思、约瑟夫·马西,大卫·休谟,杰科布·范德林特,孟德维尔以及斯图亚特等人。

二、约翰·洛克的经济学说

约翰洛克(1632-1706),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一)对利息利率的看法

1.利息的看法:

从自然权利学说方面考察了利息,利息是对别人剩余劳动的占有。

洛克认为,人身所有权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是“天赋****”,同样,劳动与占有自己劳动产品的权利也是自然赋予的。

因而劳动权利不容侵犯,劳动成果应归劳动者所有,这都符合“自然权利”。

所有权的自然界限会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而扩大,所有权的不均等也随之扩大。

这样,就在土地和货币分配不均等的基础上,产生了地租和利息。

2.利息率:

高低由货币供求量决定

3.自然利息率:

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借贷资金分配下的利率。

4.洛克在利息理论方面的贡献

(二)货币和贸易的看法:

(了解)

基本追随配第。

认为贸易是英国致富的主要途径。

货币是推动贸易的筹码和保证;货币的作用是“计算”和“保证”。

就计算作用而言,货币可作为“筹码”,因为它有印记和面值;就保证作用而言,倾向可作为“保证物”,因为它有“内在价值”(货币数量)。

(三)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论1.商品价值取决于供求比例,利率变动在影响这个比例时才会影响价值,但不能决定价值。

2.货币价值即它所能交换的其他商品量。

货币可以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

英国的大商人、金融家托马斯·格莱辛曾经提出,流通中劣币必然会产生驱逐良币的现象。

洛克同样认为,劣币是会驱逐良币,也就是说,他赞同“格莱辛”定律。

三、尼古拉·巴尔本的经济学说

了解主要著作《贸易论》(1690)

(一)对贸易与财富的看法1.认为本国的主要商品是该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取之不竭;

2.本国的主要商品也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3.外国的主要商品是不稳定的财富。

(二)效用价值论(理解)

他是早期效用价值论者。

1.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商品的用途在于满足人们的需要”;

2.此外,他还用供求说明价值量或价格量;

3.认为市场是价值的最好裁判。

(三)货币、信用和利息的看法1.货币的价值由法律规定,并不绝对需要由金银制造,金银的价值不确定,只有稀少性才能保持价值。

2.肯定信用的作用,并力主扩大之。

3.继承了配第以来的观点:

如利息率由货币供求量决定。

(四)贸易的利益及原因

1.贸易的利益:

可以带来富裕、和平、有助于维持政府,扩大帝国。

2.贸易扩大的原因:

一个好政府、和平环境、地理位置,穷人的勤劳和富人的慷慨。

3.贸易衰落和地租下降的原因:

禁令多,利息高。

4.贸易政策主张:

主张自由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