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9405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6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docx

重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住宅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自评星级:

填表说明

1、此表用于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自行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

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一、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划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最低合格项数

优选项数最低合格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优选项项数

一般项与优选项最低合格总项数

共12项

共9项

共10项

共7项

共8项

共4项

共10项

4

2

3

2

2

1

0

 23

2

30

铂金

5

40

绿色建筑竣工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2确定。

表2划分绿色建筑竣工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最低合格项数

优选项数最低合格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优选项项数

一般项与优选项最低合格总项数

共12项

共9项

共10项

共10项

共9项

共5项

共13项

4

3

3

4

3

2

0

 27

2

35

铂金

6

46

 

绿色建筑整体评价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3确定。

表3划分绿色建筑整体评价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最低合格项数

优选项数最低合格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优选项项数

一般项与优选项最低合格总项数

共12项

共9项

共10项

共10项

共9项

共12项

共13项

4

3

3

4

3

5

0

 31

2

39

铂金

6

52

二、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后,简述本项目的设计阶段控制项是否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几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4:

表4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总情况

 

一般项(共50项)

优选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共12项

共9项

共10项

共7项

共8项

共4项

共10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经自评估后,简述本项目的竣工阶段控制项是否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几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5:

 

表5项目竣工阶段达标总情况

 

一般项(共50项)

优选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共12项

共9项

共10项

共10项

共9项

共5项

共13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经自评估后,简述本项目的整体评价阶段控制项是否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几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6:

表6项目整体评价阶段达标总情况

 

一般项(共50项)

优选项数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共12项

共9项

共10项

共10项

共9项

共12项

共13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三、自评内容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4.1.1

场地选址应符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及以下各层次法定规划的规定,规划建设程序必须合法。

4.1.2

场地建设不应破坏现场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不应违反与之相关的其他保护区规定内容。

4.1.3

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物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4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低层不高于38㎡、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0㎡、高层不高于12㎡。

4.1.5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1.6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7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4.1.8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9

施工过程中应执行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50-077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4.1.10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1.11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4.1.12

结合山地城市地形特点,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地下空间

4.1.13

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等效噪声级白天不大于55dB,夜间不大于45dB

4.1.14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5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6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17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²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4.1.18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出入口的位置应满足规范要求。

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1.19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

遮阳。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

4.1.20

建筑密度高层建筑≤20%,多层建筑≤25%

4.1.21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避免因二次装修造成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4.1.2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4.1.23

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

4.1.24

平屋面采用种植屋面,其面积不小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70%

控制项

4.1.1场地选址应符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以及以下各层次法定规划的规定,规划建设程序必须合法。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绿色建筑是否为合法建筑:

□是、□否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材料:

项目的规划建设程序合法性文件,包括重庆市规划管理中要求的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实际提交材料:

4.1.2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不应违反与之相关的其他保护区规定内容。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

□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______、□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

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

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4.1.3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3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相关专项报告等。

要求:

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

2.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相关专项报告中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4.1.4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低层不高于38㎡、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0㎡、高层不高于12㎡。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项目审批时间:

______年

住宅层数: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住区用地面积:

______㎡

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

______人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______㎡/人

3)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审批文件,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纸、说明;建筑总平面图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建筑专业竣工图纸、建筑设计说明、现场审核报告。

要求:

1、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

2、技术经济指标中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等。

实际提交材料:

3、现场审核报告应体现对建筑套型的审核。

4.1.5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住区位于______气候区,所在城市为:

______,属于:

□大城市、□中小城市

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

______小时

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

□是、□否

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

______小时

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

□是、□否

3)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纸,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日照模拟分析报告1、室内采光分析计算报告。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室内采光分析计算报告或现场检测报告、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或现场测试报告。

要求:

1.小区规划图纸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

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3.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典型户型室内自然采光效果进行模拟计算,提供照度、采光系数的计算说明文档;

4.对于利用风压、热压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需要对其自然通风效果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计算说明文档。

实际提交材料

 

1模拟分析报告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

下同。

4.1.6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是、□否

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1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包含总平面图)、种植设计图、苗木表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植物配植报告、景观设计文件(室外景观或园林绿化主要竣工资料、种植竣工图、苗木表),现场审核报告。

要求:

1、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2、现场审核报告应体现对植被类型的审核结论。

实际提交材料:

4.1.7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住区绿地面积:

______㎡

住区用地面积:

______㎡

住区绿地率:

______(%)

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

______㎡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______㎡

3)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及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建筑专业竣工图纸、设计说明、景观(或园林绿化)主要竣工资料、现场审核报告。

要求:

1、设计图纸上应标明所有绿地位置、面积,给出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2、现场审核报告应有对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的审查结论。

实际提交材料:

4.1.8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

□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______、□以上皆无

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说明采用何种控制措施避免排放超标: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相关专项报告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或检测投入使用后各项环境指标)、相关专项报告、现场审核报告。

要求:

1、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各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

2、相关专项报告中应包括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3、环评报告或检测内容应包括:

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光污染等;

4、现场审核报告的内容:

1)区域内有无污染源;2)如有污染源,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措施有效性。

实际提交材料:

4.1.9施工过程中应执行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50-077-2009的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

2)评价要点:

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对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以及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的简述:

(400字以内)

施工工地污水施工现场是否制定降噪措施及噪音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有无采用合理的照明方式和技术减少眩光:

□是、□否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的高度______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的高度、用材有无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是、□否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施工过程有关文件,包括:

提交项目组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包括照片、录像等)、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有关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

要求:

1.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应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切实履行;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一般项

4.1.10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住区内是否建立会所及幼儿园:

□是、□否

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别包括: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

请填写下表:

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

项目名称

类别

服务半径(m)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纸、住区总平面图、相关分析图等。

要求:

小区规划设计图纸上应标明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服务半径。

实际提交材料:

4.1.11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1)达标自评:

2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的建筑场地选址在荒地、废地等无旧建筑的空地上,或旧建筑面积在200m²以下,或旧建筑的使用年限已过时,此项不参评。

2)评价要点:

1、是否对旧建筑进行利用:

□是、□否

原有旧建筑面积:

_____㎡

旧建筑利用面积:

_____㎡

2、简要说明以下内容:

(300字以内)

(1)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

(2)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纸(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提交总平面竣工图纸)、旧建筑改造方案(图纸和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旧建筑结构检测报告等。

要求:

1.总平面中应标出旧建筑位置;

2.旧建筑改造方案说明应明确原有旧建筑的功能、面积等基本情况及旧建筑改造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

4.1.12结合山地城市地形特点,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地下空间。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地下建筑面积:

_____㎡

地面建筑面积:

_____㎡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面建筑面积之比为:

_____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_____(如设备用房(消防储水池、生活储水池、泵房及雨水收集池、变配电所、单元配电间、通信机房等)、停车场等)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地下空间设计图纸、说明(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提交建筑地下空间竣工图纸、说明)。

要求:

地下空间设计说明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面积等。

实际提交材料:

4.1.13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等效噪声级白天不大于55dB,夜晚不大于45dB。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2)评价要点:

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_____类型

场地噪声

标准值(dB)

测试值(dB)

昼间

夜间

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简要说明降噪声措施。

(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噪声现场测试报告(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提交建成后的现场测试报告)、噪声相关设计分析文件。

要求:

1.环评报告书中应包括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

2.若环境噪声测试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